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蜀
一
2007年9月,一位来自浙江省衢县的普通农民,做了件连他本人也没有想到的“惊世壮举”:出资700万元,完成在黄山市黄山区谭家桥镇建一座红色纪念馆的后期建设任务,并出任该馆馆长。
一个外乡来的农家人为何要将自己十多年做生意赚的钱全部投入到红色纪念馆的建设中?欠下的借资如何还?纪念馆能为其获取多少利益?亲人、朋友以及一些参观者的疑虑不停地考验着罗文田的毅志力。
当我们采访馆长罗文田时,这个已是人到中年的男子微笑着坚定地说:
“这么多年来,我没后悔过,我从小就崇拜英雄,这种英雄情结贯穿了我生命的全部,现在,每年能看到这么多人前来参观纪念馆,听我讲解那段红军前辈们的革命经历,我感到无上荣耀。”
罗文田的家乡在浙江省衢县七里乡一个只有8户人家的罗家村,罗家村离最近的公路至少要爬3公里的山路。那里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从事革命工作的活动区域,也是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开展过抗日宣传工作和战斗过的地方。孩提时代,罗文田听的最多的就是与红军有关的故事。红军英烈的高大形象深深地植根在罗文田幼小的心海里。
红七军军团长寻淮洲,这位出身于湖南省浏阳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年轻军人,年幼时体弱多病,后积极参加儿童团、学生联合会和农民协会等组织,13岁时就立下了“将来与国家做些大事业”的志向。加入红军后由于作战勇敢,屡建奇功。一次,寻淮洲所在团的团长张子清把已担任排长的寻淮洲叫到面前,要派寻淮洲去执行一项任务。原来,当地一民团头领家拥有不少武器,张团长命寻淮洲带上20人,从这户卢姓头领家缴获些枪来,张团长还特意强调不能少于10支。
明白任務后,寻淮洲略加思索后对张团长说道:
“请首长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不过,那个民团头领家离我们这几十里地,去20个人,行动不便于隐蔽;加之他的宅子里家丁多,还有国民党的正规军把守,我们只能智取,不能硬拼。因此,我建议我一个人去即可!到时候,我装扮成放牛娃,很难引起敌人怀疑。我保证把枪一条不少地拿回来。”
听寻淮洲说得有道理,张团长同意了他的建议。当天下午,寻淮洲穿上了从老乡家借来的一身放牛娃穿的破衣服,带着一条麻绳、一个杀猪用的铁钩子,身藏两支驳壳枪和两枚手榴弹,冒着寒风、顶着大雪,只身一人向民团头领的宅院出发了。
望着寻淮洲远去的背影,大家都为他捏了一把汗。孤身一人入虎穴,风险实在太大了!但是出乎大伙意料的是,第二天清晨,当大伙刚刚起床,正在刷牙、洗脸时,寻淮洲满头大汗,扛着10条枪回到了营地。他竟然没费一枪一弹,毫发无损地回来了。正当战友们围着寻团长问东问西时,毛委员来了。寻淮洲首先向毛委员详细汇报了他此次“借”枪的传奇经过。
原来,当他进入卢姓民团头领家的宅院时已是深夜,当时,住在厢房里的家丁都已进入了梦乡,只有卢姓头领和他的小老婆还在正房里吃夜宵。寻淮洲决定先控制住卢头领。他悄悄地摸进屋后一只手抓住卢头领的衣领,另一只手用枪顶住卢的面门,命令他老实点,同时告诉他自己带来了三个排的人,只要一有枪声,手下就会冲进来。卢头领吓出了一身冷汗。他看眼下毫无办法,只好让他的小老婆去叫醒家丁,把枪乖乖地送到寻淮洲的面前。就这样,寻淮洲扛着缴获的10支枪,命令卢头领把自己送出了村子。临别时,他还故意像下命令似的对着漆黑的四周叫道:
“一、二、三排,跟我撤!”
就这样,寻淮洲不费一枪一弹,圆满完成了任务。
最令罗文田感到伤感的就是这样一位传奇式英雄,在1934年12月谭家桥的战役中因小腹受伤,流血不止,在转移途中献出了年仅22岁的生命。他的墓地就建在安徽省泾县茂林的蚂蚁山上。1938年5月,当新四军第1支队司令员陈毅率部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途经泾县茂林时,还特地到掩埋烈士遗骨的蚂蚁山为寻淮洲烈士祭扫陵墓。陈毅激动地说:
“青山有幸埋忠骨。寻淮洲同志是红军青年将校,以游击战斗著称,毕生为革命利益、民族利益,英勇奋斗,光荣牺牲。我们要完成其遗志,以东线胜利,驱逐日军,回答先烈,庶几无愧……寻淮洲烈士英灵永存!”
如今,福建、浙江、江西、安徽的崇山峻岭中,依然流传着许多与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有关的革命故事。
二
1934年7月,为了调动和牵制敌人,减轻国民党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围剿的压力,掩护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部队实施战略转移,同时北上抗日,红七军团奉命组成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寻淮洲任军团长,兼抗日先遣队总指挥。这支肩负着党和人民赋予的重大历史使命的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最初从瑞金出发,先后深入福建、浙江、江西、安徽四省的国民党统治区,历时6个多月,行程5000余里,浴血奋战,英勇斗争,牵制住了十几万国民党军队,策应了中央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主力部队的战略性大转移。1934年10月,寻淮洲领导的红七军团到达赣东北根据地,与方志敏领导的红十军汇合。11月上旬,红七军团与红十军合编为红十军团,方志敏任军政委员会主席,刘畴西任军团长,寻淮洲任第19师师长。新组建的红十军团,离开赣东北向皖南进军。12月,红十军团第19师在师长寻淮洲、政委聂洪钧等人的率领下,向旌德县城挺进:攻占县政府,打开监狱释放“政治犯”及无辜群众:挺进庙首,召开群众大会,宣传北上抗日救国思想。1934年12月,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黄山谭家桥镇白亭、石门岗、乌泥关一带遭到国民党部队追剿,红十军团被王耀武率领的国民党军队追击包围,伤亡惨重,寻淮洲受伤后在转移途中壮烈牺牲。1935年1月29日,方志敏在江西省玉山县怀玉山区被俘,被囚于南昌国民党驻赣绥靖公署军法处看守所,他严辞拒绝了国民党的劝降,实践了自己“努力到死,奋斗到死”的誓言。
罗文田说:“在上辈们的印记里,红军领导的队伍才是劳苦大众的队伍。寻淮洲、方志敏这样的红军将领的传奇故事在革命老区还留传有许许多多。”
赣东北信江8县苏维埃成立后,方志敏担任苏维埃主席,当时,有人去劝方志敏的母亲,对她说:
“姆妈,你儿子当大官了,可以去讨些钱来,你看你,过得多苦。”
老人想想,觉得儿子的饷银当姆妈的理当用得。于是,她决定去找儿子。这是老人家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来找方志敏要饷银。方志敏很清楚,他的学费,从小学到大学,连本带利,父母就欠债达700元之巨!方志敏参加革命后,家里又被敌人烧、劫过十余次。姆妈是迫于无奈,才来向他要钱的。
面对一脸沧桑的老母亲,方志敏内疚而诚恳地对她说:
“姆妈,我是当了主席,可当的是穷人的主席,哪里是官?饷银嘛,将来会发,现在没有。信江苏维埃刚建立,革命才有个开头,我们每日的饭钿才七分呢!”
方母听了后轻拍着儿子的肩头说:“晓得了,晓得了。姆妈这一趟没有白来,明白了仔是当穷人的主席,我苦点也舒心啦!”
谭家桥战斗失利后,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余部500多人在刘英、粟裕的率领下,组成红军挺进师继续在浙西南进行抗日救亡斗争。坚持三年艰苦的游击战争后,红军挺进师改编入新四军第二支队。粟裕又率领新四军北上抗日先遣支队奔向抗日战场。
1978年,粟裕大将来到谭家桥镇,望着这片曾经战斗过的土地,粟裕内心的情感久久不能平复。当年那场惨烈的战斗场景复现在眼前。粟裕静静地站在这里很久不愿离去。最后,他留下遗愿,逝世后,要将部分骨灰洒在曾经战斗过的谭家桥的这片土地上,要永远与死难的战友们长眠于此。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壮举,推动了抗日宣传运动在群众中的发展,扩大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影响力,为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和中国革命最终取得胜利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为了让这段不为大多数人所知的历史能走进更多人的记忆里,同时实现自己多年的英雄梦想,罗文田认为,没有什么比建一座纪念馆更能完美地表达自己的心愿了。
罗文田铁了心要去做这件事业时,善良的妻子并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丈夫在家乡是个远近闻名的能人,这么多年来,她都听丈夫的。只要是他决定做的事一定都是对的,而且,她也知道,丈夫最喜欢做的事就是能收集到与当年红军有关的革命文物。为此,他跋山涉水,长年奔走在浙闽赣皖的大山里。为了能收集到一件与红军有关的文物,丈夫常常茶饭不思,直到收藏到手他才会安下心来。丈夫的心结只有妻子最清楚。
三
罗文田的外婆家在浙江省衢县七里乡杨坞村,位于高山深处,那里至今还保存有红军烈士纪念碑和红军无名烈士墓。罗文田从小就经常听长辈们感叹道:
“躺在墓里的这些个红军娃,死了连个名都没留下,真可惜啊!”
少年时,罗文田和小伙伴们经常会在墓地附近玩耍,有时他会对着山上这些土堆发会呆,他想:
“这些红军为什么会死在这里?他们的家在哪里呢?”
小小年纪的他,在心中生发过无数疑问。只要长輩们讲述红军的故事,他都听得津津有味。
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学校经常组织学生翻山越岭到附近的常山县芙蓉乡聆听老红军讲述红军的战斗故事,瞻仰红军无名烈士纪念碑缅怀革命烈士。罗文田说:
“当时,最想做的事就是长大后能去参军。能扛着一杆枪打敌人,这也是当时许多男孩子的梦想。
“17岁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就想参军,做梦都想穿上军装成为一名军人。”
由于当时村里已经有3个年轻人在部队当兵,村里征兵的名额已用完,连参加体检的资格都没了,罗文田知道情况后很着急,他找到乡武装部长,哭着要求报名参军。看着眼前这个大眼睛的年轻人,乡武装部长被他的真情打动了,就让他先去参加体检,后面的事再来想办法,遗憾的是罗文田最终因身体原因没能如愿。
他是个不愿按照父辈的模式去生活的年轻人,家乡又处在这么闭塞的山沟沟里,要想改变生活现状,只有另想办法。1985年,罗文田开始自费订阅《农业科技报》《致富报》等报刊。浙商的聪慧和勤奋在年轻的罗文田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不久,他开始种植高山菜、培育水果苗、养殖长毛兔,并在报纸上做推销广告。有点闲暇时间,他还会跑到县城去摆摆地摊。没多久,只有8户人家的小山村热闹了起来。全国各地的来信,让年轻的罗文田看到了前景和发展目标。事业有了起色。1988年,衢县团委书记祝伦根了解到罗文田的创业故事后,将罗文田招聘到团县委工作,让他负责全县团员青年的农业科技致富培训工作。这期间,罗文田主编了《衢县星火科技》报,将自己的创业经验和更多的致富知识传递给更多有追求的年轻人。他的工作得到了县委领导的高度赞扬。1992年,罗文田创办了衢县星火实业公司和职业培训学校。
2001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罗文田来到了革命老区江西,办完业务后,罗文田就兴奋地赶往井冈山下的宁冈会师广场,他要去瞻仰毛泽东和朱德会师时紧握双手的铜像,参观井冈山革命纪念馆。
站在高大的铜像前,望着两位伟人高大的身影,罗文田无比的激动,他终于看到了那支红军队伍的最高领袖了。
在革命纪念馆内,一件件红军革命烈士的遗物和一幅幅烈士的遗像,一段段感天动地的战斗经历,深深触动了罗文田的内心,泪水迷糊了他的双眼。这趟井冈山之行,更加激发起他对革命烈士的无限敬仰之情。他在想,那么多红军革命烈士年纪轻轻的就牺牲了,我一定要为他们做些什么!一天,罗文田在井冈山下一户老百姓家聊天,无意中发现这户老百姓家里竟然收藏着一张1933年红军使用过的借谷票。这张红军借谷票已有近70年的历史,能够保留至今极为少见,是弥足珍贵的红军革命文物。当纯朴的老百姓将这张票据取出来放在桌子上时,罗文田分明感觉到了自己的心跳。
“望着眼前这张泛黄的小小票据,仿佛时光倒流到了70年前那个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罗文田说道。
看着眼前的这位年轻人那么喜欢这张票据,这家主人最终答应将票据转让给罗文田。罗文田如获至宝般将它收好,一路上小心翼翼地呵护着,生怕在他手上弄丢了。回到家里,罗文田一连几个晚上都兴奋得睡不着觉。连他自己也没想到,当年红军用过的物件能让他那么的激动。他觉得离进一步了解埋在墓地里那些无名烈士们的历史愈来愈近了。他开始着手收集有关红军的革命史料和文物。
为了收藏更多有价值的革命文物,他决定沿着当年红军走过的路线走遍浙闽赣皖的山山水水,圆自己的英雄梦。
2007年8月,为更全面地了解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英雄史,罗文田从江西瑞金出发,沿着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足迹,重走红军路。途经江西、福建、浙江、安徽四省,历时半个多月,行程9000余里。路上险情不断。一次,正行进在山间的小道上,晴朗的天空突然暗了下来,紧接着雨点飘了下来,越来越大,倾盆大雨中,山洪接踵而来。为避雨,汽车往大山沟里开去,开到一段山路上时,山上的一块大石头滚了下来,“砰”的一声巨响,车箱盖被砸扁了。
“真危险啊!”
罗文田说这话时,还心有余悸。
接着他说道:
“当时坐在车上真是惊出了一身冷汗,现在想想还有点后怕呢。”
一天,罗文田来到了福建省永安市安砂村,这里是当年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曾经战斗和生活过的地方。巧的是,他见到了抗日先遣队烈士陈巨钦的女儿黄梅妹。已是中年的黄梅妹每年清明时节,她都会站在家门口,点燃香烛,喊叫着“爸爸你回来吧——爸爸你回来吧——”每当她这么喊叫时,泪水总是会顺着她的脸颊流下来。黄梅妹已这么喊叫了几十年。
当年安砂村有24名热血青年参加了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时至今日渺无音讯,烈士的家人一直不愿相信亲人们已经不在人间了,他们依然在苦苦地等待着亲人回家。血浓于水的亲情让罗文田的心再次被深深地打动,也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在福建省与浙江省交界处的一个小山村里,罗文田偶然地发现了一排红军当年写在泥墙上的抗日宣传标语。这座老屋年久失修,很快就要倒塌了。罗文田知道,这么珍贵的红军文物要是毁坏了,就没办法恢复了。他急忙向当地老百姓打听这老屋的主人现在住哪里?一个当地的村民告诉他说:
“老屋的主人年事已高,儿子在外打工,老人家现住在女儿家里,女儿嫁在另外一个乡里,这里到他女儿家有60多公里路。”
罗文田有些失望。当时没有电话,要想见到老人只能自己去找。
时间已经是下午4点多,农村的土路非常不好走,晚上去找就更难了。
山区的天色已很暗了。看看天色,罗文田犹豫起来。他想,这次就算了,以后有机会再来。
当他依依不舍地离开后,在回程的途中脑海里却一直在想着红军标语的事,心里有个声音一直在说:那可是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亲笔书写的抗日标语,你怎么能放弃啊!
罗文田心里纠结起来,他的眼前仿佛出现了红军当年书写标语时的情景。
“这些抗日标语就是红军留下的遗迹,更是最好的共产党宣传抗日思想的历史见证物。如果下次来房屋倒了,就永远见不到了。”
罗文田的心里一直这么嘀咕着。
罗文田将车停了下来,他果断地掉转车头向老人女儿家的方向开去。到村子里时已经很晚了,为了不惊动村民,罗文田决定就在车里将就一晚,第二天一大早再去。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时,他就向老人的女儿家走去。等他好不容易找到老人的女儿家时,老人竟犹豫起来:那个标语在上辈人的时候就留在了自家的墙上,怎么能给外乡人呢?!后经过罗文田反复劝说、协商,老人家最终同意将抗日标语切下,由罗文田带回去收藏保存。
由于抗日标语是写在泥墙上的,要想将它完整地取下来,可不是件简单的事儿。为了能安全地取下标语,罗文田动足了脑筋。他跑到几十公里外的镇里去买切割工具,亲自动手切。这活他并不熟练,一双手磨出了水泡,流出了鲜血,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罗文田最终完整地将标语墙切割了下来。如今,这面标语墙和其它文物一起完整地陈列在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里。
这些年,罗文田收集到的红军时期使用的文物有各种枪支、大刀、手雷、债券、红军机关报——《红色中华》、红军教科书等珍贵的革命文物。有些珍贵文物留传至今已属凤毛麟角了,非常有历史价值。今天,如果你走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定会被一件已经破损发黑的背心吸引住。
“这件背心,是当年中央苏区的年轻姑娘们将自己的长发剪下织成衣服送给红军穿的。这是非常珍贵的用头发织成的红军革命文物。国内很难找寻到第二件。”罗文田动情地说。
可以想见,当年红军与老百姓的鱼水之情有多深。
目前,罗文田收藏的红色藏品共有16000多件,其中3200多件为红军时期的革命文物,最为珍贵的是他还收藏到了1932年红军军医学校自编自印的教材两本以及1933年的共产党党证。经文物部门鉴定,纪念馆内的文物有很多是属国家一至三级珍贵文物。
透过一件件印满岁月痕迹的历史文物原件和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仿佛能看到当年在寻淮洲、方志敏、粟裕带领下的这只队伍浴血奋战,前仆后继的壮烈场面。
2012年6月11日,罗文田荣获了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颁发的“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年度贡献奖”。
四
罗文田说:“当初建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是为了纪念中国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谭家桥战役和粟裕将军修建的。2006年黄山区委、区政府开始运作,建设了纪念馆前期的部分基础工程,到2008年与我签订合作意向,纪念馆后期工程就全部由我个人投资建设了。经过两年的努力,2011年‘七一前夕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在此期间,黄山区委、区政府都非常重视和支持纪念馆的工作。目前,纪念馆总投资已达1250万元,项目占地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678平方米。下一步,纪念馆将進一步开发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史料,将站在更高的历史高度、全局的角度看待这段历史。我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争取完善和提升纪念馆的布展质量并增加文物馆藏,让纪念馆更具感染力和震撼力。”
目前,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主要由瞻仰大厅、粟裕将军墓、战壕遗迹及战斗指挥台等部分组成。
说到建馆的过程,罗文田感慨道:
“当时因为要自筹700万资金,资金的缺口很大,只有通过银行贷款以及民间借款来解决。为了节省费用开支,自己到建筑场地搬建筑材料,拌水泥砂浆;纪念馆内的布展设计、每幅图片和每一段介绍文字都由自己亲自策划、设计和撰写。自2011年7月纪念馆建成开放以来,每年免费接待参观人员达16.5万人次,其中学生就有2.1万人,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为黄山的绿色生态旅游增添了一道红色风景。目前,纪念馆已成为黄山市、黄山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廉政教育基地,省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同时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炮理想信念教育基地。
“在纪念馆的运营管理过程中,我也遇到过很多困难,还不仅仅是资金问题。为了保护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隊战斗遗址,我经常在纪念馆周围的山上寻找红军战斗遗迹,冒着高温酷暑和蚊虫叮咬,终于发现了几条红军抗日先遣队的战壕遗址。为了节省开支,我常常一个人用柴刀砍掉杂草和树木,并出钱购买石碑请当地的匠人在石碑上刻上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战壕遗址文字。有一次纪念馆附近的宾馆施工,要把战壕遗址推成平地。知道这件事后,我心里特别难受,一股豪情支撑着我冲到了挖掘机面前,毫不犹豫地用身体阻挡着挖掘机,强烈要求施工方恢复红军战壕遗址。”
罗文田说起这些往事,满脸的自豪。
纪念馆的建成和开放,得到了社会各界好评,社会反响很好,也感动了很多人。为祭拜粟裕大将,2012年4月的一天,粟裕的长子、北京军区原副司令员粟戎生中将携其弟粟寒生以及妻儿孙女来到了谭家桥镇。和家人一起敬献了花篮后,粟戎生走到父亲的墓前,眼含热泪逐字逐句默读着墓志铭。随后,他抚摸着随父骨灰下葬时栽种的那棵今已葱翠茁壮的青松,不禁感叹万分: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青山埋忠骨,史册载功勋,黄山脚下,父亲已长眠于此二十余载了。”
发生在黄山区石门峡与乌泥关之间的谭家桥战役,在红军革命史上留下了厚重的一笔。为了纪念这次战役和战死在此的父亲的战友,1984年2月,粟裕将军病逝后,家人按照他的遗愿,将他的部分骨灰安葬在了这里。
祭拜结束后,粟戎生牵着小孙女的手,慢慢登上了当年的指挥台,参观了当年的战壕,实地追寻当年粟裕将军和他的战友们浴血奋战过的遗址。粟戎生饱含深情地对孙女说:
“孩子,这就是你太爷爷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这儿有你太爷爷洒下的热血啊!”
之后,粟戎生、粟寒生和家人还参观了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他们一边认真地听馆长罗文田介绍,一边细心地观看一件件文物,并就纪念馆布展文字说明、馆藏摆放等提出了指导性意见。粟戎生中将说:
“这次来谭家桥看到了为我的父亲建立的这座纪念馆,很是感动,虽然这座展馆的规模不是很大,但是却是我看到过的收集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以及我父亲资料最完整、最丰富的展馆。”
临走之时,他表示要将反映父亲革命一生的珍贵资料送给纪念馆,用于进一步完善馆藏。
南京军区副司令员王洪光也对纪念馆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给予纪念馆很大的支持。二炮96151部队司令员高津视察纪念馆后,对罗文田这么多年来的奉献给予了高度评价,并捐款帮助纪念馆解决困难。
如今,看到每天都有很多人来纪念馆参观,一些老领导、老干部还给予了纪念馆高度评价,罗文田感到非常的自豪和满足。为了纪念革命先烈,自己付出再多的心血和汗水都是值得的。这也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为社会做有意义的事情,让红军革命精神教育激励后人。
“尽管现在资金还很困难,但是当我发现哪里有红军文物,特别是抗战文物时我还会筹钱将文物收集到纪念馆里。现在,只要有时间,我就会赴山东、江苏等抗战遗址征集文物,这样既能丰富纪念馆的馆藏,又能起到保护抗战文物的作用。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人生追求和理想,物质生活的满足当然重要,但精神世界的丰富是最令人感到充实的。看到有很多观众参观纪念馆后感动得流下热泪,这就是我最大的满足和成就感,我愿意把毕生心血献给红军革命精神的传承和红色文物的保护!”
采访结束时,罗文田深情地说道。
[责任编辑 袁小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