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今天是‘互联网+最好的时代,同时也是‘互联网+最危险的时刻。我们最担心的就是,当全社会都去关注‘互联网+的时候,反而是让这些依托于互联网、有互联网思维这些企业发展变得不好的时候。以前阿里巴巴和很多中国互联网企业能够发展起来,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政府给予很宽松的环境,造成我们有了相对宽松的土壤和环境,让我们自由去发展。互联网‘+什么都可以,但‘互联网+绝对不能加传统思维,绝对不能加既得利益。
在‘互联网+这个时代,面对未来的时候,我们所有人都是弱势群体,不去创新、不去变革、不去打破原有的既得利益格局,任何人不创新,3个月没有新的东西出来,你就被淘汰了。”
——阿里巴巴集团资深总裁金建杭。
“华为是长期做实业的公司,虽然互联网+炒的很热,但华为不是特别认可。互联网本身颠覆的还是互联网行业,用互联网做传统产业,不现实。传统产业是物理世界和信息技术,更合适的思路应该是传统产业+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传统企业,互联网只是渠道。特别是有产品和服务的行业,不能忘记产品的本质,而且更重要的是产品和服务,离开产品谈互联网是无稽之谈。”
——在华为深圳举办的2015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在描述企业业务转型的时候表述了对互联网+的看法。
“我们这代人,还是应该做一些扎扎实实的东西,把这些东西可能升华的机会和途径交给年轻一代来决定和处理,这就是我自己向互联网转型的过程,就是远离互联网,做一些扎扎实实的东西。”
——IDG技术创业投资基金合伙人李建光。
“今天我想谈谈对模仿的体会。我们不要一提模仿就感到它是一个贬义词,我这里的模仿指的是褒义。尤其要获得后发优势,模仿更重要。我喜欢运动,其中也包括公路自行车。公路自行车赛两种,一种团体赛,一种个人赛。三流的团体赛平均成绩好过你单人赛的世界冠军。为什么?在企业管理中有一个策略就是跟随路线。我们所谓的模仿,就是跟随,不是去创新。自行车团体赛就是典型的跟随路线,第一辆承受了空气阻力,第二辆、第三辆跟随它非常轻松。所以团体赛自行车是交替在前面领骑,交替到第一扮演很吃力的角色。团体赛的自行车一定是一辆紧跟着一辆。实际上中国改革开放的相当一段时间内,包括在今天,我们仍然是跟随路线。但中国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一定程度你会发现你可跟随的目标没有了,中国企业已经大到没有对象可模仿。”
——万科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王石。
“大家说我这个事闹得很大(从万科辞职),其实我就是想出来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因为我干了22年的房地产,我实在想出来看看房地产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就是这么简单。但是事情搞得好大,点燃了好多关于创新的话题。实际上不是我在创业,是这个时代在创业、在创新,只不过我可能踩在电门上就变成这样了。”
——前万科集团副总裁毛大庆。
“在经济新常态下,科技创新、人才工作的思路与过去有重要差别:由外商直接投资主导转向本土企业依据内需推进创新驱动;由引进资本、技术设备为主转向以人力资本和人才制度创新为主;由重点建设外向型经济开发区转向促进科技创业、建设创新平台和优化创新环境。”
——南京大学长三角研发中心执行主任刘志彪。
“我一直认为企业家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科学家,很多人把科学家看的很重,把企业家看的很轻,觉得企业家就是赚钱买进卖出的倒爷。我做了企业家以后,我为自己做商人感到骄傲,因为我们参与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我特别同意周其仁教授讲的,我们也需要参与制度、法制的建设,因为不去考虑,我们共同关心的问题,中国经济就像过山车,一会儿好,一会儿不好,我们需要参与制度的建设,用制度和法制,来保证这个国家、这个社会经济持久健康的发展。”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
“董事长在董事会里面,是去做未来的事情,推动公司做未来。马云说过:‘明天很美好,今天很残酷,后天更美好,但是我们看不到明天就死亡了。所以当一个领导者就是在今天、明天、后天,还有昨天之间,不断过滤和做决定。”
——知名地产商冯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