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炜
相传,大漠中一个古老的游牧部落,在居无定所,长期迁徙中有一个不变的习惯:行走两天,休息一天。人问其故,年迈的部落首领答日:“我们的脚步走得太快,而我们的灵魂走得太慢,走两天,息一天,为了等我们的灵魂赶上来。”
现今,在激烈竞争的信息时代,我们不停地赶路、不断地奔波、奋力地追逐成功,我们想要得到的东西太多,而生命的时间太少。很多时候我们走得太匆忙、太紧张、太劳累,顾不上一览人生旅途的风景,忽视了给自己身心缓冲和恢复能量的机会,透支了身心的健康。
一个个我们所熟悉的人物:著名小品演员高秀敏,生动的表演还引来我们一阵阵欢呼时,她早巳在2005年8月突然死亡;我们一次次地为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侯耀文的精彩演出鼓掌时,他们却分别于2006年12月和2007年6月突然逝世于家中;当全国人民以欣喜的心情关注着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巡海时,为航母形成战斗力作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沈飞集团董事长罗阳,正值51岁壮年,突发心脏病去世。类似事件还有很多,事业正处颠峰期的优秀人物,却一个个英年早逝,让我们痛心疾首、感慨不已。
猝死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难题,其发病率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心血管疾病的增加而日益增高。目前国内发病率为41.84/10万,其中,80%以上是心源性猝死,冠心病又是心源性猝死的最主要病因,91%以上的心源性猝死是心律失常所至。可见,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人类的第一杀手,其发生率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高。
从猝死患者的回顾性调查中发现那些不幸猝死的患者,大部分是平素看起来健康或病情基本稳定的人,也非创伤或自伤,但突然发生了意料不到的自然死亡。追究病史,我们发现,心源性猝死者往往早巳存在潜在、隐匿的严重心脏疾病,如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心肌疾病、心脏瓣膜病等;也常常患有相关的基础疾病,如高血压、高胆固醇和糖尿病等;猝死的发生可有触发的危险因素,如慢性疲劳、高强度的运动、不良情绪、饮食起居不当等:猝死前有的有前驱症状如头晕、胸闷、乏力、上腹痛等。由此,专家告诫,心血管及相关疾病的查治、危险因素的控制、前驱症状的预警是心源性猝死预防的三个关。
第一,要积极发现和治疗隐匿的疾病。一些心血管及相关疾病可以长期没有症状,千万不要认为没有症状就是健康,比如糖尿病就被称为“沉默的杀手”,等到有了明显“三多一少”症状就很难控制了。目前患有高血压、高胆固醇和糖尿病其中两种病的人已有35%,所以要做到每年一次的定期体检,及时发现疾病的。对已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应在医生指导下坚持长期规律服药治疗,这些慢性疾病目前虽然不能根治,但是如果能够得到早期有效的治疗是可以控制的,可千万别效仿齐桓公讳疾忌医,吓的神医扁鹊逃之天天。及早预防、及时发现和治疗潜在的心血管疾病可以防患于未然,如果等到生命的警钟敲响那一刻,还视而不见,漠然处之,那么请问:“猝死”离我们有多远?猝死这一恶魔随时可能会按响死亡的门铃……
第二,控制猝死危险因素。一是要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竞争时代,人们难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而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很多时候是心源性猝死首要的危险因素。因此,一定要注重休息和放松,“别等疲劳才休息”,别等紧张才放松,要学大漠中的游牧部落,走两天,息一天,等着我们灵魂赶上来。尤其,那些已患有某种慢性疾病者更要注意劳逸结合,不能不以为然,要知道,看似顽强的生命其实非常脆弱,人们往往以为猝死这个恶魔离自己非常遥远,可一旦发生往往救之不及。二是要戒烟限酒、远离毒品、平衡膳食、适当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烟和过量的酒对心血管都有损害,毒品对全身各器官的损害多且严重,在停止吸食毒品一段时间后,其毒性仍将嵇延,成为猝死的危险因素;膳食之要在于营养素的平衡,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者,要低钠、低脂、低糖,多吃蔬菜,夏季多吃含钾丰富的水果:剧烈运动和久坐不动都是猝死的危险因素,如有的学生在中学阶段学习紧张、缺乏锻炼,进入高校后剧烈运动,豆蔻年华却在运动场上不幸猝死,令人扼腕。故长期坚持适当运动,强健体质,可以预防运动性猝死。三是要平衡心态、豁达开朗。“既生瑜,何生亮”,一代英豪赤壁周朗只因心胸狭窄而气绝黄泉。养生者,养心为先,养心者,淡泊明志,豁达人生。
第三,发现前驱症状及时预警。心源性猝死的前驱症状较多的有头晕、胸闷、乏力、上腹痛等,也有表现为梦魇的。有心血管病史者一旦出现前驱症状,如家人或同事等能及时预警,做出让患者卧床安静休息、吸氧等简单处理,并立即与就近的医疗机构联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有可能避免猝死的发生。
生命是一道最美的风景,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虽然死亡是那样难以抗拒,但我们都要通过科学生活,尽享美好的人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