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上的历史风云

2015-07-06 17:24张伟
华声 2015年15期
关键词:面额头像纸币

张伟

100元大钞又要变得不一样了。

11月12日,时隔十年之后,新版的百元大钞将上市流通。这个版本按央行的说法,两个字:防伪!

钞票真是一样神奇的东西。一张薄纸,从横向看,串联起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芸芸众生;从纵向看,贯穿了政权与国家的历史,反映它和它的时代。

乱局中诞生的首套人民币

1948年,鏖战。

当年11月,解放军已在东北得胜,大军进关,剑指平津。随着战事推进,各解放区钞票不统一的状况愈加突出。原定的1949年1月1日成立中国人民银行和发行人民币的时间被提前了一个月。1948年12月1日,石家庄市原华北银行的旧址挂起“中国人民银行”的牌子,发行了面额为10元、20元和50元的人民币。就在三天前的11月29日,平津战役已经打响。

这套人民币共有62种印制版本,面额更是大得惊人,共有12种,从1元到5万元不等。

各位可能会奇怪,首批发行时面额不大,为什么到后来面额就飙到5万了呢?

一切都离不开时代。

经过多年战火的中国,生产未恢复,税收很不足,而军费、安置费等诸多开支却很庞大。增发纸币成为解决办法之一。当时的中国人民银行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物资条件印制人民币。在政权建立初期,由于各种原因,也曾出现过短期的通货膨胀。

后来,通货膨胀停止了,大额货币却仍在流通。

这第一套人民币,绝大多数版本的票面文字由时任华北政府主席董必武书写。而图案所反映的则是当时这个文明古国的风貌,有红色的工厂,有沙漠中的骆驼队,有马儿耕地的场景,有军舰,有收割机,有火车,有帆船,有的版别中还印着一名工人和一名农民比肩而立的场景,这象征着工农联盟。

这些数量繁多的图案版本连在一起,就是当时中华大地的风情画。

面额最大的5万元人民币其中一个版本印着一处著名建筑——新华门。这座中南海的正门,无疑是新政权权力中枢的代表。值得一提的是,新华门这一名称并不是1949年所取,而是早在袁世凯时期就已经更名。

至于为什么钱币上没有选择领袖的图案,据报道,将毛泽东印在纸币上本是最初的设计,但给毛泽东送审时,却被他本人所否决。

纸币中的革命圣地

终结上一种货币的方式,是发行一套新的来取代它。

1955年3月1日,第二套人民币开始发行,同年5月,第一套停止流通。当时规定的收回折合比率为1:10000,即第二套的一元相当于第一套的一万元。首批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最高面额为5元,1957年又发行了10元纸币。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也同时发行了硬币,纸、硬币开始混合流通。

对于第二套纸币的图案设计,周恩来曾经作出过一些指示:战士的形象不够英勇,手中拿的还是美式卡宾枪,不恰当;汽车图样是我国装配的美式汽车,要改一下,免得外国人误会;农妇年纪太苍老,要画得健康一些。

在这套人民币中,出现了许多中国革命圣地的图案。比如3元券的图案就是江西井冈山的龙源口桥,井冈山代表了中国革命的早期阶段。而2元券的正面图案是延安的宝塔山,在1930到1940年代,宝塔山吸引了许多热血青年奔赴延安,延安无疑可以代表中国革命的第二阶段。那么胜利阶段应该由什么建筑来代表?这恐怕不会有第二个答案,当然是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也正是1元券的图案,这一图案不仅象征着革命的胜利,也象征着革命催生出的果实——一个新的政权。

三张纸币就可以排出近三十年的历史。

其实,第二套人民币本身也见证了一段历史——那就是中苏关系的蜜月与交恶。

在这套钞票中,3元、5元、10元无疑是面额最大的,也是最重要、最需要防止造假的三类,当时决定由苏联代印。3元券图案为上文提到的井冈山龙源口桥;5元券图案为各族人民欢庆新中国诞生;10元券则印着工人与农民。

后来随着中苏关系恶化,1959年苏联停止供应印钞纸,3元、5元、10元券的钢版,也被苏联强行保留,不肯转交中国。1961年,我国技术人员自行设计印刷了新的10元券和5元券。3年后的1964年4月,对这三种苏联印制的票券进行收兑,由于这三种票券属于大面额,当时民众生活中使用较少,所以回收较快、较彻底。

时过境迁,当年被禁止流通的票券已经成为收藏市场的珍品。

人民币上的人像变迁

为方便民众使用,在第二套流通7年之后,第三套人民币于1962年发行,共7种面额、13种版别。这次,中国人在造币技术上实现了提升与突破。

如果我们把观察焦点放在币面图案上,就会发现,人的形象被凸显出来,有些时候甚至不是一群人或者几个人,而是一个人。

对于人民币上出现的人物,历来颇多考证与钩沉。比如一元纸币上印着一位女拖拉机手。拖拉机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1958年,中国第一辆拖拉机诞生,取名为东方红,开出厂房的时候,机头挂有毛泽东画像。一年之后的1959年,中国第一拖拉机制造厂正式投产。作为时代标志,拖拉机大量出现在那时的宣传画中。之所以拖拉机手选择了一名女性,有一种说法是,该人物是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曾被选为全国劳模的梁军。二元纸币上的车床工人无疑象征着以工业为主导;而五元纸币选择了炼钢工人的图案,钢产量当时被认为是衡量国家工业水平的重要指标,1960年代距离全民炼钢的大跃进时期也尚过去不久。

这三种个人特写,所标榜与宣传的是劳动场景。在劳动最光荣的时代,这是时代喜恶的真实写照。

除了这三种个人特写之外,纸币上还有群像。最具代表性的群像无疑被印在最大面额的10元纸币上,那上面所描绘的一群人,可以分辨出工人、农民、与军人,整幅图案是工农兵的联合,这是那个时代的底色。

2000年7月1日,第三套人民币停止流通,使用时间前后长达38年之久。

领袖登场

第四套、第五套人民币是最为人们所熟悉的。

自1987年起陸续发行的第四套人民币,将面额增加到50元、100元。也正是从第四套开始,领袖头像正式走入纸币之上。

第四套纸币的共同特点是正面为头像图案,背面为中华大地的名山大川。这也是人物第一次以头像的形式出现在人民币中,此前的人物多为半身像或者全身像,而第四套人民币的人物则是肩部以上的特写,头像被放大,面容被凸显。

除五十元和一百元钞票外,其余面额第四套人民币的正面图案均为两名少数民族人士,他们穿着民族传统服装,整体显示出各民族团结的寓意。而五十元钞票画着工人、农民和另一类人,这类人不是出现在第三套中的军人,而是知识分子。这也是知识分子第一次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国家发行的人民币中。

作为面额最大的百元大钞,领袖头像成为正面图案,这也是人民币历史上的第一次。领袖不是独照,而是合照。四位领袖的头像半重叠着排开,按照从右到左的顺序分别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和朱德。

现今使用的第五套纸币,自1999年国庆日开始发行。不同于以往的是,出现在1元至100元纸币上的图案主体是相同的,而且是一个人物的形象,他就是毛泽东。

猜你喜欢
面额头像纸币
可爱的卡通头像
消失的纸币
用钥匙画头像
中国第一张马列头像股票
猜纸币
猜纸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