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福忠
2012年10月22~31日,飓风“桑迪” (Hurricane Sandy) 以185公里/时的风速袭击美国东岸,造成285人丧生,财产损失无数,为美国有史以来第二大风灾(第一大风灾是2005年的卡特里娜)。在风雨中有3名卫兵屹立不动,看守阿灵顿国家公墓一座“不知名的墓碑”,英勇事迹的照片先在Facebook上传播,最后各重要媒体刊登了照片(下图左),后经Poynter新闻学院证实,这张照片是在飓风之前9月拍摄的,而飓风期10月29日拍照片(下图右)时并没有多大的风雨。
把时间拉回到去年12月,《纽约杂志》 (New York Magazine) 报道了一个几乎震惊全球的消息,一名年仅17岁的高中学生Mohammed Islam,在华尔街投资股票赚了7200万美元,被称为投资天才。这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消息立刻传遍了各大媒体,同时也引起各方质疑。最后这名富翁学生才出面澄清,原来是他在学校主持一个投资俱乐部,在模拟投资的游戏里赚进了7200万元,而从华尔街只赚进了0元。《纽约杂志》向读者道歉,承认对新闻的真实性查证不周。
现在全民都是记者,社交网络成了传播平台,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传统新闻媒体既要核实,又要与社交网络在时效上竞争,出错在所难免,让其公信力打了折扣。美国专栏作家Rob Tornoe为此提供了几个简单的核实方式,也许不能达到百分百的效果,至少能快速地检验外来新闻的来源。
最简单的是用Google街景地图核对事件发生的地点,至少可以证实地点没有错。有一个叫TinEye的软件,可以反向搜寻图片的历史,知道这张图片曾在哪些地方出现过,起源在哪里。类似的核对可以用EXIF Viewer检验图片的源数据,取得图片制作的时间、网址、作者,用来追踪图片的源头。而影视也可以打开Youtube,查看上传的时间、作者、说明的数据。
新闻集团( N e w s C o r p )的Storyful,一天24小时搜寻社交网络的流动数据,包括文字、图片、影视,然后用高科技加上新闻角度,把有价值的内容与杂音分开,新闻集团把这一功能的人力分别放在纽约、都柏林与香港,提供给全球新闻媒体使用。Storyful并不免费,但确实可用来过滤社群网络的流动数据。
上面的小技术或许可以阻挡一部分社交网络的不实传闻,但资深媒体人兼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新闻教授Alan D. Mutter则说,一股更大的科技风暴正朝向传统新闻媒体包围。他在硅谷多年,曾任科技与媒体两栖职务,深知硅谷的这些专家在“玩”什么,他综合起了一名字叫“无所不在计算”(Everyware Computing),意思是所有的地方都用传感器连接上网,所有的信息、娱乐、消费都是一对一的个人化传送,那传统新闻媒体所扮演的中介角色,也就不再需要了。
这可能么?他说硅谷的朋友期望在2020年以前就陆续实现。手机与平板电脑已成为每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美国人平均每天花3小时在移动平台,而2010年每天仅花24分钟。穿戴用品不因为Google眼镜下架而退缩,苹果的手表告诉你健康讯息,Lumbo腰带提醒你站立的姿势不够挺,马球时装Ralph Lauren研制计算跨步的网球衣。从全球各行业估算,穿戴式产品从2013年到2018年会有数十倍的成长,从200亿美元(台湾信息技术策进会)到500亿美元(瑞士信贷银行)。
物联网与穿戴电子产品相得益彰,除了人以外能把网络连接的东西全连起来,发挥整合的集体作用。Nest是Google去年收购的一家制造智能型空调控制器的公司,控制器记忆用户家里使用空调的习惯与时段,然后连接到电力公司,电力公司用来自动为用户开关空调,节省能源又不影响用户的舒适度,现在已经在美国德州炎热的夏天启用。Amazon的语音控制器Echo,可用以说话上网,是另一个例子。这类的传感器会有多少?Forrester估计在2020年会达到250亿个。
云端的使用大家已经习以为常,几年以前还在谈论,现在已经成真,而且价格继续下降,据思科估算,这股热潮会让云端4倍成长,到了2018年全球的资料量会高达6.2 Zetabytes (6,200,000,000,00 0,000,000,000,000),数量之大难以想象。
这些都是什么数据?一大部分可能是你我的个人描述,如年龄、性别、住处、收入、信用、家庭、阅读、通勤、社交、购物,还有在网络分享给别人的数据,参加各种团体的数据,长期累积下来的点滴琐碎事情,以及从化妆品到开车习惯的喜好,这些资料都透明地放在云端。我们以前常说的理想是“把正确的东西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送给正确的人”,现在可以做到了,但价格牌上只有两个字——透明,贵还是便宜,由自己去选择了。
这样的环境,何须广告中介?Gartner预估2019年数字市场的花费会加倍到1000亿美元,以欧美市场为主的互动广告局统计,2013年数字广告飘升了17%到420亿美元,2014上半年也上扬了15%。
无所不在的计算,或者说是无所不在的“算计”,听起来有些吓人,但除非美国与全世界的“硅谷”不再玩下去,终有到来的一天,受创最大的要算传统的新闻媒体。我们期望这些慢一点来,但如何应对比当年的网络更大的风暴,恐怕会成为今后的长期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