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经济合作的新机遇

2015-06-30 18:16邹秀婷
西伯利亚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黑龙江省俄罗斯经济

邹秀婷

摘要:与俄罗斯的经贸合作是黑龙江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黑龙江省一直努力探索增强、深化对俄经贸合作途径,并取得巨大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2013年《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2014年黑龙江省构建“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中俄跨境铁路大桥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双方政府积极促进经贸合作、扩大能源合作,为黑龙江省对俄开放带来新的机遇和更大化发展空间

关键词:黑龙江省;俄罗斯;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5.4;F151.2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 - 0961( 2015) 01 - 0009 - 04

黑龙江是我国对俄贸易、投资、旅游、能源、农业、林业、电力合作第一大省,对俄经济合作是引领和牵动黑龙江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的目标是,力争在2020年前对俄贸易额达到480亿美元,将双方经贸合作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2014年黑龙江省构建“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将有助于黑龙江省实现这个目标。

一、黑龙江省与俄经济合作现状

(一)贸易额增幅收窄。2012年中俄贸易额较上一年增长11. 2%。2013年受中俄贸易大环境影响,黑龙江省与俄罗斯贸易额为223. 65亿美元,同比仅增长5. 82%。2014年1-11月黑龙江省对俄进出口总额完成214亿美元,同比增长7. 3%[1]。。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在全省和全国的比重依然较大,占黑龙江省外贸总额的一半以上,占全国对俄贸易总额的24. 7%。对俄投资总额10亿美元,同比增长20%,占全国对俄投资总额的30%以上。

(二)农业合作方兴未艾。黑龙江省与俄东部地区农业合作开展顺利。黑龙江省与俄远东联邦区、西伯利亚联邦区以及乌拉尔联邦区都开展了农业合作,特别是与远东的阿穆尔州、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滨海边疆区、犹太自治州等10个州区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农业合作关系。

目前,黑龙江省在俄境内种植土地720万亩,相当于省内3~4个中等县(市)的耕地面积。年生产粮食170万吨;生猪存栏8万头、肉牛2 000头、家禽5万只。全省在俄农业经营主体共有160家,其中包括110家企业、30家农村种植大户、20家农户联合经营[2]。

一些企业在俄从事农业合作非常成功。如东宁华信工贸有限公司在俄建设了中俄现代农业合作区,目前是中俄最大的农业合作开发项目。合作区主要种植大豆和玉米,单产连续多年在俄滨海边疆区排名第一,多次被该边疆区评为最佳农业企业。

(三)投资理念转变。黑龙江省是全国对俄投资大省,投资累计占全国对俄投资额的1/3。近年来,黑龙江省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资俄罗斯,这些企业都认识到对俄投资要转变观念。一是对俄投资不能只是自己获利,而不考虑对俄回报。在俄投资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一定要遵循互惠互利、共赢的原则。在企业发展受益的同时也要惠及当地百姓和政府。

二是很多企业注意保护当地生态环境。黑龙江省很多企业在俄从事木材采伐、加工等,这些企业在保证生产的同时,也重视保护环境,如某木业公司就在阿穆尔州建立了一个树苗生产基地,年可育苗百万株。这在当地引起良好反响,阿穆尔州和犹太自治州政府都派人前去参观学习,将其作为一个示范点。

三是企业开始重视在遵纪守法的基础上合作发展。企业在俄遇到问题会采用法律手段解决,而不是私下解决。企业都希望中俄司法机关建立协调机制,帮助企业解决贸易纠纷,维护在俄巾国企业的权益。

一、存在的问题

(一)相互投资额较少。近年来,黑龙江省对俄投资额逐年增长,但由于基数较小,每年实际投资额10亿美元左右。黑龙江省企业对俄投资合作主要面向农业、林业、矿产、能源、建筑、建材等行业,地域范围覆盖远东及俄腹地的17个州区。

俄罗斯对黑龙江省投资额微乎其微。双方相互投资额低的主要原冈:一是中俄都处于经济转轨时期,都需要从外国吸引资金发展国内经济,对外投资能力较弱。尤其是黑龙江省与俄东部地区都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对外投资能力更弱。二是俄投资环境相对欧美发达国家较差,加上黑龙江省企业对外投资经验不足,在俄投资出现很多失败案例,产生了消极影响。

(二)双方贸易额(不包括原油进口)增长缓慢。近年来中俄贸易额一直以两位数增长(不包括2009年)。然而,2013年我国对俄贸易额只增长1%,黑龙江省增长5%。对此,俄驻中国商务代表齐普拉科夫认为,“这是由于能够支持双边贸易快速增长的宏观经济基础还没出现”。

2013年对俄贸易额增长缓慢的原因:一方面是我国经济增速放缓,对原材料需求减少,抑制了俄对我国的出口。另一方面俄GDP增速也在下降,第一、二季度GDP同比增长仅分别为1.6%和1.2%,第三季度经济增长接近于零。冈此,俄居民消费需求呈放缓态势,消费者信心指数出现利空趋势,这导致俄市场对外国日用消费品和工业品包括中国商品需求的下降,制约了黑龙江省对俄商品出口快速增长。

2014年中俄贸易额增长稍高于上年,1-11月我国对俄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约5%,黑龙江省增长7%。其原因之一是,2014年8月俄为对抗西方出台反制裁措施,禁止从欧盟、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挪威进口牛肉、猪肉、水果、蔬菜和乳制品,导致俄对中国产品需求大幅增加。

(三)贸易摩擦加剧。俄罗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为保护本国企业利益,频频对我国商品进行反倾销调查,征收反倾销税。自2013年1月26日起,欧亚经济委员会(包括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对我国生产的多种产品征收反倾销税。2014年9月,欧亚经济委员会对我国生产的卡车轮胎进行反倾销调查,这是2014年内第六次针对中国商品的反倾销调查。endprint

(四)竞争环境日趋复杂。当前,黑龙江省企业面临的竞争一方面来自国外,欧美发达国家企业投资经验丰富、投资理念先进、资金充足、诚信度高,在俄市场很容易获得成功。日本、韩国等国家与俄东部地区地缘较近,对黑龙江省企业压力更大。另一方面还有来自国内的竞争。黑龙江省轻工业不发达,出口远东和西伯利亚的服装、鞋帽、纺织品大部分来自省外,地产品只占20%多。现在国内很多省份已不需要通过黑龙江省向俄罗斯出口。如2012年,广东省与俄进出口总额达77.53亿美元,黑龙江省对俄出口额次于浙江、广东和江苏省,在全国排名第四位。2013年,广东省还在莫斯科设立了广东名优商品(莫斯科)展销中心。国内其他省份的崛起使黑龙江省面临巨大压力。

(五)很多领域合作空间大,但困难重重。黑龙江省与俄东部地区在农业、林业、建筑业等领域合作机会多,而且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存在的困难也很多。比如劳动力配额问题,劳动力不足,企业很难做大做强。建筑业企业存在资质问题。俄远东地区近60%的楼房是黑龙江省企业开发或承建的,但进入俄罗斯房地产市场的黑龙江省企业的99%都是建筑公司,仅有一两家获得开发资质。

此外还有标准、法律、沟通上的问题以及俄方法律法规经常变化、官员腐败、工作效率低等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三、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经济合作的新机遇

(一)《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以及黑龙江省“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带来的机遇。2013年9月,国务院批复了《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将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为黑龙江省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规划》把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战略定位为我国沿边开放新高地,明确要求把黑龙江和内蒙古建设成为中国对俄及东北亚开放的桥头堡和枢纽站,突出了黑龙江省在国家沿边开放格局中的重要地位,确定了“以开放促开发”的发展路径和相应支持政策。发展目标是,到2020年,全国对俄及东北亚沿边开放重要的桥头堡和枢纽站基本建成,成为全同沿边地区重要经济增长区域,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对俄进出口总额达到700亿美元,对俄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

2014年,黑龙江省谋划构建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东丝路带”的实质是通道建设,是以哈尔滨为经贸中心和合作平台,以边境口岸为桥头堡、枢纽站,有效联接中国沿海港口、俄远东及西伯利亚和我国东北地区的主要城市。“东丝路带”建设可以充分发挥黑龙江省作为联结亚欧通道枢纽优势,建设联接亚欧的国际货物运输大通道,以大通道搭建大平台,做大做强对俄贸易。

(二)中俄跨境铁路大桥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带来的机遇。2014年,同江一下列宁斯科耶跨黑龙江铁路桥已经开始建设。同江大桥设计年过货能力为2 200万吨,建成后将成为我国继绥芬河、满洲里后的第三条对俄铁路运输大通道。

9月,实施黑河一布拉戈维中斯克跨黑龙江大桥项日的中俄联合公司成立,预计2015年夏季开始动工。这两座大桥的建设对于促进黑龙江省与俄互联互通有重大意义。大桥建成后必将对黑龙江省与俄合作产生深远影响。

(三)双方政府积极促进经贸合作带来的机遇。黑龙江省政府和俄东部各州、边疆区政府都高度重视双方的经贸合作,多举措为企业牵线搭桥。2013年10月,在哈尔滨举行了中国黑龙江一俄罗斯远东区域合作暨大型企业项日洽谈会。这次会议由黑龙江省政府与俄滨海边疆区、犹太自治州、阿穆尔州政府共同主办。中俄各有100家大型企业参加了洽谈会。会议目的是促进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推动双方资源、资本、市场、技术衔接,形成新的竞争力,使双方合作实现新突破。

为使企业更多了解俄情况,黑龙江省相关部门还组织企业去俄参加展会。2013年5月,黑龙江省商务厅组织省内相关企业和单位参加了在俄哈巴罗夫斯克市举办的“哈巴罗夫斯克建筑材料、建筑机械及技术专业展览会”。在这次展会上,黑龙江省企业共签订对俄出口协议558.7万美元,签订意向合作项目28项,意向成交金额3 905万美元。

(四)扩大能源合作带来的机遇。目前,中俄最大的能源合作项目是通过中俄原油管道每年从俄进口1 500万吨原油。2013年6月,中俄又签署了一份能源合作协议,协议规定在未来25年内俄向中国出口3. 65亿吨原油,每年向中国供应4 800万吨原油,其中部分增供原油通过中俄原油管道运输。

中俄天然气合作项目也已谈妥。2014年5月21日,中石油与俄气签署了《中俄东线供气购销合同》,双方商定,从2018年起,俄通过中俄大然气管道东线开始向中国供气,输气量逐年增长,最终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累计30年,总价为4 000亿美元。9月1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俄方境内段开工仪式在雅库茨克市举行;按照计划,巾国境内段管线将于2015年上半年开工建设。双方将共同确保整个东线管道在2018年建成通气。如果天然气项目顺利进行,黑龙汀省刘俄能源合作将迈上新台阶。

黑龙江省从俄进口电力逐年增加。现阶段已在中俄边界架设四条跨境国际输电线路,2013年自俄进口电力34. 95亿千瓦时。自1992年7月开展中俄电力合作以来,截至2014年3月末,黑龙江省电力公司累计完成进口俄电力118. 08亿千瓦时,俄统一电力系统公司还计划在阿穆尔州建设燃煤电站,所产电能用于对我国出口。未来增加俄电进口潜力巨大。

四、对策建议

(一)农业。俄远东农业一直比较落后。为保障远东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地区粮食安全,俄联邦政府在新制定的《国家农业发展纲要(2013 -2020年)》中提出,2016年前将在远东联邦区的滨海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阿穆尔州、萨哈林州和犹太自治州建设五个农工综合体。这五个农工综合体将重点发展大豆、玉米、水稻、马铃薯的种植,奶牛、马、猪的养殖,肉鸡和蛋鸡的养殖,海产品养殖,以及农产品的加工业、物流业。

远东大力发展农业对黑龙江省是利好消息。俄方需要大量资金、人员、先进的种植技术、物美价廉的农机具等,这些黑龙江省都能提供,因此远东愿意与黑龙江省企业合作。

黑龙江省不仅可以扩大在俄种植面积,还可以扩大对俄出口农机具。俄东部地区地势平坦,非常适合机械化大面积作业,但是俄大部分农业机械超龄服役,拖拉机的80%、谷物收割机的56. 5%、马铃薯收获机的63 010、饲料收割机的34. 6%都陈旧落后。俄需要大量农业机械,而俄农机制造业只能满足需求量的35%~60%。目前,俄农机市场主要被欧美企业占据,黑龙江省每年对俄出口各类农机具600多台(套)。俄东部地区需要大量农机具,黑龙江省企业如果能打开俄农机市场,前景广阔。

(二)建筑业。俄东部地区大开发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该地区落后的交通基础设施制约了经济发展。俄远东要投巨资修建公路、铁路、机场、码头、港口,还要改善居民住房条件,《远东和贝加尔地区2025年前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提出居民住房面积要从2010年的人均19平方米增加到2025年的32平方米。同时,远东地区有大量房屋须维修。远东现有住宅总面积为1. 31亿平方米,破损率超过60%,有30.1万人居住在740万平方米的旧房和危房中,等待获得住房的家庭有19.5万户。这为黑龙江省建筑企业投资俄市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巨大空间。黑龙江省建筑企业具有建筑成本低、建筑工期短、工作效率高的优势,加上政府的支持,在俄商机会日渐增加。

除了建筑业外,黑龙江省建材业也可以扩大对俄出口。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俄需要大量建筑材料、装饰材料、家具、灯具等。我国建筑材料、装饰材料价格低、质量好,很受俄罗斯人欢迎。黑龙江省建材企业要把握住这个机会,扩大对俄出口。

(三)机电产业。当前,中国是向俄出口机电产品的主要国家。中国机电产品热销俄罗斯。不过在黑龙江省对俄出口总额中,机电产品所占比重低于全国水平。2013年1-9月,黑龙江省对俄出口机电产品9.3亿美元,同比下降1. 4%,在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为20.4 010。我国机电产业发展很快,产品具有竞争力,俄机电产品市场又很大,黑龙江省企业应积极发展机电产品出口。endprint

猜你喜欢
黑龙江省俄罗斯经济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动词的时态中考高频考点练习题
2014年黑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二等奖)
另辟蹊径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同舟共济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欲盖弥彰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