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衡,梁 焰,焦运立
(1.广东海洋大学,湛江 524088;2.石家庄学院,050035)
高校馆藏纸质图书读者决策采购模式的应用探析
杨 衡1,梁 焰1,焦运立2
(1.广东海洋大学,湛江 524088;2.石家庄学院,050035)
基于美国高校图书馆读者决策采购理念探讨国内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读者决策采购模式的必要性,并对纸质图书读者决策采购工作流程进行具体分析,归纳这种模式的特点,同时对国内纸质图书读者决策采购模式的应用前景进行分析,对实践中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应对策略。
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读者决策采购;馆藏资源建设
读者决策采购又称为读者主导采购或读者需求驱动采购,是近年来美国高校图书馆较流行的一种文献采购模式,其英文形式为“Patron-Driven Acquisition”,简称为PDA[1]。PDA赋予了读者对文献采购的决策权,体现了“以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受到美国高校图书馆界欢迎,据 Publishers Communication Group 2010年对美国250家图书馆进行的调查统计,当年有70多家图书馆已经决定采用PDA模式选购图书,有90多家图书馆计划在未来三年内采用,PDA在2010年与2011年连续两年成为美国图书馆协会和国际图书馆联盟年会的主要议题之一[2]。PDA基本工作流程为:(1)图书馆与书商签订协议,书商按照图书馆要求如图书价格、出版时间、学科等预设文档;(2)书商向图书馆提供符合预设文档要求的图书MARC记录并导入图书馆书目系统,读者点击即可链接到图书所属网页并可进行部分章节内容的阅读或下载;(3)图书馆根据读者检索达到预设的购买标准如检索人次、阅读次数等自动付费租用或购买。
PDA模式在美国高校图书馆较多地运用于电子图书采购,这是因为美国电子图书出版市场较发达,电子图书营销较为灵活,读者可以单册购买或租用。国内电子图书出版规模较小,同时由于版权限制导致出版的电子图书质量不高,高校馆藏电子图书的采购比例较低,大部分作为纸质图书的补充,因此PDA模式对国内高校图书馆电子图书采购缺乏吸引力。
然而PDA模式为我国高校馆藏纸质图书采购模式的嬗变提供了借鉴,探索将PDA模式应用于国内纸质图书采购,对提高纸质图书采购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尽管数字资源在高校馆藏资源采购中比重越来越大,但是纸质图书仍占主体地位。近年来馆藏纸质图书利用率的持续下降表明纸质图书采购质量与读者的需求期望差距拉大,其原因之一就是传统采购模式的缺陷影响了图书采购质量,PDA模式有利于弥补其不足。
2.1 传统纸质图书采购模式的局限性
当前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采购模式大同小异,一般由书商提供电子书目供采访人员勾选,虽然有少部分采购书目来源于读者的推荐,但总体而言,纸质图书采购由书商与采访人员完成,该采购模式未能正确处理书商、采访人员和读者三方关系,忽略了读者决策权的重要性。
(1)从书商的角度分析,出于逐利动机,书商一般只提供折扣率较低的书目供采访人员选购,而折扣率高低与图书质量相关,专业性强、出版日期较新、出版质量高的图书出版社要求的折扣率也较高,因此依赖书商提供高质量的书目较为困难。如笔者所在馆即使在采购合同中要求书商提供一定比例的指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但在采购实践中往往难以如愿。
(2)从采访人员角度分析,图书采购环节较多,从图书招标、选购、组织验收等都需要采访人员参与,然而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采访人员力量有限,在采访人员时间、精力有限以及学科知识背景所限的情况下,对书目源的收集和选购环节不可能分配太多的时间,也很难深入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作为兼职的学科馆员在图书采购中发挥的作用有限,采访人员关注的是如何能如期完成本年的采购任务,图书采购质量已被迫放在次要位置,所以在此种模式下,期望采访人员把关图书采购质量存在较多现实因素的限制[3]。
(3)从读者的角度分析,读者是所采购图书的使用者,但却游离于图书采购决策之外,被动接受图书采购的结果。一方面由于图书资源的准公共产品属性,读者存在搭便车的心理,对参与图书选购工作积极性不高,如我馆2014年采购了中文图书近2万种6万册,但是读者推荐的图书不足200种,采访人员通过学科馆员将电子书目发送到各个学院QQ群邀请教师们参与选购,但是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选购任务的学院寥寥无几,即使学科馆员不断呼吁老师们参与图书选购,但是耗时长效率低,最终只得由采访人员自行完成订单的选购;另一方面,传统纸质图书采购模式忽略了读者决策权对图书采购质量的影响。图书采购目的是为读者使用,符合读者需求的文献才是高质量的文献。由于专业所限,同时读者的需求也较为复杂,因此在文献需求方面采访人员很难替读者做主。读者决策权具有不可替代性,传统采购模式忽略了读者的决策权,违背“以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结果导致“读者用脚投票”。如我馆近10年来图书总量不断增加,读者人数逐年递增,但是图书借阅量却持续下降,据笔者了解,这种现象存在于众多高校图书馆,因此引导读者参与图书采购决策是提高纸质图书采购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4]。
2.2 PDA模式的优势
(1)体现了“以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读者决策采购的最重要特征体现在读者的直接参与和对图书采购的决定权,读者处于主导地位,采访人员与书商则承担组织、协调和配合的角色。一方面有利于读者了解图书采购工作,避免读者对图书采购“暗箱操作”的误解,有利于读者与图书馆关系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也增强了读者参与文献资源建设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帮助消除读者抱怨和提高读者满意度。
(2)针对性更强,有利于提高文献利用率。读者决策采购以读者为主导,实现了图书选购者与使用者同一主体目的。读者在选购图书的过程中是基于自己所需和所想判断该书是否应该购买,减少了传统图书采购的盲目性,因而采购的图书针对性更强,能及时满足读者需求,实现文献资源最大效用。
(3)有利于科学合理的分工,提高馆藏资源建设的效益。图书采购涉及环节较多,其中书目收集和选购是图书采购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PDA模式中,采访人员主要负责书目来源的收集,读者负责专业性较强的选购工作,发挥了读者在图书选购中的专业优势,二者的科学分工协作,有利于提高图书选购质量,同时也将采访人员从繁重的图书选购工作环节中解放出来,便于集中精力从事图书书目收集整理、组织协调以及采购工作,实现了读者与图书馆双赢的局面。
2.3 纸质图书采购应用PDA模式的可行性
根据PDA工作流程要求,实施读者决策采购需要具有三方面基本条件,即足够的书目来源供读者选购、读者的参与以及相应的系统支持。我国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采购虽然是通过招标方式确定一家或若干家图书供应商,但是书目来源于上千个出版社,同时纸质图书是基于单册购买,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为采访人员多渠道收集标准化电子出版书目提供了便利;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为教师和学生,读者群体集中,在一定的条件下较容易组织;同时实施读者决策采购可以通过现有的采访系统或者按照图书选购要求开发的图书选购系统也较容易实现。所以纸质图书读者决策采购模式具有现实可行性。
总之,基于传统纸质图书采购模式的局限性、PDA模式的优势分析以及可行性分析,纸质图书采购应用读者决策采购模式是必要的。
3.1 纸质图书读者决策采购的应用
根据读者决策采购模式的工作流程,结合国内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采购的要求,纸质图书读者决策采购模式的基本工作流程图设计如下:
PDA-PB基本工作流程图
3.1.1 预选书目源的收集与整理
(1)书目来源是影响图书采购质量的首要因素,高质量的书目源为保证图书采购质量提供了首要环节的保障。预选书目源的收集和整理由采访人员完成,采访人员可绕过书商直接与优质出版社联系获取系统完整的书目,如笔者所在馆常接收到众多知名专业出版社的电话和邮件主动要求提供电子书目供我馆采选;(2)通过读者推荐和学科馆员的引荐,进一步丰富预选书目;采访人员也可以通过网上书店收集适合本馆要求的书目;(3)对书商提供的书目进行适当的评估选择,进一步充实预选书目。采访人员将归集的电子书目进行标准化处理和查重,导入本馆采访系统或书目选购系统供读者选购。
3.1.2 组织读者选购书目
由于纸质图书采购量大,且需在本年度内完成采购任务,因而纸质图书的读者选购方式既要保证质量又要体现效率。美国读者决策采购效率较低,笔者对10所美国高校图书馆的实施效果进行了统计分析,从2008—2011年10所图书馆通过读者决策采购总计采购了14337册图书,其原因之一即参与选购的读者广泛但真正参与的读者极为有限,适用于无时间限制的小批量文献的选购[5]。为了提高纸质图书选购效率,采访人员可根据读者类型邀请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读者(或称为“代理读者”)组成选书小组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图书的选购,选书小组成员可以由学科馆员、学院教师代表、研究生读者代表、本专科读者代表组成且形成较固定形式的图书选购组织,同时对选书小组成员的工作进行适当激励。学科馆员既了解相关学院的专业学科情况及读者需求,又熟悉馆藏资源结构;来自于各学院的教师代表了高质量专业性文献需求;学生读者代表的参与体现普通读者的阅读需求状况。因而由学科馆员、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组成的选书小组具备了在短时期内保质保量完成图书选购工作的能力。采访人员依据馆藏要求和学科发展特点制定选书标准供选书小组成员参考。
3.1.3 提交预购书目并督促书商采购
采访人员将已选书目进行汇总整理形成最终采购书目并提交给图书供应商予以采购,同时及时跟踪图书采购情况并将特殊情况及时反馈给选书小组成员,如某些图书可能暂时缺货,某些图书可能永久性缺货,某些图书可能需延迟采购等。
3.1.4 验收与评价到馆图书
采购图书到馆后,采访人员应结合预购书目予以验收,统计图书到馆率,对重要的未到馆图书应督促图书供应商加紧购买。由于新书的选购一般只能通过电子书目进行,选购新书限于题名、出版社等有限信息的判断可能导致某些图书名不符实,验收与评价是保证图书采购质量的最后程序。采访人员在新书到馆后可邀请选书小组成员参与图书的验收和对新书的使用评价,对不适合馆藏要求和读者需求的图书予以退回。
3.2 纸质图书读者决策采购的特点
3.2.1 与美国高校图书馆读者决策采购模式的比较
中美两国高校图书馆读者决策采购模式都体现了以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读者主导文献购买的决策权,不同点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书目来源不同。纸质图书读者决策采购的书目可由采访人员通过多渠道收集,书目来源广泛,品种众多,图书供应商提供的书目只是其中来源之一;后者选购的书目由电子图书出版商提供,书目来源单一,品种有限,读者选择书目质量依赖于电子图书出版商出版的质量。
(2)对文献质量判断的依据不同。电子图书的选购读者可以通过网络链接到电子图书数据库预读部分章节内容,从内容上可以较准确判断该书是否为其所需;而纸质图书的选购限于条件,读者一般只能依据题名、出版社以及部分内容简介等信息进行判断选购,结果可能并非其所需。
(3)参与选购的读者范围和工作效率不同。参与电子图书选购的读者范围广泛,任何校内读者都可以参与选购,但是选购效率较低;而纸质图书由于年度采购量较大,对选购工作效率要求较高,通过选择具有代表性读者组成的选书小组参与,既能保证选购工作效率,又能保证选购质量。
(4)购买条件存在差异。电子图书的选购结果是直接向电子图书出版商购买或租用,而纸质图书的选购结果是通过图书供应商购买且永久性拥有该图书,若在验收评价阶段不符合馆藏要求和读者需求,在无损坏的情况下可以退货,只有通过验收评价后才确定购买。
3.2.2 与传统纸质图书采购模式的比较
(1)采访人员的角色发生转变。在传统纸质图书采购模式中,从书目收集到图书选购、验收评价,几乎都由采访人员完成,读者参与性工作较少,对大部分文献的采购没有决策权;纸质图书读者决策采购模式将书目选购的决策权转移给读者,采访人员工作重心发生转变,采访人员主要为读者的图书选购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如书目的收集整理和后续采购工作,采访人员与读者有较科学的分工合作。
(2)书目来源结构存在差异。传统图书采购模式中,由于采访人员对图书采购工作要面面俱到,因而对书目的收集大部分依赖图书供应商的提供,其他渠道来源的书目较少;纸质图书读者决策采购模式中由于图书选购环节由读者完成,采访人员可以集中较多的时间、精力用于书目收集,可以做到以我收集书目为主,书商提供的书目为辅。
(3)读者参与程度不同。传统纸质图书采购主要由采访人员和图书供应商完成。书商提供书目,采访人员完成选购,读者参与程度较低,读者荐购相对于年度采购总额较小[6];纸质图书读者决策采购模式将图书采购的选购工作交由读者完成,读者决定了图书采购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对图书采购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4.1 面临挑战
读者决策采购于2011年始介绍到国内,在国内高校图书馆应用实践较少,对纸质图书采购应用PDA模式研究更少,因而在国内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的采购实践中可能面临一定挑战。
(1)没有实践和成功的经验可供参照。读者决策采购模式来源于美国高校图书馆的电子图书采购,纸质图书读者决策采购模式来源于电子图书读者决策采购,在国内尚未有案例可供参考,没有现成的制度和程序可供借鉴,难以预料能否取得预期结果。所以采访人员在思想上存在畏难情绪,如担忧难以收集到足够的书目、读者能否积极参与、书商是否配合等。
(2)受传统的观念影响。如采访人员对读者选书能力的担忧,害怕读者滥选影响采购质量;同时采访人员也担忧自己长期主导的图书选购决策权一旦交还给读者,主导地位受到挑战,自身价值下降,因而从心理上产生对读者决策采购模式的排斥[7]。
(3)由于利益受损,可能遭到图书供应商的抵制。传统的图书采购模式由书商提供书目,实现了书商利益的最大化,读者决策采购模式中,书商角色发生了转变,书商主要对读者选购的书目进行购买,对书目来源缺乏影响力,因而书商可能对此不配合甚至抵制。
4.2 发展策略
(1)从大环境而言,图书馆界应结合高校图书馆纸质图书采购的实际情况进行理论研究,图书馆学术机构应为此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鼓励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模式的创新,为实施纸质图书读者决策采购可能面临的问题提供指导和参考。如读者决策采购在2010年与2011年连续两年成为美国图书馆协会和国际图书馆联盟年会的主要议题之一,推动了读者决策采购模式在美国高校图书馆的发展。
(2)采访人员要转变观念,坚持“以读者为本”的服务理念。那种认为读者选书可能导致滥选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相反,长期以采访人员为主的选书结果越来越难以满足读者的阅读要求。读者决策采购的书目来源于采访人员的收集和选择,读者的选择也是限于选书系统的书目,这能杜绝不符合馆藏要求的图书进入馆藏体系。当然,极少数采访人员质疑读者的选书能力很可能是出于对自己职业前途的担忧。事实上,PDA模式对采访人员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采访工作要求更加精细,如收集书目、制定选书标准、组织读者选购、追踪图书采购等,不仅要求采访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还需要组织协调能力,同时能极大提高纸质图书的采购效益,因而采访人员的责任更重、价值更大。
(3)由于纸质图书的读者决策采购尚未有先例可循,高校图书馆可以采取试点的办法,由点到面逐渐推广,时机成熟后全面推行。如可以将某些特殊类型的文献或某一学科类型的文献进行试点,也可以留出少部分图书采购经费进行试点,从实践中了解读者决策采购模式程序,逐步积累经验。
(4)建立长效机制,形成较稳定的模式。读者决策采购实施的前一年度,采访人员协调组织工作量可能较大,比如与图书供应商的沟通协调、与选书小组成员的组织协调、与书目来源单位的交流等,但是从长期来看,形成较为稳定成熟的模式和标准化的工作程序后,不但能减轻采访人员工作压力,而且也提高了图书采购质量,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纸质图书是高校馆藏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PDA具有传统图书采购模式不可比拟的优势,两者结合无疑对纸质图书的采购质量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然而图书馆界对此关注较少,笔者的研究也存在诸多不足,提出的观点也存在偏颇,期望更多的研究者特别是采访人员能从多方面进行研究和实践,为纸质图书读者决策采购模式提供更多的研究成果。
[1]胡小菁.PDA-读者决策采购[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1,(2):50.
[2]何黎明.美国大学图书馆读者采购决策(PDA)的实践及对我国图书馆界的借鉴意义[J].图书馆学研究,2012,(18):42-55.
[3]朱 静.图书采购质量控制问题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1):94-97.
[4]周 红.试析高校图书馆管理责任与读者权限的冲突[J].科技信息,2012,(30):106-107.
[5]张 丹,鄢朝晖.国外图书馆联盟中的读者决策采购及对我国的启示[J].图书馆建设,2014,(10):20-23.
[6]黄雪婷.高校图书馆读者荐购服务探究[J].图书馆研究,2013,(1):59-62.
[7]李威宁.对纸质图书实施读者决策采购(PDA)的实践与探索[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5):71-74.
(责任编辑:傅 正)
Application of PDA for paper-based books in university library
YANG Heng1,LIANG Yan1,JIAO Yun-li2
(1.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Zhanjiang 524088,China;2.Shijiazhuang University,Shijiazhuang 050035,China)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Patron Driven Acquisi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y libraries,this essay probes into the necessity of purchasing paper-based books by adopting the method of PDA in domestic university libraries,analyzes the procurement process,and induces the characteristics,difficulties and focuses of the application of PDA.The prospects of PAD in China is analyzed and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the potential problems are also presented in this essay.
university library;paper-based books;patron-driven acquisition
G253.1
A
1006-1525(2015)06-0038-05
杨 衡,男,馆员。
2015-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