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政府主导下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机制研究——以常熟纺织服装协同创新中心为例

2015-06-24 03:43王京捷刘海峰
关键词:纺织服装协同

王京捷,刘海峰

(东华大学 人文学院,上海201620)

高校、研究院所与企业之间是按照市场机制运行的经济主体,它们互为供给方和需求方,在健全的市场机制下,“双螺旋”网络会自动演化,之所以我国产学研结合的效果不好,是由于我国的高校、研究院所与企业是分属于两种不同的体制和运行机制,高校、研究院所仍然属于传统体制下的模式,企业已经基本上处在市场机制之中,两种机制和体制不能对接,“双螺旋”之间的连接经常是断裂的,科研活动中的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和价格机制并没有形成,为解决上述问题,国家适时推出协同创新计划,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协同创新平台建设。

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旨在于协同解决重大前瞻性科学问题、行业产业共性技术问题、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及文化传承创新的突出问题,可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多功能的综合优势,联合国内外各类创新力量,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加快创新力量和资源整合重组,促进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支撑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1]。

本文通过对江苏常熟服装企业现状调研及分析,指出了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对协创中心建设进行了机制研究。政府应该在基础研究方面给予支持,基础研究属于公共产品,在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政府只要引导即可,在产学研结合方面,政府也仅仅是在观念导向和引导性资金支持方面起作用。高校要想获得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重视和支持,必须充分发挥学校的科技优势,研究出当前社会真正需要的技术及产品,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以更好的服务求得更大的支持,以更大的贡献求得更快的发展。企业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企业如果失去了生产和创新功能,那么企业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基本价值。企业要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要创造出市场效益,实现它对社会的经济责任就必须寻找到创新的源头。而高校是最具活力的知识生产和创新力的发源地,所以企业与大学可建立全方位互动的实践伙伴关系,为完成它们共同肩负的兴邦责任,它们必须携手前进。

一、常熟纺织服装产业地位及现状分析

被誉为“衣被天下”的常熟是中国五大纺织服装产业区域之一,荣获“国家纺织产业基地”“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称号。纺织服装产业既是其传统支柱产业,又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和优势产业。2001年,全市纺织服装行业中规模以上企业有204家,至2011年,这一数字增长至548家,2012年常熟市纺织服装企业共3 500多家,其中销售额超2 000万的规模以上企业约600家,服装创意设计、品牌策划企业近200家,主要经营模式以内销为主,OEM(贴牌生产)居多。2013年市场成交额达1 150.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4%,市场营业面积350多万平方米,店铺摊位3万多个,10万多名人员在此落户经营,集聚了200多个省级以上知名商标、5 000多个知名品牌,总代理、总经销和专卖店有1 000多家,市场旺季日均人流量达到30万人次以上,日资金流量超过19亿元。[2]

图1 常熟市服装城市场交易规模与趋势

常熟市现已具备了良好的纺织服装产业基础,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然而深入了解常熟市纺织服装企业的发展现状,发现在繁荣的纺织服装产业表象下也隐藏着许多问题。

(一)纺织服装企业基本情况分析

总体来说,常熟市纺织服装企业总量大,但是形成规模的大型企业相对较少,专业化不足,在重点纺织服装企业中,中型规模企业居多,效益规模较小,大多数纺织服装企业仍处于小规模分散化经营、同质化生产的低水平发展阶段。常熟纺织服装产业的优势产品包括羽绒服、男士秋冬装、针织面料等三类,现已形成了覆盖化纤、纺织、针织、印染、服装的完整产业链,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然而产业布局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整体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仅靠大规模生产低端产品创造经济效益。

(二)技术装备及创新能力分析

常熟市率先在江苏省开展“科技镇长团”和教育部“蓝火计划”试点工作,许多纺织服装企业先后与知名院校合作成立纺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目前拥有国家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1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家。多家规模以上重点纺织服装企业的技术设备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设备更新速度较快,且有一定的技术设备改进提升能力。

尽管如此,目前常熟市大多数纺织服装企业仅仅停留在技术装备升级上,企业内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研发设计类技术人员比例偏低,大多数纺织服装企业产品以模仿改良国外产品为主,自主开发新产品的相对较少,在研发中存在着研发人才缺乏、研发经费不足等问题,产品研发周期较长,且新产品在总体产品销售额中占的比例偏低。

(三)品牌建设与营销方式分析

据常熟纺织服装城官方统计,全市纺织服装业有“中国名牌”产品为波司登、雪中飞、康博、雪韵飘、千仞岗、梦兰、泛佳等9个,“中国驰名商标”49个,“江苏省名牌”48个,江苏省著名商标41个,品牌数量占全国同类城市之首。另有获得苏州市名牌95个,苏州市知名商标41个。然而尽管品牌数量众多,但是真正有影响力、品牌价值高的纺织服装企业却屈指可数,大多数企业仅仅有品牌之名而无品牌之实,63.7%的企业形象设计都是创始人命名或企业自主设计,专业机构参与设计的较少,品牌推广不足。

另外从营销方式上来看,大多数企业现有营销方式以传统手段为主,包括平面媒体投放广告、产品推广发布会等,且斥资巨大,仅有较少的企业采用新媒体、体验式营销进行营销推广,营销方式单一、落后。

(四)纺织服装企业人才引进及培养情况

企业面临人才缺乏的困境,现有的人才引进方式包括社会招聘、校企合作培养、高校人才引进等多种方式,但是对于熟练技术工人,高级技术人员与研发、设计类人才,管理人才的引进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高校对口专业人才很难留在基层,普通技术工人无法胜任研发设计工作,缺乏专业管理人才,这都严重阻碍了常熟市纺织服装企业进一步扩大规模、提升产品附加值的能力。

目前多数企业也在进行员工培训工作,包括参与政府组织的培训、与高校合作培训、聘请专家授课等多种形式,但是目前培训的频率比较低,受惠员工比例不高。

表1 企业技术人员比例

(五)纺织服装企业电子商务发展状况

常熟市纺织服装企业电子商务发展需求迫切,服装城2004年开始涉足电子商务领域,搭建平台,敷设网络。2009年底同阿里巴巴共建服装城专用平台,2012年“常熟中服电子商务产业园”投入运营。2013年规划筹建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耗资一亿元,倾力打造网上服装城。目前半数规模企业已发展电子商务。[3]

但是缺乏相关技术人才、有效的运营商与物流配套,现有入驻中服电子商务产业园的企业多具备生产性企业背景、供应链基础良好,但是缺乏电子商务运营经验,现有平台无法提供相应的支持,只能帮助提供一些基本的摄影、推广服务,深入的数据挖掘、大数据分析完全没有展开,电子商务发展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亟待专业人才与技术支持。

二、建立协同创新中心的必要性

纺织服装产业是常熟的传统优势产业,然而目前面临着国际国内社会对纺织服装产业的要求日益提高,产业链两端的压力日益增加,而建立协同创新中心对于帮助传统纺织服装产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获得比较优势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能够整合上海高校优势研究基础资源,形成技术合力,帮助常熟市纺织服装产业在发展中把握战略机遇,向产业链高端发展,同时可以将高端人才以流动方式引入做阶段性研究,保持常熟的高端人才流动,有助于解决现在企业面临的研发、设计、管理人才缺失的问题。

常熟纺织服装产业目前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及挑战,如能立足已有产业基础,与上海高校结成战略联盟,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高端纺织装备制造、高性能产业用纺织品,形成工艺、技术及装备等产业化配套技术和规模化生产能力,提高纺织工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比重,这将全面提升整个产业集群在国家战略发展中的地位,实现常熟纺织服装跨越式的发展。

三、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意义

“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是国家第一次从战略高度出发对产学研协同创新提出新的要求,要求国家和地方政府依托高校的优势学科群,同科研机构和行业企业开展深度合作,通过构建面向科学前沿、文化传承创新、行业产业及区域发展重大需求的四类协同创新模式,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4]“2011计划”的目标,协同创新平台的建设旨在于协同解决重大前瞻性科学问题、行业产业共性技术问题、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以及文化传承创新的突出问题,可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多功能的综合优势,联合国内外各类创新力量,培养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加快创新力量和资源整合重组,促进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支撑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提高国家整体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

常熟作为中国五大纺织服装产业区域之一,应抓住江苏沿海地区发展机遇,响应长三角洲地区规划布局,不断提升纺织服装制造业生产能力。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应优化常熟纺织服装资源配置、因地制宜发展资源环境可承载的特色产业、促进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发展,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结构层次。此外,应关注生态经济协调发展,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节约利用能源,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促进资源利用方式转变,解决常熟纺织服装行业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中,应推动常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步伐,优先建设特色鲜明的时尚创意产业集群,推动常熟纺织服装企业的跨越式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研究所建立的理论框架如图2所示:

图2 政府主导下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理论模型

四、协同创新中心机制构建

(一)中心执行体系

协同创新中心服务应引入市场机制,中心项目承担者在面向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同时,应通过建立长效考核激励机制,注重技术成果推广和产业化,促进协同创新中心良性、持续高效发展。

以下介绍协同创新中心的组织结构。

理事会:协创中心的最高权力机构,全面负责协创中心的重大决策。理事会由参与共建主体派员组成。

执行委员会:协创中心的最高执行机构,在理事会领导下,具体落实理事会各项决策及负责协创中心的具体运作。

专家咨询委员会:在理事会的领导下,根据常熟纺织服装产业发展需求,对协创中心的技术研发规划、先导性技术开发项目的立项评估、主要技术骨干的选聘等提供咨询建议。

产业指导委员会:在理事会的领导下,根据常熟纺织服装产业发展需求,对协创中心的产业发展规划市场定位、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的立项评估、企业主要技术骨干的引进等提供咨询建议。

协同创新中心设有新面料研究中心、服装设计中心、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现代物流中心、人才引进与培训中心、服装品牌创意中心等六个技术中心,是协创中心的支撑。由上海参与共建高校的技术服务团队与常熟相关企业共建,前期由政府支持启动,同时实行企业化运作。通过努力,为常熟打造一批新的纺织服装服务增税企业。

图3 协同创新中心组织机构图

(二)中心运行机制

常熟纺织服装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不同于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或企业研发机构。建立非营利、集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和转移于一体的产业技术创新支撑机构。围绕“开放、集聚、适变、持续”,以“协同创新”为主旨,逐步建立和完善适应科技成果产业化规律的运行机制来维持协同创新中心正常运行,使之成为多元主体参与、多种要素流动的集成创新系统。

1.中心理事会决策制

理事会由国家有关部门、产业界、科技界和依托单位等方面的管理和技术专家组成,负责协同创新中心发展方向和重要研究领域、审议和批准财务预决算等重大事宜的决策。聘任中心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和委员等。

2.中心主任责任制

主任由与科研中心合作的大学推荐、理事会聘任,报主管部门核准,主要负责主持协创中心的日常工作、提出年度工作计划、聘任实验室有关工作人员等。考核、激励下属员工,培养研发人员,保持合理的队伍结构,不断提高研究开发水平和服务能力。

3.学术委员会咨询制

设立由相关专家组成的学术委员会,成为协同创新中心的决策咨询机构。负责协同创新中心的发展目标、任务和研究方向等方面的咨询;为前沿性研究课题的确定、技术开发方向等提供咨询和建议。

4.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负责制

六个研究中心各设一名首席研究员,是研究中心建设的核心力量和各研究中心总负责人。各研究中心由数位项目承担人联合组建,各项目承担人应积极配合首席研究员的各项工作。

5.产学研互动制

协同创新中心运行机制要摆脱传统的行政事业单位的模式,重点探索新的产学研互动机制。联合行业龙头企业、金融投资单位共同建设,研究探索发挥企业和金融投资单位积极参与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积极性的机制,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转移示范机构”的作用。完善知识产权转移转化的利益保障和实现机制,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评估交易机制,不断探索科技成果产业化机制,探索研发单位、产业化单位、研发团队和金融投资等之间利益分配,协调好其间的利益关系,充分发挥科技成果产业化各要素的使用最优化,提高技术成果产业化比率。[5]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条件下,积极探索研发团队参与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机制,包括股权激励机制和期权分配机制等。

6.学科交叉组织配置制

建立并优化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方式和持续创新的科研组织机制。充分利用、盘活现有资源,集中优质资源重点支持,发挥优势和特色学科的汇聚作用,构建有利于协同创新的基础条件,形成长效机制。同时,充分发挥协同创新的人才、学科和资源优势,在协同创新中不断发现和解决重大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充满活力和各具特色的科研组织机制。

7.国际交流合作制

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模式,积极吸引国际创新力量和资源,集聚世界一流专家学者参与协同创新,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推动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相关企业等建立实质性合作,加快我国高等院校的国际化发展进程。

8.设备共享开放制

协同创新中心可对用经费购置的仪器设备设施实行统一的管理,并建立相应的维护和保养体系,为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协同创新中心将建立共建共享和有偿使用相结合的开放共享制度。

(三)人才队伍建设及分配机制

探索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全新人才队伍评价机制,注重原始创新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实效,造就协同创新的领军人才和团队;建立以任务为牵引的人员聘用方式,增强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制定人才引进和退出机制,鼓励竞争,倡导动态发展模式;鼓励团队人员以各种形式参与成果产业化,建立高校和企业人才双向流动机制,优化人才队伍结构;针对不同类别的人员实行差别化的分配制度,建立岗位和薪酬相匹配的人事制度,设立特聘、兼职岗位。

与此同时,加强中心的文化建设,营造有利于协同创新的文化环境,构建自由开放、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学术氛围,倡导拼搏进取、敬业奉献、求真务实、团结合作的精神风尚。

1.全新的评价机制

形成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评价机制。改变单纯以论文、获奖为主的考核评价方式,注重原始创新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的实效,建立综合评价机制。

2.人才引进与退出机制

围绕协同创新中心的定位与目标,基于新评价机制,制定一套人才(包括特聘岗位等主要人员)筛选准则及引进、退出机制。建立以任务为牵引的人员聘用方式,增强对国内外优秀人才的吸引力和凝聚力,造就协同创新的领军人才与团队。另一方面,在责任机制上强化约束和监管职能,通过两年一度的考核和过程监管,对未达标者或不能履行工作职责的人员实行退出制,鼓励竞争,倡导动态发展模式。

3.研发人员参与成果产业化的激励机制

鼓励研发人员以各种形式参与成果产业化的技术、经营管理。根据项目需要,研发团队的骨干人员可保留事业单位编制,以学校派遣或兼职等各种形式,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技术服务等,建立并逐渐完善高校和企业创新人才双向流动的机制。推动学校与企业、科研院所之间的人员流动,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4.差别化分配制度

针对不同类别的人员实行差别化的分配制度,建立岗位和薪酬相匹配的人事制度,设立特聘、兼职岗位,对核心和主要科研人员实行“年薪+个人提成+团队提成+分享产业化成果”的薪酬方式。

五、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的社会影响

常熟市是中国五大纺织服装产业区域之一,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常熟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强大的产业背后无不拥有强大的学科支持,学科的强大需要“政产学研用”和优势特色学科集群的交叉协同。以政府产业战略和纺织服装产业需求为导向,建成特色学科交叉集群与互补的协同创新平台,探索多学科联动的学科建设机制,发现新的学科建设增长点,利用坚实的国际交流基础,在培养具有国际化高水平复合型纺织服装人才的同时,综合各研究平台的建设成果,形成能够长期支撑常熟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理论技术和设计风格的学科集群,营造学科集群建设与产业互动的生态环境,提升常熟乃至中国的经济文化建设软实力。[6]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创新中心,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不仅能够加速纺织服装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而且将实现我国比较优势的革命性转移和升级,即从单纯依靠低成本和廉价劳动力,转向由巨大产学研资源整合、凝炼而形成的创新力。

六、结语

高等院校与企业要实现各自的预期目标,必须依赖学校中教学和科研的主体——教师与学生。同时,高校大量研发人员要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干,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也必须依赖企业为其提供活动空间。这种相互依赖关系的存在,通过协同创新中心,使得学校和企业都能从对方获得正确的信息,高校的教师与学生团体,通过对社会企业给予的需求信息和当下生产技术难题的研究,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以利于自身目标和利益的实现。同时高等院校需要获得大量研发资金,以使自身能够朝着预定的方向发展。企业通过充分利用高等院校人才的科研情报和先进的实验设施、科研结果,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通过协同创新中心发布的信息来影响企业的行为机制,同时也是高校教师团体的激励系统。这种信息来自企业第一线的社会需求,也是产学研合作的直接原动力,激励问题的存在源自信息不完全或信息不对称,而建立完善而有效的激励机制,是高校稳定师资队伍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的关键所在,只有这种高素质研发队伍得到发展,高校、企业才能有合作的可能,其实也是博弈双赢的根本点。

[1]张力.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战略意义和政策走向[J].教育研究,2011,(7):18-21.

[2]梁龙.江南织造 常来常熟——第十六届江苏(常熟)服博会暨阿仕顿2015江南国际时装周圆满闭幕[J].中国纺织,2015,(6):150-151.

[3]梁剑.常熟:如此孵化纺织“大盘”[J].中国品牌,2015,(11):28-29.

[4]明炬.协同创新中心培育组建过程常见的几个问题——以面向行业产业和区域发展类型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2,(2):12-13.

[5]李忠云,邓秀新.高校协同创新的困境,路径及政策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11-13.

[6]汪馥郁,李敬德,文晓灵.产业集群呼唤学科集群——谈产学研协同创新[J].中国科技产业,2010,(6):62-65.

猜你喜欢
纺织服装协同
澳洋纺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让人心碎的服装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