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华
中图分类号:G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1-0127-01
《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文中向学生们介绍了许多种子的传播方式,上完这篇课后我在黑板上出了一道思考题:你们还知道哪些植物种子的名称?请同学们开展讨论并交流。下课同学们出去活动了,张小玲却来到我身边问我:“老师,稻穗是什么,它是植物的种子吗?”我一听愣住了,心想“二年级的学生怎么连稻穗都不认识?何况还是农村的孩子。”我告诉她:“它是水稻的种子,它要用稻谷培育出秧苗来,然后把秧苗插到水田里去,长成秧苗,通过农民的田间管理,最后结出稻穗来,它就是水稻结出的果实。我们吃的大米就是用稻子加工而来的。”她听了后似懂非懂地“哦”了一声。这件事发人深省。
事后通过调查发现,孩子不认识农作物,不知道农作物播种、收获的季节。已经是普遍现象。如今农村孩子的生活已经和城里的孩子没有多大区别了,除了写作业,就是看电视、玩游戏。家长到田里劳作,也不让孩子去帮忙。有的孩子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只有爷爷奶奶,而他们更是溺爱孙子,孩子便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在学校,孩子们除了上课就是作业,为了孩子们的安全,学校也从不敢组织孩子进行涉足校外的春游或秋游等实践活动。整天关在校园里,孩子们几乎和大自然隔绝了,没有了亲密接触自然的机会,自然也就丧失了认识事物的能力。
如果说我们小时候的生活属于“放养”,那么,现在的孩子就是被“圈养”了。放养突出的是一个“放”字。即放手让孩子到广阔的天地里去,在实践中接受锻炼,习养性情。而“圈养”注重的是一个“圈”字,即把孩子们圈定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驯养。一字之差,效果迥异。一个是开放的,一个是封闭的。不同的教育方式当然培养出来的孩子一个是活泼的,一个是呆板的。小时候我们的老师、父母并不一定懂得多少育人的理念,但那时的教育更契合孩子的天性。
回想起我小时候的学生生活,那时候学课不多,作业也少,几乎是半工半读,搞开门办学,只要不上学,整天都在田里、小溪里玩耍、逮鱼摸虾、同小伙伴们戏水,或者帮助父母耕种、收割,放学后挖猪菜、放牛等。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我和小伙伴认识了各种野菜、野花、野草,认识了各种农作物,学会了许多农耕技术活,练就了自理生存的本领,那时的日子虽然苦,但生活得却很充实,很快乐,至今童年趣事记忆犹新。
现在时代进步了,教育环境优美了,教学条件先进了,孩子们的能力反而越来越差了。问题在于“圈养”式的教育。就像鲁迅先生小说《故乡》-文中说的那样:闰土心中有许多新鲜事——月地看瓜刺猹、雪地装弶捕鸟、海边拾贝壳、看跳鱼儿等,而自己整天只能看到四角高大的围墙上的天空。现在学生只要考出了高分,就能上好学校,将来就能找到好工作,就会有好的未来。在这种体制下,学校、家庭就会以此目标对孩子进行教育,把孩子“圈养”在家庭和学校,用书本知识大量“喂养”孩子。
按理说,学校是育人的主要场所,教育理念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然而,很多学校紧跟“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不顾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把学生培养成教师希望的那样所谓“优质”的孩子。而家长也随着学校挥舞的大旗,硬逼着孩子参加补习班、辅导班,孩子在书山题海中苦苦挣扎着,在学校家庭的双重的“圈养”中,迷失在童年、少年的天空。
在石头上跳来跳去,爬树、躺在草地上看云朵的形状……这些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经典画面。而现在的孩子,待在室内的时间越来越多了,他们不再搭建树上的小屋,追逐蝴蝶,而是把更多的休闲时间花在电脑上。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对人有着天然的吸引力。华盛顿大学皮特.康特博士指出:“如果与自然界失去了深刻的联系,我们就不能获得全面的发展。”为了让孩子们亲密接触大自然,提高认识事物的能力,最好是让孩子们参加户外活动。户外活动能为人类补充能量,获得灵感。户外活动的空间也是无穷无尽的,激发孩子对户外活动的内在热情是极其简单的,哪怕是住在城市也容易办到。自然无处不在,你不一定要到很远的地方,你只要打开房门。如果你还不知道如何去做,那么或许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来激发孩子对自然的热情。
1.将要做的事情移到户外。如果家长没有时间跟孩子一起每天去散步,那么就尽可能地将常规要做的事放到户外进行。
2.培养孩子惊奇感觉。自然中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奥秘,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去寻找答案:哪种小鸟最好看?莲子从何而来?那些是谁留下的脚印?这些小问题可以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从而让他们与自然连接到一起。
3.做一个捕猎者(采集者)。让孩子和家人一起去附近的野外采蘑菇、钓鱼、挖野菜、摘野果等。然后一起享用自己的劳动成果。
4.利用科技。尽管听起来不对劲,但增加孩子们对户外活动的兴趣最简单的方式之一就是利用他们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喜欢。孩子们可以跪下来拍摄蕨类植物,然后发现昆虫、花朵、野菜野草或者好看的石头。孩子回到家后,家长还可以鼓励他将照片通过电子邮件发给朋友,让他跟别人一起分享自己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