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经济与佛教经济中经济人假设的异同

2015-07-09 03:42谢丹凤
经济研究导刊 2015年18期

谢丹凤

摘 要:古典经济学家把经济活动中的人预设为“合理追求自利的人”,以此来解释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这一经济人预设的理论对于西方经济学理论和经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和深入的发展,它的弊端也日益突出,无道德约束的经济发展带来了环境的恶化、资源的缺乏、生态的破坏危机。对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日益突出,让人们开始对佛教倡导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进行探索。从佛教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的“经济人预设”的异同进行比较,以丰富其内涵。

关键词:现代经济学;佛教经济学;经济人预设

关于经济人理论的历史起源问题,人们通常认为是从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人或稍微早于他的孟德维尔开始的。西方古典经济中经济人预设为“合理追求自利的人”,现代经济认为经济人是趋利性的,这种趋利性体现在自利性或利己性的特征,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但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造成日益严重的负面影响,引发了人类生存的危机。而佛教经济则认为经济人是具有道德底线的,这种道德底线体现为自利利他的特征。

因而人们开始从佛教教理上寻求具有道德内涵的经济人预设,试图以此来规范经济向道德伦理方面的发展,以丰富“经济人预设”的内涵。现代经济与佛教经济中的“经济人预设”既有区别,也有联系。

一、现代经济与佛教经济中“经济人预设”的区别

1.内涵不同。古典经济学家把经济活动中的人预设为“合理追求自利的人”并以此来解释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这对于西方经济学和实践产生重要影响。它认为人都是理性的,并且人具有最大的理性,可以做出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的选择,而个人在追求“最大化自利”的同时也对社会有好处。这个经济人预设体现在亚当·斯密《国富论》中的一段话:我们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和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1]。

然而,关于经济人范畴的基本含义,人们现代经济中的“经济人”概念众说纷纭,并不完全一致。现代经济学中的理性人的假设与这种抽象理性人的含义却有着本质的区别,经济人关于理性人的假设是一种无限理性的假设,是理性经济人总会基于外部给定的约束性条件进行理性计算的结果,从本能上总是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方案。一般认为,个体行为人由于受自身的自然性的限制,在经济活动中必然以追求自身财富最大化或利益最大化为主要或者唯一的目标[2]。经济人的行为动机是以自利性即利己性作为其基本特征和出发点的,这一特征的第一要义就是指经济人的行为动机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尽管满足人的自利性动机的对象和手段是多元化的,但是经济人假设往往把财富与金钱动机作为满足人的欲望的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手段。

佛教经济是在现代经济中的经济人的价值判断缺失的基础上进行道德约束的必然结果。佛教经济中的“经济人预设”则是建立在佛教所倡导的“自利利他”的基础之上。但佛教中的“自利利他”是指僧人不仅要使自己解脱,而且也要“弘法利生”,实现众生的解脱。其强调用佛教的教义来指导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正确的生活。按佛教的教义,以“正命”即正确的生活方式,来奠定了佛教经济的经济人的理论基础。“正命”是人们正常的生命需求,正确的谋生方式,它的最低层次是维持肉体的生存和生命的延续,最高层次是满足大千世界众生生存需要,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它比“合理自利”具有更深广的内涵,蕴含了公平正义的价值尺度和“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2.二者研究的侧重点不同。现代西方经济学关注的重点是商品的生产和消费,以“商品”作为经济学研究的中心。把物质财富的研究作为经济学的本质,最终目的是实现物质利益的“最大化”以满足人的欲望,助长了人的欲望的不断增加。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大多是通过研究如何增加“物”对“人”的效用来解决问题的,强调“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现代消费模式,依赖环境和资源来拉动经济的增长,以大量消费来满足日益增长的欲望,经济发展领域会越来越狭窄。

佛教经济的构建是以“人”的研究为切入点而建构理论体系的,通过追求人尚未养成的德行、提升人的品格来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从而规范经济行为的。佛教经济学解决问题的途径在于如何消退“人”对“物”的欲望,它将分析的切入点转移到“人”本身,并以消退欲望来增加效用,以“最小的消费满足最大的欲望”。佛教经济认为,人是最伟大的资源,是所有财富的最终来源,经济的发展最终要依赖人的智慧,而最根本的资源则是教育。教育的本质是传播价值观念,能有效地澄清正知正见,就能对大众产生真正的价值。因而,佛教经济学必然将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来破除人们的贪执、消退人们的欲望,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发展问题。

3.二者的“劳动观”不同。毋庸置疑,二者都认为财富来源于劳动。但现代经济学则把“劳动”或工作视为一种必要的恶。雇主的理想是商品产出“最大化”而生产成本“最小化”;而工人的理想状态是收入“最大化”,而休闲、舒适和自由“最大化”。现代经济就是在这一矛盾的作用下,除了自动化以外,最有效的减少工作负担的方法就是“劳动分工”。大多数情况下,劳动只是肢体性的而非技巧性的烦琐活动。而这种劳动不但没有给人以技巧性的谋生手段而改善人们的生产状况,反而产生了异化,成为剥削人类的一种生产方式。

佛教对劳动的观点至少有三个方面:提供人类利用和开发技能及其潜能的机会;使人类有借由与别人共同参加一项任务而去除自私自利;为适当的存在带来所需的物品和劳务[3]。从佛教的劳动观得出的观点也是不尽相同。如果一项工作让劳动者觉得没有意义、没有自由或尊严,则该劳动就没有效用。佛教的劳动观很明确地区分了两种劳动观:一种是增强人类的技巧和技能;另一种观点是将人类的工作转化为机械的奴役,即人类被机械所奴役。佛教认为,应使从事劳动过程中的人都能享受到劳动所带来的幸福和满足,并在劳动中使自己的特质、能力等得以提升,即劳动滋养并活化人类的更高层面,并促使人类达到力所能及的最佳成果,为人类提供极佳的场景去展示其价值的高低,并发展个性。不仅是劳动本身,而且包括劳动产品也能带给人们同样的满足和愉悦,而不是把人物化。

二、现代经济与佛教经济的相同点

因为研究的对象同属于经济领域,所以现代经济与佛教经济也存在一些相同的地方,这些相同点归纳有三个方面:

1.在内涵方面都包含了“自利”与“利他”的关系问题。从佛教活动的第一层内涵:“利己利他”而言,虽然不是佛教活动的宗旨,但它是佛教赖以生存的基础和条件。僧尼向信众提供宗教服务,而信众在“等价交换”的前提下给予僧尼相应的经济回报,体现的是现代经济中的“等价交换”,总体上可以归结为“利己主义”,这种意义上的佛教活动与一般的经济活动没有太大的差别。佛教活动的第二层内涵:“利他利己”,这是佛教福利经济功能的一种表现,对这一层次的佛教活动,大体上可以归结为“相对的利他主义”,现代经济的理论仍然可以在此发挥作用。佛教活动的第三层内涵:“舍己利他”,虽然经济学并没有否定“舍己利他”价值的存在,但这种舍己利他而又彻底抛弃利他念头的境界,是现代经济学无法企及的领域,也是现代经济帝国主义该止步的边界。

2.二者都需要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活动是人们创造财富满足需要的活动,为此必须考虑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生产成果的合理分配。按照现代经济学的看法,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而满足人们欲望的资源是极其有限的。因而人类就面临着基本问题:如何有效地利用资源以满足人们的最大需求。这是无论现代经济还是佛教经济都无法回避的问题,所以经济学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围绕资源配置进行选择和优化。佛教经济更强调简朴和非暴力的理念下合理、优化地配置资源。

3.二者的经济活动都受到价值观念的约束。虽然现代经济与佛教经济所受指导的价值观不同:西方现代经济是在西方拜金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建立在人性恶的理论基础上的;佛教经济学则是建立在佛教价值观的基础上,倡导把佛教的“正命”思想引入经济领域以规范经济行为的理论体系。二者都强调在经济活动中,“经济人”在交往中都承担相应的义务。二者认为在价值观念制度化的过程中,“价值”已经具体化为经济活动的具体内容。同时,价值观念通过对制度化的融入,实现对经济活动的制约以及其他社会的整合功能。

总之,佛教经济是在现代经济价值判断缺位,经济学家们漠视经济伦理,把道德排斥在经济学外,并画地为牢,企图使经济学专业化,憧憬着凭借经济学自身的力量就能使国富民强,却导致了经济学发展空间越来越狭窄,同时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生态破坏;人们的“心理资源”“文化资源”“精神资源”等日益枯竭的基础上应运而生的。与现代经济有相同的地方,但二者差异却很大,甚至很多是相反的。

历史证明,“经济人”应该是一个全面的“人”。当今经济学的建设需要多方面的文化资源作为基础。佛教是一种世界性的宗教,它既有助于建立与其他社会部门相联系的经济学,也有助于这种高信任社会中“经济人”的“人格”确立。对今天经济的发展有很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12.

[2]  于喜繁.经济人理论多棱镜透视[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0:2.

[3]  [英]E.F.舒马赫.小的是美好的[M].虞鸿均,郑关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