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晴
摘 要:特高压电网规模较大,往往经过一些岩溶区,处理措施不恰当会引起杆塔倾覆事故,严重威胁线路安全。该文结合岩溶地区岩溶分布特点以及输电线路自身特点,简述了适合于岩溶地区特高压输电线路选线定位原则。
关键词:特高压 输电线路 岩溶 选线定位 原则
中图分类号:TM7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3(a)-0057-01
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作为全国联网的重要电网,线路运行要求安全可靠、万无一失。由于特高压架空线路输电距离长、跨区域广,高压走廊往往选择主要在山区走线,以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沿线往往会遇到岩溶不良地质作用问题,若不引起重视,会给工程建设带来安全隐患,甚至造成重大财产及人身伤害事故。因此,研究如何在岩溶不良地质作用地段进行特高压输电线路选线定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岩溶区特高压输电线路选线定位的特点
岩溶地区特高压输电线路的选线定位是围绕塔基的稳定性展开工作的,对于工程而言,查明岩溶与土洞的分布情况及发育形态是岩溶地区特高压输电线路终勘定位的首要问题。特高压输电线路在岩溶地区的选线定位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岩溶形态的不均匀性。
岩溶的发育及分布在宏观总体上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但在微观上,其发育形态及分布形态又有其不均匀性。有的区段岩溶发育微弱,可适合立塔;有的区段岩溶发育密集强烈,不能立塔;又有可能在发育等级最高的岩溶场地,也存在岩溶发育程度相对微弱的安全立塔区域。
(2)线路路径的可调性。
架空输电线路是从确定了起止点的面域中选出适宜于架空输电线路建设段带,即线路走廊。因此,可通过合理转角塔的设置调整路径偏离不利岩溶发育区域。
(3)塔位场地的可调性。
架空输电线路是典型的点状(也就是塔位)支撑的线性(也就是路径)工程,塔位(支撑点)是可在线路路径方向上合理范围内移动的。因此,可通过塔位的前后移动避开岩溶发育区段。
(4)塔底尺寸的可调性。
特高压输电线路杆塔庞大,底部根开尺寸较一般线路杆塔大得多,因此占地面积较大。在此较大的塔基面域范围内岩溶发育可能很分散,可通过调整塔型或呼高来调整杆塔底部根开,从而移动铁塔4个腿的基础入土点,也可避让较不利的溶洞区域。
综上所述,岩溶形态的不均匀性以及路径、塔位场地、塔底尺寸的可调性对岩溶地区输电线路的选线定位提供了“以避为先”的工作思路。
2 岩溶地区输电线路选线定位原则
岩溶地区输电线路选线定位原则主要应结合上节岩溶地区特点以及特高压输电线路自身特点,下文主要从路径的优化、塔位的选择以及杆塔的调整3个方面来论述。
2.1 路径优化
(1)由面到点,逐次深入。
岩溶地区输电线路终勘定位应遵循由面→带→段→点的工作顺序。工程可研阶段选线是从确定了起止点的面域中选出适宜于架空输电线路建设带,即线路走廊。影响路径方案成立与否的颠覆性因素是可研选线的重点,路径需避开岩溶密集强烈发育带;初设阶段选线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在可研选定带上划分各段岩溶发育程度和确定关键区段;施设终勘定位,塔位(点)稳定性判断是核心与重点。从可研选线到施设终勘定位,选线定位范围由面、带、段到点逐步缩小,精度逐渐提高。
(2)避强就弱、避低就高。
针对特高压架空线路工程的特点,通过路径方案优化避让岩溶发育区段成为首选方式。
①尽量避开岩溶密集强烈发育区段,选择岩溶发育微弱区段。
②在山地丘陵区,路径方案尽量避开溶蚀洼地、碟形地形、溶蚀盆地等负地形地段,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段走线。
(3)基于地质条件的路径优化原则。
①选择非可溶岩分布区段、含泥质或其他杂质的可溶岩分布区段、结晶颗粒细小的可溶岩分布区段。
②选择可溶岩产状相对平缓的区段。
③避开节理裂隙的交叉处或密集带。
④避开或跨过断裂带,特别是正断层。
⑤避开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或不整合面。
(4)信息互馈、优化设计。
岩溶区在路径选择与优化过程中,设计人员应与勘测人员紧密配合,充分沟通。设计人员应向勘测人员详细了解岩溶形态、规模、发育特征及对线路路径的影响等信息;经商讨或评审后,调整或修改路径方案,并及时通知勘测人员。做到设计、勘测工作的信息化和动态化。
2.2 塔位选择
塔位选择围绕其稳定性开展定位工作,应遵循以下原则。
(1)线中有位,岩溶强烈发育区段以位定线。
(2)先地表,后地下。岩溶地区,塔位的选定首先通过地质专业人员调查,避开地表岩溶发育地段,然后开展详细的勘探工作,查明地下岩溶情况。
(3)当塔位处于下列情况之一时,可不考虑岩溶洞穴对塔基稳定性的影响。
①洞穴顶板围岩坚硬完整,节理裂隙不发育,且厚度大于洞穴跨度。
②洞穴充填密实,充填物具有较高强度且无流失条件。
③洞穴较小,基础底面尺寸大于洞体平面尺寸且有足够支撑长度。
④基础底面以下岩土层厚度大于独立基础宽度的8倍或整板基础边长的3倍,且不具备形成土洞或松动侧移条件。
2.3 塔型调整
对于在塔基面域上发育不是很强烈的岩溶区,首先可通过调整杆塔呼高来增大或降低铁塔根开,再则可通过更换塔型来调整铁塔根开,最后可通过新设计杆塔形式来使得塔腿基础避开岩溶影响区域。
3 结语
由于岩溶地区岩溶形态的不均匀性以及特高压输电线路路径、塔位、杆塔底部尺寸可调性灵活的特点,输电线路在岩溶地区一般可通过路径优化,避强就弱、避低就高,并通过塔位的沿线移动以及塔底尺寸的调整来寻找最合适塔位来避开地表岩溶发育地段,使得岩溶不良地质作用对输电线路的影响降低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 DL/T5219-2005.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5.
[3] 王勇.岩溶地基处理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3).
[4] 金瑞玲,李献民,周建普.岩溶地基处理方法[J].湖南交通科技,2002(1).
[5] 匡乐红,彭振斌.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岩溶地基处理方法探讨[J].岩土工程界,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