吴蕊贤
在荆楚大地上,宜昌的枝江至夷陵区几十公里的山脉都是由卵石聚集而成的,而在荆州地表下,砾石层深度也有十几米,在这些砾石中蕴藏了大量的可观赏的石头。这些地方曾是长江古河道,所以当地石友称此类石为长江古河道石。以画面石为主,料石与古生物化石也有一定的量,形石较少。
长江古河道画面石有三大特点:质地好;鲜艳秾丽、对比度好;上手盘即会上包浆,不会污染画面。
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宜昌的来层林老师就在赏玩此类石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宜昌赏玩人群才开始扩大,主要赏玩玛瑙画面石。枝江有一条河,当地人称玛瑙河,挖沙会挖出玛瑙,很多人去捡。猇亭区建设机场时,很多石头被翻出地表,在最热闹的时候,附近会有一百多台车,都是来捡玛瑙的,即使现在,宜昌当地人周末都会去猇亭捡玛瑙,既是捡宝又当娱乐。
荆州的赏玩开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当地藏家胡跃进在四处找石头的时候,听闻在宝丰山上以前有日本人占领时开的做玛瑙烟嘴、鼻烟壶等的厂子,据此推断那儿有玛瑙。随后到宝丰山考察,看到卵石堆积层,于是请教地质大学荆州工作站的谭教授,被告知是玛瑙,从此开始捡拾收藏。在藏家的带动下,当地农民也兼职捡石卖石。更多的人闻风而动,来此地捡石、买石。
荆州、襄阳、宜昌三地人玩此石最多,外地如南京、浙江、广东很多人慕名前来,特别是南京人,收购大量玛瑙、碧玉画面石拿回南京当作本地雨花石出售。
近五年,是长江古河道石出产量最大的一个时期,也是赏玩的一个高潮期。枝江到伍家岗一带被规划开发,被埋藏的大量石头得以重见天日;而枝江以下到监利的平原地带,由于经济发展而大搞建设,地下8~15米的石头也被翻出来。这些在泥沙里灰头土脸的石头,一经冲洗就焕然一新,潋滟多彩,惊艳时光。
长江古河道石都被埋在山里或地下,只有“动土”才能出现。然后,一部分的石头被捡拾,登堂入室,被赏玩,但更多的石头都被回填地下,又开始了被埋藏的时光。当然,也因为如此,现有资源并不如上游长江石那么充足。
长江古河道石由最初的几元钱一块到现在的几百、几千元一块,相比于全国其他石头的价格来说涨幅并不高。其中南京人收作“雨花石”的热情是导致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到现在有的人还至少一月一次到荆州收购。在宜昌,蛋白玛瑙,鹌鹑蛋大的一颗卖过上万,还有一种南红玛瑙,价格也不低。总的来说,长江古河道石目前价格还不算高,仍有很大的空间及靠眼力捡宝的可能。
荆州的胡跃进先生玩赏长江古河道石多年,对古河道玛瑙颇有研究,现摘录他的一些研究心得以飨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