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兴服务业发展的瓶颈及对策

2015-07-07 09:26王凌
中国国情国力 2015年7期
关键词:服务业浙江服务

◎文/王凌

浙江新兴服务业发展的瓶颈及对策

◎文/王凌

新兴服务业推动浙江经济转型发展

新兴服务业是指利用现代理念、网络技术、新型营销方式以及服务创新加速发展起来的服务业,是服务业中最具活力和潜力的组成部分,也是处于产业化阶段最需要扶持的薄弱环节。由此延伸,可把其中的“新”界定为:一方面,或是体现在运用新资源、新技术或新方法快速发展起来的新的服务手段或服务模式,这涉及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快递与物流配送、在线教育、远程医疗等具体业态。另一方面,或是随着社会分工深化,针对新的市场需求快速发展起来的服务行业,涉及总部经济、专业服务(研发科技服务、法律服务、会计服务、人力资源服务、相关服务外包等)、文化设计创意、健康服务(体育健身、医疗保健)、家庭和养老服务等具体业态。

区域发展历史与资源禀赋表明,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是推动浙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选择。

1.有助于推动民营经济转型升级

民营经济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发展的四大法宝(民营经济、板块经济、专业市场和开放市场)之一。当前浙江经济正着力突破劳动力成本高企、资金难以融通、产品价值不高三大难点,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是一条重要的路径选择。

(1)人力资源服务业能够帮助民营企业更有效配置人力资源。通过对企业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为企业量身设计选人、用人方案。通过专业、优质、高效的行业服务,提高企业人力资源招募和使用的效果,同时也有助于企业更多、更实地关注产品研发、市场开拓等关键领域。企业把人力资源管理相关业务通过服务外包的形式发包给相对更为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

(2)互联网金融产品能够帮助民营企业更有效地融通资金要素。与传统金融机构基于规避“市场风险”与“道德风险”导致对小微企业惜贷不同,互联网金融模式可依托庞大的电子商务数据库,将小微企业的电子商务经营数据映射为传统经营业态的折算公式和动态图景,有别于传统金融机构对于担保、抵押等信贷手段的要求,这不仅降低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门槛,也简化了申请环节。作为优化中国金融体系的“毛细血管”,点对点融资模式、基于大数据的小额贷款融资模式、大众筹资融资模式和门户融资模式等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优势就在于银行传统金融模式所无法覆盖的微型客户群,其更适合中小微型企业、新创企业的融资需求。

(3)研发设计、物流、电子商务等业态能够帮助民营企业提升产品附加值。很多民营企业通过电子商务,实现了商业模式的创新和提升,同时扩大了全省电商平台的规模与影响力。

目前,越来越多的新兴服务成为浙江民营经济经营过程的渗透要素。从上游的产品设计、市场挖掘、风险资本的引入,到中游的人力资源管理、质量检测,再到下游的市场营销、广告策划等环节,多方助推了产品价值的提升,也推动了民营经济的转型升级。

2.有助于推动港口经济转型升级

浙江拥有天然的深水港资源,但目前港口物流主要集中于揽货、装卸、代理、运输等低端环节,实现附加值的能力不高,依然处于运输大港的发展阶段,并没有真正实现向贸易大港的成功跨越,港口物流和港口贸易巨大的发展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浙江港口经济的发展新定位是加强贸易物流港建设,即在港口基本的交通运输功能上,增加储存、包装、加工、信息等现代物流功能,并通过在港口城市、腹地区域、国际航线辐射港口等区域提供综合性贸易服务,建立现代化商品交易中心,集聚区域性乃至全球性商品交易业务,推动对区域资源配置的影响和控制,从而促进港口物流综合产业的结构调整和模式创新,形成现代贸易与现代物流相互协调与促进的发展状态,最终形成更集约、更低碳环保的新模式,推动港口城市经济发展。

因此,物流、互联网金融、法律服务、会计服务、检测等新兴服务业就不可或缺。通过应用现代物流技术可实现多点交收和就近配送;通过整合现代金融技术可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金融服务,开创“智慧贸易”的现代流通新模式;通过各类专业服务业,可进一步发展国际采购、转口贸易、国际配送等业务,促使商流、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在浙江汇聚,有利于提升港口资源配置功能、建设区域性资源配置中心。

3.有助于推动开放经济转型升级

开放经济也是浙江经济发展的法宝之一。然而,在出口规模不断攀升的同时,外贸企业产品同质化、相互间压价竞争的现象开始显现,综合成本上升、技术性贸易壁垒等不利因素也会对外贸出口形成制约,影响开放经济发展。

对此,在继续实施出口质量工程和品牌强贸战略,提升外贸附加值的同时,急需培育新优势,寻找新出路。加快发展服务外包,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出口下滑的空间。当前,服务外包正日益显现其发展潜力和显著的知识外溢效应,是未来开放经济发展的新支点,也是经济转型与城市发展向集约型模式转变的关键。浙江作为全国电子商务发展最有成效的区域,电子商务与港口优势的结合可以缩短产品与国外消费者之间的渠道,提高出口企业利用电子商务拓展国际市场的能力,也可以减少进口贸易的中间环节,做大进口贸易的规模,有利于推动浙江开放经济的转型升级。

有待破解的瓶颈

1.发展意识有待进一步增强

尽管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但对地方而言,工业的产业链更长,对GDP增长的推动更为明显,而服务业由于统计方法和技术所限,很多产值未能计入GDP,因此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比不上工业。考虑到任期限制和晋升竞争,地方政府主导下的投资结构往往更倾向于支持能够带来显著经济增长效应和投资回报的工业,而忽略难以在拉动经济增长和要素报酬方面起到立竿见影作用的服务业,导致对新兴服务业态支持不够,缺乏可行且有力的措施,显得被动。

2.要素供给有待进一步充实

目前,人才和资金是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的两大要素。在许多知识、技术密集的现代中介服务企业,除杭州外,浙江多数城市从事第三代电子商务平台技术开发、网络整合营销、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等工作的人才缺口一直维持高位;人才的频繁流动也严重影响新兴服务机构经营发展的稳定性。由于传统贷款手段主要适合风险较小的行业或投资领域,在总体上难以适应新兴服务业发展要求,导致许多颇具前景的新兴服务业项目无法开展。

3.高端需求有待进一步引导

制造业对服务需求的增加,或者服务作为制造业中间投入的不断扩大,是新兴服务业发展的直接动力。目前,随着社会劳动分工的日益深化和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制造业对其配套的服务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些被剥离出的服务越来越专业化。但由于多年来受路径依赖与产业锁定效应影响,浙江高端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导致相关需求主要还是侧重新兴服务业务的低端需求,行业高端服务需求空间受限,行业整体产业链格局无法实现有效提升。

4.管理和保护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

由于服务创新成果的无形性特点,“看货后再作决定”问题在服务创新中比在制造业产品中更为严重,模仿者很容易就可以对服务创新进行模仿,因此很难界定创新者对于创新成果的所有权归属,加之移动互联网对现有知识产权法律的动摇增加了新兴服务产品知识产权侵权主体责任界定的难度。目前只有十分有限的专利措施和版权系统受到保护,一些新兴服务创新缺乏必要的质量标准,造成许多新兴服务人才在仿冒、仿制与复制的打击下失去创新动力。这一方面需要改进制订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另一方面也需要直接的政府干预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外部性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对新兴服务业的服务创新管理进行支持。

思路与对策

1.制订与区域发展相匹配的新兴服务业发展规划

地方政府应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合理制订新兴服务行业发展的相关战略规划:

(1)注重二三产业平衡发展。从发展阶段、发展基础、现有产业、技术、人才结构和依托的区域禀赋来看,浙江更适合于走二三产业平衡发展的道路,不可简单地抛弃传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而是需要在现有的产业基础上增加其附加值,提升其服务化水平。这样,新兴服务业才能具有与其服务对象体量相匹配的规模,既不滞后,也非过度超前。

(2)注重创新金融活跃发展。浙江发展新金融所具有的资金量大、特色明显以及充满活力三大优势,为浙江打造中国新金融高地夯实了雄厚的基础,可以此为依托,创建民间财富管理集聚区,加快财富管理机构的集聚发展,并培育成为城市经济的新业态、新增长点。

(3)注重海洋服务业培育发展。航运物流业、海洋科技服务业、海洋专业服务业、海洋旅游业都是我国海洋服务业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浙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对于发展这些海洋新兴服务业有着相当大的开发优势和潜力。政府要加大对领头企业的培育,关注和培育本土成长性好的中型企业。同时,鼓励行业进行重组,通过竞争和整合培育产业中的“明星”企业。

2.充实新兴服务行业发展的要素支撑

(1)树立人力资本战略投资理念。根据工作需要和财力可能,将彰显区域特色或与制造业相关度高的新兴服务业态从业人才开发经费纳入政府财政预算,并随经济发展逐步调整财政性支出的结构比例,逐年提高经费支出比重。在大力引进产业高端领军人才和团队的同时,鼓励设有相关专业的本科和高职院校加强培养力量,扩大招生规模;没有开设相关专业的高校,围绕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在相关专业增设学科方向和模块。鼓励用人单位加大这部分人才培养投入,鼓励有实力的企业与高校进行订单培养。

(2)按市场经济规律确定人才价值。进一步完善人才流动环境,鼓励新兴服务业人才通过兼职、服务、技术攻关或项目引进等多种方式发挥作用,同时加大法律保障力度,明确规范新兴服务人才流动必须遵守的条件、应履行的手续,把新兴服务业人才流动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3)完善产业风险投资运作机制。积极搭建投融资平台,通过政府和市场双重资金保障作用的发挥,引导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增加新兴服务业贷款规模,鼓励和吸引境内外组织、社会团体和个人自筹资金,通过各种形式支持新兴服务业发展;支持规模较大的新兴服务业机构通过企业上市、企业债券、资产重组、股权置换等方式筹措发展资金。

3.规范新兴服务行业的服务标准

新兴服务业是新生事物,个性化、差异化都比较大,尽管服务业也强调提供个性化与差异化服务,但这并不意味着新兴服务业不需要一些基本准则。

因此,有必要加快重点新兴服务行业和领域的标准制定,推进新兴服务业标准贯彻实施。对于信息通信服务业、软件、各类专业服务业等资本、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应着力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推进标准化建设;对暂不具备标准化的服务产品,应推行服务承诺、服务公约和服务规范制度;对信息不对称的电子商务市场、家政服务和钟点工市场、医疗保健市场等,应从发展市场经济的高度来加强监管;在规范标准的同时,加快建立统一的市场监管信息公开平台,通过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尽可能做到供应者和消费者的信息对称,让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更好地发挥作用,为服务消费提供信誉保证,培育服务消费的潜在市场。

4.赋予新兴服务行业协会更多权能

基于行业协会更熟悉行业情况和技术,应赋予行业协会更多职能,如行业统计、行业评比、行业技术标准、行业技术鉴定、行业发展规划、行业人才培训等,以使行业企业获得更优质的服务。当政府和行业协会这两者在宏观调控和微观服务上形成一种理想分工和互动局面时,就能更有效地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5.完善新兴服务行业发展的整体环境

新兴服务业的加快发展,正不断涉及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与资源的再次配置。一些典型的新兴服务行业往往涉及跨界管理的难题。

■ 思乐泮水 贾云龙/摄

因此,需要抓好不同部门、主体、区域之间的协调互动,简化按照地区行政级别审批的程序,加强政府行政管理的透明度,整合提供包括市场预警信息在内的各种市场信息,在保证各个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环境的基础上,使企业决策者能够科学地判断,决定资源的有效投放。同时,针对不同业态、不同部门、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程度、顺序、时机的开放与创新,并随着创新的进程进行动态调整,以更好地呼应产业发展需要,更好地遵循市场规律。新兴服务业也只有在不断完善的整体环境中才能真正得以加快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宁波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

■ 编辑:马振东

*本文系2015年度浙江省党校系统中特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七批规划课题《浙江智慧城市建设人才服务需求研究》(编号:ZX17022)的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服务业浙江服务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做好服务业 做强鱼文化
Mother
Task 2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
2014上海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