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慎 柳路
【适用话题】奉献 大爱 无私
72岁和61岁,这个年纪的北京人多数都徜徉在各大公园休闲娱乐。有一对北京夫妇,却在这个年纪的时候克服困难在贵州苗乡山区坚持支教9年。
丈夫朱敏才曾长期担任我驻外商务参赞,妻子孙丽娜则是一名小学英语教师。9年前,还在北京享受退休时光的夫妇俩得知贵州山区严重缺乏师资的消息时,他们坐不住了。
2005年5月28日,朱敏才夫妇坐着火车来到贵阳,开始了支教生活。
尖山苗寨海拔1300多米,村小学只有两间不通电的教室,窗户连窗框都没有。在黔西南州兴义市尖山苗寨小学支教的一年,老两口的卧室跟男厕所共用一面墙,夏天臭气熏天。
在这里朱敏才夫妇在语文、数学、英文课程的基础上,还给这些苗族孩子开设了品德课、音乐课、体育课。苗寨的孩子们学会了说普通话、学会了唱汉语歌、跳舞。“离开学校的那天,孩子们一边哭,一边唱着我教给他们的歌,走了4个小时,把我们送到了山下。”孙丽娜回忆说。
在贵州支教的9年里,朱敏才夫妇辗转了多所学校。长期艰苦的生活条件和阴冷潮湿的气候,让朱敏才夫妇患上了各种病。“吃这么多苦,遭这么大罪,图啥?”很多人对朱敏才夫妇的行为不解。
朱敏才坦言去贵州支教的初衷:“在享受一段退休的闲适生活之后,我们俩都觉得人即使老了也得干点事儿。刚来那会儿,我发现贵州偏远山区群众的生活比当年没提高多少,这更增添了我一定要坚持下去的决心。这么多年了,我们为这些地方群众做的事儿太少了。”
【素材分析】不为名也不为利,朱敏才和孙丽娜夫妇凭着为偏远山区群众“干点事儿”的一腔热情,开始了长达9年的支教生涯,将自己的晚年全部奉献给了贫困山区的孩子们,他们的无私奉献值得我们永远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