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森林
环境良好、经济发展和能源供给之间有一个“不可能的三角”,如何平衡三者的关系,寻找最优发方案,最终影响到大多数人的利益。
由于环境污染问题的加剧,并给越来越多人带来困扰,环保早已不只是政府和企业层面的事,而是成了人人关心的公众议题。但人们在讨论环保问题时,却往往容易陷入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比如出于道德的义愤而忽略了环保问题背后的复杂关系,或者凭着过于简单化的线性思维而寻找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比如混淆了环境保护中的目标和手段,还比如过于理想化而忽略了现实的残酷等等,这些认识上的误区也往往导致社会共识难以达成,进而造成实践上的偏差。只有从源头上正确认识环保问题,看清事物背后的复杂逻辑,才能找到有效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
“不可能三角”
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能源资源问题紧密相连,从本质上讲,环境污染是经济发展的副产品,是能源资源消耗的结果,不管采取何种措施,只能部分减弱和缓解经济发展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但不能从根本上加以遏制。所以在讨论环境问题时,也必须把三者作为一个互相联系的目标体系来把握。
金融学上有一个著名的“不可能三角”理论,是说在政策选择上面临难以同时实现三个相互冲突的目标的困境。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郑新业教授在《中国能源革命的缘起、目标与路径》一文中,详细论述了中国能源革命面临的“不可能三角”问题,即很难找到一种能源结构和体制来确保社会渴望的“既有能源用,又没有污染,价格还便宜”这三个目标能够同时实现,任何一种政策选择都只能在三个目标当中进行权衡取舍。
在“人定胜天”的年代,人们曾经提出“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的口号,同时追求“多、快、好、省”这四个目标,事实已经证明这是对客观规律的违背,从科学原理上讲,它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很多方面,都存在着“不可能三角”,即在存在目标冲突的情况下,人们难以同时只求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目标。
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同样如此,在环境良好、经济发展和能源供给之间,也存在一个“不可能三角”。也就是说,我们在现实中不可能建立一种既追求经济快速发展、环境又不被破坏,能源资源还能便捷高效廉价地提供的经济体系。不管提出什么样的解决路径,单个目标是很容易实现的,两个目标在某些情况下也是能达成的,但要同时实现三个甚至更多的目标,在现有条件下几乎是不可能的。要么是同一个方案难以同时满足三个目标,要么是两个以上方案的组合虽然能满足三个目标,但方案之间必然存在冲突,或者相互抵消。
既然不存在“既能、又能,还能”这样能打破“不可能三角”、兼顾多个目标的解决方案,那么,目标之间的优先序是什么,需要排出主次,或者进行加权。但确定某个目标作为优先目标时,其红利如何分配,相应的成本由谁承担,因此带来的其他目标的损失如何弥补?如何把不同目标之间的红利与成本挂钩,需要什么样的配套措施?等等这些问题,不但使政策制定者处于相当困难的境地,也使大众在讨论环保问题时,很多观点和论断失之简单。
寻找最优解
讨论环境问题时,首先要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复杂、涉及众多方面内容的问题,所以,既要关注效率,考虑到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关注公平,兼顾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群体的利益。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大国,既不能死守青山绿水而使经济停滞不前,而不能任由环境破坏而给经济发展造成巨大负担;同时,既不能只考虑发达地区的需求,而忽略广大中西部地区的需求,也不能只考虑城市中产阶层的利益,而淡忘了更广大的农村人群的诉求;既要逐步优化产业结构来减少工业生产对环境的破坏,也不能置大量就业人口于不顾一味“去工业化”;既要发挥城市的人口聚集作用以降低能源消耗的边际成本,又必须考虑到大城市的容量和环境承载能力;既要满足人们对生活的追求大力发展汽车等现代工业,又要对其带来的环境负效应加以限制。此外,既要让市场起作用,又要在市场失灵部分让政府发挥作用,还得防止政策失灵。
面对如此多元的目标和如此众多的利益诉求,在制定政策目标时,必然需要综合考量各种因素,其过程既是一个在各种利益和目标中进行权衡取舍的过程,也是一个平衡方方面面利益的博弈过程。而这样的博弈,往往异常的艰难复杂。要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不仅要让让各方利益都有表达的渠道,都有公平博弈的空间,以免某些声音被遮蔽,某些群体的利益被忽视,而且要在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中权衡取舍,找到最佳方案。
很多事情的解决,要找到最优方案,都需要进行权衡和妥协。当不同的目标之间相互制约时,只能根据最迫切、最重要的需求选择和优化某一个或两个目标,而牺牲或部分牺牲其它目标。政策层面所要做的,正是在充分了解、通盘考虑不同利益诉求的基础上,通过对不同的目标进行优先排序或加权计算,在不同的利益关系中进行权衡取舍,从而找到最优解。理论上的最优解即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但这在现实中很难达到,退而言之要找到次优解,或者至少不是最坏解。
关于环保的利益博弈十分复杂,每一项政策都会让一部分人收益大于损失,而另一部分人损失大于收益。如何权衡这些损益,进而兼顾所有人群的利益,如何在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之间进行考量和权衡,寻找最优解,才是环保面临的真正难题和核心工作。因而很多深入其中的专家都有这样的感慨,环境保护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更多的是政治和经济问题,因为它牵涉太多的利益纷争,承载着太多的期望和诉求,影响到太多人的公平与正义,远不是诉诸感性的道德义愤,靠振臂一呼就能解决的。
人类的能源使用历史,从根本上说,是出于成本与收益的考量。人类对能源的使用成本有着很强的经济敏感性,这决定了一个经济体中的能源结构,进而决定了能源使用状况对环境的影响。只有当一种能源的综合成本不占优势时,才可能逐步被其他能源所取代。要改变中国高度依赖煤炭的能源结构对于环境的影响,既需要依靠技术进步和能效提高等途径,逐步减少经济活动和能源消耗对环境的破坏,也寄望于清洁能源不断提高技术上的成熟性、降低使用成本,同时,通过将环境成本内部化,提高高碳能源的使用成本,推动能源结构向更清洁的方向发展。如果不能具备这些条件,在环保的理想主义与能源环境的现实主义之间,还将存在一道无解的难题。endprint