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微电影的物理基础之摄影常识(下)

2015-07-07 06:14
数码影像时代 2015年2期
关键词:测光光圈亮度

作者:下牧建春

日本映画摄影监督协会会员(jSC)

日本国文化厅海外派遣艺术研究员

上海戏剧学院电影电视学院教师

邮箱jscjsc@yahoo.cn

6-2-0寻找你最适合拍摄微电影的摄影机

现在,一般影视艺术学院会购置一些小器材,如数码照相机,既可以怕照,有的也可拍视频。佳能5D MarkⅡ可以兼顾学习和娱乐,在美国好莱坞电影制作中,佳能5D MarkⅡ作为辅助器材也经常被用到,有着不错的表现。从微电影制作的立场上来说,好声音收录非常重要。而这款相机毕竟是从照相机构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当然还可以采用分体系统录音拍摄,但这意味着要增加录音师和打板的场记,微电影需要在人员和设备中做出取合。

在海外的学员经常采用从电视系统发展起来的高清摄影机,称“HDV”,这类机器的最大好处是录音质量非常好。可是有两个方面对求“电影感”同学来说“不尽人意”,其一是CCD感光元件越大越好,应该达到21x16mm,而消费型摄影机CCD感光元件比较小;其二是“可换镜头”为好,而消费型摄影机都是一支自动化的万能变焦镜头。

镜头的质量与摄影机身价有关。在我看来我们的微电影制作不是追求机器身价,而是追求作品的质量。一个飞行员戴着一块100元的电子手表,不影响他横渡大西洋。比起电子手表他们还处理许多更重要的事情,这才能保证飞行的安全到达目的地。

“电影感”可以在后期软件处理上解决,当然我也不反对在拍摄现场玩弄“电影感”。那么专业摄影机和非专业摄影机到底有什么不同,比较如下:

上述两种摄影机,作为微电影制作工具,终极影像质量是差不多。主要是两个世界的融合,电影和电视,专业级和消费级,业务和玩具,如今被厂家“混为一谈”。其最大的烦恼是数码摄影机功能太多,让摄影师迷失了朴实操作感。工具和材料的革命总是给电影技术带来麻烦,这好像上世纪50年代彩色胶片登场,许多好莱坞摄影师无所适从。其实我们谁也没有看到过黑白世界,彩色才是影像的“正本清源”。

为了满足微电影发烧友的要求,索尼公司推出了NEX-VG30,定价15000元人民币。被称作“E卡口”的可换镜头的机身,通过“E卡口”转接环装置可以使用任何手动照相机的镜头。

NEX-VG30传感器采用APS-C规格,画面尺寸与胶片差不多,这倒是可以满足所谓的传统电影摄影训练,另外该机录音品质高,还可以通过高清输出连接高清电视机,以方便学生导演监视画面。

从物理参数上说,现在任何一台高清摄影机都可以满足户外拍摄微电影,关键是如何把技巧运用成为习惯,把习惯达到完美。创造性的利用工具的进步才是艺术家。

一般电影专业摄影师对机器的要求,是功能单一,坚固耐用,在任何复杂的环境下不容许工具背叛人的意志。

6-2-1控制曝光

测光表其实也只是个工具,它们无法思考,也不知道你在画面中想要怎样的曝光。在一个画面中,亮度范围有可能从f2.8到f22,这对任何类型的测光表都会产生问题。

数码摄影机中的内置式测光表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是采用整个场景的平均亮度值,或是测量域框中间的一个小区域,这叫做中央重点测光法。另外也可以手持测光表,去测定不同区域的光亮度,再去计算适合的平均值。不过重要的是,做出曝光值的决定时,要考虑到拍摄目的。

6-2-2自动曝光的问题

内置于摄影机中的自动测光系统,有时还是会被特定的光线情况所误导。强烈的背光会造成最常见的问题,站立在明亮的背景前的脸部画面,就有可能造成脸部曝光的极度不足。测光表会测量整个场景的平均光线。如果人物明亮,但站立在阴暗的人物会曝光过度。

变焦镜头配合摄影机上的测光系统,也可以当成一种点式的测光表。通过将人脸部画面充满整个画框,就可以得到正确的曝光数值,之后你就必须手动控制光圈,使光圈不再更动,当然,前提是你的摄影机有这项手动功能。

有些摄影机会有逆光补偿的按钮,可以把光圈打开差不多一档,来修正强烈的背光。有的摄像机可以锁定自动光圈系统,调整所需要的光圈设定。

6-2-3曝光指数ISO

胶片曝光指数是根据IS0感光度来计算的,这是化学上的“未名数”,要根据冲印时候的化学反应条件重新计算,而数码摄像机感光元件是该机器唯一的,稳定的。

数码摄像机通常增大电子影像信号来改变曝光指数,就是所谓的“亮度增益”(gain)。在正常的情况下不随意通过增大电子信号改变画面的光亮,都用镜头光圈来控制。在紧急的情况下,动用“亮度增益”dB数值也是容许的,例如提高6dB,相当于开放一档光圈。

画面亮度和“亮度增益”的关系如下:

Odb=1 00%、6db=200%、122db=400%

上面只是电子量化概念,在照相机上表述为ISO、在摄像机上表述dB亮度级别、都可以用百分比量化。

电子影像亮度级别以0db为基准,用“加减法”进行量子化。dB是“比较数值”单位,就是以一个既定数值为0,通过比较来描述另一个数值。

6-2-4数字影像的动态范围

动态范围(Dynamic Range),是信号系统的概念,一个信号系统的动态范围被定义成“最大不失真电平”和“噪声电平”的差。

对于感光元件来说,动态范围表示图像中所包含的从“最暗”至“最亮”的范围。动态范围越大,所能表现的层次越丰富,所包含的色彩空间也越广。

数码相机的感光元件是由数以百万个像素组成的,这些像素在像素曝光的过程中吸收光子,转化成数字信号,然后成像。信号显示范围在“0”和“255”之间,即代表纯黑色和纯白色。

数字摄影机的动态范围表示方法目前似乎并没有统一的约束,所以有时我们用“比值”方法来描述动态范围,也就是换算成光圈档数。

说摄影机的动态范围主要指的是CCD、CMOS受光的动态范围,相当于胶片的“宽容度”。应该提醒的是,电子摄影机动态范围不是放映机能够还原的范围,摄影质量好坏的标准是终极呈现的质量,所以我们还应该了解影像在什么地方放映的规格指标。

厂商宣传“大的动态范围”(宽容度)固然有理。但是,专业摄影师认为,那是记录片的优良工具,故事片的影像连续性原则是需要通过现场光线控制来实现的,迷信摄影工具纪录范围,导致人的大脑萎缩,依靠后期调色势必花费成本和时间,也不一定把事情搞好。从源头上保证镜头连续性也是专业和非专业的差别之,这就涉及到控制场景反差的学问。

6-2-5反差范围

反差(contrast)指的是在一个特定的场景中,明暗程度间的差异。

如图,演员和背景的反差极大,摄影机无法记录背景的信息。另一方面,演员脸部光泽是最亮的地方为100%,辅助照明以2倍的光亮递减,50%、25%、12%、6%、最后一张照片的人物光亮反差就是16:1、如果再降低辅助光线,演员的暗部就如背景一样漆黑。

一般来说,数码影像影调在显示器上的反差范围在32∶1之间。因此在室外场景中需要用照明的手段来改变自然光线的动态范围,使其控制32:1以内,也就是5档光圈范围。

6-2-6曝光监视

在拍摄中,知道场景中亮度范围是极为重要的。学生电影常用监视器(monitor)来评估曝光。

数码摄像机上可以呈现场景亮或暗的情况。例如,柱状图来描述如下。

在外景拍摄现场,自然光总是动态变化,柱状图亮度图像也会发生变化,最明显的是当光圈改变时,波形图像会向左右亮度区域移动。每台摄影机的动态光量范围是有限度的。在拍摄是注意掌握。

在电影制作中经常是白天拍夜景,如果曝光不足降低三档可以模拟夜景气氛。 责编/王晶

猜你喜欢
测光光圈亮度
影像视界
影像视界
亮度调色多面手
不同种手机测光类软件在林业中的试用探析
基于斩波调制的LED亮度控制
人生的亮度
相机探秘测光指南
数码相机的测光及其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