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过度并购我国医药企业风险与对策

2015-06-23 02:11马明冯国忠
现代商贸工业 2015年12期
关键词:对策

马明 冯国忠

摘要:随着医药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并购活动的进行,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外资在中国的并购活动是不是已经到了过度的情况。过度的外资并购活动将会给中国的医药行业的发展带来哪些不利的影响和风险,今后如何对外资并购活动进行管理和限制,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从外资医药企业过度并购所带来的不利影响着手,分析在法律、政策和自身技术的提高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为我国医药企业今后在面对外资并购上提出建议。

关键词:过度并购;医药外资;对策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2004303

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勒指出:世界上任何一家大企业都是通过不断的并购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领导人和学者们也认识到这一点,通过开放着政策吸收外资直接投资,不断扩大本国企业的规模和实力。对于医药产业开放政策是在21世纪初,当时有一大批的外资医药企业进驻中国市场,给中国的医药产业注入资金,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但是,伴随着外资企业不断的中国医药企业的并购发生,相应的问题也逐渐体现出来。如我国本土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的下降、过度依赖外资医药企业的资金、产业自主掌控能力下降等。这引起了我国学者的注意。过度的并购带来了许多的负面的影响,如何防止过度并购的发生,以及对于并购的规制该如何进行,成为了现在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1 外资并购在我国医药产业的现状

1.1 在并购规模上,医药外资的并购越来越大

医药外资企业在我国进行的并购活动其规模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从21世纪初中国刚刚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始,医药外资企业在我国的并购活动还仅限于一些较小的股权购买。最主要的方式还是外资方独立建厂和独立经营。但是,从2008年医药并购案德国拜耳收购东盛科技“白加黑”等OTC品种开始,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并购行为愈演愈烈。紧随其后,在2010年11月1日,法国制药商赛诺菲-安万特以5.206亿美元收购中国药品生产商兼分销商美华太阳石集团公司,完成了跨国医药巨头对中国本土OTC(非处方药)药企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笔并购案。当年12月初,英国制药巨头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宣布,以约7000万美元(约合4.66亿元人民币)现金收购南京美瑞制药有限公司100%的股权,该并于当年年底完成。美国雅培制药公司也透露,在完成62亿美元对比利时苏威医药的收购后,正在整合其在华业务。可以说,中国医药市场这块大蛋糕正在被为数不多的世界医药巨头蚕食。过度的并购在后期必然会出现相应的负面的效应。

1.2 外资企业的并购目标多选择我国的优质医药企业

起初外资药企刚刚进入中国市场时期,很少对中国的医药企业感兴趣。从1999年到2010年之间,鲜有大的并购之举。而在这10余年间,其他行业如日化用品、食品等行业的外资并购却进行的如火如荼。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我国医药企业自身素质有关。本土药企GMP管理、生产流程和制备工艺控制等许多环节与外资企业有着实质上差别,收购一个中国药厂之后对其的后续改造成本远超过重新造一个药厂的成本。

如今的制药企业对于药品生产的控制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自2010版GMP颁布执行以来不仅质量上有提升,而且在品牌上也深得人心。国内的制药企业实力越强也越容易引起跨国药企的并购欲望,这成为外资开始对本土企业感兴趣的主要原因。

伴随着中国医药企业的生产技术的不断的改善和更新,药品的质量也不断的提高,更有一些企业如先声药业、恒瑞、扬子江药业、正大天晴制药等公司,不仅仅在生产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其销售方式和宣传也深入人心。外资企业往往选择我国制药行业中的龙头企业进行收购,形成了如海正辉瑞、先声默沙东、赛诺菲民生制药等企业。以求在中国医药市场上能够快速站住脚并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

1.3 从并购的控制力度来看,外资并购呈独资化趋势

随着中国对外资开放的力度不断扩大,医药外资企业从合资到独资的发展速度持续增长。起初外资企业通过收购我国上市的外资企业的部分股权,维持在较小的份额下进行经营。但是,伴随着市场的发展,股权的交易和市场的经营过程,外资企业往往会抓住一切的机会收购合资企业的股权,直至掌握合资公司的大部分股权或者完全兼并。外资企业通过这种方式不断的兼并我国优质的医药资源。这样以来外资企业对于我国医药企业的控制力度将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我国医药产业研发资源将大部分集中在外资企业手中。长久以来,我国的医药产业难以出现较高质量的新研药物的出现。

2 外资过度并购我国医药企业的影响

2.1 外资并购着力于控制整个行业,部分产业被外资垄断倾向已出现

医药外资企业进行并购行为,其重要目的之一便是希望在并购的过程当中维持自身的竞争优势,同时弱化竞争对手的竞争能力,通过并购消除潜在的竞争对手,从而实现对整个行业的控制,甚至达到垄断市场的目的。在医药产业,外资企业的快速并购已经对我国的医药企业产生一定的影响,垄断的现象开始出现,比如赛诺菲公司的来得时产品,在糖尿病市场中占据较高的市场份额,其价格也在各处的招标环节中居高不下。长此以来,产业的相对集中度将会不断提升,逐渐形成几家独大的局面;另一方面,形成部分垄断的公司也会利用自己在资金和技术上的优势,提高行业进入门槛,限制市场的充分竞争

2.2 外资并购致使民族品牌大量流失,本土企业的生存空间缩小

品牌是一家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积累下来的无形资产,更是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载体。在外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之前,国内所有的知名品牌都相应的对外资产品进入中国市场造成了巨大的障碍,拖缓了外资企业的扩张速度。于是外资企业就可能会采用并购这种手段来完成对障碍的清理。随着外资企业的不断扩张,我国的民族品牌也在不断的消亡。这样本土企业的竞争力和生存空间将会被无限的压缩,甚至灭亡。endprint

2.3 外资并购削弱了产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增强了对跨国公司的技术依赖

在技术上保持垄断地位是医药外资企业获得垄断利润的重要手段。对于核心的技术外资企业通过两种方式进行把控。第一种,对于市场上的某一技术手段或者是产品十分看好,但由于原有公司销售网络不够完善,资金不够充足,被外资企业抓住空子,利用并购的方式将该技术拿到手上。第二种,公司利用国内医药企业需要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需求,提出兼并要求,但是在真正进行并购以后又采取严密的手段防止技术外溢,使被并购企业的销售网络图做嫁衣。最后,造成被兼并企业始终保持低技术水准,对外资企业的技术高度依赖,最终导致自己原有的研发能力严重衰弱,从而国有企业只是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加工厂。

2.4 外资并购阻碍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弱化我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跨国公司一般是通过并购投资方式将在本国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到东道国,或是将原来集中在本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不同工序的一部分转移到东道国。在技术转移过程中,跨国公司一般不会将自己最先进的技术或工艺转移到东道国的分公司,并且还会利用各种手段阻碍伴随跨国并购所产生的技术外溢。这种生产过程中的分工级差和技术垄断优势使得东道国很难实现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弱化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产业安全问题随之而来。

医药外资企业新研发出来的产品往往会在其自己所在国进行广泛的销售以后,经过完全的市场竞争以后,直到在本国的发展速度降低或者在本国已经不再具有竞争的时候,才会将该产品通过并购投资的方式将产业转移到我国,或者将一些部分生产工序转移到东道国。在技术转移的过程中只会转移一些较低端的技术内容,长此以来,我们国家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将会被弱化,并且不利于我国医药产业的后期发力。

3 维护我国医药产业安全的对策

3.1 立法层面:结合国外已经成熟的相关立法经验,加强我国相关立法力度

美国等西方国际对于产业安全立法上起步较早,形成一套完备的法律体系,相对比较成熟有较多的实践经验。首先在西方发达国家,其医药产业相对集中度比较高,为了避免垄断事件的发生,同时也为了保证制药企业的专利保护和提高其进行研发的积极性。必须要有一个既能防止垄断案件的发生又能保证制药企业利润保证的相关法律法规,从而保证医药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对于我国,医药产业呈现出多小散乱的现状,相对集中度较低,缺少技术能力和研发能力。对于国际医药巨头的进入中国往往面临的状况主要是被并购或者在竞争中逐渐的被淘汰。如此以来,我国医药产业相关资源将主要集中在外资巨头手中,将会出现垄断的现象发生。如何能够在有效的市场竞争上既能保证制药企业能够获得利润激发其进行研发的动力又能够保证市场在一个良性的情况下健康的发展,是一个需要政府在法制层面建立一个完备的法律制度,而不能过多的干预市场。

3.2 政策层面:鼓励国有和民营企业自身整合,调整对于外资的利用和依赖程度

对于我国制药企业分布多小散乱的现象以及低效能的仿制品大量的重复生产的问题,我国政府应该在政策上引导企业进行资源整合,以此来提高自身的行业竞争力,可以在和外资企业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在市场竞争中提高我国医药企业的素质的同时,又可以防止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市场占据过大,而导致我过医药行业的自身控制力的降低。

调整外资使用的整体战略思路,医药外资企业掌握着目前国际上最领先的技术,还有很大一部分医药产品的专利在外资企业手中。对于这样的状况我们必须要依赖到外资企业,但是我们一定要仿制外资企业利用这种优势来并购我国的龙头企业,而是鼓励我国在此类产品中的研发进度以及加大对于快到专利期限的产品的仿制力度,并提高药品的生产的质量,替代相应的专利产品。

3.3 技术层面:大力支持医药企业的自主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研发和创新是我国医药产业安全保持的根本所在。长期以来,我国药品生产主要依赖引入外资和依赖外资取得相关设备。即使是仿制药也无法达到原研产品的制作工艺。现阶段,我们迫切需要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可以通过利用央企的规模来吸收具有相应品种企业资源,创建大规模的研发创新实验室,利用校企联合的方式把市场上的需求提供给高校,利用高校的科研资源来为企业服务。同时企业在获得高校支持的同时完成对于高校的反哺的工作,输送科研基金和设备支持实验室的后续的研发能力。

国家创建企业研发投入的硬指标,比如要求企业每年对于研发的投入必须维持在当年收入的10%以上,分梯度设定研发投入的资金总额。对于研发投入大的企业给予奖励政策。

参考文献

[1]朱远程,刘燕.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新态及对策建议[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7,(2).

[2]刘丽芳,韩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现状与负面影响分析[J].辽宁经济,2006,(12).

[3]外国如何保护民族品牌[N].环球时报,20070828.

[4]王广勇.外资并购对中国产业安全威胁的二层防范[J].经济与管理,2008,(4):1417.

[5]王苏生,王丽,黄建宏.跨国公司对我国影响及对策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08,(3):142145.endprint

猜你喜欢
对策
输变电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常见问题及对策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问题与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浮法玻璃气泡的预防和控制对策
南方小型农机的推广应用对策
水利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住改商”问题与对策之思考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