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恒平
《一心一境》是作者写作的一篇缘事说理的散文,作者由生活小事生发感触,表达哲理认知。那么,作者在文章中到底传递了哪些道理?
《一心一境》传递一种活在当下的精神。作者把人生所处状态依据时间顺序分为:过去、当下、未来。作者告诫我们的是,我们处在当下,却总喜欢关注已经发生的无可更改的事情,关注还未曾到来的无需考虑的事情。并因为这些,让生活随波逐流,在人生的行程中渐渐迷失自己。
在作者看来,我们的人生既然分为过去、当下、未来三种境界,过去的事情已经发生,无需更改,未来的事情还未发生,不必担忧。所以我们应该怀着一种美好的期许,去享受当下的美好时光,对当下发生的每一件事情,对当下的每一种遭遇都怀着美好的期许——不被困境压迫,不被痛苦动摇,不被困难牵住。在作者看来,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这样:“一个人如果能每时每刻都处于一心一境,就没有什么困难能牵住他,也没有什么痛苦能动摇他了。”作者是要告诉我们,我们应当时刻活在当下,不必忧怀过去,不必恐慌未来。
《一心一境》传递一种注重过程的精神。我们不能够活在当下,原因在于,我们对过程和结果的关注失衡。我们习惯关注事件的结果,不重视过程,因而很少体验到一切的过程与结局都是联结的。
其实一件完整的事情包括三个阶段:出发、过程、结果。在生活中,我们总是希望走一条最近的路,花最少的时间,尽早到达目的地。于是我们的人生只剩下不停的奔走,我们缺少对奔走意义的反思和觉醒,人生就這样匆匆度过,即使我们获得成功,也未必能够获得成功的愉悦。我们总是希望尽早到达目的地,然后尽快地奔向下一个目的地,所以我们的人生只剩下出发和结果,而对于联结这两者的过程,却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忽略。这样,我们就缺少一种坦然的态度。更为可悲的是,因为我们缺少一种坦然的态度,缺少对过程的关注,总希望走捷径,反而就更难从平常的生活中获得深切的认识,也就不能够获得解脱和自在。
《一心一境》传递一种对现实抱有美好期待的精神。人生的境遇必然有苦有乐,传统的观点是,只要我们心中有彩虹,对未来有美好期许,就能够获得希望和动力。其实这种对未来怀有美好期许的心态,并不是一心一境所蕴含的活在当下的精神。在作者看来,我们应该做的是,不管处于什么样的境遇,都应该对当下怀有最美好的期待:“一心一境是活在每一个眼前的时节”,“在每一个下锤的时节都能怀抱美好的期待”。
也即是说,面对生活的境地,采用一种坦然接受的态度,就如元晓大师所说的那样:“纵使尽一切努力,也无法阻止一朵花的凋谢。因此在花凋谢时好好欣赏它的凋谢吧!”用一份坦然心,坦然面对、坦然接受生活中发生的一切苦乐事情,而且在坦然接受中又怀有对当下生活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