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勤耕耘绘蓝图 继往开来谱新篇

2015-06-23 11:49牟欣
军工文化 2015年4期
关键词:航空发动机发展

牟欣

2015年3月26日,我们迎来了中航工业黎阳创建50年,这是黎阳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50年风雨兼程,50年矢志报国,几代黎阳人的无私奉献和顽强拼搏谱写了航空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杰作和华章。在黎阳创建50年之际,回顾和总结过去,就是为了缅怀那些为黎阳的创建和发展立下不朽功勋的先辈,也是为了更好地展望未来,把黎阳的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五十年——是一段感人的记忆

半世纪的沧桑岁月,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然而,对于由原黎阳厂、新艺厂、红湖厂、贵发所、601库组成的中航工业黎阳来说,却是沧海桑田的永恒记忆。这些记忆,见证了黎阳的诞生、起步、发展、辉煌,记录了黎阳人自强不息、科技创新、敢于竞争,铿锵前行的坚实步伐。

50年前,党中央根据国际形势,为了做好反侵略准备,作出了三线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1965年,为了三线建设需要,我们的父辈们、来自四面八方的创业者们,为了建设国防战略大后方,满怀革命豪情,离开故土,齐聚云贵高原,在贵州平坝的崇山峻岭中披星戴月,餐风露宿,肩扛人挑,“抢晴天、战雨天、抗酷暑、斗严寒”,凭着一腔报国热血和对共和国的忠诚,扎根在黎阳这片热土,白手起家,克服了文化生活和物质条件极差的困难,用勤劳的双手,挥洒的汗水,青春的热血,无穷的智慧,先后建起了新艺厂、红湖厂、黎阳厂、601库和011贵发所等航空发动机设计制造企业,开启了贵州航空发动机事业新时代。

五十年——是一部华彩的篇章

50年来,为振兴和发展祖国航空事业,几代黎阳人矢志报国,不辱使命,在同行业规模最小,国家投入最少,环境条件最差的情况下,勇于接受挑战,不等不靠,主动作为,以航空武器装备产品制造为己任,“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无私奉献,顽强拼搏,取得了举世瞩目辉煌成就,为航空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通过不断改进改型,黎阳先后研制生产了涡喷-7和涡喷-13系列20多个型批5000多台发动机,为部队歼七、歼八飞机提供了80%以上动力装置,有力保证了空、海军武器装备建设,先后参加了国庆50周年、60周年盛大阅兵式和历届珠海国际航展,完成了中俄联合军演、空军节等重大任务,用智慧和双手托起战鹰,翱翔蓝天,为建设航空强国、铸就“蓝天长城”书写了彪炳史册的华彩篇章。同时,还向巴基斯坦、埃及等11个国家出口了1000多台发动机,创汇6亿多美元。

50年春华秋实,50年硕果盈枝。黎阳先后两次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两次荣获全国先进集体“五一”劳动奖状,两次荣获全国职业道德先进单位,一次荣获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一次荣获全国文明单位,三次荣获全国企业文化优秀单位,六次荣获航空工业有重大贡献单位等荣誉称号。

半世纪沐风栉雨奋斗不息,五十年甘苦备尝矢志不渝。黎阳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无论是从我国国防建设角度、还是我国航空工业发展乃至世界航空工业发展来看,都是一个奇迹。为此,黎阳也在行业内外,形成了“条件差、包伏重、投入少、贡献大”的“黎阳现象”。

五十年——是一部成长的史诗

50年时光荏苒,50年沧桑巨变。经过50年的开拓和发展,历经几代人的拼搏和努力,黎阳各项经济指标屡创历史新高,经济效益快速增长,技术成就硕果累累,职工收入逐年提高,各项事业不断取到新成就。如今,黎阳已发展成为我国航空发动机制造骨干企业,是我国中小推力航空动机研制生产修理服务基地,具有科研生产服务一体化的系统能力,产品结构正逐步由第二代向第三代、第四代跨越。公司通过实施“产研结合、军民融合、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形成了“军品、非航、转包”等相关产业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当前,企业生产重心正从平坝老区逐步向贵阳新园区转移,黎阳也正以全新的面貌和更加振奋的精神,面向市场,参与国际化竞争。

50年的峥嵘岁月,黎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时代颂歌。1970年,第一台涡喷7发动机在贵州试制成功;1981年,首批发动机出口埃及,开启我国航空发动机外贸出口先河;1984年,涡喷某发动机配装飞机首飞成功;1999年,世纪大阅兵,公司生产的发动机配装战机成功飞越天安门上空,接受党和人民检阅;2010年,某新型发动机配装飞机首飞成功;2013年,公司成功实现三型新机首台点火;2014年,公司第5000台发动机成功交付……每当追忆这些激荡人心的历史时刻,黎阳人无不感到万分骄傲和自豪。

50年来,黎阳人坚持技术攻关推动科技进步,从而促进产品发展的理念,推进全面质量管理,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丰硕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科研成果奖50余项,省部级以上的科研成果奖240余项,有两型航空发动机获得国家颁发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有两型航空发动机分别荣获国家至今颁发过的最高质量奖──质量银奖。

50年的精心培育,不但使黎阳硕果累累,而且使黎阳人才辈出,成为优秀人才成长的摇篮。先后涌现出全国劳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等国家级荣誉获得者13名,涌现了44名省部级劳动模范,培养造就了大量技术带头人和工程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温俊峰、第四代发动机总设计师江和甫等众多优秀人才杰出代表,都是在黎阳这片沃土上,伴随着黎阳事业发展成长起来的。

黎阳50年的发展成绩,承载着党和国家、军队的亲切关怀;沐浴着改革开放的阳光和雨露,凝聚着老一代的顽强精神和智慧结晶,更离不开兄弟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帮助和支持。

饮水思源。我们深深缅怀那些为黎阳的发展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先贤和前辈!也将永远铭记关心支持黎阳的各级领导、军方用户、兄弟单位和社会各界!

五十年——是一轮文化的凝练endprint

翻开黎阳50年发展史,企业文化作为企业之魂,是黎阳建设、发展的原动力和助推器,一直伴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而与时俱进,在黎阳发展历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引导着黎阳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长盛不衰,基业长青。

创业时期,老一辈黎阳人立足高原,扎根三线。艰苦创业,是黎阳人无怨无悔的追求,也是黎阳精神在当时最为鲜活和生动的体现。改革开放后,“艰苦创业、敢打硬仗、求实创新、质量至上”的黎阳精神和“厂所结合、科技先行、使用发展、渐进改型”的技术创新道路,成为黎阳企业文化的灵魂,渗透进黎阳广大职工的心田,起到了重要思想引领和智力支持和文化保证作用,成就了黎阳激昂涡喷时代、振翅涡扇时空的荣耀。

进入新时期,黎阳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航工业发展战略,将原五家成员单位进行历史性的改制重组,建立了以产权为纽带的现代企业体制。2013年,5707厂划归黎阳管理。在实施黎阳“新机、新区、新制”新的三大战略性任务的过程中,新一代黎阳人承前启后、一脉相承,沿着前辈足迹,经过提炼积淀,继承发展,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紧扣时代、较为系统的黎阳优秀企业文化。当前,“中小推力航空发动机研发生产修理服务基地”的定位、“价值引领、任务刚性、效益优先、以快制胜”的经营理念、“开放创新、激情进取”的企业精神、“爱航空、爱黎阳”核心价值观,强基固本、提质增效理念,已成为企业一种强大精神和文化力量,推动着黎阳又好又快发展。

五十年——是一曲砥砺的赞歌

回首50年,黎阳风雨兼程、砥砺前行,逐步形成了一些带有规律性的认识,必将成为黎阳宝贵精神财富和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激励和鼓舞一代又一代黎阳人奋发向上,推动黎阳的事业扬帆远航。

5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坚持艰苦创业优良传统,是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传家之宝。在创业之初,黎阳人满怀革命豪情,在崇山峻岭中挥汗如雨,披荆斩棘,撼天动地;在坎坷的建设中,黎阳人面对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历经艰辛,不畏挫折,无怨无悔;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黎阳人锐意改革,勇于创新。无论是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还是在快速发展的环境中,黎阳人始终胸怀大业,矢志不渝求发展,“艰苦创业、敢打硬仗”的精神,激励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黎阳人不屈不挠,为祖国的航空发动机事业奋斗搏战,不断续写辉煌篇章。

5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坚持军品为主,是履行使命、报效祖国的神圣职责。黎阳自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报效祖国的历史重任。即使在上世纪80年代,国家大规模军转民改革脱困阶段,黎阳在军品任务高峰陡然下降情况下,仍然心无旁骛,始终坚持航空为本、军工第一不动摇,牢记航空报国的崇高使命,克服重重困难,通过围绕用户需求,不断渐进改型,研发新产品,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今天,黎阳作为航空发动机主机企业,仍然承担空海军航空动力装备支撑责任,批生产、新机研制、参研型号任务异常繁重,必须肩负起国家、军队赋予的神圣使命,努力践行报效祖国的庄严承诺,专注于航空发动机主业不动摇,进一步加强航空武器装备建设。无论任务多么艰巨、无论其他产业发展多么好,都要首当其冲、毫无条件地高质量、按节点完成军品科研生产任务。

5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坚持科技创新,是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大动力。航空发动机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代表着人类工程技术的最高智慧。经验和教训反复证明,航空发动机的核心技术是用金钱买不来、用市场换不来的,只能走自主创新之路。多年来,黎阳正是因为一直坚持走“厂所结合、科技先行、使用发展、渐进改型”的技术创新道路,才在二代机上创造了航空发动机发展史上的辉煌。当前,随着中小推力涡扇发动机研制工作的推进和深入,公司主导产品将进入更广阔的市场,必须秉承科技先行理念,探索新体制下“厂所结合”的新模式,形成新的“产研结合、军民融合、转型升级”产品研发模式,走核心机派生发展的道路,用国内技术预研和型号研制的成果,结合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循序渐进,发展产品,推动公司产品升级换代和科技创新发展。

50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传承黎阳精神,是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50年来,我们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党政工团密切配合,大力加强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技能人才三支队伍建设。经过长期重点型号研制和批生产锻炼,我们锤炼了一支思想稳定、顾全大局、技艺精湛、甘于奉献的特别能打硬仗的职工队伍。目前,公司拥有中航工业特级技术专家2人,一级技术专家4人;中航工业发动机首席技术专家5人,一级技术专家15人,二级技术专家21人。中央企业技术能手1人,中航工业首席技能专家1人,特级技能专家5人;中航工业发动机首席技能专家 9人,一级技能专家29人,二级技能专家61人。贵州省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6人;贵州省技术能手9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人。

50年来,黎阳以发挥优势为保障,积极推进企业和谐发展。通过扎实开展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企业文化建设,坚持铭记、传承、激励黎阳精神,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关心职工生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增强了企业凝聚力,形成了同舟共济,共谋发展,共享成果的良好局面,不断推动黎阳跨越发展。

五十年——是一个崭新的起点

抚今追昔,意在登高望远;知往鉴今,志在开辟未来。奋斗的历程已经载入史册,新的创造寄希望于我们。有着辉煌历史的黎阳,正进入转型升级的新常态,进而实现新一轮崛起的关键时期,期待我们书写崭新的一页。我们面临的任务无比艰巨,我们肩负的使命无上光荣。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豪情满怀、信心倍增,将在党的是十八大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指导下,在中航工业的总体规划和发动机公司的领导下,以迁址贵阳新区为契机,与时俱进弘扬黎阳精神,继往开来,乘势而上,抢抓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迎来的历史机遇,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推进“新机、新区、新制”三新发展战略落地,筑牢四型新机平台,打造中小推力航空发动机研发生产修理服务基地,不断谱写航空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新的篇章,不断增创黎阳发展新的辉煌,为国防军队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贡献!

(作者:中航工业黎阳董事长)endprint

猜你喜欢
航空发动机发展
我是人体的“发动机”
《THE DISCUSSION OF SENSE AND SENSIBILITY COMPARED WITH WUTHERING HEIGHTS》
TWP100C涡喷发动机
发动机阻力矩计算和起动机介绍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2016国际年度发动机大奖公布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航空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