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兢 ,汪志晓(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1)
浅谈大数据在苏南制造业中的引领作用
王 兢 ,汪志晓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21)
摘 要:本文从大数据的角度出发,以苏南制造业为研究对象,论述了大数据给苏南制造业转型带来的变化。并通过大数据对企业内部、外部和整个产业链的重要性的阐述,提出了以大数据为主的信息化是苏南制造业实现飞跃的关键。
关键词:苏南;制造业;大数据
自21世纪以来,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的制造业在生产上对数据信息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加。特别是在德国提出了工业4.0概念后,将数据对企业经营的重要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然而对比我国制造业,长久以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往往投在了硬件提升这一看得见摸得着的方面。曾有媒体调查发现,我国制造业在利用信息化来提高产业附加值方面,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负。与此同时,在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分析和管理上,步伐也远落后于欧美。针对上述情况,2014年6-9月,笔者对苏南地区制造业信息化现状和大数据的使用情况展开了一系列调研,得到了很多第一手的资料。
研究机构Gartner如此定义“大数据”,它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大数据是全面、混杂的并且具有数据量大、输入和处理速度快、数据多样性、价值密度低等特点的数据。
大数据具有 4V 特点,分别是:Volume、Velocity、Variety、Veracity。这四个特点的含义是:第一,数据体量巨大。从 TB 级别,跃升到 PB 级别;第二,数据类型繁多。网络日志、视频、图片、地理位置信息等统统包括。第三,价值密度低,商业价值高。以视频为例,连续不间断监控过程中,可能有用的数据仅仅有一两秒。第四,处理速度快。1 秒定律。最后这一点也是和传统的数据挖掘技术有着本质的不同。从某种程度上说,大数据是数据分析的前沿技术。简言之,从各种各样类型的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就是大数据技术。正是这一点促使该技术具备走向众多企业的潜力。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车联网、手机、平板电脑、PC 以及遍布地球各个角落的各种各样的传感器,无一不是数据来源或者承载的方式。
自从世界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在2011年6月发布关于“大数据”的报告之后,大数据这一概念逐渐受到了各行各业的关注。苏南制造业中,对数据的利用也呈现不断增长的态势。调查发现28%的企业每月有约500GB的新增数据,11%的企业每月新增数据量在100GB到500GB之间。虽然数据量未达到PB 级别,但和十年前刚开始信息化时期相比,数据量已经大增。在技术架构上,采用的是在Hadoop框架上采取Mapreduce和HDFS模式处理海量数据。调查发现,已经采用包括即将采用此技术的苏南制造企业在分别达到了74% 和69%,这意味着苏南制造业在数据集成分析方面开始出现规模化运用并且达到了一个比较高的水准。
3.1 大数据是与对手竞争的利器
苏州佳仕达有限公司认为,他们正处在大数据发展的关键时期——企业持续成长的有力保障就是数据源源不断的传输。对使用大数据的公司而言,要实现大数据上的突破,企业就得舍得投入人力和财力。如果项目不能做到精确的数据分析,在目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任何企业都有可能丧失先机。
笔者在2014年7、8月份,通过对苏南多个制造类企业的调查发现,使用大数据的企业拥有诸多竞争优势,具体体现在如下五个方面。3.1.1 大数据能够实时洞察客户的个性化需求
市场的风云变幻让人难以捉摸。为了避免“计划赶不上变化”这种窘况的发生,大数据的运用是最佳的解决方案。经过专业程序分析统计,企业的数据库中会自动生成客户的各种有效数据,在确保客户的隐私不受威胁的情况下,数据库中收集的客户数据可以为企业提供针对每个客户的个性化的方案,从而进一步优化客户价值,实时满足客户需求,提高服务水平。
3.1.2 大数据为降低企业风险提供工具
风险预期是今天企业管理方面的一个重要环节。企业对于公司发展的诸多预期,例如产品销量预期、利润额预期、客户满意度预期,都是通过“数据”这个核心来反应的。利用大数据,个体客户或供应商的实时数据经过专业分析,可以有针对性的归入不同类目,这样,“由于对顾客一知半解”带来的成本风险将会大大降低。
3.1.3 大数据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竞争对手,先发制人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大数据在整个行业中同样扮演着“情报来源”的身份。通过获取、分析同行们的定价策略、产品策略等一系列数据指标,可以实时监测竞争对手的行为,自动跟踪对手的新产品,及时改进自己的营销方案。
3.1.4 通过利用自己企业的数据和公共数据寻找新的市场和商机
大数据还可以帮助企业更加深入的挖出顾客的潜在需求。顾客尚未提出的需求就是潜在需求,顾客有时并不清楚他们自己潜在的需求和愿望。而利用大数据的交叉组合可以发现新的市场需求,企业可以在大数据的帮助下确定该在市场推出何种产品才能反响最佳,或者该在哪里投放产品需求最旺。
3.2 大数据的应用实现了企业自身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
3.2.1 大数据能使企业通过更有效地自我组织以节省资金
随着技术的发展,制造业的进入门槛不断下降。通过代工、贴牌等方式,个体经营者也能参与到制造过程中。许多企业已经开始通过使用大数据来提供个性化的在线服务,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实现销售利润的增长。
以橱柜行业为例,个性定制与规模生产两种生产模式的冲突一直桎梏着行业发展。传统橱柜企业通常秉承“先设计销售、再生产”的商业模式。高设计人力、时间成本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更有效地组织企业以节省资金,橱柜企业可以通过与消费者的沟通,收集消费者对橱柜风格的喜好倾向,录入信息库。再通过分析消费者在购买行为上的数据,获得更加精准的定位,生产受大众欢迎的橱柜,避免了一些过时、设计不合理的橱柜造成的市场闲置和资源浪费。在此模式下,橱柜企业的生产效率、材料利用率得到大大提升,出错率大幅降低,顾客的青睐值也会随之上涨。
3.2.2 企业共同创建、实时改进和创新产品
大数据分析可以帮助企业的产品和顾客的需求之间更加“对味儿”。即使遇到不合市场口味的产品,企业仍然可以通过大数据提供的线索,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的改进产品尚存的缺陷。这样产品既获得了良好的收益,还能够收集到不同人群、地域的消费者对于某款产品的评价。大数据还可以通过实时模拟,对新产品或改进后的数字化产品进行测试,利用仿真算法,在同一时间测试运行成千上万不同的变化。设计上一个微小的调整,也许就能实现一款产品巨大的的改进。
3.3 大数据的应用有利于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3.3.1 大数据的应用使供应链中的物流业变得更高效
随着企业垂直一体化的加快,物流成本成为效益增长的一个阻碍。通过大数据的应用,优化物流,将大大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例如如果每辆货车装载的货物都发挥着最大价值,那么人力物力和时间成本的大大缩减将会减少不必要的社会资源消耗。
3.3.2 大数据提高了产品和消费者之间的精准匹配度
顾客需要什么样的产品,企业就生产什么,那些不受欢迎的产品与其上市之后被大众淘汰不如直接扼杀在摇篮里,企业节省出更多的资源生产消费者青睐的产品,才是实现企业价值的关键。
3.3.3 大数据的使用还增强了行业的整体实力
通过美国、德国等先进制造国家的成功案例可知,在企业和企业之间应该建立一种合作竞争关系。如果企业信息得到实时共享,企业之间便能够及时互通,同步改善,从而实现制造业由单纯的产品输出发展为技术营销和精准营销,行业整体的实力将大大提升。
综上可见,要实现制造业质的突破,加强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是关键。“信息化是大数据的基础,而大数据是信息化的更高层级的延伸和发展。”所以,企业要做出完整的与公司相匹配的规划,在系统建设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流程管控方面必须逐步加强,综合提高。
通过对苏南制造企业的分析发现,鼓励制造业企业进行信息化创新,转变传统“制造”观念,促使企业生产经营实现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和高效化,打造一批具有旺盛生命力和竞争力的新型制造业企业是制造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比约·布劳卿,拉斯·拉克,托马斯·拉姆什.大数据变革:让客户数据驱动利润奔跑[D].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2]麦德奇(Dimitri Maex),保罗B.布朗(Paul B.Brown).大数据营销:定位客户[D].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3]吴晓波,齐羽,高钰.中国先进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D].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4]贺灿飞.中国制造业地理集中与集聚[D].科学出版社,2008.
本文系“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项目”重点项目“大数据背景下的苏南制造业信息化问题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兢,女,江苏苏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