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及其思考道德文化与法治建设的

2015-06-24 14:38黄震云
中国法治文化 2015年4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法律

文 / 黄震云

关联及其思考道德文化与法治建设的

文 / 黄震云

新时期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成就应该是历史上最快的也是最大的。成功的理由当然很多,但根本的方向指引大家是清楚的,就是邓小平提出的改革开放的理论。我认为改革开放的核心词是“改革”,开放主要是对外改革,与之相关的对内开放主要是思想解放,思想解放是对外开放的基础。那么对内怎么全面改革?我们常常关注的是市场经济完善和政治体制改革及其方方面面的具体问题,那么如果将二者统率在一个科学的理念下,应该就是法治社会建设。

法治社会建设的基础是法律,但是目前我国司法的主要功能是打击犯罪,并不全面承担和谐的责任;同时,实现和谐社会的任务也不是靠司法和政府就能全部实现的。依法治国不单单是按照法律治国,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人人都犯罪,人人都需要打击。依法治国是要建设成一个和谐的健康发展的国家。打击犯罪只是法治的一个基础和基本保障,而不是全部。只有“法”才是法治社会理念的关键词,这个“法”在我国形态多样。我认为公道自在人心的“公道”非常重要。这个“公道”就是我们常说的“道德”,也可以说,存在于人心深处的是道德的法庭。

法治建设的路径关系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而不是黑格尔说的政治国家决定市民社会。市民社会在西方理论中主要是契约精神,但是就中国的情况而言,谦虚、谨慎、包容等都不完全对应契约精神,法律上的“自首”和“教而诛之”皆为中国特色。这些特色是中国文化对人类的贡献,应该充分肯定。所以,中国的法治社会建设的成败,不仅仅在于制定了多少法律,而在于全社会以法为特质的道德观念的培育和形成,即实现法的主治。

道德常常被我们看成是法的对立和矛盾的一方,其实是很大的误解。法律和道德都是规范人们社会生活行为的方式,在本质上二者的价值功能是一致的。但是,道德和法律并不是按比例相对应发展,而是有着自己的发展规律。历史上二者完全融合的时候并不多,但也不是完全没有,然而更多的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相互消解的关系。就速度而言,道德变化相对缓慢稳定,特别是在社会变动时期。道德在形态上往往显得柔性,而法律却是一成不变的刚性。社会生活不仅是司法生活,司法划定的边界可以看成是一条红线、一个禁区,我们社会生活正常运作的思维及其方式主要是依靠行政规范和自在的道德文化。

我们常常将道德看成是一种信念习俗的积累,这实际上告诉我们一个规律,道德就是被普遍认可的公序良俗的关系。学界一般理解法律规范大多起源于道德规范。国家将道德规范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上升为法律规范,借助法律的强制力予以保证。这一说法类似循环论,不太符合中国道德文化的实际。事实上,我们看看《礼记》、《周礼》、《仪礼》,很多作为“礼”的规定譬如说站有站相、不要不停抖动腿、在客人面前不要伸手在身上乱摸、不要随便吐痰、夹菜不要抢摆放在别人面前的、走路遇到岁数大的要让路、要走在尊重的人后面等,在今天依然是道德规范。没有法律规定每天一定要吃三顿饭,而这“三顿饭”就是传统道德规范,法律、法规、章程的制定皆以此为出发点。这样,我们似乎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不必讨论道德和法律的先后,只是说一个符合民族心理、生理特质的公序将会持续地保持着,再成为民族传统道德,维系着这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相对而言,法律是当下的,而道德是恒久的,是一种线性的文化,往往由伟大的时代催生,最初作为公序,然后成为民俗。如仰韶文化时期的“象刑”、尧舜时代的“无罪推定”、西周的“慎终追远”、唐代的“因俗而治”,等等。

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道德习惯需要适应时代的需要,譬如公序民俗和公序良俗,良俗就是一种选择。从西周时期开始强调实施的移风易俗就是这一历史规律的体现。道德是一直发展变化的。

法律和道德很容易发生纠结,现在也是如此。2006年11月20日早晨,徐寿兰老人在南京水西门广场一个公交站台等车时,被撞倒摔成骨折。老人指认撞人者是刚下车的小伙彭宇,彭宇则表示自己是无辜的。事后,有人形容这一引起极大争议并轰动全国的民事诉讼案让国人的道德观倒退了五十年。2007年7月7日的《现代快报》最早报道了“彭宇案”。2007年9月3日,南京彭宇案的一审判词说:根据被告自认,其是第一个下车之人,从常理分析,其与原告相撞的可能性较大。如果被告是见义勇为做好事,更符合实际的做法应是抓住撞倒原告的人,而不仅仅是好心相扶;且根据社会情理,在原告的家人到达后,其完全可以言明事实经过并让原告的家人将原告送往医院,然后自行离开,但被告未作此等选择,其行为显然与情理相悖。

网络上对此事件持续争论了好几年,始终没有结果。四年后,彭宇主动承认了是自己无意中冲撞了老太太,再后来,该案法官调离,老太太死亡,而彭宇不知所终。此案需要厘清的头绪很多。从判词看,法官的思维是“律”。判词中的第一个“如果”认为应该抓人,第二个“如果”则认为应先向其家人说明真相再送医院。两个“如果”都强调律比生命重要,只要符合法律,老太太是否死亡,是否会耽误治疗时间是其次的,亦即并不重要。就法理而言,生命权应该高于弄清事实真相。就道德而言,人命关天,救人当然是第一位的。在这里道德和法理应该判断一致,表象上的法制思维和本质上的法理精神不应该产生矛盾。因此,表面上的法律和道德的冲突并不存在,彼此都属于同一个法。可是,有谁愿意随时作法理的思考呢?这里存在着一个法理、法律和道德的和谐问题。这当然也就是法治的任务。

那么,我们当代的道德文化究竟是什么呢?我们知道,几千年帝制下的分封和郡县构成的双规制度留下了很多问题,而列强的侵略更是留下了无数创伤。改革开放的伟大关键还在于提出了稳定和发展是硬道理的方略。当我国的经济总量进入世界前二的时候,我们的信心和建设基础已经形成,此时提出法治社会建设可以说时机非常恰当。可是我们必须看到,我们虽然有二百四十多部法律,但是并没有系统、全面的道德规范,且不言法律本身的修订速度是否过快。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仅是价值观,或者是从本土寻找法治资源,应该就是法治社会道德规范的根本精神。这种道德规范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纳入了法治社会的时空中。战国时期韩非子说过,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韩非认为,智谋和气力作为全社会的价值取向是一种偏颇,当然,后来秦始皇的耕战政策同样也是不完整的,因为不是任何事情都能够靠财力和拳头来决定的。

法治文化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之后开始建设的中国当代文化,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代表的道德文化精神是其核心部分。应该说这主要是顶层设计,我们需要做的是如何将这种价值观具体到人们自觉的道德思维、道德方式,实现顶层设计和底层设计的一致性。更为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厘清我们现在存在的道德文化具体应如何实现走向和完成法治文化的建设。

我们可以将当代道德文化分为“三个部分”和“四个层面”,四个层面即为有益的部分、无害的部分、矛盾多元的部分以及有害的部分。譬如说我国是传统的宗法制度性质的国家,我们习惯上按照辈分来称呼和表达,即称岁数大的人为“大爷”、“大妈”等,而不是称为先生、女士之类,这就是无害的部分。又如电视剧里到关键时刻经常会喊的“兄弟们”、“为谁谁报仇”、“为谁而战”的口号就是这种情况。这就是传统道德的力量。有害的部分就是和现代法治对立的部分,如父子相为隐(亲亲相隐)等道德观念,这些必须抛弃。三个部分主要是传统的、现代的和外来的三个部分。这三个部分中外来的部分可谓泥沙俱下,有好的也有不好的。但历史证明,外来文化中不好的东西很容易就会被淘汰,所以我们不必担心外来文化。好的挡不住,坏的留不下。当代道德观念,更多的是政策制度下相应形成的生活方式,随着政策制度的变动也就自然消解。真正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分析的是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只有完成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使其成为法治社会建设的基础和资源,那么,与法治社会相辅相成的法治文化(当代道德文化)才能够建立起来。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由伏羲女娲时代出现,经过尧、舜、禹、夏、商、周时代发扬整合形成,而后又经过汉、唐逐步完善,以宗法关系为社会结构、礼乐文明为形态、道德为核心的文化。这个道德不同于现代的道德。此“道”指自然和社会的发展规律及其构成的力量方式,“德”即人伦品性,二者相为表里,彼此关联和谐。儒家、道家及之后的百家分解了这种文化,儒家重德,以仁义礼乐为取向,内在修养为基础;道家重道,崇尚自然,字道为大,渴望永恒。

在当代,没有人能够在真正意义上超越传统,也不能够完全不顾外来文明,所以全盘西化,言必称希腊不行,打倒封资修不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调和也不行。宣扬儒学传统、鼓吹国学的不少人其实不懂国学与传统。传媒上面介绍推崇的某些所谓学者,某种意义上只是学术骗子。表面上看其似乎是顺应潮流的爱国主义思想者,实际上只是自我标榜的投机分子,其无论是自诩,还是骂人,都是对文化的陷害和亵渎。要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必须真正了解传统文化,也就是了解我们的祖先及其思想和生活。

当代中国的现实格局是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三种制度并存,当然由于历史的原因,港、澳、台的法律都是自行制定(当然,港、澳两个特区自行制定的法律须遵守“基本法”的规定),但其共同处显然具有一定的民族风格,这种民族风格应该就是中国特色,而民族性格也在生生不息地变化着,但一些根本性的东西,如以人为本,古今是一致的。这样一来,当代法治建设与传统文化之间就找到了共同的立足点或者说基石。如何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的完美对接,这需要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就是中华民族的民族性。传统文化、外来文化、当代文化都要放在这个平台上融合与建设,这样建设形成的文化才具有更好的生命力量。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我们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西方文化的先进部分和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高度的融合与凝练。这就是当代道德文化建设的方向指引和根本精神。换言之,这一高层设计和理论成果是现代法治社会建设背景下的道德核心。学术界的任务应该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到道德文化层面、具体的行为规范中,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日臻完美。

(本文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法律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法律解释与自然法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让人死亡的法律
“互助献血”质疑声背后的法律困惑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