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转移背景下农业机械化对粮食生产贡献研究

2015-07-01 21:19张宗毅刘小伟
中国农机化年鉴 2015年0期
关键词:播种面积测算用工

张宗毅 刘小伟 张 萌



劳动力转移背景下农业机械化对粮食生产贡献研究

张宗毅 刘小伟 张 萌

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持有我国农业劳动力过剩的观点,众多文献讨论或测算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陈吉元,1988;Taylor,1988;钟甫宁,1995;吴敬琏,2002)。虽然2003年沿海地区已经出现“民工荒”的报道(张玉玲,2004),而且近年来“民工荒”和农民工工资上涨相关的报道越来越频繁(新华网,2010,2011;中国经济导报,2012;凤凰网,2013),但关于农业劳动力过剩的研究似乎并没受到影响(王检贵,丁守海,2005;马晓河,马建蕾,2007;Fung Kwan, 2009;Knight J., DengQuheng, Li Shi, 2011;许和连,赵德昭,2012)。

正是受到这一观点的影响,加上YujiroHayami与Vernon W.Ruttan的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主要观点(简要地说,就是人多地少地区应优先发展替代土地的生物化肥技术,人少地多地区应优先发展替代劳动力的农业机械化技术)在我国经济学界以及部分政府高层决策者中已深入人心,再结合我国20世纪80年代前农业机械化的大跃进失败案例,导致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农业科研资源的分配上(无论是资金还是人力资源)严重倾向于节约土地型的生物化学技术(如品种培育、栽培技术、土地改良、化肥研发等),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对农业机械化的科研投入则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甚至在20世纪90年代,全国农业机械化的最高主管机构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差点在大部制改革中被撤销。这种农业机械化被轻视、漠视的状态,直到2003年因为SARS危机的出现,导致中原地区众多农民工无法返乡参加小麦抢收和秋粮抢种,才有所改观。最直接的体现是2004年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并开始实施持续至今已近10年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虽然SARS事件并不是唯一的原因)。

与此同时,近年来农业机械化却在快速发展。2004年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迅速提高,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由2003年的32.47%增加到2012年的57%左右,9年提高了近25个百分点。主要粮食作物中小麦耕地和播种机械化水平均超过80%,收获机械化水平超过90%;水稻收获机械化水平超过70%;玉米播种环节机械化水平超过80%。

这些现象的重叠,引出以下问题:我国农业劳动力到底是过剩还是短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到底有没有超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中到底发挥了多大的作用?本研究试图通过对农业机械化对劳动力替代贡献的测算,回答以上问题。

一、文献综述与分析框架

1.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

关于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问题,国内外文献大多认为我国存在庞大数量的剩余劳动力。如Taylor(1988)归纳了根据经验法、基准法及劳动定额法等三种方法的相关研究成果,认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比率在30%左右,绝对数在1亿左右;钟甫宁(1995)认为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被低估,低估数量约在1亿左右,亦即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2亿以上;农业部课题组(2000)认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多达1.8亿;Fung Kwan(2009)基于1987—2007年全国和省级面板数据,使用随机前沿CD函数估计出中国有1.38亿农村剩余劳动力;马晓河、马建蕾(2007)根据各类农产品的用工量测算全国2006年全国农业劳动力需求和剩余,测算结果认为2006年全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为1.14亿。

当然,也有学者对我国存在巨大规模农村剩余劳动力存在质疑。如托马斯.罗斯基和罗伯特.米德(1997)认为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被高估和夸大,源于官方数据错误地把流动到其他产业劳动力划分到农业劳动力,夸大的规模有几千万甚至上亿。Ng Ying Chu、Li Sung-ko and Tsang Shu-ki(2000)运用DEA方法计算江苏、四川60个村庄1978—1992年之间的剩余劳动力,结果表明总体剩余比例不到6%。王检贵、丁守海(2005)通过古典估算法、新古典估算法、标准结构比较法对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进行了重新估算和比较分析,研究认为古典测算方法的可信度和解释力都是最强的,其测算结果为2003年全国有4600万农业剩余劳动力。Fang Cai和Meiyan Wang(2008)的研究表明,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中50%是40岁以上(这部分劳动力由于年龄问题是否能算上剩余还有待深究),9.5%是20岁以下(这部分大多为未成年或学生,绝大部分未来不会继续从事农业),剔除这两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只有不到4 300万。基于此,Fang Cai和Meiyan Wang(2008)认为十分有必要重新审视农业劳动力剩余问题,并重新研究中国农业技术变迁方向。John Knight、Deng Quheng and Li Shi(2011)注意到了中国农民工短缺、农民工工资上涨和所谓“农业剩余劳动力”现象并存的矛盾。

以上关于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测算,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①基于动态的生产前沿面(按照当年的生产力水平),计算得出一个是否过剩的静态研究结果,造成农业要素相对稀缺性是静态的错误认识;②忽略了劳动力年龄结构问题,或者即使考虑到了年龄结构问题却在测算劳动年龄外劳动力数量时将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与剩余劳动力年龄结构混同,进而得出错误的结果;③忽略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对劳动强度降低的需求导致劳动力质量在年度间的差异”问题。其中,农业要素的相对稀缺性静止不变的观点,Yujiro Hayami与Vernon W.Ruttan(1985)早就批驳过,他们指出虽然美国和日本在资源禀赋上存在巨大差异,但是美国和日本的农业增长包含了沿着一个共同长期生产函数的变动*事实上,美国和日本农业资源要素的相对稀缺性的确不是一成不变的。美国并非不发展生物技术,根据FAO数据显示,2010年美国的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单产全面高于日本(其中水稻单产75 375千克/公顷,比日本高10 264千克/公顷);日本也并非不发展农业机械化,反而其农业机械的投入强度是世界第一,根据FAO数据显示,2006年日本每千公顷耕地上的拖拉机数量为434.6台而美国仅为27.9台,日本每千公顷耕地上的联合收割机数量为220.6台而美国仅为2.4台,即使考虑到功率大小的问题,日本农业机械的投资密度也远远高于美国。显然,人地关系是动态变化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与认识去指导农业发展实践。。

2.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贡献问题

国内有大量文献尝试直接通过投入产出函数或有无项目比较法来计算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如魏宏安、邵世禄、黄彦彪(2002)运用C-D函数测算了甘肃省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贡献率,认为1981—1999年农业机械化对农业产出的贡献率为21.22%;洪仁彪、杨邦杰、贾栓祥(2000)运用有无项目比较法测算出当年与没有农业机械化相比,农业机械化对我国种植业的总利润贡献率为18.33%;弋晓康、黄新平、朱晓玲(2011)应用有无项目比较法对新疆兵团农一师2007年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的贡献份额进行测算,测算结果认为农一师农业机械化对种植业贡献率为65.1%;杨青、朱瑞祥、张捷、韩文霆(2000)分别运用C-D函数和有无项目比较法测算了陕西省1980年以来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两种方法测算结果分别为20.79%和21.10%;林燕燕、王维新(2005)运用C-D函数测算出新疆兵团1950—1981年期间农机化对农业产值贡献率为32.13%,运用有无项目比较法测算出1982—1994年期间贡献率为32.92%,运用DEA方法测算出2001年贡献率为45.13%。

但以上研究或者直接采用以上研究方法研究农业机械对粮食生产的贡献,存在以下问题:①运用有无项目比较法需要详细了解农业机械作业各环节的作业面积、单位面积节约成本与产出增加量,数据量大而且产出增加量数据需要对比试验才能获得,数据获取难度大,难以较大区域进行应用。②运用C-D 函数,将农业产值作为产出变量,而农业产值是各类农产品产值加总,不同农产品的年度间价格指数波动差异较大,简单加总并用单一的物价指数进行数据修正,很难保证数据的可用性。③现有文献运用C-D函数或DEA方法测算农机化贡献率时,一般用农机总动力或农机净值作为代表农机要素的投入变量,但农机总动力构成复杂,有30%以上为农业运输机械、产后加工机械、渔业机械、畜牧机械等非田间动力机械,直接用农机总动力或农机净值数据作为投入变量研究农业机械对种植业甚至对粮食生产的贡献,就会导致很大的误差。④如果直接用投入产出函数研究农业机械化对粮食生产的贡献,没有具体到单一粮食作物上的化肥、劳动力、农业机械投入量数据,现有整体投入量数据也很难分解到具体作物。⑤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2004年以来农机化发展形势与2004年以前已经有很大的不同,2004年以来全国农机总动力以年均6.05%的速度增长,远高于1993—2003年期间的0.05%,也远高于同期粮食产量3.55%的增速,那就意味着农业机械投入与粮食产出量是非同阶平稳的时间序列,不能直接回归,若进行差分处理成为同阶平稳的时间序列则回归结果又很难解释,若直接回归则会出现农业机械的产出弹性为负进而得出贡献率为负数的荒谬结果。

3.分析思路

基于以上的文献分析,本研究认为:①以往关于剩余劳动力的研究都是基于农业机械化已经快速发展的基础上的,若没有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不仅不存在剩余,反而会存在巨大的农业劳动力缺口,进而影响到农业生产;同时,以往关于剩余劳动力的研究都忽略了或者没有认真分析我国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问题。②以往关于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研究,存在方法应用范围局限、变量选择与处理缺陷,难以直接应用到农业机械化对粮食生产的贡献问题研究上。需要回避各类作物价格波动不一的问题、直接的农机投入数据难以确定的问题、农机化发展速度高于粮食增产速度出现的贡献率为负的伪回归问题。

因此,本研究首先根据各类农作物(畜产品)用工量和生产规模(面积或头数)的变化,来细致测算我国历年农业生产对农业劳动力的数量需求,并结合实际供给数量测算剩余农业劳动力数量;然后根据几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我国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对我国农业劳动力供给规模进行修正进而测算真实剩余劳动力数量;最后假定每亩(畜)用工量从1985年开始不发生变化(也即是农业机械化技术变革停止),测算1985年以后历年农业生产所需要的农业劳动力数量、实际劳动力数量与需要劳动力数量之间的缺口,以测算农业机械化对农业生产特别是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程度。以此来避免以往研究缺陷,间接测算农业机械化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程度。

二、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劳动力的替代——从用工量角度

根据历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资料汇编》和《建国以来全国主要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数据,可绘制图1至图3。可以看出:

(1)1985年以来,我国种植业中主要粮食作物每亩用工量下降幅度较大,稻谷、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等作物的用工量在2010年均下降到10个以下,大豆降到5个以下。同时可以看出,1997年之前各类粮食作物用工量下降速度缓慢,而1997年之后以来各类粮食作物用工量下降幅度较快,特别是2007年以后马铃薯的用工量也呈大幅度下降趋势。

(2)油料、棉花和糖料等主要经济中作物中,花生、油菜、甜菜由1985年的每亩20个工左右下降到10个工左右,而棉花、甘蔗则从每亩40个工以上下降到20个左右,但用工量仍然较大。同时,与粮食作物类似,在1997年以后用工量下降幅度较大。

(3)烤烟、蔬菜、苹果等用工量较大,虽然1985年以来用工量有大幅度下降,但是每亩用工量仍然在40个左右。

(4)散养生猪用工量从1985年每头21.04个下降到7.64个。

用工量的下降,除了农艺模式的变化(如免耕)和生物化学除草除虫技术*但这些技术减少的用工量相对较少,如果农业生产所有生产环节都是纯手工的话,除草、除虫本来就是其中劳动强度最小和劳动时间最少的环节。引起以外,主要是由于农业机械的大量使用所导致(如拖拉机、收获机的大量使用导致种植业用工量下降,饲料粉碎机的大量使用导致养殖业的用工量下降等),我们这里假定这些用工量的下降全部是由于农业机械使用所导致。则可以将历年各类作物或养殖产品的用工量与生产量相乘并加总,计算出历年主要农产品所需用工量。即:

Li=∑sij×lij

(1)

其中:Li为第i年的总用工量,sij为第i年第j类作物(或畜禽产品)播种面积(或畜禽产品产量)。则,用Li除以每个劳动力全年折合劳动天数得到第i年实际需要劳动力数量。即:

Labi=Li/a

(2)

Labi为第i年需要的劳动力数量,a为每个劳动力全年折合劳动天数,取270天(王检贵、丁守海,2005)*根据课题组调查,由于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中国粮食主产区的大多农户平均用于农业生产的时间每人不足2个月,大多时间用于家务或者外出务工,即使不外出务工,也没有人愿意再回到牛耕和镰刀收割的时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务农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例的下降,很少家庭愿意投入大量人力和高强度劳动到农业生产。因此,每年270天的劳动时间显然是高估的。。

各类农作物播种面积和各类畜禽产品数量数据通过整理,对其用工量缺失数据进行处理*由于数据缺失,(1)将玉米、小麦、水稻以外的其他谷物(如高粱、谷子等)用工量在1997年以前,按照三大粮食作物中用工量居中的玉米替代,1997年以后,按照1997年计算(因为针对高粱、谷子的机械化发展几乎无任何进展,而且播种面积快速下降);(2)对于马铃薯2000年及以前的数据缺失,考虑到1985—2000年马铃薯生产机械化进展缓慢,而没有机械化发展水平较低情况下根据我们的调查其用工量和水稻相近,因此1997年以前用水稻用工量代替,1998—2000年保持不变,其他薯类的用工量用马铃薯用工量代替;(3)对于其他豆类用工量用大豆用工量替代;(4)对其他油料作物,用工量取花生、油菜的平均数;(5)对于麻类的用工量按棉花用工量计算;(6)蔬菜种植面积1998年前缺失数据按照1998年计算;(7)农作物中其他作物用工量按主要农作物用工量算数平均计算;(8)对茶叶、林果均按苹果用工量计算,对于1991年以前苹果用工量的数据缺失,按照1991年用工量计算;(9)对畜产品单位产出用工量均用生猪散养用工量替代。,并根据式(1)、式(2)可以计算出1985年以来历年各类农产品生产所需劳动力数量及农林牧业所需劳动力总量。图4展示了根据各类作物(畜禽产品)单位面积(或产量)用工量加总测算出的农林牧业劳动力与当年农林牧业实际劳动力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除了1997年前几年,其他时候变化趋势基本一致的,两列数据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773。

图1 历年主要粮食作物每亩用工数量 数据来源:2002—2011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资料汇编》、《建国以来全国主要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由于数据可获得性,2000年及以前的马铃薯用工量数据缺失。

图2 历年主要棉、油、糖作物每亩用工数量 数据来源:历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资料汇编》《建国以来全国主要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

图3 历年烤烟、蔬菜、苹果、生猪每亩(头)用工数量 数据来源:历年《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资料汇编》《建国以来全国主要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

从图4可以看出,似乎农林牧业实际劳动力大大超出农林牧业生产所需劳动力,1985年超出部分为9 548万人,2010年超出部分为8 240万人,这一农村劳动力剩余数据比王检贵、丁守海(2005)所测算出的4 600万偏大,略低于马晓河、马建蕾(2007)测算出的1.1亿,这也似乎印证了多年来学术界的一个观点:那就是中国人多地少,存在为数不少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因此中国不需要发展农业机械化。那么这个结论经得住推敲吗?我们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假定1985年以后,农业机械化不再发展,劳动生产率停止在1985年不变,那么至2010年,我们每年需要多少劳动力呢?同样用式(1)、式(2),并假定每类作物和畜产品单位面积(或产量)用工量不变,可得到按照1985年劳动生产率主要农作物及畜产品生产历年所需劳动力,对数据进行整理得到图5。

从图5可以看出:假定1985年以后农业劳动生产率不再发生变化,而农业生产面积与产量仍然维持历年水平的话,2003年以后,我国的农林牧业劳动力即不再有剩余,至2010年,我国需要农林牧业劳动力高达3.58亿,比当年实际农林牧业劳动力多9 533万人(这还要保证现有劳动力每个人都是有效劳动力),比按照2010年实际劳动生产率水平生产需要的农林牧业劳动力多1.78亿。由于目前劳动力老龄化和兼业化严重,后面的1.78亿这一数据更为接近实际情况。也即是如果从1985年开始,农业机械化不再发展,我国农业劳动力缺口将高达1.78亿。

通过本部分的分析,不难得出如下结论:从劳动力总量上来看,农业劳动力剩余问题实际上在是一个动态的问题,是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造成的错觉,若没有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持续提高,不仅不会存在所谓的“剩余”,反而会出现农业劳动力严重短缺。

图4 农林牧业所需劳动力实际值与测算值 数据来源:农林牧业劳动力=农林牧渔业劳动力-渔业从业人员数,1985—2008年农林牧渔业劳动力、渔业从业人员数据来自《新中国农业60年统计资料》,2009—2010年农林牧渔业劳动力为根据“平均每一农林牧渔业从业人员主要农产品生产量”和“粮食生产量”两个数据求得,2009—2010年渔业从业人员数据来自《中国农业年鉴(2010年)》和《中国农业统计资料(2010年)》。

图5 按1985年劳动生产率测算农林牧业所需劳动力与实际劳动力对照

三、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分析

从前面的分析,我们看到,农林牧业劳动力中,2010年仍然存在8 240万的剩余劳动力,那么这些劳动力是否真的过剩?或者说虽然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确起到了保障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的作用,但是否存在发展超前?下面对我国实际供给的农业劳动力年龄结构进行进一步分析。

图6 两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农林牧渔业劳动力各年龄段比例

图6展示了第四次(1990年)、第六次(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关于农林牧渔业劳动力年龄结构的统计情况。

可以看出,20年间40岁以下农业劳动力所占比例从68.08%下降到38.90%,下降近30个百分点,40岁以上农业劳动力所占比例则从31.20%上升到61.10%,上升了近30个百分点,而40岁以上的农业劳动力中又有56.52%大于50岁。随着农业劳动力的快速转移,这种快速老龄化趋势将在未来进一步加剧,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将面临着农业劳动力持续快速下降的过程,而剩下的农业劳动力中,由于老龄化严重,并不能算成全劳动力。前面虽然计算出8 240万人的农业劳动力剩余,但是实际上2010年的农业劳动力中50岁以上的农业劳动力就有9 144万人,这些人是否真正算得上剩余还存疑问。

按照《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1999〕8号)规定,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按照这一标准,第4~6次人口普查数据中,年龄超过此标准的农业劳动力比例和总量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前面计算出的2010年8 240万剩余农林牧业劳动力中,就有6 217万人是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也即是只有2 023万人是剩余劳动力,该数值仅占农林牧业总劳动力的7.70%,剩余程度较为轻微,低于以往文献测算数据。同时,考虑到兼业情况,该数值要更小,甚至基本不存在剩余劳动力情况。这与近年来农业机械化水平快速提高、农业劳动力用工成本和农民工工资水平快速上涨以及“民工荒”成为常态等现象是吻合的。

表1 三次人口普查农林牧业劳动力年龄结构与总量

另一方面,通过简单分析被替代农林牧业劳动力与农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看出近年来实际上并不存在严重的农业劳动力剩余。用前面按照1985年劳动生产率计算出的农林牧业所需劳动力减去按照历年实际用工计算出的农林牧业劳动力,得到与1985年相比历年农业机械替代的劳动力数量,以该数值为解释变量,用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因变量,进行限制常数项的线性回归(令常数项等于1985年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同时由于chow检验显示1998年发生结构性变化,因此只采用1998—2010年数据),可以得出如下回归结果:

leve=16.38+18.85×L替代

(3)

调整后R方达0.91,拟合程度较高,也即是农业机械化每替代1亿劳动力,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增加18.85个百分点,或者说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替代了542.98万农业劳动力,按照目前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年均增长2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每年替代农业劳动力1千万左右,这与2011年我国农业劳动力人数下降1 337万人基本吻合,这也某种程度表明,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并没有超前发展,反而是农业机械化正在不断弥补由于农业劳动力转移带来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下降,也即是不是替代而是弥补。

也即是说,在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50%的今天,我国并不存在严重的农业劳动力剩余问题,或者目前根本不存在农业劳动力剩余这一问题,近年来劳动力转移数量与农业机械化替代劳动力数量基本吻合也表明并不存在严重的农业劳动力剩余的问题。反而,若没有这些年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生产2010年同样多的农林牧业产品还需要增加高达1.78亿左右的有效劳动力,存在严重的劳动力短缺问题。未来随着老龄化加剧、农业劳动力快速向其他产业转移以及农民子女从事农业意愿急剧下降,可预见未来我国农业劳动力将持续、快速下降,若没有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作为保障,我国农业生产将受到严重冲击。

四、基于劳动力替代农业机械化对粮食生产贡献

图7展示了1985年以来主要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变化趋势,可以看出:①水稻整体波动幅度不大,与1985年相比2010年播种面积仅下降了6.85%;②小麦播种面积下降呈下降趋势,但2004年以来略呈上升趋势,与1985年相比2010年播种面积下降了16.98%;③玉米播种面积除2000—2003年之间存在反复以外,其他年份基本处于持续上升状态,与1985年相比2010年播种面积上升了83.68%;④其他谷物播种面积快速下降,与1985年相比2010年播种面积下降了69.71%;⑤薯类、豆类播种面积基本保持稳定,与1985年相比2010年播种面积分别上升了2.07%和2.27%。整体来说,粮食播种面积虽然存在一定幅度波动,但在2004年以来持续上升至1985年水平,与1985年相比2010年粮食播种面积上升了0.95%。

1985年以来,虽然粮食播种面积波动不大,但由于主要粮食作物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快速提升,粮食生产对农业劳动力的实际需求却持续下降,从1985年的1.057 0亿人下降到2010年的0.434 4亿人(图8)。

其中:水稻生产实际需求劳动力数量从3 898万下降到1 299万人,小麦生产实际需求劳动力数量从2 354万人下降到760万人,玉米生产实际需求劳动力数量从1 602万人下降到1 322万人,其他谷物生产实际需求劳动力数量从963万人下降到284万人,薯类生产实际需求劳动力数量从1 042万人下降到464万人,豆类生产实际需求劳动力数量从711万人下降到215万人。

若按照1985年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各类粮食作物实际需要的劳动力数量远大于目前的实际需求数量(图9)。

图7 主要粮食作物历年播种面积

图8 主要粮食作物历年实际需要劳动力人数

图9 主要粮食作物按照1985年劳动生产率历年需要劳动力人数

可以分别算出,农业机械化对各类粮食作物的劳动力替代贡献率(或者说产出贡献率)分别为:水稻64.21%、小麦61.10%、玉米55.09%、其他谷物2.45%、薯类56.40%、豆类70.43%,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农业机械化,2010年主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由于缺乏足够农业劳动力将分别下降以上比例,粮食作物整体播种面积将下降59.06%(当然,此处只是静态地假设,没有考虑到由于粮食种植面积下降后,粮食价格上升进而造成的市场应对措施:如更多其他行业劳动力投入到农业中或者粮食进口的问题,可能实际的下降面积要远远低于59.06%)。这与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也是一致的,2012年,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中小麦耕种收三个环节机械化水平分别为98.90%、86.52%和92.32%,水稻耕种收三个环节机械化水平分别为93.29%、31.67%和73.35%,玉米耕种收三个环节机械化水平分别为93.79%、82.30%和42.47%。显然,如果没有农业机械化,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影响是巨大的。

值得一提的是,农业机械化不仅由于替代劳动力从而对粮食产量起到较大贡献,作为先进农艺的载体,一些农业机械化技术还有增加单产从而增加粮食总产量的作用。

五、研究结论

(1)以往测算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相关研究忽略了农业机械化的动态发展,以及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和兼业化问题,考虑到这些问题,我国剩余劳动力问题非常轻微甚至已经不存在剩余劳动力问题。2010年的农林牧业劳动力中,有9 144万超过50岁,有6 217万人年龄超过法定退休年龄。而通过每亩(畜)用工量和播种面积(或养殖数量)测算出来的农业劳动力需求数量只比当年实际劳动力数量要少8 240万人,这8 240万人全部超过50岁。所谓剩余劳动力恰恰是年龄偏大、劳动能力较差甚至丧失的对象,根本不能将其当着剩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只能从事简单的农业生产,无法也无需转移到其他产业。

(2)通过定量研究表明,目前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年均增长2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每年替代农业劳动力1千万左右,这与2011年我国农业劳动力人数下降1 337万人基本吻合,这说明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并没有超前发展,反而是及时弥补了由于农业劳动力转移留下的生产能力空缺。

(3)假定1985年开始,我国不再发展农业机械化,定量研究表明,我国目前的农业劳动力存在巨大的缺口,缺口量约为1.78亿。若1985年以来,没有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忽略价格变动、劳动力的流动和国际贸易等市场应对措施静态地看,2010年水稻播种面积将下降64.21%、小麦下降61.10%、玉米下降55.09%、其他谷物下降2.45%、薯类下降56.40%、豆类下降70.43%,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农业机械化,2010年主要粮食作物播种由于缺乏足够农业劳动力将分别下降以上比例,粮食作物整体播种面积将下降59.06%。近年来,农业机械化对于我国农业的发展和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起到了巨大的贡献。

综上所述,纠正“我国人多地少,存在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错误观点,在农业机械化的科研、推广上给以投入倾斜,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张宗毅,张萌,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刘小伟,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论文来源:《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4年第6期)

猜你喜欢
播种面积测算用工
国家统计局发布关于2022年夏粮产量数据的公告
土库曼斯坦土豆播种面积创纪录
2021年俄罗斯油籽播种面积或创下历史最高纪录
“信息超市”精准破解用工“两头难”
ETC门架系统传输带宽及流量包测算
如何防范村级用工管理的新风险
上海地铁列车折返能力分析与测算
美国大事和玉米播种面积将提高
“用工难”困扰西部地区:费力气招人 干一个月走人
汽车道路阻力测算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