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讯 张燕
遵义创建服务型党组织的实践
◎文/陈讯 张燕
近年来,遵义市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为主题;以创建“四级网络服务平台”为支撑,即以县(区、市)为基础建立党务服务中心,以乡镇(街道)为基础建立党务政务综合服务中心,以村(社区)为基础建立党员综合服务站,以村民组(小区)为基础建立便民服务点;以完善“五大工作体系”为手段,即构建上级党组织服务下级党组织的工作体系,构建党组织服务党员的工作体系,构建党组织和党员共同服务群众的工作体系,构建城乡党建一体化的工作体系,构建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共同服务科学发展的工作体系;以实现“五大提升”为创建目标,即提升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能力,提升民主水平,提升工作水平和提升满意度,以此来创建服务型党组织,拓展基层党组织的服务内容、强化服务功能、提升服务能力。实践表明,遵义市开展的创建服务型党组织活动拓展了党在基层的群众基础,巩固了党在基层的执政地位,凝聚了人心,拉近了干群关系,化解了社会矛盾,是新时期党在社会治理实践中的有益探索,这一探索成果被誉为基层党建的“遵义模式”。
实践表明,遵义市在推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以民主化协商来促进党在社会治理中的柔性治理,是人民群众享有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各种权利,实现党群紧密、社群合作和社会互助的一种高效的社会治理模式。它坚持了社会公平与机会均等的原则,扶持了社会组织的自治能力发展,培养了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促进了社会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良性发展,为转型期成功实行社会治理和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社会转型背景下,改变传统的、单向度的、强制的管理方式,建立党群互动、政府主导和社会组织自我调节的良性互动的社会治理方式,是新常态下化解社会矛盾的可行路径。“遵义模式”的实践表明,通过创建服务型党组织搭建社会治理平台和提升基层党建渗透力的做法,实现了党委从传统的“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搭建了“政府”与“公民社会”良性互动的社会治理平台,形成了党群、社群合作和良性互动的协商共治的社会治理局面。
1.以服务增进社会认同
社会治理的社会基础来源于社会认同,社会认同是实现社会整合的内生性力量,它是一个社会中各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在创建服务型党组织的实践中,遵义市 “三关爱工程”、余庆县小腮镇“干群结亲1+3服务”、务川县分水乡设立综合服务站实行一站式服务、桐梓县乡村两级代办员为群众代办各种事项5万多件次等,这些具体做法均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为主题,及时掌握老百姓“最盼”、“最需”、“最怨”和“最急”的事件或需求,确保群众呼声有回应、需求能落实、难题快解决,拉近了党群关系,增强了人民群众的集体意识和社会归属感,为党在新时期找到了凝聚民心的新途径。
■ 维民所止 陈宝林/摄
2.以服务促进群众参与
建立、健全维持社会秩序和维护社会稳定的内在调节机制,实现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和自我管理。遵义市在创建服务型党组织过程中,以服务来促进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取得了良好效果。如余庆县敖溪镇官仓村土司园群众自发成立的“自管委”、湄潭县一批知法懂法的志愿人士自发成立的“矛调协会”、道真县隆兴镇成立了“1+X”联系户制度等。这表明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向过程中,以服务来促进群众参与社会治理改变了过去政府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单向度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将管理寓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中实行管理,实现了政府主动服务、延伸服务、联动服务,进而促成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同时,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中实现了由少数人命令动员向民众协商和互动转变,提升了民众参与政府决策的广度和深度,延伸了社会治理半径,强化了社会治理效果。
3.以服务满足群众诉求
在实行社会治理过程中,人民群众合理的利益诉求机制是一种很好的“安全阀”机制,通过建立合法和充分的诉求渠道来防止对抗性行为是避免社会冲突、化解矛盾纠纷的有效机制。遵义市在创建服务型党组织中,通过四级服务网络已为党员群众代办事项71万多件,解决纠纷3.3万多件,办实事好事6.5万余件,帮扶困难党员群众9.3万余人次,开展各类政策、法律和实用技术咨询190万余人次。遵义市在服务型党组织创建实践中,以服务来满足群众的利益诉求,为加强社会治理打下了群众基础,疏通了群众利益诉求的渠道,从根本上消除了群体性事件的潜在隐患,培育了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主动意识,为社会治理的成功实施发挥了重要作用。
4.以服务化解社会矛盾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的转向客观上要求破除服务缺位现象,建立化解社会矛盾的渠道。遵义市在创建服务型党组织过程中,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总要求,构建了覆盖城乡的社会管理组织平台,夯实了农村社会治理基础。此外,还要求基层党员干部以服务来积极掌握矛盾化解的主动权,基本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难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的“余庆经验”,使得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工作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作者单位:陈讯,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张燕,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图书信息中心)
■ 编辑: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