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春
(扬州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
我国研究生教育资助政策的研究
徐春
(扬州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机构中最高层次的教育,研究生教育所提供的是准公共产品,根据“谁受益,谁支付”的原则,应该对研究生教育进行成本分担。1999年高等教育扩大招生的幅度明显加大,按照美国学者马丁·特罗(Matin.Trow)1973年提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我国研究生人数不断增加,过去国家包揽研究生教育费用的做法已经无法满足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发展和质量的提高。2007年我国已经开始对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改革试点,研究生资助政策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关于我国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的理论和相关研究已经相对成熟,但对于研究生资助政策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研究生资助 研究生资助政策 研究生教育
2013年颁布研究生教育全面收费的相关政策后,研究生教育资助成了我国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研究生教育资助政策的完善和有效实施不仅关系到研究生教育的公平问题,更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研究生创新等问题息息相关。因此,政府在制定高等教育资助政策特别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研究生教育资助政策要全面考虑各因素。本文对我国1999年扩招以来的研究生资助政策及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研究生的资助政策和研究的进展。
作者在知网上输入“研究生资助”共检索到153篇文献,输入“研究生资助政策”共检索到30篇文献。1999年之后的相关文献数量更少,研究生资助方面的专门著作少之又少,对研究生资助政策进行分析研究的期刊也很少。
(一)研究背景。
自1980年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以来,在改革开放的宏观背景下,我国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长远的发展,特别是从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开始,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进入了跨越式发展阶段。然而,扩招不仅带来了研究生教育数量的增加,而且带来了由于资金紧缺与研究生的规模发展、质量提高而产生的极其尖锐的矛盾,因而许多专家呼吁对研究生教育进行收费。2008年秋季起,城乡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杂费全部免除,高等学校的高收费也引起各级政府高等重视[1]。2013年,我国研究生招生61.14万人,比上年增加2.17万人,增长3.68%,其中,博士生招生7.05万人,硕士生招生54.09万人。在学研究生179.40万人,比上年增加7.41万人,增长4.31%,其中,在学博士生29.83万人,在学硕士生149.57万人。毕业研究生51.36万人,比上年增加2.72万人,增长5.59%,其中,毕业博士生5.31万人,毕业硕士生46.05万人[2]。
(二)研究生资助的理论研究。
1.研究生资助的必要性
我国于1997年开始在普通高等教育中向本专科学生全面收费,实现了高等教育中本专科教育收费制度的并轨目标,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收费问题立即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3]。研究生招生人数从1998年7万人增加到2013年61.14万人[4],增加了近9倍,规模和倍数都居于世界前列。过去国家包揽研究生教育费用的做法,难以保证研究生教育发展所需,既不符合中国国情,又违背非义务教育的本义[5]。
2013年教育部等部委联合下发的 《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规模结构适应需要,培养模式各具特色,整体质量不断提高,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研究生教育体系[6]。为了满足社会对研究生不断增长的需求,对研究生资助已经被提高到法律层面。
2.研究生资助的基础理论研究
高校学生资助制度是高校经费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谁受益谁付款”的原则出发,除政府承担一部分外,作为非义务教育,学生和工商界雇主也应为高等教育承担一定费用[7]。
高等教育既不是在消费上具有完全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私人产品,又不是在消费上完全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公共产品,它兼有私人产品和公共产品的部分,属于准公共产品[8]。英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纯公共产品是“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都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这种产品消费的减少”的一种产品,它具有效用的不可分割性,消费的非竞争性和受益的非排他性三大特点[9]。而私人产品则正好相反,具有效用的可分割性和消费与受益的独占性特点。而准公共产品则居二者之间,既具有公共属性,又具有私人属性。在我国,由于高等教育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研究生教育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因而研究生教育所提供的是准公共产品[10]。
3.实证研究
刘文娟资助基于首都高校探讨了研究生资助对学业成就的影响,研究表明研究生资助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业科研积极性,最终提高学业成就[11]。
从1977年研究生恢复招生至今,我国研究生资助政策经过了多次嬗变,大概分为四个阶段:(1)单一人民助学金阶段;(2)奖学金与三助、勤工助学并存阶段;(3)奖、贷、助并存阶段;(4)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阶段[12]。对非义务教育的研究生实行成本分担已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一个必然趋势。建国六十年来,研究生资助政策大致经历了人民资助金为主,人民助学金制度与奖学金制度并存,奖学金与贷学金并存,以及奖、贷、助、补、减多元资助体系等四个阶段[13]。1999年高等教育扩大招生的力度明显加大。按照美国学者马丁。特罗(Matin.Trow)1973年提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14]。
2007年我国开始对研究生培养模式进行改革,研究生资助政策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15]。2007年,全国共有17所高等学校首批试点进行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2006年9月25日,教育部发言人王旭明在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在整个研究生培养中,用三句话来概括,叫做“创新是灵魂,导师是基础,科学研究是核心”[16]。
2013年2月28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完善研究生教育投入机制的意见》提出:(1)建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制度。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用于奖励学业成绩特别优秀、科学研究成果显著、社会公益活动表现突出的研究生。每年奖励4.5万名,其中:博士生1万名,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30000元;硕士生3.5万名,奖励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0元。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所需资金由中央财政全额承担。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向基础学科和国家亟须的学科(专业、方向)倾斜。(2)建立研究生国家助学金制度。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将现有的研究生普通奖学金调整为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用于补助研究生基本生活支出。研究生国家助学金范围覆盖全国研究生招生计划内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博士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10000元,硕士生资助标准不低于每生每年6000元。具体标准由各级财政部门会同高等学校主管部门确定,并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物价变动情况,建立资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研究生国家助学金所需资金根据高等学校隶属关系,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参照普通通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分担办法共同承担。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结构中最高层次的教育,担负着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历史重任[17]。我国研究生资助政策体系已经初步完善,从整体情况来看,研究生资助问题已经步入了合法化阶级,在各高校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进一步努力。
(一)资助与人文关怀同时进行。
研究生资助政策是硬性规定,在实施过程中要体现人文关怀,在研究生资助的前、中、后期,都要加强人文关怀教育,帮助学生渡过难关。
(二)资助要公平,相应透明化。
在实行研究生全面收费的同时,对所有研究生进行了相应的补助。高校应该在招生简章中明确写明收费标准和补助规格,做到政策透明化。对研究生的补助,特别是贫困生补助,要流动补助,因为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年都要进行贫困生认定工作,并做好贫困生身份的保密工作,避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三)学生参与决策。
在奖学金评定过程中,对相应的评定要求进行宣称,鼓励更多符合条件的同学争取奖学金。在审核中,由学校领导决策,但应该让学生参与其中,并最终对奖学金获得者和获得的金额进行公示,做到奖学金评定公正公平、公正和公开。
[1]于述胜等.中国教育三十年[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8:216.
[2][4]教育部.201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1][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 moe/moe_633/201407/171144.html.
[3][5][10]符得团,马建欣.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与资助[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2,4,5.
[6]刘贵华,孟照海.论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逻辑[J].教育研究,2015(1):66-74.
[7]许红.中美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148.
[8]孙涛.关于实行有偿研究生教育制度的理性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2):59-62.
[9](英)C.V.布朗,(英)P.M.杰克逊著.张馨主译.公共部门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41.
[11]刘文娟.研究生资助对学术学业成就的影响机制研究——基于首都高校的实证分析 [J].教育学术,2014(2):79-84.
[12]王雁,蔡晓群.我国研究生资助政策的嬗变[J].理工高教研究,2009(2):112-114.
[13]袁潇.建国六十周年以来研究生资助政策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10):25-29.
[14]于述胜等著.中国教育三十年[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8:302.
[15]朱海燕,周婷.我国研究生资助现状述评[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10(1):114-116.
[16]叶铁桥.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17所高校首批试点[N].中国青年报,2007-03-23.
[17]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课题组.中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理论和实践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