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人物传记的阅读过程实际上暗含着考生的三次阅读:一是通过阅读文本,与作者交流,了解传主生平事迹,尤其要注意时间和地点职位的变化要理解到位;二是通过阅读题干,与命题人交流;三是通过对比阅读并进行答题,与阅卷老师交流。如果我们把高考人物传记阅读视为三次交流过程,充分尊重三类隐身的交流对象,或许可以觅到高考传记阅读的“锦囊”。
一、寻文脉,明主旨,读出文章的“神”
初读一篇文章,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作者“说的是什么人物,什么职位,做了什么贡献”等,读懂文章是解题的首要前提。一篇文章作为一个生命体,如同人有眼睛、心脏、动脉一样,也有其关键部位,这些关键部位俗称“文脉”,通常指标题、文首、文末、段首、段末、点题句、过渡句、照应句、归结句等。阅读时,要寻找文脉句,勾画圈点,前后联系,上下勾连,揣摩品味,读懂传主的生平事迹,读出文章的“神”。如此,读完一篇人物传记之后,印在脑海中的就不再是洋洋洒洒、纷繁芜杂的一大篇文章,而应该是按照时间顺序或是以职位变化的相关事迹。高考是选拔性考试,一道好的试题必须有区分度,会让一部分考生答对,还会让另一部分考生答错。怎么让一部分考生出错呢?命题人常用的方法是,用次要信息来干扰、迷惑考生。而寻文脉,明传主主要事迹的过程,恰好是排除干扰信息,筛选重要信息的过程。如果考生在这一环节上着力,居高临下地驾驭文章,答题自然如顺风行船,事半功倍。
二、品语言,读题干,读出文章的“形”
高考人物传记阅读不仅要了解作者“说的是什么人物,什么事迹”,还要学会品语言、辨技法,揣摩文章的“形”,思考作者“怎样描述的传主”“为何这样说”“说了什么事”。考生既要有“点”的思考,如词句的理解品味,语言的赏析,手法的鉴赏;又要有“面”的深究,如为什么这样说,结构上有何特点,主要事迹是什么表现了传主什么样的思想情感等。要识别作者所用的表现手法及语言表达技巧,各种写作手法的表达效果要了然于胸。对涉及文章“形”的相关题型,要归纳答题的基本思路。如,问到传主的贡献有哪些?一是考虑在时间上有没有限制,二是考虑在组织内容上是否齐全了。
三、审题干,懂转换,了解命题意图
高考人物传记阅读既是与作者的交流,也是与命题人的交流。现代文阅读过程中实际上存在三种语言。第一语言是命题者语言,它表现在题目的表述上,是应试者进行答题活动的指令性语言;第二语言是作者(阅读文本)的语言;第三语言是考生答题的语言。现代文阅读答题过程实际上是应试者根据第一语言(命题者语言)的要求,感知第二语言(作者的语言)所表示的信息,然后用第三语言(答题者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的过程。要把第二语言准确转换为第三语言,就必须学会与命题者交流,要对“第一语言”(命题者设计的题干语)字斟句酌,准确理解。学会与命题人交流,尊重这一隐身对象,我们就会发现,这一隐身交流对象会通过他们的“第一语言”(题干语)给学生很多暗示:或提示答题范围,或规定答题角度,或提供答题思路,或隐含答题信息,或体现答题规律。很多考生在人物传记阅读上丢分,是因为一味沉湎于与作者的交流,忽视了命题人这一交流对象,使“答”与“问”缺乏直接的关联,语言没有根据命题人的设问重新组合。
四、扣文本,重規范,提升答题品位
所有问题的答案都是显现或隐匿在原文中,这是解答人物传记阅读题的一个总原则。在解答人物传记类阅读试题时,要紧扣文本,善于在原文中寻找与题目相对应的词句或段落。找准了对应的区域,也就锁定“取材”范围,为答题找准了方向。在梳理和整合答案时,最好用阅读材料中的词句作答。即使要求用自己的话回答,我们也要留意文本中的关键词、感情倾向、中心思想,切不可撇开原文,另起炉灶,随意揣摩,信手胡答,以至不着边际。
人物传记阅读的最后一个过程是通过答题,与阅卷老师交流,因此,我们要尊重阅卷老师这一隐身的交流对象,注重答题规范,提升答题品位。要树立以下五种意识。(1)条理意识。高考中给分的原则是“采点给分”,也就是说,每一问都应该有得分点,换句话就是高考题目中问几问,你就应该分项答几问,哪怕是很简单的问题也应该明确回答。(2)精准意识。许多考生读懂了文本,可是在答题时,不是词不达意,就是问此答彼,以致答案偏差或有较大失误而丢分。答题时一定要看清、弄明、抠准、挖深、吃透题目含义,明确答题要求,力求答案句句中的,字字见血,要言不烦。(3)规范意识。有问有答,问啥答啥,书写工整,标点准确。(4)文化意识。学会说“行话”,务必用“术语”,坚决摒弃“口水话”,反对冗长拉杂。(5)个性意识。近几年出现的一些探究性试题,允许学生见仁见智,只要持之有据,言之成理,都可以得高分。答题时不应公式化、概念化表述,要学会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找到富有个性的切入点进行深入开掘,如此答题更容易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
注:本文系榆林市教育教学微型课题,课题名称:人物传记文本阅读设计研究。负责人:赵利,课题成员:李丽霞 张文利,课题编号:YWX15063。
?誗编辑 李 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