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政
一夜之间,我的微信朋友圈被一款名叫“足记”的App刷屏了。
“足记”的起因与张国荣有关。张国荣的两位粉丝宇文卿和杨柳合作打造了一个名叫“荣史上的今天”的App,这个App不仅关注张国荣的往事,还将他生前留在世界各地的足迹做了整理,这些足迹成为“荣迷”的旅游指南。
去年6月,“足记”第一版上线试运行,张国荣留在全球八百多个地方的足迹一度是最核心的内容——只要打开App,就能查找到附近与张国荣有关的景点。
拿到第一笔天使融资后的小半年时间里,“足记”每天都有几十到几百人的用户增量。2015年2月,“足记”因为新上线的“大片模式”功能获得“最美应用”的推荐,用户量出现爆发式增长。
此前,按下“足记”首页上的“照相键”,菜单上会出现“画中画模式”“对比模式”等选项,用户可以按照需要将自己的旅行照片与资料图片混合。而“大片模式”不需要你常旅游,也不需要你多爱电影,就能把随手街拍变得大片感十足。
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和“足记”前期艰难的开发过程相比,“大片模式”的创意来源和技术攻坚都简单得令人难以置信。
“看完《星际穿越》以后,一位同事在咖啡馆拍下一张照片,用PS加了两条黑边,配上一句台词‘这是他们在地球上度过的最后一个夜晚。这就是创意来源。要实现大片效果也特别容易,我们只是上维基百科确认了一下标准银幕电影的宽高比是2.39:1。”
也因为简单,“大片模式”迅速被各大互联网巨头抄袭:美图、Camera360、微博相机……“我们已经在申请专利。”宇文卿说。
现在,宇文卿每天都会接到无数影视制作、宣发公司的电话。宇文卿说:“很多电影项目我们都会慢慢参与,比如《我们结婚吧》找到我们制作电影专题——用户可以上传他们在电影外景地拍摄的作品,集赞最多的那个人可获得首映礼的门票和明星周边产品。”
这些年来,被影视剧、综艺节目带火的旅行线路越来越多——《花儿与少年》《爸爸去哪儿》《跑男》背后都有无数外景地和乐于追逐的粉丝。《盗墓笔记》火了长白山,《智取威虎山》火了雪乡,《神探夏洛克》火了英倫游……这一切才是“足记”下一步真正的群众基础。
(摘自《新民周刊》2015年第1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