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婷
“中国营养学会是一个科学共同体,在中国营养学会的旗帜下,营养工作者从四面八方聚合在一起,团结、奋斗,为营养学的发展,为人民健康,实现着我们共同的梦想。”杨月欣理事长说,“中国营养学会既是一座桥梁,也是一个平台,她加强了科学家与社会、政府之间的联系,为科学家提供相互交流和促进学科进步展示的舞台。”
中国营养学会的起源
20世纪40年代,国难当头,西南大后方成为全国科技、文化的中心。著名生物化学家吴宪、万昕、郑集等学者聚首在一起,怀着科学救国的梦想,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于1945年春在重庆发起并成立中国营养学会,并在1946年创办《中国营养学杂志》。解放后, 营养与食品卫生专业的本科教育开始,人才分布到全国各大专院校、预防保健系统、临床医院、食品工业等各个领域。自此,学科建设的三个基本要素完成,营养学成为我国科学技术中的重要组成。目前,中国营养学会已经拥有20余个专科分会和工作委员会,学科齐全,会员遍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成为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学会成立至今,遵循中国科协关于搞好学会建设,做好“三个服务一个加强”的工作目标,在服务科技工作者、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公众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和加强自身建设方面中取得了突出成就。
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促进学科发展和进步
历届理事会都把开好学术会议、办好学术期刊、加强国际交流、举荐优秀、鼓励创新、培养青年人才等与学术发展相关事务作为学会的头等大事。
“近些年,中国营养学会在促进学科发展方面不断向前迈进。学会建立了学术交流制度,每年都会定期举行学术交流的大会,会议的规模也逐年扩大,现在年会规模已经发展达到1500多人。这足可以证明会议内容和形式的吸引力。”杨月欣对记者说。
学会每4年召开一次全国学术年会(2013年后改为两年一次),每两年召开一次知识更新班和领导才能培训班(交替年); 各个专业分会学术会议、小型专题讨论会、培训会每年近20余场。中国营养学会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每年都组织开展国内和国际会议。中国营养学会年会,成为营养学界最大的权威学术交流平台,为提高和促进学科发展作出贡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研究和修订一直是学会传统和富有生命力的项目。每一次修订,都体现了我国营养科学重大进步,是营养科学的智慧结晶。对于计划膳食、营养保健、食品生产营养推进科学以及改善中国居民的营养健康状况都具有重要意义。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制定从1988年开始,其制定和修订则体现了营养科学从基础研究到实践应用的转化。《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也是公众知晓率最高、指导性最强的健康红宝书。2014年,中国营养学会再次启动了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论证和修订工作,有望于2016年初面世。
“学会设立科研基金,资助年轻人发展职业生涯的第一个研究项目,”杨月欣说,“第一个研究项目往往是事业的开始,年轻人能开阔思维,学会科研基金使他们的想法得以实践。”从2002年建立首个中国营养学会科研基金,之后几届领导人倾心接力,目前学会已经有帝斯曼和伊利两个专项科研基金,并且与达能、汤臣倍健等基金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累计投入金额3000余万元,为营养科学研究提供了有效的帮助。经国家科学技术部批准,中国营养学会于2005年设立“中国营养学会科学技术奖”,该奖项为营养领域的科学技术奖,也是营养学界唯一的科技奖项,旨在奖励在营养科学技术研究第一线做出直接创造性贡献的个人和团体。设立10年来,获奖项目已达50余项。
人才是事业发展的基础,培养青年人才,举荐优秀人才,是学会的重要任务。近年来,学会多次为中国科协举荐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优秀女科技工作者、优秀团队、营养贡献奖等奖项,激励营养科技工作者、树立了行业榜样,为学科以及学会的发展建立了优秀的人才梯队。
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搭建科技创新平台
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中国科协近年对学术团体提出的新目标。杨月欣说:“营养科学是应用科学,需要和社会各界广泛合作,传播营养理念、思维和技术,实现研究成果的转化。而这些也正是学会的工作方向。发挥自身优势,把学术变成有用的科技成果,变成社会优质资源,成为服务经济社会的科技创新点。”
中国营养学会在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着丰富的成功经验。早在2000年,在葛可佑理事长的带领下,从“黄金搭档”营养配方,到后来的食用油把“1:1:1”营养理念传到千家万户,对社会经济和食物生产消费起到良好导航作用。第七届理事会成立了科技咨询和服务工作委员会,进一步把科技服务制度化、规范化。第八届理事会传承科技创新的精神,加强了在社会服务、成果转化、科技评价等方面的工作。学会先后与两家企业建立了营养食品研发科学院,在婴幼儿配方食品的营养评估、食品营养与健康研究和效果评价等方面有序开展工作。“今后,学会将把科技评估、成果转化、科技服务作为工作重点,真正服务于科技创新、搭建起科技界与社会之间的桥梁。”杨月欣说道。
中国营养学会领航全民营养教育,投身科学普及和传播,为大众健康水平的提高作出贡献。学会组织专家制修订《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不断推出营养科普著作30余本,同时,建立了科学普及工作团队,百余场科普知识宣讲影响深远、科普日和科技周活动形式多样,充分展现了学会在营养教育方面的突出贡献。
充分发挥服务政府职能,做好桥梁和纽带
中国营养学会充分汇集专家资源,做好政府的相关任务,建言献策。自成立以来,多次组织、参与制订和编写相关文件,承担政府相关部门委托工作。
从20世纪50年代的“粮食增量法学术研讨会”到粮票、八五粉粮食加工和消费政策的产生;从20世纪90年代《九十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的制订,到《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的出台 ,直至2014年发布的国家食物和营养发展纲要,无不体现着中国营养学界的智慧贡献。中国营养学会于1988年成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专家委员会”,不断修订《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自2002年至今,连续多年受卫生部委托在北京进行全国营养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营养学》教材和考试命题工作;2012年—2016年,中国营养学会首次承担中国科协两项十二五国家营养与健康领域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项目。
中国营养学会一直致力于推动我国营养法律法规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将其视为自身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学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推动营养立法工作,《营养改善管理办法》《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等一系列食物营养政策、营养标准、行动计划陆续颁布出台,有力地配合了国民营养健康促进工作的开展,给国民健康带来了实惠。
未来展望
杨月欣说:“2015年,中国营养学会迎来了成立70周年华诞。70年来,中国营养科学始终与国家的发展相伴,与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同步。回顾中国营养学会的发展历史,我们欣喜地发现70年中取得的成就不胜枚举,我们由衷感谢前辈的努力,前辈留下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科学精神。今后,中国营养学会将继续把竭诚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作为根本任务,团结全国营养学工作者,面向国家需求,广搭平台、共享资源;启迪创新思维,共促学科繁荣。”
中国营养学会成立70周年纪念暨第十二届全国营养科学大会将在2015年5月举行,杨月欣说:“我们将用实际行动纪念营养科学70年发展,这是一次学术总结交流,也是唤起广大科技工作者迈向建设创新型国家新征途的又一次动员。”最后,她希望本刊代为向支持帮助过中国营养学会的相关领导和企事业单位致以崇高的敬意,向中国营养学会历届理事会成员表达衷心的感谢,并预祝中国营养科学取得更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