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选择覆盖研究区的预探井,用其测录井资料作为数据样本,通过层序约束、样本数据分析和算法研究,建立同一层序格架内岩性与测井取值对应关系的岩性字典,然后通过待解释井的测井曲线数据与岩性字典内各种岩性测井曲线取值的比对,进行岩性解释,解决了由于缺少录井资料给沉积相研究带来的难题。
关键词:幅度均值;偏度校正;岩性解释
岩性字典是实现岩性解释的核心部分,建立岩性字典要求选择覆盖研究区的具有代表性的取芯井的岩性数据或岩性录井数据和电测数据作为样本数据,通过对岩性数据和测井数据进行一系列的预处理和数据分析,最后建立起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岩性字典。
1 字典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是为了确定合理的数据样本。数据分析中涉及的参数有:电测曲线取值的最值、平均值、方差以及偏度,这些参数从数学的角度反映出样本的好坏,剔除不合理的样本,保留合理的样本,从而建立起合适的岩性字典,提高岩性解释的正确性,各参数的具体含义如表1。
表1 参数及其含义
根据分析设计所采用的均值x、方差δ、标准差s和偏度sk计算方法如下式(1)、(2)、(3)、(4)。
2 偏度校正的数据分析
样本的偏度反映样本数据分布的非对称程度,当样本数据的分布为正态分布时(sk=0),绝大部分样本数据集中分布在中间部位,接近于样本的平均值。当样本数据的分布为非正态分布时,绝大部分样本数据分布在样本平均值的左侧或右侧,即当偏度sk>0时,样本分布呈右偏态,绝大部分样品数据分布在样本均值的左侧,少部分样本数据分布在样本均值的右侧;当偏度sk<0时,样本分布呈左偏态,绝大部分样本数据分布在样本均值的右侧,少部分样本数据分布在样本均值的左侧。算法选择偏度校正进行数据处理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剔除偏离样本均值较远的样本,这些样本一般数量较少,当它们的取值异常程度很高时,会对数据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产生较大的影响。把这些数据剔除后,会使样本数据分布集中于大部分样本所分布的范围内,从而使数据范围更集中,样本数据更合理;二是使GR幅度均值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后,GR幅度均值与岩性有较好的一致性,与实际情况相符。
3 岩性字典的建立
通过一系列数据预处理、选择偏度校正的数据分析操作,样本数据分布已经符合地质认识,可以进行岩性字典的建立了,岩性字典的本质就是岩性和GR幅度均值的关系表,以FI1内岩性、GR曲线幅度均值为例所建立的岩性字典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選择偏度校正后,GR幅度均值按照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的顺序依次增大,这与地质认识相吻合。可见,通过偏度校正,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4 误差分析
通过岩性解释效果评价,可以看出采用该方法和流程所解释的岩性与实际录井岩性有稍微的出入,产生这种误差的原因很多,本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因素:岩性的复杂性、测录井数据的准确性、建立岩性字典时所选择的典型井是否规范、数据分析所选择的校正偏度是否合适等等。岩性字典是岩性对比解释的基础,为了提高解释的准确性需要花费时间精心建立岩性字典。另外,可以把工区进行细化,对具有相同物源的区块分别建立岩性字典,分区进行岩性解释。
在层序地层格架约束下,选择典型井建立岩性字典,采用GR幅度与岩性字典相应层序内的GR幅度均值比对的方法,进行岩性解释,具有快速、方便的特点。该算法和流程所解释的岩性与GR测井曲线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能够满足沉积相研究以及砂体比对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杨川东,等.凝析气藏(井)合理开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钻采工艺,1998,21(6):25-28.
[2]刘建国,等.子洲气田Y30井区合理产量研究[J].石油化工应用,2012,31(3):31-33.
[3]李士伦,等.凝析气勘探开发技术论文集[C].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4]骆什洪,等.HB1区块异常高压气藏气井合理产量研究[J].天然气勘探与开发,2010(2):37-39.
[5]陈军,等.凝析气井合理产量确定方法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0,36(7):103-105.
作者简介:卢书田(1978,6-),男,汉族,本科,研究方向为石油地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