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分析

2015-06-27 03:56:20李成标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5年4期
关键词:河南省因子区域

陈 璐,李成标

(1.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天然气市场研究所,北京100032;2.长江大学管理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分析

陈 璐1,2,李成标2

(1.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天然气市场研究所,北京100032;2.长江大学管理学院,湖北荆州434023)

选取经济总量、对外经济开放程度、人民生活水平和基础设施4个系统共24个区域经济指标,构建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回归分析法和KMO统计检验结果表明,因子分析法对评价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合理有效的。依据2012年的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南省18个地级市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将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为4类,进而提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建议。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河南省

0 引言

区域经济是在一定区域内经济发展的内部因素与外部条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产综合体[1]。区域经济具有地域性、中观性、相对开放性3个明显的特点。中原经济区作为中国地理的核心区域,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演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河南省是中原经济区的核心区域,全面分析、比较河南省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深入了解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对区域经济整体发展有一个完整的客观评价显得尤为重要。蔡祖华等[2]采用灰色定权聚类法对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刘晓娥等[3]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南省各个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与研究;李炳军等[4]采用区域经济增长收敛理论、产业集聚理论和增长极理论对河南省各城市的经济特征和城乡差距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赵文亮等[5]运用熵权TOPSIS法对中原经济区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与比较;杨铭[6]采用聚类分析法对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分析;郭华等[7]通过ESDA相关分析,利用ArcGIS 9.2及Geo-Da软件提供的空间分析方法对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空间自相关性分析;樊新生等[8]以ArcView GIS 3.2软件为分析工具,分析了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特征及其演化[8];还有部分学者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估与分析[9-10]。

尽管众多学者采用多种方法对河南省的区域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评价与比较,但多数学者在指标体系的选取时,为了适用相关的基础评价方法,舍弃了部分相对重要的指标信息。基于此,在对以往文献所选取的指标成果进行总结与归纳的基础上,首先,结合河南省的实际构建了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其次,为了处理所选指标过多的问题,在经过KMO统计检验后,采用因子分析中的主成份分析法评价了2012年河南省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最后,为了进一步探究河南省各区域经济的整体水平,运用聚类分析法对各区域的经济水平进行了等级划分。

1 指标体系的构建

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不仅是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的基础工作,也是做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的关键[11]。指标的选取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不仅涉及众多变量,也兼具大量的不确定性。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所具有的综合性特点,通过参考大量文献资料,借鉴李芹芳等[12]、吴静[13]和甄江红等[14]的相关评价理论,结合河南省各地区实际经济状况,选取了区域经济总量、区域对外经济开放程度、区域人民生活水平以及区域基础设施这4个层次的24个指标,构建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表1)。

指标数据均来源于河南省统计年鉴。其中,除总人口、人均GDP、单位GDP能耗、单位GDP电耗、财政支出中的民生支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底余额等指标可直接得到外,其余指标均根据各指标的总数(额)除以河南省总人数计算得出;进出口总额的原始数据单位为万美元,采用汇率1美元=6.193 9元人民币换算;而对于民生支出,借鉴纪明明[15]的研究,主要包括一般公共管理服务、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节能环保、城乡社区事务、农林水事务、交通运输、住房保障支出等。

2 实证分析

2.1 指标相关性验证

以GDP作为因变量代表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以区域经济总量、区域对外经济开放程度、区域人民生活水平以及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作为自变量,建立回归模型进行分析,分别得到区域经济总量的R=0.986,R2=0.971,区域对外开放程度的R=0.760,R2=0.578,区域人民生活水平的R= 0.991,R2=0.983,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R=0.850,R2=0.723,说明该回归具有较大意义,检验统计量F依次为23.735,10.269,103.714,4.780,显著性Sig均小于0.05。由此看出,该回归方程的拟和效果很好,说明所构建的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是合理的。此外,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得到各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结果显示绝大部分相关系数大于0.3,且通过了KMO统计检验。因此,所运用的因子分析方法对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是有效的。

2.2 确定主成分变量

采用SPSS 17.0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主成分。根据主成分的选取原则,一般应选取累计贡献率超过80%以上的主成分。前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了87.955%(表2),说明这4个成分已经足够反映原始指标中的绝大多数信息。

2.3 建立主因子载荷矩阵

为了明确表示主成分与原始指标体系的关系,采用最大方差法对因子矩阵进行正交旋转,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表3)表明旋转迭代后两者数据收敛。

表1 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Tab.1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level of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Henan Province

表2 解释的总方差Tab.2 Total variance explain

由表3看出,经过正交旋转后载荷矩阵的经济意义比较明确。成分1(F1)包括的指标为X3,X6,X7,X12,X13,X14,X16,X17,X18,X23,X24,这些指标在F1上具有较高的载荷系数,并且都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实力有关,因此,主成分F1代表区域经济发展实力因子;成分2(F2)包括的指标为X15,X22,这些指标在F2上具有较高的载荷系数,并且都与城市经济的基础有关,因此,主成分F2代表区域经济基础因子;成分3(F3)包括的指标为X8,X10,X20,X21,这些指标在F3上具有较高的载荷系数,并且都与城市经济的效率有关,因此,主成分F3代表区域经济效率因子;成分4(F4)包含的指标是X1,X2,X4,X5,X9,X11,X19,这些指标在F4上具有较高的载荷系数,并且都与城市经济的投入产出有关,因此,主成分F4代表区域经济投入产出因子。

2.4 聚类分析

为了更好地分析河南省各区域的经济水平,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方法对个案进行分类处理,该方法有利于解决数据维数太大造成的结果不准确。根据运算结果可将河南省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为4类:(1)一类地区包括郑州市。郑州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得分为1.469 2,居河南省首位,远远高于其他地区。郑州市在F1方面最为突出,其得分独占鳌头,并且经济发展实力的各项原始数据均名列前茅。虽然郑州市在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中的优势十分明显,但也存在不足。它在F2和F4的综合得分位居全省末位,原因是每万人公路里程数列全省末位,每万人拥有卫生机构数列全省后3位。因此,郑州市今后要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与环境、投入与产出等的方面发展。(2)二类地区包括济源市。济源市区域经济发展效率方面以2.362 3的综合得分遥遥领先,其各项指标原始数据均列全省第1位,发展效率较高,并且区域经济基础夯实,以1.468 1的综合得分遥遥领先,农民人均纯收入仅次于郑州市,与郑州市只相差1 710元,说明济源市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但在区域经济发展实力和区域经济投入产出方面得分为负,综合得分排名较后,总人口、财政支出中民生支出额、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年底余额等各项指标均居后位,导致综合得分不高。济源市以0.710 7的综合得分低于郑州市,却未被聚到一类,表明济源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与郑州市相比还具有一定的差距。(3)三类地区包括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三门峡市区域经济发展实力因子排名第3,区域综合发展水平在全省也排名第3,可以看出,尽管该区域发展规模相对落后,但经济结构和效益良好,未来发展前景广阔。洛阳、焦作、鹤壁和平顶山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以洛阳为例,其将文化遗产龙门石窟作为旅游业全力发展区域经济,使得洛阳市的各项事业欣欣向荣。其余地区的区位优势显著,矿产丰富,劳动力资源充裕,经过多年不断的发展,已具有一定的经济优势。但由于各地区文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市场机制等存在较大差异,该类地区仍属于欠发达地区。(4)四类地区包括开封、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从整体来看,这6个地区在区域经济发展实力因子和区域经济基础因子的综合得分都小于0,其原因是F1和F2的各项原始指标数据均列全省末位。开封虽然是中原城市群之一,但由于经济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完善、自然灾害严重、经济活动区位变动等导致近几十年来区域经济发展日渐衰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不但为负,而且位居全省后5位。豫东南地区既是欠发达地区,也是生态环境较脆弱的地区,传统农业是其最突出的经济特征,但是区域经济发展实力不强,经济效益低,致使经济结构严重失衡,第二、三产业比较落后。因此,这6个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相对于其他地区最低的。区域经济效率因子中开封市、周口市和驻马店市的综合得分大于0,主要原因是驻马店每万人从业人员数位居全省第3,开封市的各项指标均在这6个地区中排名第3,周口市每万人从业人员数指标在这6个地区中均排名第2,并且这3个地区在全省区域经济效率因子中居前6位。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开封市、周口市和驻马店市的经济效率非常高。而南阳市、商丘市和信阳市在这些方面的发展水平都较低,经济效率得分小于0,表明这3个地区的经济效率有待于提高。在区域经济投入产出因子中,该6个地区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各项指标的原始数据比较均衡,比如总人口、人均GDP、人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人均固定资产投资额等指标的原始数据都比较相近。由表4可以看出,在区域经济投入产出因子中,这6个地区的综合得分都大于0,且居全省前7位,说明这些地区都十分注重区域经济的投入和产出。

表3 正旋转后的因子载荷Tab.3 Rotated factor loading

表4 河南省各区域各因子综合得分Tab.4 The comprehensive score of each factor in Henan Province

3 结论与建议

河南省各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划分为4个类型:一类经济区域为领头羊地区,包括郑州市,其经济基础和政府政策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优势,其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位居河南省之首;二类经济区域是先锋队地区,包括济源市,其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较好,仅次于郑州市,综合排名列第2位;三类经济区域中的各地区在经济效率和经济投入产出2个方面发展欠缺,这两方面的综合得分小于0的占到半数以上,该类区域包括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10个地区;四类经济区域在各因子上的得分大部分都小于0,表明区域经济各个方面的发展都相对落后,该类区域包括开封、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6个地区。

河南省在发展整体经济的同时要注重省内区域经济增长的协调发展,努力适应现代行业发展的趋势,逐步转变为中原区域经济建设的核心和支柱。郑州市在保持原有区域经济发展优势的前提下,需更加注重高新科技的投入,并加大与周边地区发展的经济促进与政策交流。各地区要根据自身基础采取差异化发展,如洛阳市是全国的重工业基地,拥有发展迅速的第二产业和丰富的文化遗产,焦作市旅游资源丰富,平顶山市矿产资源非常充足等等。重点扶持第四类经济区,大力发展代表性强的产业,加大研发投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合理利用现有的经济资源优势,实现多元化经济的快速发展。积极引进市场机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区域服务功能,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同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不断提高人才素质,提升创新能力,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均衡发展[16-18]。

[1]陈小素,乔旭宁.基于GIS的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4 (3):119-123.

[2]蔡祖华,李烨.基于灰色定权聚类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J].河南科学,2009,27(6):740-742.

[3]刘晓娥,康艳芳,王立.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比较的因子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0(5):119-121.

[4]李炳军,张文龙.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收敛性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6,20(2):39-42.

[5]赵文亮,陈文峰,孟德友.中原经济区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时空格局演变[J].经济地理,2011,31(10): 1585-1591.

[6]杨铭.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定量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5(2):277-280.

[7]郭华,蔡建明.河南省县域经济空间演化格局及机制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11):128-135.

[8]樊新生,李小建.河南省经济空间结构演变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2):70-73.

[9]刘钦普.数理统计方法在河南地市经济发展水平和分区研究中的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2,21(2): 10-15.

[10]郭志富,张竟竟.河南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0):8824-8825.

[11]姜宝雨.基于产业集群的河南省区域经济创新要素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1(4):37-40.

[12]李芹芳,钱文君,陈玮,等.陕西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评价分析[J].干旱区地理,2010,33(3):456-461.

[13]吴静.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综合评价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8,27(9):121-123.

[14]甄江红,赵明,周瑞平,等.内蒙古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研究[J].经济地理,2005,25(5):690-693.

[15]纪明明.基于民生视角的财政支出结构优化分析[D].济南:山东财经大学,2012:8-9.

[16]彭宝玉,张敏,郭扬.河南省区域经济、金融空间结构变化对比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1(5): 157-161.

[17]王国栋,余鑫鹏,朱宇.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狼群效应”——以郑州与泉州市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0(2):45-51.

[18]刘静玉,刘玉振,邵宁宁,等.河南省新型城镇化的空间格局演变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2,31(5): 143-147.

Eval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Level of Regional Economy in Henan Province

Chen Lu1,2,Li Chengbiao2
(1.CNPC Economics&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Gas Market Research,Beijing 100032,China;2.School of Management,Yangtze University,Jingzhou 434023,China)

The paper constitutes a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of Henan Province by selecting the regional economic aggregate,the regional foreign economic openness,the regional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and the regional infrastructure,which including 24 regional economic indicators.Applying the regression analysis method and the KMO statistical test,the results show that it is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to evaluate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of Henan Province by using the factor analysis method.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 data in 2012,using the factor analysis method to mak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of 18 prefecture-level cities in Henan Province,adopting the cluster analysis method to evaluate the assessment results,then put forward the relevant policies and proposals about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coordination.

regional economy;development level;evaluation index system;Henan Province

F127

:A

:1003-2363(2015)04-0018-05

2013-10-21;

:2015-04-29

湖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D20101307)

陈璐(1988-),女,北京市人,经济师,硕士,主要从事区域战略管理研究,(E-mail)chenlu19881111@163.com。

猜你喜欢
河南省因子区域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中等数学(2020年1期)2020-08-24 07:57:42
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
关于四色猜想
分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