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洋
(东华大学 学生就业服务中心,上海201620)
2002年4月教育部先后在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高校进行创业教育试点;2003年下半年举办第一期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创业教育才正式在全国高校逐步展开。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新战略,强调“以创业带动就业”之后,各地相继出台了扶持大学生创业的相关政策。“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等创业赛事、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磨砺了大学生创业能力,创业扶持基金、大学科技园更是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有力支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和创业孵化已经有了许多的探讨和实践,但对于潜在大学生创业者和项目的主动识别体系还没有建立,创业教育和创业孵化的中间环节的缺失,使得创业教育的成果向创业实践转化效率非常低下。
创业机会识别一直是创业领域的关键问题之一,Shane和Venkataraman在2000年指出:如何发现和开发创业机会是创业研究领域应当关注的关键问题[1]。目前,对于创业机会的研究都是基于创业者视角,将其定义为一种情境,在这种情境中通过形成新的目标(ends)、方法(means)、以及目标—方法关系来引入新的产品、服务、原材料、市场以及组织方法。机会识别通常要遵循搜索、识别、评价这一反复进行的过程[2],实现创业者和创业项目的结合。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仅需要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也应当搭建创业实践平台,提供创业孵化服务,构建从创新创业通识教育到创业精英培育,直至创业实践扶持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上述观点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也得到了认同[3,4]。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中提出,要“为有意愿有潜质的学生制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建立创新创业档案和成绩单,客观记录并量化评价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情况”“支持教师以对外转让、合作转化、作价入股、自主创业等形式将科技成果产业化,并鼓励带领学生创新创业”“发布创业项目指南”,从国家政策层面上对于高校转变角色,主动识别潜在的创业者以及适合大学生的创业项目提出了要求。目前对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体系的研究主要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教育,有一些高校逐步开展了高校创业实践、孵化和扶持等工作,但并未意识到职能的扩展意味着角色的转变,需要在做好创新创业知识教育的同时增加创业识别部分的功能,搜索、识别、评价具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以及可以成为创业项目的产品和技术,促进两者的结合。高校设立创业孵化和扶持功能,有利于促使大学生创业者顺利从创业想法进入创业实践,度过弱小的、风险较大的初创阶段,直至对接社会资源完全进入市场化商业运作。
采用问卷和访谈法研究高校创业识别的意义和现状,于2015年3—6月向15所上海高校发放问卷1 200份,回收实名问卷1 107份,其中毕业两年内的大学生创业者160人,在校大学生947人;访谈上海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专任教师及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项目部管理人员共16人。
调研表明,大学生创业的首要动机,遇到“创业机会”远高于“就业困难”和“赚钱”这两项首要动机(详见表1),说明大学生创业主要是机会型创业而非生存型创业。
表1 大学生创业的首要动机
创业机会识别,是创业者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之一[2]。对大学生接受创业能力培育主要途径的调研表明(详见表2),以“学校教育”为主要途径的只占被调查在校生的25.45%,被调查毕业生的20.18%。高校作为智力高地,拥有大量的科研创新成果和创新型人才,在大学生识别创业机会培养上并未起到主渠道作用。
表2 大学生接受创业能力培育的主要途径
访谈表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在大学生创业机会识别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显著,主要原因在于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师资队伍和课程设置不合理,产学研转化机制不健全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停留在依赖于创业者自发识别创业机会,完成项目—创业者结合后的创业指导和孵化,缺乏对于项目和创业者结合过程的介入指导,从而制约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
本文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视角出发,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双重识别体系定义为高等院校基于科学研究和培养人才的双重职能,构建搜索、识别、评价、培育创业者和适合大学生创业特点的产品、服务等创业项目,并促进创业者与创业项目结合的科学的体系。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项目和创业者双重识别体系应当根据院校学科和生源特点,充分利用人力、技术等软硬件资源,在学科建设中发现潜在商业项目机会,在创业教育实践中发掘和培养潜在创业者。着力促进知识向创业的转化以及项目与创业者的结合,并帮助创业大学生建设能力全面、个性互补的创业团队。建立覆盖面广、多位一体、科学高效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双重识别体系,将有效地衔接创新教育和创业孵化之间的薄弱环节,对于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促进科研、教学成果转化,形成良好的创业扶持环境,提高大学生创业成功机率,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经济结构转型、建设创新型国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校的三大职能包括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双重识别体系也应当与高校的定位相适应:一方面,应当充分发挥科研和教育优势,契合社会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需求,发现或者创造出可以为市场所接纳、为客户或者最终用户创造或者增加价值且大学生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乐于经营、实践的产品或者服务,即对于创业项目进行识别。另一方面,应当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精神、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发现、识别具有创业者潜质的大学生并为他们提供适合的实践平台,同时加以针对性指导。使潜在创业者能够提升其综合素质和能力,并促成大学生创业者个人或团队创业成功。
1.专业学科教育
高等教育是以专业学科教育为主的准职业教育,在校大学生所学的专业往往是他们最擅长的领域。创业与专业的关系应该是:专业服务创业。利用专业实习、实践、综合实习等实践教学载体,强化对学生“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鼓励大学生将专业知识直接与社会需求相结合,充分发挥创新智力优势;鼓励践行工商、管理学科专业的商业知识技能,将新的商业管理模式运用于创业之中。在教学体系中纳入涉及企业管理的课程是十分有必要的,学生未必都能成为未来的企业家,但这些知识对于帮助学生提升应对社会问题的能力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2.科研创新
当今世界科技对生产力的提升作用日趋重要,高校由于具有丰富的科研资源、高质量的师资队伍以及具有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从而成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双重识别体系,首先要与科研创新结合,在科研中探索将新技术实用化、商业化、系列化的途径,进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3.第二课堂
第二课堂指学校在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教学活动之外,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重点,以丰富的资源和空间为载体来开展系列开放性活动[5]。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主要有创业社团、创业赛事、创业训练项目、政府或者学校组织的创业实训实践等多种形式。相对于第一课堂,第二课堂具有形式灵活、覆盖面广、互动性强的特点,目前已经成为创业教育最为活跃的部分。识别体系应该深入第二课堂,鼓励大学生发挥创新思维、主观能动性,碰撞出思想火花,产生商业机会,加强协同互助,促进创业者融合[6]。
4.产学研结合
大学的科学研究不只是为教学服务,而且需要与社会生产相结合。产学研合作是提升我国科技水平、促进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当代大学生创业者不仅要关注知识本身,而且还需要考虑研究成果向市场转化,从而不断推动企业竞争力的提升[7]。高校一方面应当在产学研工作中关注能够充分发挥大学生创新力和智力优势,适合大学生的小、微型项目;另一方面可以引入具有创业意识的大学生参与产学研合作项目,在参与的过程中产生新的想法和理念,寻找创业机会。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对于适合大学生创业的项目及潜在创业者的双重识别体系应当依托高校创业教育平台和师资,形成普及教育、全面甄别、精英教育、重点孵化的识别过程。
1.普及教育
从识别体系的目标对象而言,创业教育的对象覆盖更加广泛。一方面针对大学生开展普惠性质的通识教育,是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的必然要求。在普及教育中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素质,以及发现商业机会并将其转化为创业实践的能力。另一方面,普及教育要加强面向中青年专业教师以及思想政治教师的创业教育培训,增强他们发现适合大学生创业的项目、发现创业者的能力,进而促进项目与创业者、创业者与创业者之间的交流、融合,并成为双重识别体系的基本网络节点。
2.全面甄别
在创新创业的普及教育中,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得到提高,专业教师、思政教师对大学生创业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应该构建以院系专业教师、思想政治教师为触手,高校创业教育部门、专任创业教育教师为枢纽,相关专家、社会企业家、就业指导师为辅助的甄别项目和创业者的识别体系中心节点。
3.精英教育
精英教育的对象要面向有创业意向且具有一定创业者素质的大学生,为他们提供创业精英教育,帮助他们提升创业能力,通过实训实践平台的磨练,使他们掌握创业实务,并在重点培养的过程中促进创业者团队的自发形成。在此过程中,学校创业教育职能部门和科研部门应当搭建平台和渠道,面向学生推介,以合作、授权使用等方式,让大学生能够获取、使用高校优质的科研成果,促成大学生创业者与项目结合,完成机会识别。这是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双重识别体系,促进大学生从创新创业能力培育向创新创业实践转化的重要环节。
4.重点孵化
大学生中的潜在的创业者经过通识教育和精英教育,具有了一定的创业思想基础;通过实践平台的历练,具有了一定的创业者技能素质;通过创业赛事、创业训练等第二课堂活动验证了创业想法、了解了商业运作规律,创业对于他们而言已经成为一个自然而然的选择。对于创业者而言,初创期是最为困难的阶段。创业者面临着资金紧张,团队磨合难,产品市场品牌度低,管理不规范等诸多困难。在这一阶段,学校可对于双重识别体系发掘的重点项目、团队在创业基金及孵化场地上给予支持,在生产、经营、管理上提供长期的跟踪指导和帮扶。这将极大地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并不断提升双重识别体系的有效性,形成良性循环。
图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对项目和创业者的双重识别体系
创业教育的教师网络是双重识别体系的核心。高效的双重识别体系必须要构建纵向上学校、学院两级,横向上创业教育专任教师、科研专业教师、学生工作教师相结合的网格化教师体系。并建设高效的横向合作识别、纵向推荐制度,确保项目或者潜在创业者不被遗漏。
高等学校在教育、科研方面拥有一大批专业素质强、经验丰富的中青年教师,在双重识别体系中承担了核心职能,但他们的社会经验不足,尤其是大部分教师缺乏创业经历。因此,双重识别体系需要以企业专家为补充和助推力,弥补创业教育专任教师、专业教师实战能力上的缺陷。同时,校企结合的专家队伍既能推进产学研结合,又能以其亲身经历激活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与信心。
要使校企结合的专家团队在双重识别体系的各个环节真正发挥其前瞻性、实战性、指导性的作用,必须有相应的制度和评估指标作为制度保障。识别过程中对于识别对象的评估指标,既包含对于创业项目的评估,如蒂蒙斯的八大类评估标准中的行业和市场、经济性、收获,以及创业项目是否适合大学生创业特点的相应指标;也包括对于潜在创业者的评估,即高校创业教育的“间接结果”包括创业计划书、创业人才、创业教育成果的市场效益、创业教育成果的经济效用四个方面[8]。
识别的目的在于通过创新创业教育,有效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素质,推动创业者优势互补、形成团队;通过培育大学生创业精神、对创业机会的识别能力,搭建有利于运用专业知识和创业知识的实训实践平台,促进创业者与创业项目的结合,从而推动服务创新、生产进步,将高校科研、教学的成果转化为社会效益。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高校在教学、科研、创业教育等环节积极构建大学生参与机制,让大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设计、积极实践、大胆尝试;针对大学生的实际需求构建产学研转化平台,既让大学生能够有效利用科研创新成果、避免高校的知识成果浪费,又能确保高校避免知识产权资产流失,将来还可以构建高校和创业企业分享收益的机制,使高校具有推动双重识别体系构建的内在动力。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有创新创业型大学作为支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对于项目和创业者的双重识别体系的构建,将有力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培养高素质创业者,促进科研成果转化,推动产业转型,使高校真正成为智力和创新创业成果聚集的高地。
[1]Shane S.,Venkataraman S.The Promise of Entrepreneurship as a Field of Research[J].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2000,25(1):217-226.
[2]林嵩,姜彦福,张帏.创业机会识别:概念、过程、影响因素和分析架构[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17):128-132.
[3]葛玉良,韩丽丽.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创新创业,2014,(6):50-53.
[4]曲殿彬,许文霞.论高等学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43-48.
[5]丁丹,王芝华.高校第二课堂育人模式探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2):103-105.
[6]张建国.论高校第二课堂创业教育活动体系的建构[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9,(4):94-96.
[7]冒澄.试论创新背景下的创业型大学建设教育发展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07,(21):51-54.
[8]段华洽,笪丽芳.高校创业教育成果的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