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

2015-06-19 00:27张春侠
中国报道 2015年6期
关键词:沙化红线意见

张春侠

《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是中央就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全面专题部署的第一个文件,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愿景、重点任务和制度体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5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将取得重大进展,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国土资源进一步优化,资源利用更加高效,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态文明重大制度基本确立。

《意见》是中央就生态文明建设作出全面专题部署的第一个文件,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愿景、重点任务和制度体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首次提出“绿色化”概念

《意见》通篇贯穿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多次提及“绿色”一词:如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倡导绿色生活,推进绿色城镇化,发展绿色产业,实现生活方式绿色化等。而“绿色化”也是首次出现在中央文件中,并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并提,形成“新五化”。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主任杨多贵指出,“绿色化”不仅有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内容,还上升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它不仅是一场价值观念的革命,更是一场思维方式的革命。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总体目标,而“绿色化”则是具体道路。杨多贵认为,“绿色化”是一种规范和引领,决定着其“新四化”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我们追求的是‘新四化,是绿色‘新四化,‘绿色化要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过程。”

让生态保护成为不可逾越的红线

《意见》强调严守资源环境生态红线,将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作为地方各级政府环保责任的红线。

环境保护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司长庄国泰表示,生态保护红线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括环境质量的底线、资源利用的上限和生态功能的基线。

庄国泰说,严格管控生态保护红线,首先要保证生态红线能落地,其次要制定负面清单,同时要明确责任,建立有效的管控平台,奖惩分明。

财政部门设定了生态补偿机制,每年给重点生态功能区进行的补偿高达几百亿,“不能这边拿国家补偿,那边大肆开发造成生态破坏。如果补偿到位,而保护没有到位,则要追究责任。”“这五个环节相当重要,最终达到的效果是红线划定区域性质不改变,重要的生态功能区面积不减小,功能不下降,这是我们希望达到的目标。”庄国泰说。

“十三五”期间再治理1000万公顷沙化土地

《意见》提出到2020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目标,森林覆盖率达到23%以上,草原综合植被覆盖度达到56%,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50%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

谈及目前中国土地沙化状况,国家林业局计财司副司长张艳红列举了数据,中国总的沙化土地173万平方公里,可治理的沙化土地有53万平方公里。“十一五”期间沙化土地已治理1400多万公顷,“十二五”期间预计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1000万公顷,“十三五”期间还要再治理1000万公顷。

张艳红指出,对于防沙治沙,国家林业局开展了三北防护林工程和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从2013年起,还在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以及没有资金或能力开展沙尘治理的区域,开展“沙化土地封禁保护”措施。下一步将通过试点,扩大封禁保护的范围。以上多项措施将在“十三五”期间进一步加大力度执行,提高防风固沙、治理沙漠的能力。

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意见》指出要“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要求“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引导、规范和约束各类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提出了健全法律法规、完善标准体系等十条要求。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毅指出,《意见》强调通过制度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把建立健全重大制度作为突破口,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这有助于建立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我们接下来要考虑的是如何改革现有体制,建立有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还要构建完善的治理体系,建立良性的协调机制。”王毅说,除了管理体制,还要“于法有据”。一方面,我们需要重新审视这些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考虑对已有法律法规进行修改完善,同时要制定新的法律,使生态文明建设能够在法制化的框架下顺利开展。

猜你喜欢
沙化红线意见
房企“三道红线”的破局探索
细细的红线
评“小创”,送好礼
没有反对意见
评“小创”,送好礼
一两江湖之红线引[连载一]
土地沙化面积年均缩减1980平方公里
五年累计治理沙化土地一千多万公顷
我国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缩减”
我国荒漠化和沙化面积连续10年实现“双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