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华人作家兼画家刘墉曾写过一篇关于古董价值的短文:
某日,一位古董商到我家里做客,我便尽出所藏,请他鉴赏评价。我拿出的第一件东西是块田黄印石,长约四寸。“这值不了什么钱!”古董商说,“因为上一段有裂纹,下半截有杂质,只有中间一小块完美。”“我当年是以高价买的!”我大吃一惊。“你听我说完哪!”古董商笑着说,“你如果把上下两截锯掉,只留中段,价钱就倍于此了。”接着他展开我收藏的一幅古画:“是名家手笔,可惜右边破损了一块,修补之后总是看得出来,倒不如将右侧整个切除,价钱要比补了之后还高得多。”最后我取出了传家之宝——黄瓷盖碗。“这个盖子早该扔了。”古董商一见便说,“不带盖子要比带盖子容易卖,价钱也好。”“怎么会有这种道理呢?”我很不服气,“有盖反比无盖来得便宜?”“当然!因为盖子有缺损,你想想看,当买主看到这件东西,发现盖子已破,还会买吗?”他把盖子放在案上,并将碗捧到我的面前,“可是这样子,几人知道还有个盖子呢?买主只当这是只完美无缺的碗,而会爱不忍释了。”“同样的道理!”他又指着印石和画说,“你切去杂质之后,大家只见那是块难得温润美好的田黄,有谁知道它原来要大得多?而那幅画没几个人看过,切了边仍是不错的构图,谁会想到已比原作少了半截?”
人们为什么总会注意那小小的瑕疵,而忽视整体的美好?为什么宁可被骗,也不愿接受那有缺陷的事实呢?令人感慨万分。其实,艺术品市场中符合去瑕增值规律的东西还有很多,如钻石、各种软玉(如新疆和田玉)和硬玉(如缅甸的翡翠)、珍贵的木器(如紫檀、黄花梨)等。
稀有上乘的材质、精湛绝伦的工艺、无法掩饰的美妙、激人喷涌的想象是决定一件古董价值的关键因素,是“正”价值;瑕疵是古董价值的减项,是“负”价值。在不减少“正”价值决定因素的情况下,去掉瑕疵(负价值)自然会使一件古董的价值上升。这也说明了古董价值的评判遵守着“宁缺勿滥”的道理,“缺”给人以想象空间,人们总是朝着美好的方面去想,能引起人美好想象的东西也有价值;“滥”则明摆着低劣,只需看一眼,人们就不再关注,更不会去思考“滥”背后究竟有无美好的东西。推而可知,一件艺术品的价值其实取决于“实”和“虚”,“实”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虚”是“实”背后的内涵,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东西。
去瑕增值可用一个简单的函数表示如下:
Y=ax+b
Y是艺术品市场价值,a是艺术品的卖点,x是市场情况系数(如艺术市场繁荣程度),b是艺术品的瑕疵,在艺术品资产组合中价值为负。去掉b,一来可使Y直接增加,二来更能突显出一件艺术品的卖点,即a趋于增大,最终结果都会使Y值增加。
笔者认为,艺术品去瑕增值成立的条件至少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剩下的依然能成为一个完整的艺术品个体和概念;(2)没有留下任何痕迹让人能联想、推测还有被去掉的部分与此物件本来是密不可分的;(3)瑕疵能够比较容易地被去掉,并且代价不高;(4)艺术品实体的尺寸大小不是影响该艺术品价值的决定性因素;(5)除了卖家之外,没有人或几乎没有人知道艺术品去除瑕疵的事件过程。
笔者认为,艺术品去瑕增值现象在市场中的实际存在,除了相当一部分艺术品爱好者“宁缺勿滥”的购买理念外,还有以下三个深刻原因:
晋代葛洪在《抱朴子·明本》中曰:“然物以少者为贵,多者为贱。”经济学理论也告诉人们,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格。真正的好东西是稀缺的,去除瑕疵,更能突显出剩余部分的精华和珍贵,符合商品市场中物以稀少为贵的定价法则。实际观察一下艺术品市场就会发现,普通的或带有一些瑕疵的老物件、艺术品存世量较大,几乎随处可见。真正完美无缺的优秀老物件、艺术品却是千金难求,其价格不再是普通老物件、艺术品的一两倍,而是数十倍,甚至上百倍。
人们购买艺术品,主要看中的是艺术品的精华,即“正”价值部分,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属于想象层面的精神文化意识形态的“虚”价值。“卖古董需要讲故事”说的就是“虚”层次上的道理。瑕疵部分影响了人们想象力的发挥方向和延伸空间。追求完美是人的天性,当看到田黄石两端带有的裂纹和杂质、古画右边的破损部分、黄瓷盖碗上有缺损的盖子时,人们的完美心境被冲散,玩赏与欣喜的心情在下沉,价格跟着心境走,购买者自然不愿意出高价购买。
在管理学理论上,相关资产之间如果协同效应好,在价值上就会有1+1>2的现象。反之,如果协同效应差,在价值上就会有1+1<2的现象,此时,相关资产应该分开出售。例如,前文故事中锯下来的带有裂纹和杂质的田黄石、古画右边切除下来的破损部分、有缺损的黄瓷盖碗的盖子,也都具有价值,如果拿到古玩市场上出售,总不至于倒贴钱才能卖掉吧!据此可推论,带有裂纹和杂质的田黄石在与中间温润美好的田黄结合一起时,相对价值为负;独立出售时,无论价格多么低,则独立价值为正。
《收获》 墨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