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颖静
【摘 要】
“儿童画”是幼儿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它是幼儿表现内心世界的一种载体,即绘画是发展幼儿想象的一种有效手段。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身就是想象”。所以在美术活动中让幼儿展开想象的翅膀,发挥其想象力,发展其想象潜能,提高其艺术修养,是一件意义重大的工作。
【关键词】
幼儿想象 儿童画 美术教育
一、提出问题
《纲要》提出:在艺术活动中要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美术活动是幼儿喜欢的一种艺术活动,也是幼儿园进行创造教育的良好途径。
所谓“创造”即把以前没有的事物产生出来或者制造出来,是一种典型的人类自主行为。“创造”的最大特点是有意识地对世界进行探索性劳动的行为,因此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都是创造的结果。《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应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将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提到一定高度。幼儿园教育对于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美術教育是培养儿童发现美、创造美的艺术教育。那么如何在美术活动中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在孩子作画的同时,势必有家长在一旁指导,这种反应具体表现在:
对话一:A:“今天老师要求你们画的是圣诞树?”
B:“是呀,妈妈你看,好吗?”
A:“真像,和真的没什么两样。”
对话二:A:“今天画的是什么?过来和爸爸说说?”
B:“小蜘蛛织网。”
A:“我怎么看不出,画的黑乎乎,什么呀?”
对话三:A:“看,我画的。”
B:“你看看老师叫你画各种各样的衣服,你怎么画一个服装店,回家好好画一件。”
这是出现在家长和幼儿之间最为普通和经常性的谈话。我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家长的一些内心想法。家长只是单方面地追求孩子画的像不像,一味强调孩子每张画都必须很像物体,只要有一点不像就会指指点点,搞得孩子没有了兴趣,把画画看成一件困难的事情。是哪那些因素影响了孩子绘画的兴趣?我们是否可以避免或减少?为此,笔者展开了针对性的调查,了解家长如何看待美术活动中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并给予一些意见和建议。
二、研究对象
调查对象:针对在幼儿园画画兴趣小组一个月的教学工作,笔者从如何诱发幼儿想象力做了以下量表分析,还通过和家长个别交流,有的家长在对如何诱发幼儿想象力这一问题也有一定的看法,并不是画的像就是好,他们更希望通过这个兴趣班发挥幼儿想象力,表达幼儿内心的想法。
调查方法:主要通过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向家长发放问卷调查,发放时间为一个月的教学工作期间,发放问卷140份,收回问卷136份,其中有效问卷120份。
三、案例和分析
案例:以下是幼儿讲述和评价部分
幼1:“我把圆形变成了一个皮球。”(上面只画了一只红色的皮球)
家长:“你今天有进步,很棒,皮球的颜色涂的很均匀。”
幼2:“我画了一个《去太空旅行》。”
家长:“你可以观看星星、月亮来创造画面,画一个造型各异的太空船。”
评价:由案例二得出,“好”“不好”这种评价没有存在的价值,不能促进幼儿个性化、特色化的发展。在绘画中,要考虑到每个幼儿的差异,将幼儿的现实发展评价和幼儿未来发展评价结合起来,用发展的眼光对幼儿发展做出全面的评价。
四、建议与小结
儿童美术教育应注重张扬个性、拓展思维、激发想象力、充分开发右脑,因而在美术教育中应努力做到:
(一)重视儿童绘画过程,让幼儿自主绘画
家长在幼儿创作作品时,往往以成人的思维方式列举一大堆“新颖”的构思,或者为幼儿提供许多“优秀”的范作让其借鉴,使幼儿的创造性不能得以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应顺应幼儿的思维,尊重幼儿的想法,鼓励幼儿照自己的想法去画。在创作时,应该为幼儿提供多样的艺术材料让他们自由选择,在不断地体验、选择中,发现适合自己的表现材料。在幼儿创作的作品评价时,应细致、谨慎地考虑幼儿的意志、兴趣、观察力、表达方式等个性品质,依据每个幼儿、每个阶段的发展水平进行纵向评价。鼓励幼儿展示个性,体味创新的乐趣。评画、评作品要以表扬为主,要在幼儿原有的基础上,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加以归纳总结,给与肯定和鼓励,使幼儿获得喜悦和满足。
(二)营造宽松自由的心理氛围和丰富多彩的教育空间
蒙台梭利认为:“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使每个儿童的潜能在一个有准备的环境中能得到自我发展的自由。”在美术活动中,首先要营造一个鼓励、强化幼儿大胆想象、创造的意识和行为的心理氛围,其次创设富有参与性、探索性、充满情感色彩的审美环境,激发幼儿美术表达和表现的愿望,让孩子的创作空间变得十分宽松、自由,表现没有统一的模式。
(三)丰富感性认识,积累生活经验
幼儿进行美术活动,就是对其所知的表现,所知越多,理解越深刻,进行美术活动的素材就越丰富,进行美术活动的动力也就越充足。因此,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丰富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让幼儿积累丰富的审美心理意向。通过这些途径,来丰富孩子的感性认识,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形成一定的审美意象。
(四)设计美术活动主题,鼓励自由表达、表现想法
在设计美术活动主题时,教师必须学会站在幼儿的视点上,用他们的思维方式去认识世界、解释世界。每个孩子的心都是一个充满幻想和想象的神奇世界,教师要着眼于童心的释放,鼓励儿童好奇心的张扬,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大胆表现、自由想象,让幼儿画其所爱,画其所想,使幼儿按自己的兴趣有感而发,由情而画。
总之,艺术贵在创新。美术教育就是要培养幼儿的艺术创造才能,促使幼儿其他方面的综合性创造才能的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提倡艺术独创精神,一定要培养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力,科学引导,为幼儿打开想象之窗,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