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 鑫 亓仲臣
国家课程设置标准说明必须开足上好体育课,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占用体育课时。然而这项政策其动态发展并不是各级学校领导认真贯彻执行的,而是打着国家政策的幌子我行我素,这种拒体制之外不约管的现象较之以往有过之而无不及,尤以高中教学更为甚之,主要体现在体育课的“停、挪、霸、扰”。
一些学校在临近考试前经常对体育课做出诸如停上调整的决策,为了提高平均分,体育课一律停上,更有甚者,学生一进入高三阶段,体育课课表基本淡出学生的视野,十二年基础教育体育课有名无实,理论上折扣为十一年。国家三令五申的一周二课时体育课灰飞烟灭、荡然无存。从此高中阶段学生的体育课终将划上休止符,这种随“停”随意的做法随处可见。如,我的一位同行曾谏言学校:文化课固然重要,但劳逸结合才会产生高效的学习效率,从某学校高三五班一周安排五节体育课的效果来看(高考80%的同学考上全国重点大学),体育课对于调节学生紧张的学习氛围,缓解学生心理压力,放松大脑,提高学习效率具有极大的作用。因此,不管是期末还是高三毕业班,体育课都应该得到学校足够的重视。学校也因此作出了专门的调研,得到了充分的肯定,现在就算到了高考前几天都不会再停上体育课了,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况,要晓之以理,以事实为依据,去说服学校领导,让体育课回归学生。字里行间表明,只有身体好才能更好地去学习,让停上体育课远离师生。学生的文化成绩是学校谋求发展的直接体现,无可厚非;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部分学校往往用“六百分”以上多少来衡量办学,而直接忽视了学生身体发展。在一份不完全统计的“国标”数据引体向上测试中显示,0-1个的学生占绝大多数,只有少的可怜的学生达到及格,这种用长视文化短视体育的做法从每年学生体质下降数据完全可以端倪出,学生在除了每天的吃喝拉撒和不充分的睡眠中来看,其余时间均在题海中刷题,不惜以学生的健康为代价,用“停”扼杀了学生的身心。
自从体育课程名称改为《体育与健康》以来,学校把体检也当成《体育与健康》课来安排,更有学校为了节约经费开支,不愿意到正规医疗部门请专业体检人员检查,体育老师摇身一变成了所谓专职人员。如,一年一度的体检周到来之时,学校提前把体检时间均安排在体育课堂上,体育课挪为体检用已是常态,让学生又少了每天走到阳光下的机会,体育课成了游戏中“会”的代名词。其实学校领导心知肚明体育的轻重,更知道“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实质,但经过取舍权衡,最终调整体育课,这种不重视体育,挪体育课的领导是只顾眼前,未做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最终苦的是学生。
一些老师由于教学任务未完成或拉平与其他班级的教学进度,他们会想方设法觊觎体育课,霸为己用。如,体育老师课前早已布置好场地、器材,万事俱备,只差学生。可铃声响过,老师没看见他的学生到来,老师此时纳闷,肯定又被XX老师抢了课,这种司空见惯,看似平常的现象,让体育老师真是有苦说不出,心想“小胳膊焉能拧过大腿”。其实处理此类事情,我们体育老师完全可以据理力争,向其他任课老师讲清体育教学也是有教学进度,也是按教学计划、步骤按部就班进行的,也让他们深知体育教学同样不容忽视,杜绝此类事情的再度发生。
在学校许多人认为劳动可以安排在体育课堂上,打扰学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廉价劳动力”们很不甘心情愿去做与运动无关的劳动,尤其在体育课堂上。有时体育老师也没有办法,强压强管;学校打着体育课的旗号组织学生劳动,认为一举两得,既不耽误升学科目学习,又锻炼了身体。如,体育老师在激情中演绎他的课堂被告知学校刚进的几百套桌椅打破了,“XX老师先停下,赶快把学生集中起来”。我们在处理此类突发事件时,我们可以适时地进行冷处理,告诉对方我的教学任务还差点,有时间再去,这种搪塞足以把课堂时间拖延至课后,让对方明白体育教学重要性的同时,更让来扰者尊重课堂、尊重师生。
一个非“常态”的“停、挪、霸、扰”课要求体育老师必须向学校据理力争,不能任其恣意蔓延,摒弃掉根深蒂固的重文轻体思想,是摆在一地一校体育老师一个长久的问题。还学生一个自由的空间,给学生一个充满阳光锻炼的舞台。让“停、挪、霸、扰”消失在体育课堂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