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全兵
[摘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健全法治中国”,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和基本方法是依法治国。要想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制度,就必须转变法治思维用法治方式推动发展,那么如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是中国发展路上主要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法治;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动发展
党对法治的理解程度是法治思维转变的关键,在对思想进行全面深化改革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法治方式是规范行为的准则,在执行时对执行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就必须要处理好三项工作:要想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就必须完善宪法体系、全面深化改革在法律的指导下完成、全面深化改革成果要用健全的法律制度进行巩固。
一、浅析法治思维法治方法概念及现状
法治思维是指人们在法治理念指导下,对法律规范、法律原则、法律精神进行运用,对遇到的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形成思维活动的过程。法治方式是指在国家治理以及社会管理中将法律手段作为首先要考虑的方式。思维体现个人的思想,而方法体现着个人行为,思想决定个人行为,有什么样的思维就会拥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讲,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有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强调用法治的观念来支配个人行为。所以说不能养成法治思维就不能在实践工作中运用法治方式。
当前在一份调查问卷中,对百姓认为现代党员是否有法治思维时,55%的人们认为现代党员缺乏法治思维,在对党员“你认为大多数官员在决策和处理问题时是否采用了法治思维”的调查问卷中只有66%的党员认为有。通过调查问卷发展,百姓对党员拥有法治思维存在较多的质疑,而官员也确实存在“法治思维”淡薄的情况,因此提高官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成为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
二、浅析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深化改革推动发展
上述提到,要想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动发展,就必须要处理好三项工作:要想进行全面深化改革就必须完善宪法体系、全面深化改革在法律的指导下完成、全面深化改革成果要用健全的法律制度进行巩固。所以说这三项工作必须要完成。
1、深化改革必须完善宪法体系
在整个社会调整机制和全社会规范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自然是宪法。宪法必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不论任何组织任何党政都要在宪法和法律规定范围内进行基本活动,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不允许任何人逾越。宪法具有最高的权威性,这是法治建设的基本要求。
2、全面深化改革要在法律指导下完成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必须要健全法律制度,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得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减少政府的干扰是保证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因为政府干预较少,所以说为实现市场自主决策权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就必须要求政府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规范市场秩序,公正司法、降低生产成本、有效解决市场纠纷、依法打击违法犯罪等。全面深化改革要维持宪法法律权威,要求在完成改革过程中避免用道德、传统习俗以及调整手段或者社会规范来代替法律,法律的贯彻要在保证人民群众的基础上完成,不能用独裁的方式去贯彻法律。全面深化改革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性,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将法律作为维权的基本手段、崇尚宪法、遵守法律、任何人不能逾越法律,所以说要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健全法治中国,就必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全面深化改革要在法律指导下完成深化改革。
3、用健全法律体制巩固全面深化改革成果
“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那是法学家的幻想。相反,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需要的表现不能是个人肆意横行”该观点是马克思的主要思想,从这个观点可以看出法律应该植根于特定的社会历史和经济基础之上,法律的制定,是在总结现代建设丰富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说从深化改革的成果和成功经验来看,要想完善法律体系,一般就是将深化改革的成果和成功经验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以增加法律的规范性。
结束语: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全面深化改革依法而行和法治思维方式处理这几方面,在党的十八大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离不开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改革要在法律制度规范下进行。不能在社会主义深化改革过程中,将牺牲法治理念、违背宪法基本原则作为代价。所以说要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健全法治中国,就必须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参考文献]
[1]姜明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国理政[J]. 中国司法,2013,01:14-15.
[2]陈金钊.对“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诠释[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3,02:77-96.
[3]李茂春,吕丽梅.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J]. 求实,2013,10: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