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飞
考场中,面对“文体不限”的作文题时,考生大多偏爱写记叙文,但记叙文要获得高分也不易。有些考生比较聪明,他们能巧借物象来写记叙文,让自己的文章在众多考场作文中脱颖而出,甚至获得满分。可见,写好物象类记叙文是制胜考场的一大法宝。如何写好物象类记叙文呢?本文拟对此作一些探讨。
“物象”之说始见于《易传》。《易·系辞上》说:“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这段文字认为言不尽意,暗示了形象思维——“象”式思维优于概念思维。
纪昀在《清艳堂诗序》中写:“凡物色之感于外,与喜怒哀乐之动于中者,两相薄而发为歌咏。”这句话揭示了一种现象,文学创作往往是由于内在情感与外在物象相契合而产生。列夫·托尔斯泰创作中篇小说《哈吉·穆拉特》的例子能生动地阐明这个创作原理:当列夫·托尔斯泰看见了一株断掉的牛蒡——尽管曾被车压过,但仍然向上挺着,他酝酿的哈吉·穆拉特的形象一下子鲜活起来。因此,我们在写作中最好能有意识地去寻找一种物象,使之或承载情感,或衬托人物,或贯穿全文,或揭示主旨。
物象的类别
草木类。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自然界万物生生不息,每一种都可以凝聚我们的情感。席慕蓉的《海棠》一文,给我们以启示:作者读大学时曾买回一大盆棕榈,却被母亲给换成两盆海棠,自己一度为此惋惜、不解。当“我”在异国他乡寻找属于中国的那点芬芳时,“我”切身体会到母亲在颠沛流离的岁月里曾“一面赏花一面编织着美丽的梦”。当“我”有了这层认识后,“再看见海棠花时,总忍不住想要买下来。要买下来的,不仅是那盆花,还有那盆花里的青春,那盆花里的良辰美景,那盆花里的古老而芬芳的故国。而我终于明白了我母亲的心了。”席慕蓉对母亲由误解、隔膜到理解、认同的情感变化,通过对海棠的态度变化而表达出来。
食物类。中国是一个美食的国度,《舌尖上的中国》就是一张闪亮的名片。其实,对于食物而言,味道只是一方面,重要的是其中所蕴含的情感。有篇文章题为《汤圆的怀念》,文中,作者有感而发:“而今,一个人吃着速冻的汤圆,才发现怀念的竟是当初包汤圆的热闹、欢乐,哪怕是糯米粉没捏拌好,哪怕是汤圆的形状太可笑,哪怕是刚下锅的汤圆已经漏馅,但欢聚、团圆的幸福已经包容了一切,也许那才是吃汤圆的真正意义。”通过对汤圆味道的区别,将自己对家人相聚、团圆时的欢乐与幸福表达得淋漓尽致。
细节类。何蔚《踢着石子回家》一文,“踢着石子回家”就是一个很成功的细节。作者先回忆学生时代踢着石子回家的单纯、自在与欢乐,再对比眼下的自己,穿着整齐的西装,却不敢以锃亮的皮鞋去踢路边的石子,害怕因此招来异样的目光,由此反思自己“太习惯于违心地将本真的自己藏匿于身后,以庄重却并不十分真实的脸色去面对世界”。
当然,情感凝聚物远远不止这些,它还可以是一个场景、一幅画面、一个动物……明朝祝允明曰:“不知天地间,物物有一种生意,造化之妙,勃如荡如,不可形容也。”带着生命的热情体悟生活,万物总能在某一特定境况下与我们的生命、情感契合无间。
物象的作用
第一、物象可以寄托情意。物象在文章中又可称为“寓意物”,寄托了作者及文中人物的情意。如萧乾的《枣核》一文,枣核虽小,但承载的情感不可谓不厚重也,寄托了朋友间的情意及友人对故土地的深切思念之情。
第二、物象可以成为线索。在叙事过程中,某一物象反复出现,贯穿全文。以立夏的《墙》为例:第一次写墙,是“我”回老屋,看到那堵老墙引发回忆;回忆婉嬷嬷每次见到有人从墙根下走,总要提醒“不靠墙走”,这是第二次写墙;第三次写墙,是在雨天婉嬷嬷提醒一个路人“不靠墙走”被摔倒后哭了;第四次写墙,补叙婉嬷嬷的丈夫和儿子被埋在炸毁的墙下的事。“墙”成为一条线索,绾结全篇,使文章结构紧凑而自然。
第三、物象可以揭示哲理,深化主题。贾平凹《访兰》一文,写有次父亲让“我”比较野兰与家里盆栽的兰花的区别,“我”发现盆栽的兰花样子是似乎美了,但美得太甜、太媚,而山谷里的兰花不为被人欣赏而生长,却为着自己而存在着,所以自有另一种纯朴清爽的香味。父亲有感而发:“做人也是这样啊,孩子!人活在世上,不能失了自己的真性,献媚处事,就像盆景中的兰草一样降了品格;这样的人是不会对社会有贡献的。”通过野兰,揭示了全文的主旨。
物象选择的原则
第一、要契合人物特点。朱成玉《祖母是一片不知愁的落叶》中选择“落叶”作为物象来写是比较恰当的,契合祖母的特点:①叶子的脉络像极了祖母的皱纹;②祖母喜欢收藏落叶;③祖母喜欢在叶子上面写些词句,到了清明,把那些写了字的叶子铺满祖父坟头;④祖母去世的那天,落叶纷飞;⑤落叶从不惊叫,像极了祖母的坦然的生命姿态。
第二、要符合情境。选择物象时应考虑到文章中所营造的情境、氛围,要与之谐调。史铁生的《合欢树》之所以选择合欢树为物象,是因为这棵树是母亲亲手栽植,而且合欢树生命力顽强,蕴含着母亲对“我”的希望。合欢树的出现,符合这种特定的情境。如果换成一朵生命力孱弱的小花,就不符合情境了。
第三、要扣住题意。选择物象时,一定要考虑到文章主旨表达的需要。表达母爱可以选择很多种物象,但史铁生选择的物象是“合欢树”,通过合欢树描写了深沉的母爱、坚韧的生命。
物象描写的注意点
第一、要选取相关特征进行描写。同一事物的特征是多方面的。如梧桐,古代凤凰非梧桐不栖,梧桐与美好的品质有关;梧桐叶大,雨滴梧桐叶的声音比较大,常常与忧愁有关;梧桐生命力很顽强,贫瘠的地方也同样能生长。丰子恺写梧桐,抓住了梧桐落叶的特征来写:
一个月以来,我又亲眼看见梧桐叶落的光景。样子真凄惨呢!最初绿色黑暗起来,变成墨绿;后来又由墨绿转成焦黄;北风一吹,它们大惊小怪地闹起来,大大的黄叶便开始辞枝——起初突然地落脱一两张来,后来成群地飞下一大批来,好像谁从高楼上丢下来的东西。枝头渐渐地空了,露出树后面的房屋来,终于只剩下几根枝头,恢复了春初的面目……
作者如此细腻地描写梧桐的落叶,是为了揭示生命无常的主题。因此,选取事物的哪一个特征来进行描写,要结合题旨来进行考虑。
第二、可借助联想、想象,融入作者的情感。在古代诗歌中,物象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就成了“意象”。同样,在写现代文时,也要赋予物象以情感的因素。晨义写梧桐时就饱蘸情感,如下段文字:
是古代一位采风的乐官吧,梧桐。他被丰富美妙的音乐所深深吸引,忘记回去复命。他走不动了,因为背负的实在太多,为—只蟋蟀,他清泪纵横;而一只蝈蝈,就令他热血澎湃。他静静地站在那里,听啊,听啊,听天之音,听地之乐。他听到了河水的倾诉,听到了云彩的感叹……
第三、要与人、事或主题形成关联,这样才能达到衬托人物或突出主旨的目的。比如余秋雨《闲读梧桐》,在写完梧桐之后又回到外公的遭遇上来,用梧桐的命运来衬托外公的遭遇:
推开窗棂,读到的树,竟是一个显山露水的甲骨文字;没有昨天那遮天蔽日的叶子,剩下的是虬树挺干。我的心像是被谁搁上了一块沉重的冰,无法再幻作一只鸟,向那棵树飞去了。这一夜的风呵,就凋零了满树的生命……于是,我读懂了梧桐的落寞,不是慨叹韶华流逝的漠然,不是哀怨人潮人海中的孤寂,而是一种禅意,一种宁静和虚空的玄奥。服从自然又抗衡自然,洞悉自然又糊涂自然,任风雕雨蚀,四季轮回,日月如晦,花开花落,好一种从容淡泊的大度!不禁又感慨起外祖父的英年早逝,悲哀他屈从天命的无奈,悲哀起那个年代里的人们。
【佳作展台】
春日照藤花
□高 妮
每个清晨,我都要经过那株古藤。
那是一株看上去有些岁月了的藤。长长的白廊连通两座教学楼,那藤的根就长在楼前的花坛里。根基处的枝干粗壮虬结,褐色条蔓攀援在白廊上,羽状复叶层层叠叠摊开翅翼,累累花串悬挂下来,一路芬芳。或许是鲜少沐浴到阳光,藤阴面有些虫蛀,两枝有些焦枯,给人一种颓然的感觉。
为那一树淡紫深深沉醉,所以在友人为摄影取景苦恼时,我毫不犹豫地拉她到这一树淡紫下。我在廊下看友人忙碌着,不时地去看她的照片。看得出她很尽心,我于是问她为何偏爱上摄影。
她说,她有个年轻时评弹唱得很好的外婆,偶然看到她的老照片就想学摄影了,这种“捕捉一瞬间的美丽定格成永恒”的事很浪漫。友人边走边拍,不知觉间绕到那藤阴处。“这里照不到阳光挺不入调的。”我如是说,友人却是坦然一笑:“我倒觉得这颓唐正是为了映衬身边的烂漫。”这话一点不错,但我心上却漫过一种不舒服的感觉,但并未细究。我和她问起外婆的事并约好下次去拜访。
我曾暗暗期待能见到一个极具艺术气息的老人,然见到时我却有点失望,因为她外婆。与普通的老人一样,身上有市井的气息,脸上有岁月留下的刻痕。失望之际,友人把我拉进内室,翻出照片给我看。照片上是个面容姣好的女子对着镜头神态从容地微笑,带着江南女子特有的淡雅气质。很难把这个灵秀的女子与如今身形佝偻的老人联系到一起……一张张照片翻过,有些边角已经泛黄卷曲,但即使是灰白的单色也掩不住那些流光溢彩。
感叹一声,我问:“那你外婆现在还唱评弹么?”
她微微摇头:“外婆在和外公结婚后就再没唱了,很多年了,洗衣做饭带孩子她什么都学会了,唯独丢下了年轻时最爱的评弹。”听了这话我的心里莫名沉重起来。辞别友人,我兜兜转转竟又回到了古藤的阴处,不经意发现那根处有些许绿意小片地掩盖原本的焦枯。
“我倒觉得这颓唐正是为了映衬身边的烂漫……”盯着那片绿意,醍醐灌顶般,我终于抓住了当时听到这句话后不舒服的缘由。这藤阴本就不是陪衬,而是一种绚烂背后的生命的美丽。永久背对阳光的藤阴做出的是一种奉献,尽管奉献换来的是腐朽不堪的外表和行人不愿驻足的嫌恶。
即使面对阳光也必会投下阴影,所以必须有什么要处在阴暗里。藤阴选择放弃阳光,从土壤汲取养分供给串串藤花以微笑的力量。它为了整株藤树达到最美,带着疼痛以一种温柔的姿态退居于阴暗。
“春日照藤花,末叶尽舒展。君若能开诚,我亦愿信赖。”这样看来,这古老的诗句似乎别有了深意。
我想起那位老人,这株古藤与那位老人那么相似。当年的她是在一切最美好的时候,带着疼痛,用一种温柔的姿态把爱迫成爱过。她这么做,是为了儿女未来的绚烂,像极了这藤前繁华,背后沧桑……
【点评】永久背对阳光的藤阴用自身腐朽不堪的外表,换来了繁茂的绿叶与绚丽的藤花,这棵古藤的品格与放弃评弹、献身家庭的老人的形象,相得益彰。光的绚烂,本离不开影的衬托。本文在人、事描写与物象描写的切换,如此妥帖而自然,值得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