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云轩一士
把声音画出来
文/云轩一士
世界500强的大型会议上,经常会采用图像同声传译。这类稀缺人才,全球不到两百人,而毛泡泡就是中国首位图像同声传译师。
毛泡泡出生在云南农村,从小就喜欢画画。一位采风画家到她家的文印店买东西时,偶然看到毛泡泡贴在墙上的画。那些画天马行空、毫无章法,山林、鸟虫、溪水连同阿妈的嬉笑怒骂,展现出童趣和天真。画家赞不绝口,建议让她考美术学校。就这样,她独自赴京求学,考上徐悲鸿美校,随后被北京服装学院录取,大二时被公派到丹麦服装学院留学。毕业后,她去荷兰埃文斯大学任教,成为最年轻的老师,也是唯一的中国老师。
每年底,任课教师要向学院递交一篇学术论文,这让她遇到了大麻烦。平时上课,她主要用图画阐述,很少用到文字;但论文需要用文字来表述,很多想法根本无法表达,怎么办?
在丈夫陪同下,毛泡泡去医院做了检查。经过几次测试,被确诊为患有阅读障碍。医生建议她找系主任谈一谈,看能否用其他方式写论文。系主任是通情达理的人,允许毛泡泡用图画形式展示研究成果。
此后,她一发不可收拾,用大量漫画描述对生活的理解。偶尔听到的一段音乐、路边的一棵植物、和猫咪玩耍的一个瞬间、与朋友一段有营养的对话……这些生活碎片都成为涂鸦对象,渐渐积累了几十本笔记。
埃文斯大学待了七年后,毛泡泡回到中国。除了教书,还有没有适合她的领域?上网搜索后,有种图像同声传译师的工作,让毛泡泡眼前一亮。图像同声传译师将演讲人的故事内容、意境神态以同步形式转化成手绘图画,简直是为她量身定做的职业。经过一年多学习准备,她考取了由国际上最权威的美国机构TheGroveConsultant颁发的“认证视觉引导师”资格证书。由于是中国首位图像同声传译师,国际视觉引导协会聘请她为董事和中国区传播大使。
2013年,毛泡泡第一次图像同声传译经历,就是在第八届德鲁克论坛。这次会议上,毛泡泡的服务对象是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的女儿塞西莉。塞西莉的PPT用了八年,希望有所变化,却苦于思路枯竭。会前,毛泡泡和她聊了两个小时,从中挖掘出很多闪光点,比如领导者如何将理念传承给团队,毛泡泡画出5岁孩子学游泳、中国太极的奥妙等隐喻,形象地展示了德鲁克的管理思想。会议现场,毛泡泡把理论和思想画给观众,大家看得津津有味,现场气氛活跃,塞西莉讲得也更带劲。会后,毛泡泡与塞西莉成了朋友,并准备合作编写运用德鲁克管理思想的亲子绘本。
还有一次经历让毛泡泡记忆犹新,那是一家国内大型IT公司召开产品设计讨论会。会议前,她拿到两个设计团队的文案,厚得像块砖头。会议现场非常热闹,两套设计方案的团队唇枪舌剑,一时无法分出胜负。毛泡泡听了半天,觉得有些争吵没必要,因为他们的想法有不少共通点,只是当事人还不知道。她根据PPT和双方的描述,加上自己的提炼,把两种方案的关键要素明明白白画出来,清晰地呈现在众人面前。面对一幅幅生动直观的图像,争论很快平息。
近两年从业生涯中,毛泡泡参加了100多次大型商务会议。她的大脑是一个高度浓缩的图像资源库,所有图像素材都能在一两秒抽取出来并绘制在纸上。很多大型商务会议,都点名聘请毛泡泡参加,她逐渐成为业内的明星级图像同声传译师。
她动情地对媒体说:“感谢当初那位画家,带我走上这条充满阳光的道路。”是啊!一次选择就可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勤奋和努力固然是不可或缺的,但是正确的选择却显得更为重要,选对了,人生之路上将洒满明媚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