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尔夫·多贝里
你天天做决策,却不一定懂得如何把决策做好。
信息偏倚
如果你有敌人,那就给他提供大量信息
我有一次搜索柏林的酒店,找到了5家备选酒店,然后选中了其中一个一下子就吸引到我的。但我又不太相信自己的直觉,还想再比较一下这5家酒店,于是我收集了很多信息,努力地浏览了大量关于各个酒店的照片、评价和博客文章,点击观看了无数视频。两个小时之后,我还是选择了自己一开始就看好的那家酒店。额外信息的堆加并不能使人们作出更好的决定。相反,如果把为了寻找酒店而消耗的时间折算成钱,我都可以去住凯宾斯基(欧洲十大酒店之一,始建于1897年的柏林)了。
更多的信息不仅是多余的,有时甚至是有害的。圣迭戈和圣安东尼奥两个城市,哪一个人口更多?马克斯·普朗克学会的格尔德·盖格瑞澤向芝加哥大学和慕尼黑大学的学生们提出了这个问题。有62%的美国学生选择了正确答案圣迭戈,德国学生则全部答对。原因是所有德国学生都听说过圣迭戈这个城市,但没几个人听说过圣安东尼奥,所以德国学生就选择了他们熟悉的名字;而美国学生都听说过这两个城市,他们有着更多的信息,反而容易出错。
结论:请你试着用最少的信息来生活,这样你可以作出更好的决定。很多信息其实是没有价值的。
选择盲目症
为什么你对于哪个是最好的选择很盲目
你翻阅着一本宣传册,觉得上面的工商管理硕士培训项目很不错。你的目光流连在常春藤大学和极为现代化的运动设施上。宣传册上到处是面露灿烂笑容的学生照片,他们来自世界各地。在宣传册的最后一页你看到了对于学费的计算,上面解释了花钱进修工商管理硕士很值得的原因。这10万欧元学费可以使你到退休时比一个没有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人多挣40万欧元,也就是你有30万欧元的盈利。这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对吗?绝对不是。在这个问题上,你容易走入4种思维误区:第一,工商管理硕士学历会吸引那些很重视自己的事业,并比其他人有着更高收入目标的人,这些人即使没有工商管理硕士学历,也会有这些目标;第二,完成一个工商管理硕士学位需要两年时间,这段时间内你在上学,没有收入,我们估计你损失的收入大概为10万欧元,那么一个工商管理硕士的学费就不再是10万欧元,而是20万欧元。这笔钱如果用于合适的投资,获利可以超过通过进修工商管理硕士所得到的收入;第三,用30多年的时间来挣30万欧元是很愚蠢的,谁知道30年之后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第四,另一种选择不是“不去进修工商管理硕士”,而是可以选择其他费用较低并对事业有帮助的培训。第四种情况是我们现在要讨论的,我们称其为“选择盲目症”,即人们会自动忘记将其他可能的选项与眼前最好的选择进行比较。
结论:当你面对着选项A(读工商管理硕士、体育场、做手术)和现状(不读MBA、空草地、不做手术)时,你习惯于将选项A与现状进行对比,这是错误的。你要做些功课,将选项A与其他选项进行对比,否则很快就会有人把你引入歧途。
想得太多
为什么有时候你应该跟着感觉走
乔纳·莱勒在他的著作《为什么大猩猩比专家高明:如何让大脑帮你作出正确的选择》中描述了“想得太多”的危险。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消费杂志《消费者报告》请有经验的品尝家测评了45种不同的草莓酱。几年之后,心理学家蒂莫西·威尔逊和他的两组学生也一起品尝了这45种草莓酱,他让第二组学生比第一组学生多填写一份调查问卷,这份问卷要求学生将其评分的原因加以详细的阐述,这样一来生成的草莓酱排名顺序和之前专家测评的结果完全不同了,一些最好的品牌得了较差的分数。
结论:如果人们想得太多的话,就会阻碍大脑中感性的智慧。这听上去很奇怪,但实际情况的确如此,因为感性和清晰的理性思维一样也是由大脑产生的。感性对于理性来说,只是信息加工的另外一种方式——是一种更为原始的方式,却不一定比理性思维差,反而经常会比理性思维更好。
数学教授巴里·马祖尔曾讲过一个故事:“几年以前,我曾考虑是否搬到哈佛大学居住,我不停地缠着我的朋友们问他们这个问题。最后有一个人说,‘你是决策学理论的专家,也许你应该列出一个优缺点的清单,进行评估,并计算出预期的益处。我连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拜托,我在和你说很严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