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骂游客,谁的三观歪到了银河系?

2015-06-24 00:42曾炜
世纪人物 2015年6期
关键词:导游正义旅行

曾炜

激励人们外出旅游的话语多了,慢慢便形成了一股很强大的力量,即“旅游正义”,而宅在家里则好像显得颇为不健康,无论是从身体还是灵魂上说,都像是一种病。

旅游的目的各有不同,有的人是为了休闲,还有人为了交流学习,另有人则是为了会友,但据说不去旅游的原因,千言万语汇成一个字:穷。这是现在网络上的调侃。调侃的背后潜藏着一个似乎天经地义的结论:没有人不爱旅游,只要有钱就一定会有旅游的冲动。前几天,和一个爱旅游的小姑娘聊天,我告诉她,其实我就是喜欢宅在家里的,真的不爱旅游,不仅因为嫌舟车劳顿,还因为我觉得在家里看书能学到更多。也不知道她信不信,反正她听了我的解释后告诉我,她喜欢旅游的原因,是因为吃太饱了撑得慌,想出去走走。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话语,用来激励人们外出旅游。“身体或者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这样的话语很多,好像是旅游公司专门打出的广告词。激励人们外出旅游的话语多了,慢慢便形成了一股很强大的力量,即“旅游正义”,而宅在家里则好像显得颇为不健康,无论是从身体还是灵魂上说,都像是一种病。前段时间看一篇描述日本青年人的文章,里头讲到当下的日本出现了一个叫做“宅人”的族群。据说这些人沉迷于电视节目、电子游戏以及电脑,变得孤独、阴涩,拒绝与外界交往。里头还讲到这个族群容易出现心理疾病,比如,一个37岁的男人把一个小姑娘强行藏自己卧室里9年。总之,宅起来会得病,似乎成了一个不言自明的共识。

这种“旅游正义”的力量有多大呢?最近那段很火的导游骂游客的视频或许就能证明一二。

这事情闹得很大。视频里导游骂得很难听,游客被骂没良知、会遭报应,主要是因为游客不原意购物消费或者消费得太少。看到这样的视频,很多人都表示,三观真是歪到了银河系。昨天有报道称,骂人的导游被吊销了导游执照,并且向公众道歉了,但依然表示真的很委屈。而旅行社也遭到了处罚,并向游客每人赔偿500元。

搜搜导游骂人的新闻,此前出现过不少。主要还是所谓的“零负团费”或者“低价团”惹的祸。旅行社为了争夺客源,接待游客时分文不赚或者只收取成本费,收入来源主要依靠游客在旅行过程中消费购物的抽成。这样的模式打乱了正常的旅游市场竞争,往往会出现强制游客消费。而旅行社如果把压力外包给导游,那导游便很容易变得凶恶又委屈。2013年新颁布的《旅游法》明令禁止了“零负团费”。

所谓的“零负团费”是旅游业因为信息不对称和最低标准难以确定等原因导致的市场失灵,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有文章说,这个问题其实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一方面依赖政府监管的细化,另外一方面主要还得依赖游客自身的成熟,别贪小便宜。其实谁都不是傻瓜,有些游客是知道其中的潜规则的。这或许也就是为什么导游破口大骂时,没一个游客敢吭声的原因之一。

所以这里的关键问题,除了监管、以及导游个人素质低劣外,还应该追问:游客为什么明知道是服务质量低劣、以购物为主的低价团,还愿意去报名参加?要知道,旅游这样的消费并非硬性需求,如果旅游主要为了休闲娱乐,一个低质量的低价团根本完全背离了这样的目的。如果说钱不够,那完全可以选择不去旅游,就算是宅在家里,也比被导游催着购物和臭骂舒服啊。那么这样的旅游,又到底是为什么呢?背后的动力机制肯定异常强大,否则实在难以想象。

其实旅游并非是天然“正义”的,它形成今天这样的强大力量,是国家制度激励和大众消费文化共谋的结果。一种本来可选可不选的消费,仿佛变成了一件相互攀比的必需品,而不主动消费,会产生相对剥夺感。过去中国人讲究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主流的意识形态其实并不鼓励没有实用价值的消费。中国的消费政策,经历过抑制、补偿、适度到鼓励四个阶段。而鼓励消费还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其中延长节假日、设立黄金周就是其中一项。另外,随着消费时代的到来,传统的禁欲主义逐渐被享乐伦理所替代。享乐伦理兴起的核心标志,就是享乐不再具有道德的贬义,获得了文化的合法性。虽然劳动节刚过,但我还是要说,享乐在今天很多人眼中的地位一点也不比劳动低。

问题不在于享乐是否道德,而在于热衷于享乐未必等于懂得享乐。社会学家瑞泽尔在论述“社会麦当劳化”的时候,曾经特意举了“组团旅游”这个例子。在他看来,组团旅游就是一种典型的快餐消费,讲究效率、可计算性、非人格化。这种消费的特征存在着“理性中不合理性”的悖论,重量不重质,失去了旅游本应有的意涵。旅游原本是旅游者暂时逃离刻板化的日常生活,逃离匆忙工作的方式,但抱团旅游,却像工作一样刻板、程式化、了无生趣。

查看人类旅行的历史,会找到一句这样的话:“文明始于旅行”。仔细想想,还真是有点道理的。据说如果没有120万年前,非洲直立人的环球旅行,就不会有现在的人种格局;而如果没有哥伦布那场远航冒险,欧洲人也不会爱上抽烟的,北美洲的土著也不会差点被欧洲人带来的病菌给灭绝了。文明就是在人类的旅行中碰撞和发展的。这或许也是为什么人们总是对旅行抱着各种浪漫幻想的根源。但可悲的是,人们似乎总是容易混淆旅行和旅游,而后者其实仅仅只是工业社会创造出的人工消费品而已。这种混淆的结果就是,人们缺乏对旅游消费的反思,一窝蜂地追逐“消费过”,而不问意义。报个低价团,即使被导游骂,即使与旅游的目的背反,也好像赚到了什么似的。

猜你喜欢
导游正义旅行
寻找火星导游
Being a Tour Guide in Shuangqing Villa在双清别墅做导游
跟着西安导游吃,准没错
从出文看《毛诗正义》单疏本到十行本的演变
红领巾阵地之小导游
小黑的旅行
有了正义就要喊出来
倒逼的正义与温情
夏日旅行
法律与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