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田开春
张家界建设旅游型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构想
◎ 文/田开春
1.突出主体功能,以畅通旅游交通为基础,推进旅游资源一体化保护、开发与管理
启动国家公园管理模式试点,整合林业局、国土局、建设局的景区管理职能,设立国家公园管理局。按照国家公园管理模式,明确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地654.8平方公里区域保护边界,弱化武陵源行政区作为区县一级政府的经济发展职能,严格落实《湖南省武陵源世界自然遗产保护条例》。
2.统筹规划管理张家界市域内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风景名胜区
整合张家界西线旅游资源,以温塘镇为中心,打造旅游风情镇,统筹管理茅岩河-九天洞风景名胜区;整合张家界东线旅游资源,以江垭镇为中心,打造旅游风情镇,统筹管理溇水风景名胜区;整合天门山周边旅游资源,以大坪镇为中心,打造休闲度假镇,统筹管理天门山风景名胜区。在东西线旅游区,按不同旅游地理单元设置管理局,明确管辖范围及边界,落实区块主体功能,划分核心区、缓冲区、试验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外围区,规范管理,争取纳入国家公园备选清单。调整规范张家界大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地质公园保护范围,划定耕地、森林、湿地、水体等重要资源的保护红线。
1.积极推进生态市建设,区县达到国家级生态县(区)建设标准并通过考核验收
推动多层次保护区体系建设,实施分级分类生态补偿。按照国家、湖南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澧水中上游是生物多样性和水土保持关键区域,尤其是湘鄂交界处的桑植县、慈利县,湘西州的永顺、龙山县,恩施州的鹤峰县,宜昌市的五峰县,常德市的石门县等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应协同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群落。桑植县处在关键区域的核心区,可以桑植县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中心,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外围设立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生态区,实施天然林和公益林禁伐。
2.积极争取建立国家生态补偿示范区,巩固生态安全屏障,严格生物多样性保护
完善生态补偿和修复机制,加大财政对生态补偿的投入力度;加强区域合作,探索建立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绿化城市周边山体,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利用澧水酉水交汇桑植县城、澧水茅溪河交汇永定中心城区、澧水溇水交汇慈利县城的优势,建设山水园林城市公园组团。
3.加大城乡环境保护和治理力度,改善生态环境
处理好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加强对桑植县澧水北源、中源、南源的页岩气开发用水及其处理的管理及环境监测,保证澧水流域水资源安全,降低页岩气勘探开发对张家界市土地、水资源、生态环境等造成的不良影响。
以强化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为重点,着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文化旅游业,达到土地高效综合利用、节约能源资源、培育绿色支柱产业、推进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的目的。
1.围绕旅游目标市场,做精生态农业、做强绿色工业、做大现代服务业
建立“农业围绕旅游提升、森林联合旅游保育、工业支撑旅游做强、文化联姻旅游做大、商贸融合旅游延伸、城镇结合旅游做靓”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统筹规划桑植、慈利、永定限制开发区的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区,建立市、县、乡镇三级联动的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探索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合作社股权等市场化流转机制,解决土地细碎化、农户兼业化、劳动力弱质化、农业副业化、农业比较利益下降等问题,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开发和山地特色农业,推进山区生产非粮化。优化整合现有各类工业园区、开发区,构建产业园区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机制,引导产业形成集群,配套推进居民社区、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和生活服务设施等城镇化建设。在张家界中心城区及县城等省级重点开发区大力推进生态工业园区、生态旅游农业产业开发区建设,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
2.充分发挥本地自然资源优势夯实特色农业基础
在城市郊区,以农地入股、专业化种植、标准化加工、市场化营销为抓手,推行标准化、规模化、市场化全产业链运营、全程可追溯的现代农业产业开发模式。整合吉首大学张家界校区、张家界学院、张家界航空职业学院资源,以高校科研为依托建设旅游商品研发开发产业区,打造旅游商品产业集群。以航空、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依托,推进现代商贸物流业发展。积极响应《国民旅游休闲纲要》要求,以建设国家公园为依托,在桑植、慈利县和永定区规划养生休闲度假区,依托民族演艺产业,将张家界市打造成引领全国的国民旅游休闲产业区。
1.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
■ 山川悠远 陈宝林/摄
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布局、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社会管理方面的机制改革,进一步增强城乡发展的协调性。稳妥推进超载人口有序转移,依托市场、农村居民、政府三重力量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依托城市工业园区、城郊旅游农业开发区、旅游城市服务区推进产城融合,扩大旅游服务就业,扩大城市吸纳农村转移人口的能力,逐步推进农村人口的城镇化集聚。
2.探索产业升级与城市功能提升融合发展新模式
强化产业发展的主体功能导向与城镇空间布局导向,促进城乡健康融合发展。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建设,加大各级政府在移民工程建设和生态建设方面的投入,通过生态移民、工程移民、市场移民,有规划有步骤地开展禁止开发区人口迁移,逐步减少农村居民点,以此提高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方向和利用效率。
3.建设旅游引导型生态宜居民族特色城市和乡镇
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精品村、特色民族民居村,推动城乡建筑绿色化。加快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实施城乡环境同治,实现综合交通、区域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一体化规划。加强传统生态文化保护与发展,依托古镇古村落、自然遗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生态纪念馆、博物馆、非遗传承基地、生态教育基地和考古遗址公园。加强城乡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与交流合作,培养游客和居民绿色行为习惯。
1.党委、政府建立领导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机制,研究制定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围绕张家界国家公园创建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探索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等规划“多规合一”。
(1)完成城市控规修编覆盖,开展城乡统筹土地管理制度创新试点,制订全市“十三五”规划,按“四规”报批程序推进实现“四规合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个规划的相互融合)”内容法定化。
(2)推进“四规合一”成果应用推广和“一张图”更新,有效运行“四规合一”信息联动平台,实现“一张图”规划管控、各类规划信息共享、部门行政审批联动。
(3)积极开展市县空间规划改革试点,明确相关规划定位和边界,实现“多规合一”。争取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保项目建设、生态补偿倾斜政策支持;落实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政策支持、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政策支持。
2.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引导,结合政府公共服务体系、财政体制、社会管理职能、土地制度等多方面改革,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多维度统筹解决区域生态建设、旅游发展和扶贫攻坚问题
依托国家公园建设,建立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制度,推进国有自然资源资产保值增值。建立市场化推进机制,建立市级综合环境权益交易中心,搭建排污权储备交易平台,推行主要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和有偿使用,探索开展节能、林业碳汇、水权等交易,积极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设立市级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产业绿色转型发展、环境污染防治、生态建设和生态补偿等领域,支持民间资本广泛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实行严格的环境监管制度,完善环境保护管理,实施空间、总量、项目三位一体的环境准入。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完善以预防为主的环境风险管理制度。建立生态文明考核评价机制,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城乡一体化发展评价体系。建立面向居民和游客的生态环境科普教育机制,实行城区、景区、社区联合推进的环境保护宣传机制,建立“寓教于游”的生态环境教育推广机制。制定旅游项目的特许经营清单与企业利润返还环境保护投入的机制。完善政府效能考评体系,将生态补偿投入、生态保护能力和生态资产增值纳入政府常态化管理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指标。探索自然资源和产权管理新机制,成立不动产管理中心,建立健全自然资源资产评估制度,实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 编辑:云霞
作者单位:(中共张家界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