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美国、德国、韩国特派特约记者 王君如 青木 李大明 本报记者 魏莱 倪浩
月30日,A股大盘盘中巨震超过10%,开盘一度下跌近5%,惊现“跳崖式”下跌,直落逼近3800点,但下午上演“绝地反击”,重上4200点。截至收盘,沪指报收4277.22点,涨幅5.53%;深成指报14337.97点,涨幅5.69%。上半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世界为中国股市唏嘘不已,中国股民也被折腾出一身冷汗。
“救市”集结号已经吹响
“这不是纯技术性反弹,而是救市成果的初步体现”,对于这次反弹,《华尔街日报》6月30日分析称,中国已出台一系列稳定市场情绪的动作,“在这次救市过程中,有人出了真金白银买单,也有人为市场唱多”,救市集结号已经吹响。
新加坡大华继显证券公司经济学家朱超平30日对《环球时报》表示,过去两周的大跌主要由于部分股票的投资已经偏高,脱离了经济增长和企业盈利的基本面,市场心理已经变得脆弱,任何负面消息都可能引发较大规模的下跌。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依靠监管的适时干预来阻挡下跌循环,当日市场反弹即反映了政府救市的效果。
具体来看,在上周五中国A股暴跌后,央行随即在周末宣布定向降准降息,随后中国证券监管部门纷纷发声,券商自查工作将在7月底前后完成,场外配资8月起接受认证申请。
此外,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中国已考虑暂停新股发行(IPO),以稳定当前股票市场。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CNBC)分析称,除了暂停IPO,中国政府还可以大量动员其控制的基金以及汇金公司买入股票来救市。而根据路透社报道,在这两个交易日内,确实有逢低抄底的实质性自发举动,买入的主要为银行、消费品等蓝筹股,以及蓝筹类ETF基金。
股市起伏会撼动经济?
“有人认为这一轮中国股市的暴涨暴跌可能会影响到其经济增速”,美国《华尔街日报》就此展开讨论,“从历史角度看,中国股市的起起落落给总体经济带来的影响并不大。在2008年上一次中国股市泡沫破灭后,A股市场沉寂了5年多,但这并未妨碍中国在这段时期实 现了引人注目的GDP增长。”因此,许多中国观察人士乐观看待本轮股市行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中国经济再添动力”,德国财经网6月30日报道称,尽管中国经济增长有所放缓,但是中国近来的一些重大举动为经济发展增加了信心,包括亚投行协议的签订,在欧洲签署投资协定等。与美国、欧洲等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中国经济仍是“绩优股”。
韩国《中央日报》评论称,中国政府正在调整其经济发展和金融投资策略,中国证券市场出现了“钱生钱”的壮观景象。“从历史来看,强国主要遵循“制造大国—贸易大国—军事大国—金融大国”的路线往前走,现在中国正在这条轨迹上。
“再上5000点需权重股大幅上攻”
对于后市,东吴证券高级研究员邓文渊认为最为关键的是,要确定这次因为去杠杆所形成的恐慌性抛盘能否企稳,“政策层面已经给出市场这样一个信心,所以我认为未来单边下跌的态势不会再有。”但是邓文渊也认为大盘像三四月那样加速上涨的行情也不会再出现,“后市大概会维持在一个修整格局,更多时间里可能处于震荡走势。”
未来大盘能否再上5000点?邓文渊认为这需要权重股的大幅上攻,但是目前这些大盘蓝筹只起到了维稳的作用,“市场会在一段时间内修复创伤,平复情绪,不太可能出现大幅上涨的走势”。
北京枫瑞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吴蕊对《环球时报》表示,政府出台一系列利好政策后,市场以周二下午大涨为标志重上牛途。经过此次市场洗礼,相信投资者不仅领略了股市的风险,而且体会到炒作、博弈的深切危害,价值投资是战胜市场的唯一法宝。对于恶意做空,支持相关部门彻查。
对于广大投资者,邓文渊建议,一定不要盲目乐观,也不要太过悲观,应该多关注有真正成长性和利好预期待释放的个股,结合波段操作。短线超跌创业板、中线绩优成长蓝筹、调整到位的2025中国制造政策红利股以及国企改革股等板块都可能会有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