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
穿越一个世纪的诺言与信守诺言的三代人。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交战双方的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争打到了白热化的阶段。几大战场都展开了如火如荼的激战,其中的埃及战场正在上演法国军队和土耳其军队的对决。眼看,强于法国军队几倍人数的土耳其军队就要夺得胜利,却在最后被由马什尔上尉指挥的法国军队突围成功。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原来,刚踏入埃及半岛的法国军队在和土耳其军队的几个交战回合下来,由于战斗力量对比悬殊,一时间战场到处横尸遍野,满目苍夷。鏖战持续不久,法国军队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弹尽粮绝,作战人数不足五十人,同时被土耳其军队紧紧地包围着。
要突围该怎么办?马什尔上尉为此头疼不已,眼望着派出去寻求救援的信使一个个横躺在战场,举目无望的马什尔上尉拾起一颗子弹,想起了他的曾祖父老马什尔上尉牺牲之处,仿佛恍若昨日历历在目。
恰在这时,一位老人的出现给马什尔上尉带了的一丝希望。这位身披斗篷的阿拉伯老人被带到马什尔上尉的跟前,老人激动地和马什尔上尉握手,确认他就是马什尔上尉后,颤抖着从怀里掏出一个邹巴巴的发黄的旧报纸。上尉好奇地接过纸一看,只见上面很潦草地寫着“马什尔上尉”五个字,瞬间让马什尔上尉很吃惊,这会是谁寄给自己的信呢?
马什尔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封发黄的信来。借助微弱的火光,他仔细地辨读着信的内容,由于字迹很潦草,马什尔费了很大的劲才断断续续地认出来:
亲爱的马什尔:
接到此命令,请立即……这封信由一位年轻的阿拉伯人转交给你……看完信后,立即寻找埋在堡垒和地下的食物、军需……拿出你们最需要的,然后把剩下的物品毁掉……你们从埃及前线撤离……有三条路,但不可走滨海那条……从中间那条可一直穿过沙漠……要像保护眼睛那样保护附在信内的地图,并根据地图找到……废墟后面有一泉眼,能……胜利。
拿破仑·波拿巴
1798年4月14日
看完信后,马什尔上尉十分纳闷地询问老人这封信的来由。
老人告诉他,这封信是拿破仑将军在1798年交给老人的父亲的。
那么说,这是跨越了一个世纪的信件!马什尔上尉不由惊叹道。认真地继续听老人娓娓道来:
那是1798年,法国拿破仑将军率领一支法国劲旅远征埃及,同年4月份,其部下老马什尔上尉率领的一支军队在西奈半岛陷入了同是土耳其军队的重重包围。无奈之下老马什尔上尉写信向拿破仑求救,拿破仑立刻回信给老马什尔上尉回复,回复的内容大概是指导他们寻找食物,如何突破重围绝处逢生。当时拿破仑把这封信交给了一位熟悉当地地形的年轻的阿拉伯军人马洛卡。
年轻的马洛卡接受任务后,快马加鞭不分昼夜地赶往交信地点,但是却没有发现老马什尔上尉及其军队。后来才得知原来老马什尔上尉率军在经过一番苦战后,奋力突破了土耳其人的包围。但是由于孤军奋战不熟悉当地地形,走上了死亡之路的沙漠地带,结果一行人没有战死沙场,却被沙漠吞噬。
不知情况的马洛卡一直自责自己没能完成任务,直至临终前还在悔恨自己没有挽救老马什尔的处境。闭眼时,老人郑重地把信交给了他的儿子小马洛卡,并再三嘱咐一定要找到马什尔上尉。
或许命运是惊人的相似,40年过后当年的小马洛卡如今已经是89岁的老人。在时隔一个世纪后,在同一地点亲手把信交给了收信人“马什尔上尉”。
马什尔上尉激动异常。这封的信的到来犹如久旱逢甘霖一样给法国军队带来希望。在老人的指引下,马什尔上尉在要塞的后边找到了废墟,令人惊喜的是他们找到了最急需的弹药和食物,这使他们个个惊愕不已。 不过这些食物和弹药并不是上世纪拿破仑将军遗留给他们的,而是大战刚开始时,德国人和土耳其人储藏在那里的。获取了弹药和食物以后,马什尔上尉再利用附在信中的地图趁着黑夜冲出重围,终于绝处逢生。
在一个世纪的时间对一份诺言的不懈坚持,换来的却是一场战争的胜利,这是诚信创造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