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志来
摘 要?演通过对“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背景的分析,认为我国实行“一带一路”战略意义重大。重点分析了新疆、甘肃、四川、云南、江苏、浙江、山东等东西部省份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定位,并指出了省际间“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存在着各省份中心平台过多、新一轮互联互通投资规划过剩、功能定位重合等七个方面问题,进而从“一带一路”战略国家总体规划、省际间战略协同以及省际间发展路径联动机制等三个方面提出了省际间“一带一路”战略如何协同发展路径。
关键词?演“一带一路”;东西部省份;发展战略;协同路径
[中图分类号]F127;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5)07-0044-05
一、引 言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盟期间分别提出了“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设想,并称为“一带一路”。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七部分“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则明确提出我国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将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一带一路”区别于我国改革开放已有路径:重沿海轻内陆,将构筑新一轮对外开放的“一体两翼”,在保持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加大加快向中西部开放步伐,由单纯重沿海发展非均衡模式向重沿海重内陆沿边地区均衡模式转变,属于对外开放战略升级版。“一带一路”战略通航通路表现在2014年12月启动制定《中国与中东欧国家中期合作规划》,中国投资的匈塞铁路、中巴瓜达尔港建设以及中泰“高铁换大米”计划等项目,通商表现在中哈物流合作基地、中俄丝绸之路高科技产业园等产业合作以及中国出资400亿美元丝路基金、中国发起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金融合作。目前我国学者针对“一带一路”战略研究还比较少,已有文献也主要集中在对“一带一路”战略的解读和意义。主要学者研究为:袁新涛(2014)对“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意义、历史机遇和面临挑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四条实现途径;任佳(2014) 提出了云南参与新南方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建设应着力发展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大湄公河次区域;申现杰(2014)基于国际合作新形势,提出了“一带一路”战略重要意义,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一带一路”建设思路;张军 (2014)提出了西南地区融入“一带一路”战略意义和三个定位。本文则从省际间“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以及如何协同与优化省际间路径这一视角来论述“一带一路”战略。
二、“一带一路”战略国内外背景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一直依赖于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发展模式依据经济周期呈现经济出现减速,就会加大投资和鼓励出口等措施,持续投资和出口拉动又会带来经济新一轮过热,这种“减速+投资+出口+过热”经济发展方式,带来了众多行业产能过剩、房价虚高、资源环境破坏,经历几轮强有力的经济刺激,目前各行各业产能严重过剩。2014年以至于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经济发展很重要的主题就是“去库存”,其中生产价格指数PPI已经连续35个月负增长,不单单是传统行业产能长期过剩;缺乏核心技术的新兴产业,目前处于生产制造环节,各省竞相博弈其产能短时期急剧增长,也出现严重过剩。房地产市场经过多年发展,房价累积涨幅大、商品房库存量大与潜在供应量高在人口拐点和城镇化速度下降背景下很难进一步有效刺激房地产市场。资源环境承载力硬约束对经济发展方式形成了倒逼机制,必须改变以往传统模式。我国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阶段,与此同时,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近几年中部和西部经济增长率相比于东部某些省份虽有所加快,但幅度不是很明显,同时由于中西部经济总量基数较小,所以东部、中部和西部经济总量正被不断拉大,具体见表1所示。地区间经济发展除了不平衡外,我国目前已实施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战略都是基于某一特定区域,区域间缺乏联动和协调机制。目前东部产业转移也是基本成本等经济因素考虑,在国家战略层面上还缺乏统一规划。
美欧日三大经济体自金融危机以来,针对本地区经济情况,都提出了振兴计划,其中很多战略对我国经济形成了冲击,如美国再工业化战略以及后期升级版,德国的工业4.0战略等对我国的制造业尤其是代表经济转型高端制造将形成冲击。美欧日在国际贸易组织方面更是具有垄断地位,2013年6月美欧正式启动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组织内成员在贸易往来时享受各种贸易优惠,低关税甚至零关税,其成员国是美国、欧盟和日本,中国被排除在外。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已成为亚太区域小型世界贸易组织,其成员国达成了所有商品和服务综合性的自由贸易协议,在贸易往来时享受极低甚至零关税,其成员包括了日本、韩国、美国、新加坡等,中国没有被邀请加入。美国通过TPP和TTIP,正建立超越WTO规范的贸易自由化组织网络,具有网络内开放、网络外限制等特征,美欧日将重新掌握全球贸易规则话语权,这些组织已超越一般意义经济范畴,有意对中国形成了孤立。与此同时,俄罗斯正加快推进独联体一体化进程,2014年由俄罗斯主导,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亚美尼亚等国参与的欧亚经济联盟成立。
三、“一带一路”主要省份发展战略
“一带一路”中“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域涉及到我国16个省份,其中西部地区占据10个,已基本涵盖了我国经济欠发达西部区域。截止2015年1月底,已有20个省份将“一带一路”纳入到政府工作报告中。下面着重分析“一带一路”战略主要省份发展战略定位。
(一)“一带一路”西部省份发展战略
新疆作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西北门户,其战略定位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乌鲁木齐亚欧经贸合作试验区、喀什综合保税区和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作为重要支点,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金融、医疗服务和文化科技五大中心。2014年9月新疆制定了《推进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和《推进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行动计划(2014—2020年)》。目前新疆正在规划北中南三大通道:伊吾至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的铁路北通道,上海经过乌鲁木齐到哈萨克斯坦的铁路中通道,格尔木到巴基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铁路南通道。新疆现行措施抓好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和储备,发挥其在能源资源等方面优势,并着力培育国家进出口产品加工十大产业集聚区。建设国家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大型煤电煤化工基地、大型陆上风电基地等三大基地,以及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交通运输大通道和管道运输大通道,最终形成“五大中心、三大基地、三条通道、十大产业集聚区”。endprint
四川作为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交叉点,2014年四川省GDP总值突破3万亿高居西部省份首位,其战略定位打造成承南接北、通东达西“一带一路”核心区,成为“一带一路”沿线经济、文化中心。四川依托现有的国家级战略平台、完整产业基础和完善物流通道,正着力打造多点多极战略,形成 “一核、两极、两带”梯度推进、全域开放新格局。2015年1月出台了《关于推进对外经济合作参与“一带一路”工作方案》,其中推动实施“一带一路‘251三年行动计划”,即在“一带一路”沿线中,筛选20个与四川省具有较大产业和贸易比较优势的国家,实施重点开拓、深度开拓;在20个重点国家中,优选50个双向投资重大项目,实施重点跟踪、强力促进;在全省现有近1万家外经贸企业中,精选100家与“一带一路”沿线有较好贸易投资基础的重点企业,实施重点引导、形成示范。四川正着力引导金砖国家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参与到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
甘肃作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构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和次区域合作战略基地,着力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通道、重要支点和人文交流中心。2014年5月甘肃出台了《“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建设总体方案》,确定了道路互联互通、经贸技术交流、产业对接合作、经济新增长极、人文交流合作、战略平台建设等六大工程。加强甘肃互联互通软肋建设,主要表现在铁路支线联系、民用航空航线、互联互通信息化等三方面。打造互联互通平台,并强化通道动力支撑,构建甘肃极具特色的通道经济,其中资源开发、装备制造、新能源、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向通道集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甘肃正着力构造三大战略平台:兰州新区、敦煌国际文化旅游名城和中国丝绸之路博览会,目前以兰州新区为主的兰州自贸区已批转至商务部。
云南定位于“一带一路”南亚、东南亚经济文化交流合作重要平台和窗口,发挥沿边地区先行先试区作用,着力打造昆明跟曼谷、河内和密支那等区域性沿边自由贸易区,湄公河次区域合作(GMS)升级版,发挥云南在“一带一路”区域合作高地作用。加快滇中新区、瑞丽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并发挥昆交会、南博会和边交会三大平台作用。云南位于“一带一路”连接交汇战略支点,是我国唯一沟通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省份,具有睦邻外交战略国际通道地位,连接东南亚、南亚等国家的通道枢纽,并以此通道为基础推进南亚、东南亚等国家经济合作,加强同印度、孟加拉国和缅甸三国经济走廊建设,2013年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联合工作组成立,并已展开工作。云南以昆明泛亚金融产业中心园区为主要载体,加快昆明作为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并以昆明综合保税区和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两大建设为抓手。
(二)“一带一路”东部省份发展战略
江苏定位于“一带一路”战略交汇节点,构建海陆双向对外开放新格局。国家“一带一路”规划明确了将连云港确定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节点城市,2014年江苏出台了《关于深化开放型经济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以及2015年1月连云港出台的《关于推进2015“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的实施方案》,都明确提出了江苏应借助于“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和地区,充分释放东陇海经济带发展潜能,进一步放大国家沿海开发综合效应。江苏“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以点带面,全省实现互通互联。通过连云港作为“一带一路”战略交汇节点和国家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北翼城市,进而带动江苏沿海开放城市,并通过南通作为江苏的长江经济带和国家江苏沿海开发战略南翼城市,进而贯穿海陆、联通苏南苏中苏北。江苏“一带一路”战略既是江苏全面开放,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也是江苏加快苏北建设,促进本区域内均衡发展重要良机。
山东作为国家“一带一路”规划海上战略支点和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沿线重点地区。2014年山东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外贸进出口676.4亿美元,无论是绝对值还是全省贸易比重都位居前列,作为国家“一带一路”、京津冀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其战略定位将“一带一路”战略打造成“大区域发展”的新通道,连接国家三大战略。以中韩自贸区建设作为东亚合作前沿阵地,发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作用,并强化与南北两极区域合作,鲁北地区要积极参与京津冀一体化战略,融入首都经济圈;鲁南地区要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对接长江经济带;鲁西地区要加强与中部省份的互联互通,发挥“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作用。山东在“两区一圈一带”基础上以青岛港、日照港作为重要节点形成“一带一路”新战略,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南北贯通的开放新格局。
浙江“一带一路”战略以“一带一路”为纲、自贸区为目。“义新欧”铁路义乌起点作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支点,向内陆延伸,宁波港作为国际枢纽港,向外围拓展,并加快推进宁波与舟山港一体化进程,以及义乌国际陆港整合,形成江海联运、海陆联运新格局,发挥浙江“一带一路”战略通道的港口经济作用。浙江打造“一带一路”战略的经贸合作先行区,加快舟山自贸区和浙江的长江经济带建设,并融入到浙江“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浙江区别于其他省份定位在于“中国(杭州)跨境电商综合改革试验区”,即“网上丝绸之路”试验区。浙江“一带一路”战略定位形成三区合一:经贸合作先行区、“网上丝绸之路”试验区、贸易物流枢纽区,进而构筑江海联动、海陆统筹、东西互济、南北贯通的全新的开放格局。
四、省际间“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路径优化研究
自2013年9月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以来,全国已有20个省份积极融入到“一带一路”战略中,各省份无论是经济发达东部地区,基于其化解产能过剩、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拓宽贸易渠道等原因;还是经济欠发达西部地区,基于其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产业对接、经济增长极等原因,都极力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 “一带一路”战略成为各省政府报告以及“两会”重要议题,并将省里既有战略融入到“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通过分析省际间“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路径存在七方面问题,进而提出如何优化省际间“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路径。endprint
(一)省际间“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路径存在问题
通过前面分析不难看出,省际间“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路径具有很多共性,这些共性具体站在某个省份角度,其发展路径是没有问题的,但站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层面上就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每个省份都强调“一带一路”中心作用,新疆乌鲁木齐、陕西西安、甘肃兰州、云南昆明、青海西宁等,由于各省份视角不一,争抢互联互通制高点,每个省份中心观与“一带一路”战略中心不匹配,造成了“一带一路”多中心格局。第二,每个省份都强调“一带一路”通道经济,西部省份强调陆上通道,甘肃今后重点打造干支线通道经济,新疆北中南通道经济等;东部省份强调港口通道,江苏沿海连云港、盐城、南通等港口建设,浙江宁波、舟山、义乌等港口建设,通道资源配置与经济承载力相比显然过度。第三,每个省份都以“一带一路”为纲,省内自贸区为目,加快省内自贸区建设,新疆乌鲁木齐中欧经贸区、陕西自由贸易区、甘肃兰州自贸区、舟山自贸区、连云港自贸区等,自贸区建设对象和定位存在交叉重叠。第四,各省份都强调“一带一路”平台建设,都致力于打造成“一带一路”重要战略平台,各省份都抢占平台经济,依靠平台发展,平台资源被过度挤占,各省份之间平台经济缺乏联动机制、竞争缺乏错位与协同。第五,各省份“一带一路”战略产业结构布局重叠,发展路径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物流集聚地、资源优势、金融高地、贸易便利化等成为“一带一路”西部省份一致选择。第六,各省份“一带一路”战略功能定位雷同,各省份发展思路基本依赖于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在互联互通基础上通商,致力于成为“一带一路”核心区,经济、人文的交流中心。第七,各省份“一带一路”发展路径都强调其与沿边国家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合作,一方面缺乏国家层面整体合作;另一方面各省份之间“一带一路”战略合作和协同则很少关切,缺乏配合,“省+……+省”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合作模式很少提出。
(二)省际间“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路径优化
针对前面分析省际间“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路径及其存在七大问题,提出省际间“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路径如何优化三条措施,进而避免“一带一路”战略在东中西部省份之间资源配置重复与不合理,影响了“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总体效果。
1.“一带一路”战略总体规划尽快出台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各省份为抢占“一带一路”先机,争抢“一带一路”战略中心和互联互通制高点,在“一带一路”战略总体规划还没有出台背景下,2014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以及2015年地方“两会”上“一带一路”成为沿线省份的重点议题,不少省份早前和“两会”期间出台了“一带一路”规划与实施细则,各省份在“一带一路”规划上形成了无序竞争。在“一带一路”战略总体规划基础上,各省份出台适合本省份规划实施细则,而目前实施路径正好相反,部分省份为抢占先机,争取地位、获取政策倾斜,地方规划早先于国家规划。目前,“一带一路”领导小组已经成立,应尽快调研沿线省份实际情况,汇集参与省份各方,尽快制定“一带一路”战略总体规划。总体规划至少应明确三点:一是究竟哪些省份节点是主中心、次中心、以至于就是节点本身,避免出现每个省份都是战略中心情况;二是“一带一路”双边、多边平台数量和规模确立,避免省际间平台重叠、功能雷同;三是互联互通的投资规模究竟多大,以满足经济承载力,避免各省份之间竞相博弈带来的新一轮投资过剩。
2. 省际间“一带一路”战略协同
“一带一路”沿线涉及东部、中部和西部,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产业结构侧重点不一: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经济结构具有互补性,资源禀赋条件不一,这为省际间战略协同提供了可能。省际间战略协同首先在贸易格局平衡上,“一带一路”战略使得我国贸易格局发生转向,各省份不应跟风式转向,应比较自身区位优势,在贸易上形成战略协同,平衡东中西省份贸易差距;省际间战略协同关键在产业布局上,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各省份确立了基于本省范围产业振兴计划,中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也单纯基于成本等经济因素考虑。省际间“一带一路”战略协同其本质拓宽了省域范围产业分工和合作,各省份都面临着产业链的重新分工和产业转型升级两大并行问题,产业定位与转型升级需要各省份明确本省份比较优势,避免产业定位雷同、区位优势不明显。产业链的重新分工需要省际间协同。国家完整产业链分工进行省际间协同,是在一个更大空间进行资源优化配置,国家整体产业竞争力得到加强。
3. 省际间“一带一路”发展路径联动机制
省际间“一带一路”发展路径联动机制,省份之间定期进行合作交流。扭转目前各省份过度关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地区交流,而省份之间缺乏互动,偏外轻内的做法使得“一带一路”战略没有形成合力。省际间“一带一路”发展路径联动机制在互联互通基础上,应主要做好制度、技术、人才和产业园区等四方面联动。“一带一路”沿线的东部省份在制度创新上更有利于通商,其通商转移到“一带一路”沿线的中西部省份,其制度创新有没有跟上,这需要省际间的制度联动,确保统一的通商环境;“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由于自身发展路径不一,其技术存在差异。技术问题往往直接影响了省际间的产业转移和产业链分工的承接力,技术联动机制是省际间发展路径优化合作关键,国家为鼓励东部省份高科技公司以及跨国公司技术向中西部地区外溢,应针对特定省份制定差别化外贸政策和鼓励性技术政策;“一带一路”沿线省份由于经济发展差异,人才禀赋存在差异,“一带一路”战略促进了人才交流与合作,省际间建立人才联动机制,核心在于人才流动机制,落后省份制定吸引人才激励机制;“一带一路”沿线省份联动机制重要载体就是加强产业园区合作和交流,通过省际间产业园区共建这条路径来优化东中西部在“一带一路”战略中出现的问题,将产业园区共建作为“一带一路”省际间合作的试验区与示范区,并通过以点带面,深化和平衡省际间制度、技术、人才等方面差异。
[参考文献]
[1] 袁新涛. “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战略分析[J].理论月刊,2014(11):5-9.
[2] 任佳,王清华.构建新南方丝绸之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J].云南社会科学,2014(3):1-6.
[3] 申现杰,肖金成.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形势与我国“一带一路”合作战略[J].宏观经济研究,2014(11):30-38.
[4] 张军.我国西南地区在“一带一路”开放战略中的优势及定位[J].经济纵横,2014(11):93-96.
[5] 罗雨泽.“一带一路”:和平发展的经济纽带[J].中国发展观察,2015(1):50-52.
[6] 韩永辉,邹建华.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与西亚国家贸易合作现状和前景展望[J].国际贸易,2014(8):21-28.
[7] 杨柔坚.连云港:发挥“一带一路”战略中的独特优势[J].宏观经济管理,2014(11):83-8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