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协同理论的经管类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

2015-06-29 07:09刘云华王艳伟刘苗苗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年3期
关键词:协同机制人才

张 仙,刘云华,王艳伟,张 慧,马 蓉,刘苗苗

(云南农业大学 a.经济管理学院;b.基础与信息工程学院;c.招生就业处,昆明 650201)

当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社会需求出现了脱节,一方面是每年几百万的高校毕业生,另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总在抱怨找不到合适的人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社会各界都提出了很多有针对性的策略和建议[1]。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教育部官员提出,要推进教育转型,解决中国大学生当前的就业难问题[2]。为此,很多高校开展了课程改革,企图通过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然而,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仅仅企图通过其中的一个环节来改善人才培养质量是不现实的。因此,笔者依托协同理论,对本科人才培养进行探索,以便为解决当前人才培养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一个思路。

1 协同理论

协同论(Synergetics)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多学科研究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最早由联邦德国学者赫尔曼·哈肯教授提出,是系统科学的重要分支理论。所谓“协同性”,是指一个开放系统内部分要素或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同步的非线性作用特性,主要研究开放系统在与外界有物质或能量交换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协同作用,自发地出现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结构,以应对外界的变化。协同论认为,千差万别的系统,尽管其属性不同,但在整个环境中,各个系统间存在着相互影响而又相互合作的关系[3]。协同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3个方面:

1.1 协同效应

协同效应是指由于协同作用而产生的结果,是指复杂开放系统中大量子系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整体效应或集体效应。对千差万别的自然系统或社会系统而言,均存在着协同作用。协同作用是系统有序结构形成的内驱力。任何复杂系统,当在外来能量的作用下或物质的聚集态达到某种临界值时,子系统之间就会产生协同作用。这种协同作用能使系统在临界点发生质变产生协同效应,使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从混沌中产生某种稳定结构。

1.2 伺服原理

伺服原理认为系统内部的各种子系统、参量或因素对系统的影响是有差异的、不平衡的。这种影响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时间的反应不同。伺服原理认为,系统在走向有序的过程中,在到达临界点或临界态附近时,最终将出现少数慢变量支配多数快变量的情形。这为人们深入研究开放性系统的演化过程提供了一个视觉。

1.3 自组织原理

自组织原理指的是系统在没有外部指令的条件下,其内部子系统之间能够按照某种规则自动形成一定的结构或功能,具有内在性和自生性特点。自组织原理解释了在一定的外部能量流、信息流和物质流输入的条件下,系统会通过大量子系统之间的协同作用而形成新的时间、空间或功能有序结构。[4]

2 高校人才培养中引入协同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随着社会的变迁,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教育系统能建立起一个个自组织系统,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主动适应社会的需求。哈肯等人通过对许多系统客观现象的观察,认为在系统发展演化中存在着一个普遍原理:在一个系统中,各自系统需要依靠有调节,有目的的“自组织”过程,使其子系统或者各要素协同工作,不断产生新的有序结构,从而面对外部的挑战。[5]作为当前的教育系统,早已不再是一个封闭系统,涉及到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学生、教师、家庭、学校、教学资源、培养模式等。基于协同理论的本科生培养主要是想通过社会各方、学校、学生、教师、家庭等多方协同工作,走出象牙塔的培养方式,在理论上以协同学、系统工程等理论为基础,找到一种能各尽人意,开放的人才培养系统和体系。

2.1 可能性

协同理论认为所有的系统都是开放系统,在系统演化的过程中,究竟建立什么样的结构,取决于各个子系统的运动形式。由此可见,协同论所揭示的一般原理和规律,具有普适性特征,将系统理论引入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中是可行的。

2.2 必要性

协同理论作为一门研究开放系统中子系统相互作用的系统理论,其广泛的实用性或普适性是显而易见的。从协同理论的应用范围来看,现在各种不同系统的自组织现象的分析、建模、预测以及决策等过程正在被广泛应用。在我国,将协同理论应用在管理理论科学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成效,在教育管理中也有一些专家、学者进行了研究,但主要从校校合作[6]、校企合作[7]的角度进行了探索。但教育系统是一个复杂性开放系统,有着更多的影响因素和子系统,存在不同的协同,进一步研究这些子系统的协同关系,必将对教学改革理论的发展以及对解决教学改革领域中的问题具有启迪意义,并提供新的思维模式和理论视觉。

3 基于协同理论的本科人才培养探索

3.1 引入社会资本,达成协同效应

3.1.1 设立导师机制,在开放中引导学生成长

培养高质量的大学生,这是时代的要求。在培养高质量的大学生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3点:①要考虑社会的需求。不同时代,不同社会,或者是处在同一时代的社会的不同时期,由于社会转型,需要的人才不一样,因此学校培养人才应根据社会的需求,进行培养;②应尊重学生的意愿,按照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进行培养;③是学校所具有的资源。一方面应考虑学校本身所具有的资源,另一方面应整合挖掘社会资本,加强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家校合作,为学生提供优质教学资源。

为了更好地达成协同效应,在导师机制上,学院主要采用了以下做法:①在辅导员的选择上,学院选派有经验的辅导员对学生的日常生活等进行指导;②在班主任的选择上,学院选派对专业较为熟悉、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老师担任班主任,以便对学生的选课、学习等进行指导;③为了更好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尊重学生的意愿,从大四开始,学院对毕业生进行分类,根据其就业意向,再为其配备另一个院外导师,对其实习和实践进行指导;④对于准备就业的同学,根据意愿,分别从学院就业资源库里选择证券、银行、农业企业、电商等相关人员,作为其另一个导师,指导其专业技能的训练、证书培训、社会实践等,加强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和锻炼;⑤对于准备继续深造的同学,由专业课程老师开设专业教育、专业技能培训等课程并给予指导;⑥对于准备创业的同学,“双创”教育相关课程,并给予相关指导通过小学期相关课程和相关创业导师进行辅导。其详细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校外导师机制

为了达成协同效应,学院在每一年开学时都召开家长恳谈会,了解家长的需求,要求班主任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每一年都要求班主任给家长一封信,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校在满足社会需求的条件下,也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人发展意愿,按学生的兴趣给予指导。

3.1.2 “院—社”合作,共建共享优质资源

要培养高素质的学生,还需要具备优质的教学资源。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学校的优质资源有限,因此,按照协同效应原理,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就需要整合社会资源,建立“校—社”合作机制,包括校—企合作、校—县合作、校—校合作等,共建共享优质资源。对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内容,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

(1)院—企合作。学院结合专业特色,与证券、房地产、金融业、电子商务等行业的众多企业(公司)开展了合作,合作内容主要包括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为学院提供兼职教师、与学院签订订单式培养人才、开展文化交流、联合解决企业发展中的研究课题等。通过院企合作,学校、学生、企业之间加深了相互之间的了解,也让企业加入到了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使整个人才培养系统在开放中趋向平衡和合理。

(2)院—县合作。学院结合学科优势,结合各县区的需求,加强了合作,为很多县区制定相关的产业发展规划,为县区培养培训会计人才、电商人才、经济管理类人才等,构建了多元化的成果转化与辐射模式,带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新兴产业发展,在此过程中县区也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机会,促进复合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

(3)院—院合作。在院校合作方面,学院加强了与云南农村干部学院、云南省产业研究院、云南省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云南省社科院的合作,通过共同承担科技攻关项目、互聘师资、共建实验基地等途径,充分释放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要素活力,共同搭建创新人才培养大平台。

3.2 利用大数据,挖掘学习行为

在学生培养的过程中,很多学校都建立了学生管理系统、学习系统、教学系统、实习系统、就业工作系统等。这些系统在长期的业务活动中,积累了大量的业务数据。然而,当前的很多数据都还处在沉寂状态。虽然数据越来越大,但能获得的有用信息并不多。笔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于3方面的原因造成的:①由于学生培养各系统处在不同的部门管理,使得与学习行为相关的数据分散在不同部门中,形成了若干“信息孤岛”;②各部门之间缺乏协作意识,特别是学生与社会、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数据,很多学校没有相关的机制来促进相互部门之间树立协作意识,进行协作分析,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服务;③当前大部分与学生能力培养相关的系统都是基于联机事务处理开发的,没有数据分析与数据挖掘的功能,使得隐藏在数据背后的有价值的信息无法被发现。

为了更好地利用伺服原理来指导本科生培养,需要挖掘隐藏在数据背后的信息和规律,比如挖掘影响学生能力培养的因素、学习质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存在哪些问题、就业单位对学生的反馈等。通过协作建立大数据平台,找到影响学生能力提升的慢变量,促进学生转变。为此,学院开始了学生学习行为大数据的建设,其建设的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数据分析学习规律

从图2可以看出,通过学习大数据分析,查找学习规律和影响学习的快慢因子,通过研究快慢因子,建立伺服系统,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给予更好的支持。

3.3 建立协同机制,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自组织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复杂化,传统的培养学生的模式已越来越难以适应时代的需求,很难解决社会需求和人才培养相脱节的问题,因此实施协同培养势在必行。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需要将高校、企业、政府等不同性质的组织有效协同起来,以最优化的模式实施创新,形成适应社会需求的高校大学生培养自组织。为了建立协同机制,必须突破现行机制体制障碍,以构建适应社会需求的自组织为指导,创新模型,保持持续的改善和改进能力。

3.3.1 构建原则

(1)开放原则。为了更好协调各种力量合作培养学生,提升学生能力,保持教育体系的开放性是重要前提。要突破参与主体一成不变或只进不出的传统组织模式,广泛吸纳各方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培育活动,形成不断更新的组织文化,淡化组织边界,促进知识、技术、资金、设备、信息、人才等要素的自由流动,保证培养活动获得足够的物质、人才、信息支持,给予教育培养系统充分的机会向外扩散并使之得以应用。

(2)共享原则。资源共建共享是协同机制的基本要求。如果合作的各方相关者都坚持本位主义的思想,视各自拥有的资源为他人不可染指的禁区,那么协同机制也将无从谈起。共享的资源包括人才、设备、技术、信息等。

(3)分工协作原则。没有分工的协作只会让整个教育系统陷入无序状态。鉴于培育系统需要的人员来自不同的社会组织,知识、技术、价值观、工作习惯等存在较大差异,只有通过科学的分工,根据各自的专长和兴趣组成不同团队,使之在最适合的位置各尽所能,才能开展有序的协作,并最终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3.3.2 运行机制

(1)建立资源共享机制。人才培育是一个长期在非平衡态下发展的复杂系统,系统内各创新主体掌握的知识和资源均不尽相同,只有建立有效的共享机制,才能保证协同机制的可持续性。其中,共享机制对协同培养人才活动而言尤为重要。对于教育来说,共享的资源一方面包括教育系统内部各部门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包括社会上的各种能利用的资源共享,还有一方面是关于学生相关学习行为的共享。

(2)自我调控机制。高校人才培养机制与外部社会环境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一方面人才培养活动需要从外部社会环境中获取必要的政策、人才、信息、资金、设备等“软件”和“硬件”支持,另一方面培养的人才需要应用于社会,以检验其成效、体现其价值。然而,外部社会环境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始终处于动态发展之中,如果不能及时了解并通过系统的自我改进、自我调整来适应外部社会环境的变化,那么不仅教育活动难以获得足够的外部支持,而且可能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在此陷入供需矛盾。因此,构建协同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建立相应的自我调控机制。首先,要及时捕获外部信息、了解社会环境和社会需求的发展需求;其次,要正确过滤、分析、处理外部环境传递的信息;再次,要有针对性地调整培养模式,以适应形势的变化与需要;最后,要根据外部社会环境的反馈信息,对前期调整进行必要的修正。

(3)评价机制。评价是人才培养体系自我管理的必要手段。有效的评价既能较为客观地反映人才培养主体的能力与贡献,又能相对全面地检验人才培养活动的成效和不足。更为重要的是评价能够促进人才培养主体自我修正、自我改进、自我提高,形成正反馈效应,进而推动整个系统的正向发展。针对协同培养人才活动开展评价,一是要根据对协作双方的贡献进行评价,二是对培育的人才进行评价。在评价方式上,需要将周期性评价与阶段性拼接有机结合起来。

4 讨论

虽然基于协作理论的本科人才培养具有众多的优势和令人向往的生命力,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4.1 如何整合社会资源

随着我国市场化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在协作的过程中,协作方都要考虑自己的利益。如果得不到利益,很多合作可能就很难深入。当前,部分院企合作、院校合作、院县合作还处在表面层面,很多社会资源无法整合。如何进一步整合社会资源,以便更好地进行协作培养学生,这是当前遇到的最大问题。

4.2 如何解决资金紧缺问题

由于协作需要整合很多资源,涉及人员、交通、合作资金等,而协作各方为了降低成本,都在压缩成本,如何解决资金紧缺也是影响基于协作理论培养大学生的一个瓶颈问题。

4.3 如何落实相应的政策

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用来推进人才的培养,但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没有考虑到地区差异和行业差距,这些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

5 结语

以协同创新理论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解决社会需求与学校供给矛盾的尝试,需要更多地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积极探索培养模式,从而达到优化人才方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从而解决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刘英,高广君.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及其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127-129.

[2]鲁昕.我国一半本科院校将转做职业教育[EB/OL].http://learning.sohu.com/20140322/n397039059.shtml.2014.3.22.

[3]张学文.面向创新型国家的产学研协同创新:知识边界与路径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4.

[4][德]赫尔曼·哈肯.高等协同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5][德]赫尔曼·哈肯.协同学——大自然构成的奥秘[M].凌复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6]王迎军.构建协同创新机制,培养拔尖创新人才[J].教育与职业,2012(22):75-76.

[7]马成荣.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23):15-21.

猜你喜欢
协同机制人才
人才云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