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志荣:谦和的中国精神

2015-07-03 06:34张晓
缤纷家居 2015年4期
关键词:家具意大利设计师

张晓

“如果设计师愿意摒弃花巧眩目,退后一点,隐藏自己一点,家具与建筑就可以显露出它们的生命。”

一一卢志荣

卢志荣,1954年出生于香港,上世纪80年代留学北美,并以优等成绩毕业于多伦多大学建筑系,1988年以最佳论文奖在哈佛大学取得建筑硕士学位。他曾在Syracuse大学(纽约)教授建筑设计,是德国斯图加特Akademie Schloss Solitude的成员,经常出席欧洲不同大学的设计论坛、并担任主讲人和客座评论员。

上世纪90年代初他和同为设计师的太太Panagiota Davlad定居希腊,并活跃于意大利的设计领域将近二十年,是唯一一位被意大利传统设计圈认可的华裔建筑师、产品设计师及雕塑艺术家。

人们对于设计师卢志荣的认知,往往是从他的产品设计开始的。在卢志荣的设计作品之中,人们能够看到东方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然而,作为一个拥有国际背景的设计师,卢志荣的个人经历却堪称十分丰富一一在香港出生,美国学习,欧洲工作和生活,这样的身份使得他在在设计过程中并不刻意专注于某一个文化体系,而这种态度反而使得他能够把握东西方文化的精髓,不被习以为常的表象所迷惑。

“我认为,中国文化的本质是谦逊、和平的。一件反应中国文化本质的作品,会隐藏着、散发着中国这种特有的精神属性,从而远离哗众取宠的状态。”

由于念到中学毕业就离开了香港,卢志荣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学的认识更多是来自生活当中的切身感受而非刻意的学习。也许正因为这样,他可以在设计过程中更为抽离一些。因为没有对文化体系的执着,反而让他如同一张白纸一样随意成长,而没有在一个框框里面解读所谓很中国的东西。

06年,他回到国内,去了很多不同的地方,接触到很多传统手工艺。那时他发现,传统的手工艺领域有一个很大的误区一一大家都有一种错觉,觉得越难做,做出来的东西就越好、越有艺术价值。但他却觉得不应该是这样的:问题的关键应该是背后的理念。从那时起,他开始以更有批判性的角度去投入设计工作,并且更加关注一些本质上的东西,并且努力让更多的人们能够认识到它。他一直希望可以发掘一些新东西,寻找一些新的、与人们的生活是相关的方向,而非只是照搬古人的工作。他希望自己的作品是现代的,能够让现代人去感受的。

“比如说我很喜欢苏绣。但我并不希望绣娘们将自己的青春甚至生命完全消耗在繁复的工艺当中,我希望绣品更有生命力,更有诗意。所以我设计了一个屏风,在上面我刻意设置了很多留白,只安排了很清雅的两个线绣在那让大家去体会、去想象。”

被意大利设计圈所认可

卢志荣是唯一一位被意大利传统家具设计行业完全认可的华裔设计师。

20年前,他来到意大利的家居设计圈,面对的是自视甚高的意大利设计师们。“这段时间确实面对了很多困难。意大利人当时认为自己就是最棒的,根本不需要其他外来的设计师加入。而我能做的,只有表现得更优秀。”

因此,当他第一次在意大利做家具设计的时候,卢志荣没有参考任何一个对象。对他来说,他只是做一件自己用的东西,而不去想市场需要什么。因为他明白自己面对的意大利有自身的规律,如果一味追随一个所谓的市场机制去运作,将会失去那种共鸣,那种互动,最终却失去自己特有的东西。而他的第一个设计作品,尽管工厂说难做、成本太高,其他一些人则说选择的木材不是主流……但他只是专注于设计过程。而这样的工作方式,反而让设计出来的产品受到了市场认可。

“意大利的设计圈很现实,你的设计能卖,你就留下来:你的设计卖不出去,你就走。现在我回想起来,市场到底是什么呢?市场好像是悬在你眼前,你去盲目追逐市场,你就迷失了,失去了方向;但你沉稳地去做你自己应该做的工作,市场却反而拥抱了你。”

十二生肖与牛羊

因为受到“文化实验室”邀请,卢志荣接受了“十二生肖”项目的设计工作,并为这个为期12年的设计项目设计代表羊年的作品“羊祥”。通过对简练线条的把握,卢志荣将羊的轮廓重新提炼成为耐人寻味的雕塑,而随着铜器在时间的作用下慢慢发生氧化,雕塑的颜色也将变得更为内敛和稳,并隐隐地彰显着独特个性,散发着优雅的光芒。

“正因为虚无的坚实存在,对于无形的价值,人们只能凭感觉去体验其重要性;然而,其无形性却更能引发无穷的开发与可能性。这或许正是我多么渴望能把对这些永恒价值(比如谦逊与宁静)的迷恋,转化在物质表现上的因由”卢志荣如是说。

Space:你目前着手的工作有哪些,未来的工作重心都有哪些?

卢志荣:我一直都是在五个领域中工作:建筑、室内空间、家具设计、雕塑以及饰品设计。对我来说这五个领域全都同等重要。但现在这个阶段由于四月的米兰家具展,目前家具设计成为最重要的一个领域。另外我计划推出一个新的系列,一个饰品的品牌。而这个品牌会体现更多东方工艺,以及那种传承的技术和精神,当然这也是和家具互相配套的。

Space:你从事产品设计,也从事建筑和室内空间的设计,那么他实际上涉及了很多的领域,以你个人的角度来看,你对于白己产品设计师的身份是如何定位的?

卢志荣:基本上对我来说,这几个领域其实都是共通的,是一脉相承的。比如个家具设计,我不仅关注家具本身,也会考虑到家具与家具之间,家具与整个空间之间的关系。这就好像建筑不仅仅对自身有意义,它也与周围的其他所有建筑相关,最终成为城市里面的一个角色。所以我设计一个家具产品的时候也是一样,努力找到它合适的位置,而不是将它无限夸大。因为它还要顾及到其他的家具,以及空间的关系。一个家具不应该让人觉得它好像在尖叫。相反它应该是安静地,平和地在那随时为你服务。

Space:自己的作品中,你最喜欢哪一个?

卢志荣:(笑)很简单,如果哪个作品我自己不喜欢,你们绝对看不到。

Space:你所具有的建筑学教育背景,对你的设计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卢志荣:其实正是因为建筑的教育,让我的视野能够变得更为开阔。欧洲从远古以来,建筑师都绝不仅仅做建筑,他们一样要做城市规划、做雕塑、做室内设计。这是个悠久的传统一一不像我们现在把设计领域切得过细。

我不会说“我是建筑师,我要做大的东西,室内设计我不干”这种话。比如说我在伊斯坦布尔有一个项目做了5年,没有预算,或者说无限制预算!我从景观设计到建筑到建室内一同进行整体设计,将其打造成一个博物馆、艺术馆的样子。甚至展陈设计我也一手包办。对我来说,这次经历真的很好,所有的领域完全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我可以把所有的内容相互串联起来,并且发生互动。对我来说,所有的东西都是应该一体,互相去包容、互相去整合,并且不存在矛盾。这样才能成为一个让人感到安全、舒服的空间。

Space:现在中国实际上也是处在一个转变的时刻,中国的设计界实际也面临着多元文化的冲击和传统文化复兴的双重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你认为对于中国的设计师来说最关键的课题是什么?

卢志荣:基本上这可以说是一个必然会经历的过程。这种情况在别的地方也会存在,只是在中国这里特别明显。大家没什么耐性,总是在赶时间。我觉得,大家或许可以慢下来,认真思考—下。所谓的慢下来,我指的是把前进的节奏做一下调整一一这样反而可以更快的往前推进。

小时候,我可以很缓慢地、很安静地想事情,去感受生活,但是现在经济太发达,觉得可以在这匆匆二十年中,把过去五千年的东西修改过来。我想这种思路可能不对。

Space:像这样子的很急躁的大环境,会影响到你的创作吗?你是怎么做的?

卢志荣:当年有个客户对我说:“我希望三个月完成项目。”我说可以没问题,三天也行一一但是最终的效果和所用的时间肯定是相关的。这就像是人们所说的“一分钱一分货”,你要追求时间,自然需要在其他方面做出妥协。这个道理很简单。这最终也让那位客户仔细想清楚什么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

Space:你曾经说自己很喜欢音乐,那么如果不做设计师你会成为一名音乐家吗?

卢志荣:我曾经做过一个“眼睛”还是“耳朵”的选择,最终我选择了“眼睛”,从事了设计工作。不过如果我最终没有成为设计师……也许吧,会成为音乐家。很多朋友对我说,因为我很投入,所以我做什么事情都可以成功。

猜你喜欢
家具意大利设计师
我是小小设计师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中俄古巴驰援意大利“打脸”西方
家具设计·互动
创意设计师
意大利
家具
前人栽树
天才设计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