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野性之美

2015-06-26 11:05:34钟和晏
三联生活周刊 2015年26期
关键词:里亚诺时装秀时装

钟和晏

2010年2月11日,英国时尚界的“坏男孩”、40岁的亚历山大·麦昆(Alexander McQueen)被发现在自己家的衣柜中自缢身亡。一年以后的2月份,醉酒的约翰·加里亚诺(John Galliano)在巴黎玛黑区一家咖啡馆的露台上,用种族主义和反犹太言辞辱骂了一对年轻夫妇,他的丑态被人用手机拍摄下来,之后迅速被迪奥解雇。

这两个事件标志着两位最负盛名的英国时装设计师显耀职业生涯的结束,而且他们的成长、教育和发展轨迹有着极其相似之处。两人都是普通的家庭出身,加里亚诺出生于直布罗陀,在伦敦南部长大,父亲当过水管工,麦昆的父亲是出租车司机,两人都是同性恋。

摄影师安·雷2009年在麦昆时装秀后台拍摄的作品《未堕落的天使》

从中央圣马丁艺术和设计学院开始,他们就显示出在服装设计上的过人天赋,不到30岁担任著名时装品牌的设计总监,同时拥有自己的同名品牌。然后,几乎是突然之间,他们从华丽的时尚界戏剧性地崩溃。麦昆已然成为一个传奇,而加利亚诺似乎很难再恢复他的影响力。

最近,《华盛顿邮报》资深时尚记者达娜·托马斯出版了《众神与国王:亚历山大·麦昆和约翰·加里亚诺的兴衰》一书,书中充分提及了麦昆和加利亚诺生活中的铺张挥霍、享乐主义的一面:雇私人飞机前往西班牙吃一顿饭,然后飞去巴哈马群岛等。每个设计师有一个缪斯,一个至关重要的女子的友谊和影响力。贵族阿曼达·哈里克为年轻的加里亚诺提供信息、社会声望和关键的支持,她甚至放弃了《Vogue》杂志的工作转而为他工作。

麦昆对应的是当时的时装杂志编辑、社交名媛伊莎贝拉·布洛,是她发现了麦昆1992年在中央圣马丁学院第一个毕业设计的出色表现,并用5000英镑买下了整场演出的所有服装。从那时起,她无止无休地为麦昆进行公关宣传,陪他谈判合同,坐在走秀的前排。2007年,布洛喝下致命的除草剂结束了她的生命,她的自杀被认为多少影响了麦昆的最终结局。

除了比较两人的平行轨迹之外,托马斯还勾勒了时尚工业的发展轮廓,如何从艺术经营式的作坊转化成全球性大企业。麦昆和加利亚诺都曾处于当代时尚产业结构模式转变的前沿,一个历史悠久、久负盛名的时装品牌——比如迪奥或纪梵希——被大财团收购之后,聘请有才华的年轻设计师担任艺术总监,利用时装秀获得大量的宣传。但是,它们的高级时装系列是无利可图的,真正赚钱的是化妆品、香水、手袋、围巾等那些附着了品牌名字的配饰。

在服装设计中,加里亚诺经常从《欲望号街车》等经典电影以及晦涩的手稿中寻找灵感,如弗洛伊德和荣格之间有关施虐受虐狂的互致信函。如果说他的设计是浪漫的、怀旧的、异想天开的,它们暗示俄国革命、旧中国帝国等早已逝去的时刻,那么麦昆则是伦敦萨维尔街培养的高度熟练的裁缝,把他学会的技术用于反叛传统的方向。

搭配面纱和鹿角的蕾丝裙(麦昆2006年秋冬系列)

麦昆15岁辍学在梅菲尔区裁缝街当学徒,从那里学会了如何成为一名时装设计师。他曾经说过:“伦敦时装中有太多压抑和约束,但是你必须要熟知规则才能打破它们,我的任务就是去除规则同时保持传统。”他只用了5年时间,完成从“坏孩子”到“真正的天才”的过渡,即使在一个渗透着所谓创意天才的行业中,他的工作也是无可比拟的,他的创造力远远超越他的同行。

所以,今年春天开始,伦敦V&A博物馆用一场名为“野性之美”的展览来纪念这位才华横溢的已故设计师。这是麦昆在欧洲的第一次也是最大型的回顾展,涵盖他从1992年硕士毕业作品到未完成的2010秋冬系列。他的作品多少唤起观众的惋惜之情。

麦昆是一个自信的设计师,通过他的裁剪和结构方法来表达独特的创意。他总是从身体侧面最差的角度设计,以保证他的衣服从任何角度看都无可挑剔,它们有种盔甲的感觉,结合了造型感和非常规的折线。他从最早的服装系列中,就建立起自己的形式和轮廓,并且在整个职业生涯相对保持一致。

头骨和骨头、直立的羽毛、垂死的玫瑰、生动的格子图案、野鸡羽毛或胶合板制成的裙子、缀满蚌壳的礼服等等,这些服装是离奇的、前卫的、张扬的,许多都分外美丽,接近艺术作品,同时也包含着令人不安甚至反感的成分。对于麦昆来说,衣服背后包含了他的质疑:究竟怎样才是一件衣服?它有什么含义?美可以拯救还是毁灭你?

1996年3月1日,麦昆在伦敦东区一所破旧的基督教堂里,发布了一场名为“但丁”的时装秀,集中于战争和宗教的主题,这个系列现在被认为是造就他国际知名度的重要表演。之后的职业生涯中,麦昆曾经组织过一些最出色的、最概念化的时装秀,如“苏格兰高地掠夺”、“卡洛登的寡妇”以及“柏拉图的亚特兰蒂斯”等。他一直主张“把单纯机械行为的时装秀提升到一种叙事媒介”,从这一点来说,他是加利亚诺的知己。

麦昆1999年春夏系列中的喷绘裙子

麦昆服装系列决定性的特征之一是它们的历史主义,尤其受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哥特风的影响,结合恐怖与浪漫元素。它们体现自相矛盾的关系,如生命和死亡、光明与黑暗、施虐与受虐、受害者和侵略者等。他曾经说过:“我从怪诞中发现美,我的系列中有种爱伦坡式的深沉和忧郁。”

哥特风通过利用服装面料的色彩和质地来表现,或者通过夸张的轮廓和奇特的造型(想想模特苍白的脸上红色的球形嘴唇,还有被头发覆盖的整张脸)。一件看似浪漫的哥特式上衣,它的灵感却来自维多利亚时代的连环杀手“开膛手杰克”的故事。

麦昆经常在衣服中引用艺术史作品,在一件真丝提花连衣裙上奇迹般地印有雨果·凡·德尔·高斯(Hugo van der Goes)的《祭坛的报喜天使》。他偏好汉斯·梅姆林、罗伯特·坎和波希等15世纪北欧画家,作品细节与整个系列的大主题相关,常常描绘救赎人物、极端的宗教悲怆时刻或迫害的恐怖场面瞬间。

他也经常回到原始主义的主题,赞颂在大自然中和谐生活的“高贵的野蛮人”,不受文明约束的自然状态。1997年秋冬系列“丛林在那里”是基于捕食者和猎物之间的辩证关系,2000年秋冬系列Eshu的灵感来自非洲约鲁巴神话中最知名的神祇。

麦昆的祖先是苏格兰人,曾经有人问他苏格兰根源对他意味着什么,他回答说:“一切。”2006年秋冬系列“卡洛登的寡妇”,这是基于1745年詹姆斯起义最后一战的宏大的系列。其中存在着政治挑衅的意味,因为“英国人在那里所做的不亚于斩尽杀绝”。

2008年秋冬系列“活在树下的女孩”,灵感来自麦昆故乡东苏塞克斯花园里的一棵榆树。这是他最浪漫的系列之一,他想象了一个流浪儿从后花园的老榆树上下来,变成了一位公主。就像童话故事往往集中某个神奇的转化时刻,时装也一样。

受“活在树下的女孩”的启发,英国剧作家詹姆斯·菲利普斯撰写了一出名为《麦昆》的戏剧,今年春天在伦敦圣詹姆斯剧院上演。菲利普斯把麦昆的生活转变成一个虚构的童话故事,它发生在一个晚上,一个名叫“大丽花”(Dahlia)的痴迷“粉丝”闯入麦昆的工作室,两个人进行了一场旋风般的伦敦魔幻之旅,从裁缝作坊、时尚派对到高楼大厦。大丽花代表麦昆个性的另一面,代表他的想法和恐惧,也是他这场通向地狱的但丁旅程的伴侣。

已故时装设计师亚历山大·麦昆(摄于1997年)

戏剧中自然也涉及设计师生活的黑暗面,他与赞助者伊莎贝拉·布洛的复杂关系,在抑郁症中的挣扎,以及严格的时装发布周期对一位完美主义者的巨大压力。但是,菲利普斯最终想表达的是,麦昆当代艺术家一般的创造力,他与浪漫主义诗人具有相似之处。

“‘柏拉图的亚特兰蒂斯预言未来冰层会融化,水位会上升,地球上的生命将不得不在海面下生活。”2010春夏系列“柏拉图的亚特兰蒂斯”,是麦昆去世前完整实现的最后一个系列。从查尔斯·达尔文《物种起源》得到启发,呈现的叙事中心不是人类的进化而是它的退化,麦昆运用了复杂的、数字设计的海洋生物印花,其中还有著名的、摇摇欲坠的“犰狳”靴子,被认为是提供了一个关于时尚未来愿景的系列。

了解这些作品,也许就易于理解为什么麦昆把自己描述为一个“浪漫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他说过,“我希望人们害怕那些被我打扮的女人”,也许这种恐惧只是和他自己有关。2010年2月1日,他在日记中写道:“从天堂到地狱又回来了,生活真是个有趣的东西。美可以来自最陌生的地方,甚至令人最厌恶的地方。”

已故时装设计师

亚历山大·麦昆(摄于1997年)

摄影师安·雷2009年在麦昆时装秀后台拍摄的作品《未堕落的天使》

麦昆1999年春夏系列中的喷绘裙子

搭配面纱和鹿角的蕾丝裙(麦昆2006年秋冬系列)

猜你喜欢
里亚诺时装秀时装
小金鱼与奥雷里亚诺上校
穿越千年的“时装秀”
“巧克力时装秀”
环球时报(2022-05-16)2022-05-16 10:45:42
穿越千年的“时装秀”
咱班的环保时装秀火了
时装
百姓生活(2018年2期)2018-03-03 06:03:51
别具一格的“美国式”音乐风格——浅析约翰·科里亚诺《第三交响曲“大竞技场“》的创作思维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00
放肆玩酷街头时装客
Coco薇(2016年10期)2016-11-29 16:57:43
首相寄来的道歉信
时装问答
都市丽人(2015年4期)2015-03-20 13:3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