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福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为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使臣受吏民之垢,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
【赏析】
前几日看闲书,看到古人三尺巷的故事。清朝康熙年间有个大学士名叫张英,一天张英收到家信,说家人为了争三尺宽的宅基地,与邻居发生纠纷,要他用职权疏通关系,打赢这场官司。张英阅信后坦然一笑,挥笔写了一封信,并附诗一首:“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接到回信后,让出三尺宅基地,邻居得知,也相让三尺宅基地,结果成了六尺巷,这个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流传至今。掩卷沉思,我为张英这个高位者的高风亮节而击节称赞。最近听说中纪委书记王岐山也到六尺巷参观,其中的寓意不言自明,位高者需自重,要明白正是因为自己位高,更要做世人的表率。
其实中国历史上不乏这样位高的智者,比如上文中的邹忌和孙叔敖。
邹忌是齐威王手下的宠臣,位高權重,当然有人进献阿谀奉承之辞,妻妾和客人都讨好他,说他比徐公美。其实,美不美的事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邹忌的智在于,他看到了夸人背后的本质,是“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这只是“智”的第一步,可以称之为小智;大智是,邹忌还把这种位高者应有自知之明的道理讲给了齐威王,让齐威王也明白这个道理,在治理国家的时候,广开言路,终于使齐国“战胜于朝廷”。
孙叔敖,为楚令尹,也是一个大官。做了大官,一般人都要祝贺,要弹冠相庆,可是,一个穿戴着孝服的老人来慰问,还说了许多让人扫兴的话,无非是做了大官可不要骄傲,不要忘本,不要……总之,忠言逆耳,孙叔敖却“敬受命,愿闻余教”,这又是怎样的位高而明智的人啊!
人呀,这个奇怪的动物,在背时倒灶时呼天抢地,满腹牢骚,满纸悲情,总想有一个悲天悯人的救世主看到自己的种种不幸和自己无上的才情,来解救自己,令自己扶摇直上九天!一旦时来运转,理想得施,抱负得展,又是另一面孔。这是小人得志,位高成了他生命的枷锁。真正的智者是静水流深,波澜不惊;真正的智者是鸟飞蓝天,翅过无痕;真正的智者是花开深夜,香而无语;真正的智者是树高千丈,根脉不显。
位卑不言志大,权重不求声高,这是古人修养的格言。生命本质是一样的,而形态却千差万别,这就是世界丰富多彩的原因。高位者,或因官大权重,或因学识超人,或因财力充盈,总之,人生位置的高起点,让其对人、对世界的态度有了不同于一般人的着眼点。求官者阿谀奉承他,求财者费心讨好他,这样的场景多次在生活中闪现,于是,位高者便如雨后的彩虹,没有了地上江河湖海的本色和持重,多了虚幻浮华的姿态。于是,人变得虚荣而毁掉人生,国之柱石倾毁于一旦。
位置高了,把心要空出来。空心,是把虚荣心、名利心、自傲自大之心丢掉。邹忌之所以能分辨出妻妾和客人话语中的蒙蔽意味,是因为他没有了虚荣心和名利心;孙叔敖之所以能慨然接受老人的丧服吊慰,是因为他没有了位尊者的自傲自大之心。去掉了这些“恶”之心,于是,自知之明之心、智慧理智之心才能生长出来。
回到自己。作为一个教师,位不高、财不大、智不丰,应该说和“位高”风马牛不相及,可是,仔细思考,却也发现许多“位高症”的表现。自己写了几篇文章,心中便有了自得,好像自己已经成了作家,在自己狭小的教师圈子里,也会沾沾自喜。学生的成绩比其他班级的好了,心中也会有一丝得意。如果这个时候,有谁不失时机地说上几句“才俊、作家”之类的赞扬之辞,也会飘飘然。这种感觉是典型的“位高症”。如果这种感觉长期左右自己的生活,自己就可能固步自封了,那么,离江郎才尽的结局就不远了。
莫说位置如何高,先想心空了没有!心空者精神位置自然会高起来,精神位置都高了,还在乎物质位置的高低么?
【训练题目】
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有一老父衣粗衣( )
能谤讥于市朝( )
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有一老父衣粗衣
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
B.皆以美于徐公
足以治楚亦
C.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皆以美于徐公
D.位已高而意益下
禄已厚而慎不敢取
3.两则选文表达的共同主旨是什么?
4.简略说说甲文中进谏人越来越少的原因是什么。
5.乙文“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句中“此三者”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6.将下面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之,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
【参考答案】
1.当面;通“甫”,老年人的尊称;议论;端正,整理。
2.D,表承接,就;A穿,衣服;B认为,用来;C向,比。
3.统治者应该有勇气广开言路,善于纳谏。
4.由于齐威王敢于纳谏,广开言路,使得齐国大治,民众对齐威王治国的满意度越来越高,意见越来越少。
5.位已高而意益下,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
6.自己身份高贵却对人骄横无礼的人人民就会离开他,地位高了却擅自用权的人君王就会厌恶他,俸禄优厚了却不知足的人祸患就隐伏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