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健生 魏静
[内容摘要]我国经济正在步入增长减速、结构优化和创新驱动的“新常态”下,作为西部内陆地区四川省的经济发展将会呈现新特征。本文首先梳理目前国内学术界关于“新常态”研究的主要观点,并结合四川省“十三五”经济发展阶段的特点,归纳出“新常态”下四川省经济发展的八个新特征,提出四个方面深化改革的方向,即优化所有制结构改革以构建增长的微观基础,完善市场体系以建立公平的准入制度,转变政府职能以创造宽松的政策条件,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以平衡城乡区域发展。
[关键词]“新常态”;四川经济发展;新特征;深化改革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306(2015)01-0110-09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调研考察时首次提到,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问题。同年7月在中南海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习总书记又一次使用了“新常态”一词。而2014年8月初《人民日报》连续三天聚焦“中国经济新常态”,更引得全国各界对“新常态”的热议。2014年11月8日,习近平主席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主旨演讲,首次详细阐述中国经济“新常态”,提出中国经济呈现出的“新常态”主要有四大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习近平还表示,“新常态”必然伴随新问题、新矛盾,能不能适应“新常态”的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在12月9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更进一步完整地从九个方面阐述了“新常态”,并制定了未来适应“新常态”的政策着力点。我们认为,在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促创新的“新常态”下,对于四川这样一个地处西部内陆的后发地区,如何通过进一步认识其发展阶段新特征,在即将到来的“十三五”时期认清发展环境,把握发展机遇,发掘改革红利,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全面赶超,其意义十分重大。
一、国内学术界关于“新常态”相关文献综述
(一)“新常态”的本质与内涵解读
余斌从追赶进程中的新阶段现代经济增长类型角度出发,探讨了“新常态”本质,指出新常态是指经济运行顺利度过经济增速换档期,转入中高速增长阶段后的均衡状态。他认为新阶段现代经济增长有两种类型:技术前沿国家的增长和后发国家的增长。从增长速度上看,后发国家在追赶进程中存在从低到高再逐步回归到低的长周期波动。根本而言,当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与增速逐步回落,是追赶进程中的阶段转换,而不是追赶进程的终结,即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入中高速增长阶段,若增长阶段实现平稳过渡,则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田俊荣、吴秋余用潜在增长率来解释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的成因。他们从速度、结构、动力和风险层面分析出未来一段时间我国的潜在增长率下降是必然趋势,GDP增速往往围绕潜在增长率合理波动,因此出现经济下行、增速放缓的“新常态”是必然与合理的。
(二)“新常态”下的经济社会特征
管清友、朱振鑫认为,“新常态”的特征是:增速换档,从高速到中速;结构调整,从失衡到再平衡;政策转型,从西医疗法到中医疗法。张燕生主要总结了“新常态”的结构特征:高品质消费主导的新需求结构正在形成;提质增效升级正成为供给结构调整的主题词;城乡和区域结构更加趋于合理;开放新格局正成为结构调整的新常态。《人民日报》一篇名为“经济运行呈现新特征”的文章总结了三个“新常态”下的经济社会特征:增速放缓,实际增量可观;调整艰难,升级成为必然;调控平稳,经济活力增强。王军认为,当下有五大经济“新常态”已初现端倪:经济增速换档回落、中高速增长成为常态;结构优化升级和调整成为常态;要素和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成为常态;各类不确定性风险显性化成为常态;宏观调控理念和思路创新成为常态。而迟福林的观点是发展的“新常态”正在形成,经济运行呈现以下四个特征:中高速增长新常态;消费主导新常态;服务业主导新常态;市场主导新常态。
(三)“新常态”下的宏观政策取向
安宇宏从宏观经济管理角度认为,政策和改革的着力点就要实现由“需求管理”向“供给管理”转变。同时,利率市场化、打破价格垄断定价、改变国民财富分配等一系列要素价格的市场化改革一定要有序推进。管清友、朱振鑫从财政政策方面认为,“新常态”要从“挖坑放水”到“开渠引水”,从建设型财政向服务型财政转变。推进全面深化改革,首先是改革基本经济制度,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包括国资国企改革、财税体制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四大关键领域;其次是改革人口和户籍制度;再次是改革金融体系;最后是改革土地制度和城乡管理体制。王军则认为不要局限于传统的“三驾马车”,要从推动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出发,探索全新动力:首先,重视人力资本的积累,提高人力资本素质;其次,稳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大力度鼓励民企进入垄断领域,提升资本回报率;再次,加大科技投入和科技成果应用,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最后要靠以政府改革为核心的全面改革,和对内对外更大程度的开放。中国社科院2014年10月10日发布的“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秋季报告认为,“新常态”下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重在定向宽松,主动有效预调。在财政收入增长减缓的“新常态”下,积极的财政政策要着力调整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
(四)“新常态”的前景展望
田俊荣、吴秋余认为,经济呈现的这种新态势将有利于就业充分、收入均衡、社保完善、增长平稳、物价稳定、质量提升。而华民提出相反的看法,指出要走出中国经济“新常态”论的理论误区。他认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并未终结,中国并未迎来“刘易斯拐点”,中国出口市场的潜力依然极其巨大,中国仍有巨大潜力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刻意降低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将会带来灾难性结果。管清友、朱振鑫则认为,中国经济已经迎来增速换档的“新常态”,未来我们必须在政策上秉承“平常心”,保持政策定力,克服现实阻力,加快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再创中国经济奇迹第二季。
二、“新常态”下四川经济发展将呈现八大新特征
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实现“经济再平衡”的关键期,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发展转型,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调结构、促改革,必须在需求、产业、区域、城乡和收入分配等结构调整上实现新突破。四川相对于发达省份,人口众多、市场潜力大、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滞后,但传统发展模式下的现实差距正是转型发展的优势所在,在即将到来的“十三五”期间,四川应当着眼“后发也要高端起步”,主动扩大高端增量,聚集和配优创新资源,加快构建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格局,以美丽四川建设倒逼结构调整,争创未来发展新优势。我们估计,“新常态”下四川经济将会呈现八大新特征。
(一)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
四川的经济增速从以往的两位数增长逐步趋缓,2013年仅为10%。随着经济发展内在因素和外部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四川经济增速的调整受到全国整体形势的影响,逐步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
经济增速的趋缓,并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落后,四川要奋力实现两个跨越,仍要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速,不仅要高于全国7.5%的经济增速,也要高于沿海发达省份的经济增速,真正实现四川的跨越赶超式发展。因此,“十三五”期间,四川经济增长速度只要高于或者略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就能够显示其赶超跨越的趋势,而不必追求超过两位数增长速度。在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速的同时,更要追求更好的经济发展质量,切实巩固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经济发展的“好”,就是高质、高效的经济增长。更进一步深化改革开发,着重在经济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更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以内生增长、创新驱动打造四川经济升级版;更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大民生投入,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全省人民。
(二)经济发展方式从投资驱动转变为投资消费“双驱动”
长期以来,投资对四川经济增长的贡献十分突出,201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国民生产总值为0.8:1。作为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在促进四川经济中起到关键作用,可以说,投资不稳经济下行甚至于停滞。由于四川经济发展阶段所决定,保持较快于东部地区的投资增长是缩小地区差距的必然。但同时消费关系民生,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稳定器,更是经济发展的落脚点。
推动四川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不靠投资不行,单靠投资更不行。“十三五”时期,四川经济要更加注重扩大消费需求,切实增加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改善居民消费预期,培育居民消费增长的亮点和热点,真正使消费成为四川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同时,以投资促进经济发展,避免经济风险,真正把投资投向稳增长、强产业、调结构、夯基础、惠民生的项目上。这样,投资和消费的双轮强大驱动才能使有力支撑内需扩大。
(三)经济结构由以工业为主转变为以服务业为主
四川多数地区处于工业化中期或者前期,工业化进程仍处于加速期,2013年工业增加值已经突破万亿元大关。但随着经济发展进程,传统制造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在达到一个高点之后必然会下降,服务业占比会逐步升高,因此,经济结构将会逐步增加服务业占比,减少传统制造业的占比,经济结构出现从以工业为主转变为以服务业为主的变化。
当前,四川省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34%左右。要实现服务业的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必须要立足长远、提前谋划,把服务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壮大服务业作为四川省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十三五”时期,不仅要加快传统商贸服务业转型升级,更要大力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集中力量推进西部金融中心、物流中心、文化创意中心、总部经济的建设,培育服务业重点行业的示范引领,发挥区域中心城市的服务业集聚辐射作用,加快建设国际化的旅游目的地,进一步推动养老、医疗、教育等民生社会服务业发展,形成金融、教育、文化、医疗、养老等领域竞相发展的可喜局面。
(四)产业结构从以重化工业及制造业为主转变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
长期以来,四川虽然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但是机械、冶金、化工等重化工产业、低端装备制造业在产业中占据较大份额,扩大了经济总量但耗费了资源环境和能源,对于环境影响比较明显,低端产业规模扩张的发展路子不可持续,“三高一低”的粗放增长方式不可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四川的目标使得传统重化工业增长模式难以为继。只有转向更有质量、更有效益、更具发展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四川才能根本解决经济长远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问题。
推动四川由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转变,要更多依靠特色优势,更多依靠创新驱动,走出一条发挥四川特色、打造四川品牌的工业化道路。“十三五”时期,要更深入推进七大优势产业壮大发展,抓好产业链延伸组合,形成更具规模的产业集群。要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推进页岩气、节能环保装备、信息安全、航空与燃机、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高端成长型产业,组建新的企业集团,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五)消费结构从以物质产品消费为主转变为以服务消费为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群众对消费的需求和质量要求将大大提高。未来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总体趋势是居民消费结构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即从以物质消费为主转变为以非物质消费为主,生存型消费比重将进一步降低,享受和发展型消费比重上升,进入更加体现生活质量、更加注重绿色环保的消费发展新阶段。
四川人从来不缺乏消费的热情,从来不缺少享受的创意。“十三五”期间,四川居民消费将会从以耐用品为标志的产品消费的“硬件”逐步转向以信息和文化服务消费的“软件”,四川居民越来越偏重文娱、环境、健康等提高生活质量因素的消费,将标志着四川居民的生活逐步从温饱走向小康。为此,要着力提升服务型消费,打造四川消费的软实力,以信息消费为载体,以文化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为内容,推动四川地域文化特色鲜明的品牌不断成长,顺应全球及沿海发达地区消费革命新浪潮。
(六)城乡结构从城乡分割转变为城乡一体化
四川的二元化经济结构十分明显,在空间上的城乡分割态势给经济社会均衡发展带来很大的制约。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实施,城乡二元治理结构已经有较大改善,但生产要素市场、农村土地改革、公共服务提供等方面的城乡一体化进程依然滞后,一些深层次问题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城乡差距仍在一定范围内继续扩大。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必须从多角度、多层次着手,真正做到多管齐下、多效并显。“十三五”期间,要从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人口分布、村镇体系等方面着手,推进县域经济背景下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融合发展。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放在农村,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加快幸福美丽新村的全面建设,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生产生活的落后局面,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
(七)经济发展动力从以人口红利为主转变为以向改革要红利为主
四川是人口大省,发挥劳动力成本优势是四川成为西部制造业大省的基本选择,四川农民工已经成为四川省乃至全国的重要劳动力来源。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大量跨区流动,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人口红利逐步减少,低成本竞争优势开始减弱。面对新的发展环境,唯有转变思路,加速释放改革红利,向市场要活力,向改革要动力,才能确保稳增长目标的实现,才能实现四川长远持续稳定发展。
“十三五”期间,破解四川省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困难,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挑战,只有改革开放,也惟有改革开放。必须从新的历史起点上重新深入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更加积极主动地推进以户籍制度、行政审批制度、投融资制度、财税制度等全方位的改革突破,把改革工作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和各环节,充分激发推动四川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使四川经济更上一个新台阶。
(八)经济空间结构从“首位独大”转变为“多点多极”支撑
四川在经济空间结构上一直是“首位独大”,成都在经济总量、固定资产投资、产业结构、居民消费等方面远远高于全省其他地区,与省内其他城市相比其“首位度”过大,全国少有。要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跨越,仅靠成都一地远远不够,必须要激发四川其他地区的发展活力,形成竞相发展、跨越赶超的崭新局面。
“十三五”时期,四川省的区域发展政策是要深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强分类指导,完善区域发展规划和差异化地区发展政策,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加快发展,带动引领落后地区跨越赶超。成都要领先发展、转型升级、改革创新,成为四川乃至于西部最重要的增长引擎。省内五大经济区要强化优势、突出特色、明确方向,探索后发地区追赶跨越的新路子。各市州要做大经济总量、做强城市经济,打造次级区域的中心城市,真正发挥带动辐射作用。县域经济要不断夯实“底部”,合理分工,打造一批工业强县、农业强县、旅游强县。
三、“新常态”下适应四川经济发展新特征需要全面深化改革
“新常态”下适应四川经济发展新特征必须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破除制度藩篱,实现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我们认为,应着力于以下四个方面的改革:
(一)优化所有制结构改革,为适应四川经济发展新特征构建增长的微观基础
按照坚持“毫不动摇地发展公有制经济”和“毫不动摇地发展非公经济”并重的方针,实现不同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主要是要在平等竞争的基础上,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通过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交叉持股、相互融合,形成资本所有者与劳动者利益共同体。以省属国有骨干企业为重点,推动大企业、大集团产权多元化改革,并通过改制上市或者整体上市方式,实现各类所有制企业或投资人参与企业改制重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重点是推进国有企业开放性市场化重组,支持企业跨国界、跨地区、跨所有制、跨企业集团重组联合,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要优化国有经济战略性布局,引导国有资本重点投向四川省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等现代服务业。在权利平等、规则平等和机会平等的基础上,全面废除过去对于非公有经济的不合理规定。支持非公有经济进入基础设施、金融、国防等特许经营领域,并在融资、担保、税收、技术创新等方面制定更加完备的政策配套措施与实施细则。通过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引导更多民间资本进入实体经济,并积极支持民间资本参股国有经济。
(二)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为适应四川经济发展新特征建立公平的准入制度
“新常态”下四川经济发展的新特征标志之一是需要建立一个完善而公平的市场准入制度。第一,是要建立公平透明的市场规则。通过实行“非禁即入”,在制定负面清单、准入清单与监督清单“三单统一”基础上,实现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参与竞争。实行“先照后证”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放宽工商登记条件实行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全省统一的社会信用信息平台。第二,要放开金融管制和利率市场化改革。按照“大企业匹配大银行”、“中小企业匹配中小银行”、“小微企业匹配社区银行”的理念,推动四川省加快发展中小民营银行和社区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要推进产权结构与治理结构改革,逐步放开存款利率,缩小存贷差,实现利率市场化。鼓励民间资本依法设立中小银行,加快发展社区银行与村镇银行,治理“草根金融”和民间融资“野蛮生长”乱象,鼓励民间金融组织兼并重组,真正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的“难、贵、险、慢、乱”顽疾。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推动区域性产权交易中心建设,鼓励私募股权、私募债券和资产证券化交易平台建设,鼓励四川省中小企业进入“三板市场”融资。推进融资租赁、财务公司、消费金融公司和信托公司改革,加快发展产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私募基金。第三,要优化投融资体制。强化企业作为投资主体的地位,放松管制,下放审批权。除了涉及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项目外,政府不再审批企业投资项目。创新投融资模式,允许、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投资与经营,探索建立土地开发收益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与金融机构支持城镇化建设的投资制度。第四,要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在当前土地资源短缺、能源价格上涨、水资源约束加大的背景下,改革资源要素价格形成机制重点在于推进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放开市场、打破垄断、调整结构,引入竞争机制,并逐步建立起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能源(居民用电、用气、用水)阶梯价格制度,从而完善资源要素的市场配置方式。
(三)加快转变地方政府职能,为适应四川经济发展新特征创造宽松的政策条件
适应“新常态”四川经济发展新特征需要通过转变地方政府职能为市场经济主体创造宽松的政策条件。首先是要加快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行政审批事项,不仅要实质性地减少非行政许可审批,还要减少那些属于核心范围的行政审批内容,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削减政府权力。清理规范行政审批前置条件,强化行政审批绩效管理,推行网络审批,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健全行政审批监督,落实行政审批责任追究制。其次是要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构建地方财政财权事权相互匹配的财政支出体制改革,合理划分省及其以下地方政府财权事权范围,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减少财政专项支付,扩大一般性转移支付与定向转移支付比例,重点加大对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和革命老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瘦,社保、民生事务要纳入预算,并实施预算监督。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合理控制负债规模,完善债务考核制度,建立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建立适应主体功能区要求的财政平衡协调机制,提高对于生态涵养区、水资源保护区及生态管控区的财政补偿力度与标准,平衡财政困难地区县级人均财力水平,探索制定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促进省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为适应四川经济发展新特征平衡城乡区域发展
“新常态”下适应四川经济发展新特征农村是关键,区域平衡是难点。要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在农业经营体制、农村产权制度、城乡用地制度、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创新区域发展机制等方面取得突破。第一,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以家庭经营为基础发展多种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逐步缩小传统小农户在农业经营方式中的比例,培育、扩大和发展专业大户、农业生产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支持农户的土地承包权农业生产经营权向新型农业生产主体流转,并配套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第二,加快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全面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房屋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的确权颁证工作,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担保和农村房屋所有权抵押与担保试点,加快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造试点。推进农村产权交易流转市场体系建设,发展产权评估、抵押担保等中介服务。第三,推进城乡用地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改革,优化项目设置与指标使用。探索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改革,完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通过新增建设用地筹集资金,扩大耕地保护基金覆盖面。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人市交易试点,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继续推进征地制度改革,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完善被征地农民的利益保障。第四,要完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主要是围绕“人的城镇化”,完善户籍制度、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居住证制度、农民工住房保障制度等,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五,要创新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以省城为主体构建差异化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支撑体系,完善金融、土地、产业、投资、财政政策,创新人才、资金、技术、资源的跨地区流动。对于重点区域、重点城市在重大产业布局、建设用地指标、要素保障方面给予重点倾斜,重点推进四大城市群建设,加快实现次级突破。完善区域联动发展机制,建立区域利益共享机制与主体功能区补偿机制。☆
责任编辑:邓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