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联周,于湘友,马玉华,郭致忠
(1.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新疆 830054;2.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新疆 830054;3.新疆昌吉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昌吉 831100)
随着我国胃癌发病率的提高与老年人口的增加,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术当前在我国的应用人数逐渐增加,其中对于麻醉的要求比较高[1]。麻醉过浅会造成镇痛不全、呼吸及血流动力学波动等现象;麻醉过深则使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在内的生命器官功能出现严重抑制,对于患者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影响[2-3]。靶控输注(TCI)是通过调节目标药物浓度控帝口麻醉深度的给药方法,其优点是血药浓度较为稳定,适用于麻醉的维持[4]。而以效应室浓度为目标的靶控输注是通过适应达到效应室目标浓度且与血浆浓度相等时,立刻开始输注并维持恒定的效应室浓度,而丙泊酚在临床应用中多采用血浆靶控输注。在麻醉监测中,传统的麻醉深度(DOA)的判断方法应用比较简便但特异性不强,难以客观准确反映患者的麻醉状态[5]。脑电双频谱指数(BIS)能较准确反映麻醉深度的指标,对不同的刺激模式敏感,由共同的尺度进行麻醉分级。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术丙泊酚靶控浓度与脑电双频指数变化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1 研究对象 2009年2月~2013年9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120例,纳入标准:年龄≥60岁;病理诊断符合早期胃癌的判断标准,适应进行手术切除治疗;适应全身麻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SA)Ⅰ~Ⅱ级;实验近期和麻醉诱导前未用任何镇静剂和阿片类药物;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心、肺、脑、肝、肾严重疾患;严重高血压(SBP≥180mmHg;DBP≥110mmHg);长期饮酒及药物滥用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都选择气管插管麻醉,术前常规禁饮禁食且未用任何药物,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积极监测生命体征相关指标,包括心电图(ECG)、无创动脉血压(NIBP)、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以10m L/kg/h静脉点滴乳酸林格液,连接丙泊酚靶控输注泵,术前30m in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在丙泊酚靶控输注中,所有患者面罩吸氧5L/m in,靶控输注系统美国的Graseby 3500靶控输注泵。治疗组的靶浓度从0.5μg/mL开始逐级递增,递增梯度为0.5μg/mL;对照组靶浓度从2.0μg/m L开始逐级递增,递增梯度为1.0μg/m L。两组至意识消失(睫毛反射消失,对口头指令无反应,推肩膀无反应)为最终浓度。维持丙泊酚的浓度不变,静注司可林1.5mg/kg,待肌松完全后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通气参数:呼吸频率8~12次/min,ETC02 30~35mmHg,潮气量8~10mL/kg,BIS值维持在40~60。若前血压下降者,加快输液扩充血容量,予麻黄碱510mg静脉注射。若心率低于50次/分,予阿托品0.1mg/次静脉注射。
1.3 观察指标 血流动力学指标:两组患者都记录了清醒状态时、意识消失时、插管前、插管后1m in、插管后3m in的脑电双频指数(BIS)、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
丙泊酚浓度:观察与记录两组患者的丙泊酚效应室浓度与意识消失时丙泊酚诱导总量。
1.4 统计方法 选择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及均数±标准差表示,两者比较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技术数据对比采用卡方分析,以<0.05作为有统计学差异的界值。
2.1 丙泊酚浓度对比 经过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丙泊酚效应室浓度分别为3.14±0.12μg/mL和3.14±0.15μg/mL,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丙泊酚诱导总量分别为224.84±70.84mg,对照组为248.54±62.01mg,治疗组的丙泊酚诱导总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2.2 BIS变化对比 经过监测,两组清醒状态时的BIS值都明显高于其他监测点(P<0.05),而对照组由于丙泊酚用量的增加,BIS下降的幅度更大,组间对比差异都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对比 随着麻醉的进行,两组的MAP与HR值都呈现明显降低的趋势(P<0.05),不过治疗组插管不同时间点MAP与HR值都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不同时间监测点的BIS变化对比
表2 两部不同时间监测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对比
在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术的麻醉应用中,为了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以及手术的顺利完成,需要一种可靠的指标来判断麻醉是否合适[6]。
靶控输注是基于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的原理,根据患者体质特点、所需靶浓度等参数,通过计算机对麻醉药物输注速率进行计算,显示适宜的初始量和维持量,以达到最佳的麻醉镇静或镇痛效应[7]。而在麻醉药物中,丙泊酚是一高脂溶性、高代谢率的短效静脉麻醉药,镇静效果确切,具有快速分布与清除的药代动力学特点。本文采用的丙泊酚靶控输注系统可较为准确评估麻醉诱导和苏醒时间,为调控安全有效的个体化用药提供了新的手段。
当前研究显示,丙泊酚起效迅速、作用时间短非常适用于靶控输注,而以血浆浓度作为目标靶控输注,效应室浓度上升迅速,很快能够与血浆浓度达平衡[8]。本文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丙泊酚效应室浓度分别为3.14±0.12μg/mL和3.14±0.15μg/mL。治疗组的丙泊酚诱导总量分别为224.84±70.84mg,对照组为248.54±62.01mg,治疗组的丙泊酚诱导总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也表明低剂量丙泊酚靶控输注的应用能在保持丙泊酚效应室浓度的基础上减少丙泊酚诱导总量,减少麻醉不良反应的发生。
丙泊酚的快速输注难以避免血药浓度的达到峰值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容易出现呼吸抑制、血液动力学波动明显等不良反应[9]。本文麻醉期间两组的MAP与HR值都呈现明显降低的趋势,不过治疗组插管不同时间点MAP与HR值都高于对照组。表明低剂量丙泊酚靶控输注的应用使麻醉的可控性大大增强,保证了麻醉的安全实施,术后患者恢复也快。
在麻醉应用中,BIS可以用来监测镇静药物效果和大脑对药物和外科刺激的反应性,BIS过高或者过低可以预测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时刺激的体动发生率,在心脏患者中,BIS维持在50左右可以在保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同时不会发生体动反应[10]。本文两组清醒状态时的BIS值都明显高于其他监测点,而对照组由于丙泊酚用量的增加,BIS下降的幅度更大,组间对比差异都也有统计学意义。
总之,BIS可准确地反应丙泊酚的镇静深度,低剂量丙泊酚靶控输注能有有效保持BIS值稳定与血流动力学稳定,减少丙泊酚诱导总量,保障老年患者胃癌根治术的安全。
[1]农丽丹, 李海风, 孙怡. Narcotrend监测下七氟醚对脊柱侧弯矫正术中唤醒的影响[J]. 实用医学杂志, 2012, 28(18): 3052-3054.
[2]赵景祥. 丙泊酚复合雷米芬太尼靶控输注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J]. 中国实用医刊, 2014, 41(4): 80-82.
[3]丁进峰, 林仙菊, 曹东航. 右美托咪定与丙泊酚靶控输注在烧伤换药镇痛效果比较[J]. 浙江医学, 2014, 36(11): 1011-1013.
[4]曹勤, 姚瑶, 李冰冰, 等. 靶控输注不同浓度异丙酚对人麻醉诱导的准确性评价[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4, 34(6): 486-489.
[5]沈娟. 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用于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30例效果评价[J]. 中国药业, 2014, 23(9): 24-25.
[6]余淑珍, 张玮玮, 郭永清, 等. 脑电双频谱指数指导靶控输注依托咪酯用于冠心病患者无痛胃镜检查[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4,8(12): 1083-1085.
[7]仪福霞, 纪凡层. 不同浓度七氟醚对闭环输注顺式阿曲库胺药效学的影响[J]. 中国医刊, 2014, 49(1): 90-92.
[8]孙德贵, 张荣文. 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观察[J].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6(2): 14-16.
[9]姜陆洋, 武立民, 施英, 等. 丙泊酚效应室靶控输注用于患心血管疾病老年人胃镜结肠镜联合检查的临床观察[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 18(2): 252-255.
[10]甄宇, 王敏, 槐庆元, 等. 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改变与全麻术中丙泊酚剂量的关系[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4, 6(12): 580-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