肮脏的游泳池

2015-07-05 14:06商子雍
杂文月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禁药游泳池兴奋剂

商子雍

50岁以后,开始把游泳当成自己的一种健身手段,直到近一年来,由于年事已高,跳进泳池的次数,才明显减少。所以,对我而言,游泳池里的水干净与否,绝不是一件小事。20年里,我先后在三家游泳馆里锻炼,平心而论,池水的卫生状况,远不是肮脏到让人无法容忍,但也绝非干净到令人非常满意。这种状况,使得我在通过电视观看奥运会、世锦赛的游泳赛事时,最让我向往的,竟然是赛场泳池里纤尘不染、清澈透明的水。

不过,在慨叹的同时,我也清楚知道,世界大赛游泳池的干净,只是体现在形而下的物质层面,而在形而上的层面,它常常也不是多么清洁,甚或还相当肮脏——这就是不少游泳运动员对各种禁药的使用。竞技体育中,田径和游泳,是五花八门的禁药使用最普遍的两个项目。遗憾的是,中国运动员也染此恶疾。以游泳为例,媒体称,仅仅在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就有将近50名游泳选手被查出服用兴奋剂。1994年广岛亚运会,7名中国游泳选手注射合成类固醇被“生擒活拿”;1998年世锦赛中国选手袁媛非法携带13瓶生长激素,被澳大利亚警察抓获;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仰泳王欧阳鲲鹏因瘦肉精超标被终身禁赛;2012年伦敦奥运之前,曾经在世锦赛帮助中国女子接力队破世界纪录的李哲思,被证实服用了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而去年,更是连中国游泳队最有影响力的两大男神孙杨、宁泽涛,都先后陷入禁药风波,真是让人情何以堪!

有关部门对中国运动员违规服药的丑事,好像常常是大事化小、轻描淡写,力图不要太多、太强烈地被人说三道四。但这一招完全堵不住外国人的嘴。比如,世界游泳教练员协会主席约翰·伦纳德的一席话就十分尖锐:“没错,全世界都有运动员吃兴奋剂,但只有中国选手是拿纳税人的钱吃。”真的如此吗?有国内媒体称:“至少在80年代、90年代,體育总局的确鼓励过运动员服用兴奋剂,归纳出有用、无害、查不出来的‘用药三原则。”说来有趣,我也曾听到过不止一位体育界人士颇有几分得意的表述:“查出来是兴奋剂,查不出来就是高科技!”看来,很可能曾有人把服用禁药如何达到“有用、无害、查不出来”这样的境界,当成“高科技”项目来攻关?

运动员服用禁药,既有所谓的“为国争光”的保护色,更有运动员、教练和官员凭借好成绩(尤其是奥运金牌)发财、升官的强大动力,再加上“穿帮”以后有关部门查处不力,所以才屡禁不绝。联系这样的现实,再来阅读2014年11月1日,中央第十一巡视组向国家体育总局反馈巡视情况时的一番表述:“巡视中,干部群众也反映了一些问题。主要是围绕赛事的行业不正之风反映突出,赛事审批和运动员裁判员选拔选派不规范、不公开、不透明;比赛违背公平原则、弄虚作假,破坏赛风赛纪现象比较严重;赛事开发经营混乱,缺少必要的规范和监督;总局直属单位行政、事业、社团、企业四位一体,权力高度集中;干部兼职普遍,利益关系复杂。总局党组和纪检组两个责任落实不到位,监管问责力度不够大,违纪违法问题反映突出。”真是让人不能不摇头叹息!

当然,媒体发布的巡视组之所言只是结论,而不曾将得出结论的依据罗列,但由这样一通绝非没有依据的结论,你不能不心下嘀咕,中国体育在大把赢得各类金牌的风光背后,恐也有着一些让国人无法目睹的丑陋——肮脏的游泳池,只是这种丑陋的一个部分。

猜你喜欢
禁药游泳池兴奋剂
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的使命所向与危机消解
游泳池
游泳池
高科技是否变成奥运的“兴奋剂”
游泳池
反兴奋剂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